厦门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命题人: 审核人: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课内积暴(28分) (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的《行路难》中通过“ 。”两句诗,形象地刻画了 诗人的两个动作,使他内心的苦闷抑郁一览无余 2.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 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 3.《阿房宫赋》中,作者杜牧借 ”两句告诚当朝统治 者要吸取秦灭亡的教训,否则会重蹈覆辙。 (二)文化文学常识填空(4分) 4.韦庄在词坛上与温庭筠齐名,同为“_”(词派)代表作家,被称为“秦妇 吟秀才”。 5.南朝刘义庆的《_》记载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轶事,是笔记小说的先驱 6.杜甫的诗“善陈时事”,特别是他的“三吏”、“三别”浓墨重彩地描述了唐代安史 之乱过程中的种种社会景象,因而杜诗被称为 ”,杜甫也被后人冠以“诗圣”的 美称。 7.中国传统文化中,太牢是指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古代祭祀 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 之分。天子祭祀社稷用前者,诸侯祭祀用后者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8.请归取其孥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9.今日罹此果报 11.后五年,吾妻来归 (四)完成下列选择题(8分) 12.下列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项王则夜起,饮帐中(乃,于是)始速祸焉(速:迅速)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即使) 籍独不愧于心乎(难道)
厦门 016—2017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满分 150 分,时间 150 分钟) 命题人: 审核人: 一、《古代诗歌散文鉴赏》课内积累(28 分) (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李白的《行路难》中通过“ , 。”两句诗,形象地刻画了 诗人的两个动作,使他内心的苦闷抑郁一览无余。 2.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 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 , 。 3. 《阿房宫赋》中,作者杜牧借“ , ”两句告诫当朝统治 者要吸取秦灭亡的教训,否则会重蹈覆辙。 (二)文化文学常识填空(4 分) 4. 韦庄在词坛上与温庭筠齐名,同为“ ”(词派)代表作家,被称为“秦妇 吟秀才”。 5. 南朝刘义庆的《 》记载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轶事,是笔记小说的先驱。 6. 杜甫的诗“善陈时事”,特别是他的“三吏”、“三别”浓墨重彩地描述了唐代安史 之乱过程中的种种社会景象,因而杜诗被称为“ ”,杜甫也被后人冠以“诗圣”的 美称。 7. 中国传统文化中,太牢是指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古代祭祀 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 之分。天子祭祀社稷用前者,诸侯祭祀用后者。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4 分) 8. 请归取其孥. 10.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9. 今日罹.此果报 11. 后五年,吾妻来归. (四)完成下列选择题(8 分) 12. 下列词语解释全都正确 .... 的一项是(2 分)( ) A.项王则.夜起,饮帐中(乃,于是) 始速.祸焉(速:迅速)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即使) 籍独.不愧于心乎(难道)
B.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大概)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表原因,因为) 思厥先祖父(其,他们的)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推究) 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你) 抑本其成败之迹(或者) 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就)既又与汝就食江南(不久) D.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断定)摄乎大国之间(夹杂) 吾与点也(赞同) 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最终) 13.下列画线的词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如会同,端章甫②一夫夜呼③函梁君臣之首④其筑欲密⑤非有能 硕茂之也 ⑥非有能早而蕃之也⑦强者天而病者全乎⑧故木之性旦以离矣⑨逸豫可以 亡身 A.①③④/⑦/②⑧/⑤⑥⑨ B.①③⑦/④/⑤⑥⑨/②⑧ C.①③④⑦/②⑧/⑤⑨/⑥ D.①③④/⑦/⑤⑨/②⑥⑧ 14.对下列各句句式特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函谷举 ②不吾知也③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④其又何尤 ⑤方其系燕父子以组⑥惟兄嫂是依⑦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A.①③/②④⑥/⑤⑦ B.①③/②⑥/④⑤⑦ C.①⑦/②③⑥/④⑤ D.①③⑤/④⑥/②⑦ 1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B.吞声踯躅不敢言 不抑耗其实而已 D.思厥先祖父 五)翻译下列句子:(6分,每句3分) 1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7.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二、课内外诗歌鉴赏(16分) (一)课内古诗阅读(5分) 新城道中(其一) [宋]苏东坡
B.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大概)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表原因,因为) 思厥.先祖父(其,他们的)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推究) 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你) 抑.本其成败之迹(或者) 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就)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不久) D.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断定) 摄.乎大国之间(夹杂) 吾与 . 点也(赞同) 若甚怜焉,而卒 . 以祸(最终) 13. 下列画线的词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①如会同,端章甫 ②一夫夜呼 ③函梁君臣之首 ④其筑欲密 ⑤非有能 硕茂之也 ⑥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⑦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⑧故木之性日以离矣 ⑨逸豫可以 亡身 A.①③④/⑦/②⑧/⑤⑥⑨ B.①③⑦/④/⑤⑥⑨/②⑧ C. ①③④⑦/②⑧/⑤⑨/⑥ D.①③④/⑦/⑤⑨/②⑥⑧ 14. 对下列各句句式特点归类正确的 ...一项是(2 分)( ) ①函谷举 ②不吾知也 ③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④其又何尤 ⑤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⑥惟兄嫂是依 ⑦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A.①③/②④⑥/⑤⑦ B.①③/②⑥/④⑤⑦ C.①⑦/②③⑥/④⑤ D.①③⑤/④⑥/②⑦ 15.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 ...一项是(2 分)( ) A.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B.吞声踯躅..不敢言 C.不抑耗其实..而已 D.思厥先祖父.. (五)翻译下列句子:(6 分,每句 3 分) 16.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7.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二、课内外诗歌鉴赏(16 分) (一)课内古诗阅读(5 分) 新城道中(其一) [宋]苏东坡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18.本诗描绘了诗人“山行”途中所见的景象,请结合这一内容分析诗人在诗中表现了 怎样的感情。(2分) 19.元代方回和清代纪昀曾批评该诗的颔联比喻“颇拙”“究非雅字”,你同意这种看 法吗?请对此加以分析。(3分) (二)课外古诗阅读(11分) 幽居 [唐]韦应物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①,谁谓薄世荣。 【注】①蹇劣:笨拙 20.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歌开头两句写了诗人对世事人情的看法,意思是世人无论高低贵贱,总要为生活 而奔走经营。 B.正是因为诗人在夜里无眠亲见绵绵春雨,所以才错过雨后春草萌生的景象,这处 细节描写既有春的气息,也表现诗人幽居的自得。 C.七八两句,诗人截取了早春清晨一个短暂时刻的山中景物,情景交融,呈现出 幅生动的幽居图画 D.诗歌最后两句,诗人自嘲笨拙愚劣,只能安于幽居独处,同时对世间的荣华充满鄙 薄厌倦。 E.这首诗将思想情感融汇于对自然景物与生活场景的描写之中,诗风平和冲淡、清新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18. 本诗描绘了诗人“山行”途中所见的景象,请结合这一内容分析诗人在诗中表现了 怎样的感情。(2 分) 19.元代方回和清代纪昀曾批评该诗的颔联比喻“颇拙”“究非雅字”,你同意这种看 法吗?请对此加以分析。(3 分) (二)课外古诗阅读(11 分) 幽 居 [唐]韦应物 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 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 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 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 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 自当安蹇劣①,谁谓薄世荣。 【注】①蹇劣:笨拙。 20.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 ....两项是(5 分)( )( ) A.诗歌开头两句写了诗人对世事人情的看法,意思是世人无论高低贵贱,总要为生活 而奔走经营。 B.正是因为诗人在夜里无眠亲见绵绵春雨,所以才错过雨后春草萌生的景象,这处 细节描写既有春的气息,也表现诗人幽居的自得。 C.七八两句,诗人截取了早春清晨一个短暂时刻的山中景物,情景交融,呈现出一 幅生动的幽居图画。 D.诗歌最后两句,诗人自嘲笨拙愚劣,只能安于幽居独处,同时对世间的荣华充满鄙 薄厌倦。 E.这首诗将思想情感融汇于对自然景物与生活场景的描写之中,诗风平和冲淡、清新
质朴 21.诗歌是如何表现诗人的“幽居”之情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2~26题。 段韶,字孝先,小名铁伐。少工骑射,有将领才略。高祖以武明皇后姊子,尽器爱之, 常置左右,以为心腹。中兴元年,从高祖拒尔朱兆,战于广阿。高祖谓韶日:“彼众我寡, 其若之何?”答曰:“韶闻小能敌大,小道大淫,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尔朱外贼天下,内 失善人,知者不为谋,勇者不为斗;不肖失职,贤者取之,复何疑也?”遂与兆战,兆军溃。 以军功封下洛县男。武定四年,从征玉壁。时髙祖不豫,攻城未下,召集诸将,共论进止之 宜。谓大司马斛律金等曰:“吾患势危笃,恐或不虞,欲委孝先以邺下之事,何如?”金等 曰:“知臣莫若君,实无出孝先。”即令韶镇邺 河清二年十二月,周武帝遣将率羌夷与突厥合众逼晋阳。时大雪之后,周人以步卒为前 锋,从西山而下,去城二里。诸将成欲逆击之。韶曰:“步人气势自有限,今积雪既厚,逆 战非便,不如阵以待之。彼劳我逸,破之必矣。”既而交战,大破之。世祖嘉其功,别封怀 州武德郡公,进位太师。武平二年,周又遣将寇边。右丞相斛律光先率师出讨,韶亦请行。 七月,韶病在军中,以子城未克,谓兰陵王长恭曰:“此城三面重涧险阻,并无走路,唯恐 东南一处耳。贼若突围,必从此出,但简精兵专守,自是成擒。”长恭及念壮大余人设伏 于东南润基夜果如所策贱遂坡伏兵走之大遗尽获基众韶疾甚,先军还。竟以疾薨,谥 曰忠武。 韶岀总军旅,入参帷幄,功既居高,望倾朝野。又雅性温慎,有宰相之风。然尤啬于财, 虽亲戚故旧略无施与。其子深尚公主,并省丞郎在家佐事十余日,事毕辞还,人唯赐一杯酒。 (选自《北齐书》,有删节) 2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 溃/尽获其众。 B.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 /尽获其众。 C.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 大溃/尽获其众
质朴。 21.诗歌是如何表现诗人的“幽居”之情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分)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2~26 题。 段韶,字孝先,小名铁伐。少工骑射,有将领才略。高祖以武明皇后姊子,尽器爱之, 常置左右,以为心腹。中兴元年,从高祖拒尔朱兆,战于广阿。高祖谓韶日:“彼众我寡, 其若之何?”答曰:“韶闻小能敌大,小道大淫,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尔朱外贼天下,内 失善人,知者不为谋,勇者不为斗;不肖失职,贤者取之,复何疑也?”遂与兆战,兆军溃。 以军功封下洛县男..。武定四年,从征玉壁。时高祖不豫,攻城未下,召集诸将,共论进止之 宜。谓大司马斛律金等曰:“吾患势危笃,恐或不虞,欲委孝先以邺下之事,何如?”金等 曰:“知臣莫若君,实无出孝先。”即令韶镇邺。 河清二年十二月,周武帝遣将率羌夷与突厥合众逼晋阳。时大雪之后,周人以步卒为前 锋,从西山而下,去城二里。诸将成欲逆击之。韶曰:“步人气势自有限,今积雪既厚,逆 战非便,不如阵以待之。彼劳我逸,破之必矣。”既而交战,大破之。世祖嘉其功,别封怀 州武德郡公,进位太师。武平二年,周又遣将寇边。右丞相斛律光先率师出讨,韶亦请行。 七月,韶病在军中,以子城未克,谓兰陵王长恭曰:“此城三面重涧险阻,并无走路,唯恐 东南一处耳。贼若突围,必从此出,但简精兵专守,自是成擒。”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 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韶疾甚,先军还。竟以疾薨.,谥 曰忠武..。 韶出总军旅,入参帷幄,功既居高,望倾朝野。又雅性温慎,有宰相之风。然尤啬于财, 虽亲戚故旧略无施与。其子深尚公主,并省丞郎在家佐事十余日,事毕辞还,人唯赐一杯酒。 (选自《北齐书》,有删节) 2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 ...一项是(2 分)( ) A.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 溃/尽获其众。 B.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 /尽获其众。 C.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 大溃/尽获其众
D.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 溃/尽获其众。 2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皇天”,旧时常与“后土”并用,合称天地,李密《陈情表》中“皇天后土,实 所共鉴”即是此意。 B.“县男”是爵名,“正五品日县子,从五品日县男”,唐代开始设置,明代废止。 C.“薨”是指古代称诸侯或有职位的大官死去。古代表示死亡的词语很多,例如天子 死为“崩”,庶人(平民)死曰“卒”:“失恃”指死了父亲,“失怙”指死了母亲。 D.“忠武”是谥号。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诸葛亮被谥曰 “忠武侯”。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段韶颇有战略眼光。与尔朱兆大战时,在敌众我寡的局势中,他坚信有道义者天助 之,最终大败尔朱兆。 段韶深得高祖信任。高祖征讨玉壁,因为高祖在战略上犹豫不决,攻城久不下, 于是召集诸将商讨,最终还是委任段韶攻打邺城 C.段韶确能料敌如神。面对内城还未攻下的现状,他献计兰陵王,认为只要挑选精 兵把守东南口,就会取得成功 D.段韶十分吝啬钱财。儿子段深迎娶公主时,丞郎们来家理事十多天,婚礼结東,段 韶只赏赐每人一杯酒 2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中/华-资*源%库 (1)尔朱外贼天下,内失善人,知者不为谋,勇者不为斗:不肖失职,贤者取之,复 何疑也?(5分) (2)步人气势自有限,今积雪既厚,逆战非便,不如阵以待之。(5分)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6~28题 中国人对人类农业起源的贡献,即我们的祖先最早驯化出的两种作物粟与稻。戴蒙德说 中国人最早驯化出的两种作物是黍与稻,这是错将“粟”说成“黍”。混淆粟黍,由来已久, 波及中外
D.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 溃/尽获其众。 2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 ....一项是(2 分)( ) A.“皇天”,旧时常与“后土”并用,合称天地,李密《陈情表》中“皇天后土,实 所共鉴”即是此意。 B.“县男”是爵名,“正五品日县子,从五品日县男”,唐代开始设置,明代废止。 C.“薨”是指古代称诸侯或有职位的大官死去。古代表示死亡的词语很多,例如天子 死为“崩”,庶人(平民)死曰“卒”;“失恃”指死了父亲,“失怙”指死了母亲。 D.“忠武”是谥号。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诸葛亮被谥曰 “忠武侯”。 2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 ....一项是(2 分)( ) A.段韶颇有战略眼光。与尔朱兆大战时,在敌众我寡的局势中,他坚信有道义者天助 之,最终大败尔朱兆。 B.段韶深得高祖信任。高祖征讨玉壁,因为高祖在战略上犹豫不决,攻城久不下, 于是召集诸将商讨,最终还是委任段韶攻打邺城。 C.段韶确能料敌如神。面对内城还未攻下的现状,他献计兰陵王,认为只要挑选精 兵把守东南口,就会取得成功。 D.段韶十分吝啬钱财。儿子段深迎娶公主时,丞郎们来家理事十多天,婚礼结束,段 韶只赏赐每人一杯酒。 2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中/华-资*源%库 (1)尔朱外贼天下,内失善人,知者不为谋,勇者不为斗;不肖失职,贤者取之,复 何疑也?(5 分) (2)步人气势自有限,今积雪既厚,逆战非便,不如阵以待之。(5 分)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6~28 题 中国人对人类农业起源的贡献,即我们的祖先最早驯化出的两种作物粟与稻。戴蒙德说, 中国人最早驯化出的两种作物是黍与稻,这是错将“粟”说成“黍”。混淆粟黍,由来已久, 波及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