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09年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六大题,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6分) (1)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官赋》)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苏轼《赤壁赋》 伏清白以死直兮 。(屈原《离骚》) (4)生乎吾后, 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报刘一丈书① 宗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一书,一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 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至以“上下相孚”②,才德 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知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世之所谓孚者何哉?旦夕策马,侯权者之门。门者固不入,则甘言媚词,做妇人状, 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⑥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裾,即饥 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 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公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 “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日:“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强忍而与 言日:“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幸主者出 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日:“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 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内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 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日:“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亡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 马上遏所交识,即扬鞭语日:“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即所交识,亦 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日:“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计交赞之。此世所谓“上 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 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 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哉,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每大 第1页共13页
第 1 页 共 13 页 厦门市 2009 年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六大题,共 12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1 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6 分) (1)蟹六跪而二螯, ,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官赋》)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苏轼《赤壁赋》) 伏清白以死直兮, 。(屈原《离骚》) (4)生乎吾后, ,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报刘一丈书 宗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一书,一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 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至以“上下相孚”,才德 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知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世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侯权者之门。门者固不入,则甘言媚词,做妇人状, 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裾,即饥 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 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公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 “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日:“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强忍而与 言日:“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幸主者出, 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日:“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 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内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 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日:“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亡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 马上遏所交识,即扬鞭语日:“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即所交识,亦 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日:“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计交赞之。此世所谓“上 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 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 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哉,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每大
言日:“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长者闻此,得无厌其为迂乎?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天之与先生 者甚厚,亡论长者不欲轻弃之,即天意亦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幸宁心哉! (选自《四库全书》本《宗子相集》) 【注】①本文是宗臣答复刘一丈的一封书信。宗臣(1525-1560),字子相,号方城,江 苏兴化县人,为人性格耿介,不依附权贵。刘一丈,名介,字国珍,号墀石。也是江苏 兴化人,与宗臣家有世交。②孚:信用、融洽。③刺:名帖,即名片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书中情意甚殷殷:深切、恳切 B.主者故固不受故:因此 C.然后命吏内之内:通“纳 相公厚我厚:厚待、看重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讽刺明代官场腐败的一组是((3分) ①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 ②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③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人之 ④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 ⑤然后命吏内之问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 ⑥以此常不见脱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 A.①④⑥ B.②⑤⑥C.①②④D.③④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3分) (2)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3分) 答: (3)长者闻此,得无厌其为迂乎?(3分) 答 (三)代诗歌阅读(6分) 5.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淮中晚泊犊头 宋]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1)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3分) 答 (2)请从动静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后两句“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3分)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第2页共13页
第 2 页 共 13 页 言日:“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长者闻此,得无厌其为迂乎?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天之与先生 者甚厚,亡论长者不欲轻弃之,即天意亦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幸宁心哉! (选自《四库全书》本《宗子相集》) 【注】①本文是宗臣答复刘一丈的一封书信。宗臣(1525—1560),字子相,号方城,江 苏兴化县人,为人性格耿介,不依附权贵。刘一丈,名介,字国珍,号墀石。也是江苏 兴化人,与宗臣家有世交。②孚:信用、融洽。③刺:名帖,即名片。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书中情意甚殷 殷:深切、恳切 B.主者故固不受 故:因此 C.然后命吏内之 内:通“纳” D.相公厚我 厚:厚待、看重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作者讽刺明代官场腐败的一组是( )(3 分) ①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 ②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③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人之 ④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 ⑤然后命吏内之问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 ⑥以此常不见脱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 A.①④⑥ B.②⑤⑥ C.①②④ D.③④⑤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3 分) 答: (2)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3 分) 答: (3)长者闻此,得无厌其为迂乎?(3 分) 答: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5.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淮中晚泊犊头 [宋]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1)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3 分) 答: (2)请从动静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后两句“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3 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这一天,秋雨淅沥,黛玉寂寞伤感。宝玉戴着箬笠,披着蓑衣,前来看望她。黛 玉笑他像个渔翁。宝玉见她喜欢,就说要弄一套送她。黛玉笑着说,我戴上不成了渔婆了 嘛。说完了,一想自己刚说他是渔翁,自己是渔婆,便羞得脸也飞红了。(《红楼梦》) B.“一些哭声,一些话,一些眼泪,就把这个可爱的年轻的生命埋葬了。……我恨不 能把你从棺材里拉出来,让你睁开眼睛看个明白:你是怎样给人杀死的!”梅去世后,觉 新受到极大的刺激,以致无法料理梅的后事。在向灵柩告别时,他爱限交织,悲哀地说了 上面这番话。(《家》) C.吴老太爷死后,吴府大办丧事。各界客人纷至沓来,名为吊丧实则各怀鬼胎,或 是打听战况,或是谈生意搞社交。这时,吴荪甫也与赵伯韬商淡筹办“益中信托公司 他拿着“益中公司”的草案,踌躇满志,仿佛看到了美好的未来,不禁微微地笑了。(《子 夜》) D.堂吉诃德梦中仗义行侠,挥剑到处乱刺,把客店里盛满红酒的皮袋当作巨人给刺 破了。红酒像血一般四处流淌。桑丘以为是主人砍下了巨人的脑袋,还说这客店中了魔法。 店主人气得诅咒:“谁戳破我的酒袋,叫他的灵魂到地狱里泡着去!”(《堂吉诃德》 E.大个子拿侬长相难看,头脑简单,内心纯朴。她在葛朗台家里起早贪黑,什么都干, 像一条忠心耿耿的狗那样保护主人的财产。有时葛朗台也会怜悯地瞧着她说:“可怜的拿 侬!”但在拿侬看来,主人的这种怜悯也是拿侬的全部幸福。(《欧也妮·葛朗台》) 7.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字左右)5分) (1)《三国演义》中的徐庶是诸葛亮的挚友,却投了曹操。请简述与此相关的故事。 (2)突然间,她看见弗比斯头顶上方伸出了另一个脑袋,一张发青的痉挛的脸孔和 副恶魔般的眼光,在那张脸孔旁边有一只手,举着一把尖刀。……那个姑娘在这可怕的景 象前惊呆了,动弹不得,也说不出话,好像一只鸽子偶然抬起头来,发现老鹰正圆睁双眼 往它的窠窥探。 上面这段话出自《巴黎圣母院》第七卷中“临窗子的用处”这一章。请你简述这一章 的故事情节。 第答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8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 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 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注】(术:方法。客光,细小的缝隙。③不盈科不行:不流满坑洼就不会向前流淌。④成 章:通晓文理,精熟所学。⑤达:通达。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j A孟子认为,看过大海的人,就会觉得江、河等难以称得上是水了:在圣人门下学习的 就难以被世间的其他言论吸引了。 B.孟子提醒为学之人,要学习大海的波澜壮阔:不能事无大小,巨细无遗,像日月之光 那样连细小的缝隙都要照到 C.孟子以流水“不盈科不行”为喻,说明为学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只有学识积累到 第3页共13页
第 3 页 共 13 页 A.这一天,秋雨淅沥,黛玉寂寞伤感。宝玉戴着箬笠,披着蓑衣,前来看望她。黛 玉笑他像个渔翁。宝玉见她喜欢,就说要弄一套送她。黛玉笑着说,我戴上不成了渔婆了 嘛。说完了,一想自己刚说他是渔翁,自己是渔婆,便羞得脸也飞红了。(《红楼梦》) B.“一些哭声,一些话,一些眼泪,就把这个可爱的年轻的生命埋葬了。……我恨不 能把你从棺材里拉出来,让你睁开眼睛看个明白:你是怎样给人杀死的!”梅去世后,觉 新受到极大的刺激,以致无法料理梅的后事。在向灵柩告别时,他爱限交织,悲哀地说了 上面这番话。(《家》) C.吴老太爷死后,吴府大办丧事。各界客人纷至沓来,名为吊丧实则各怀鬼胎,或 是打听战况,或是谈生意搞社交。这时,吴荪甫也与赵伯韬商淡筹办“益中信托公司”。 他拿着“益中公司”的草案,踌躇满志,仿佛看到了美好的未来,不禁微微地笑了。(《子 夜》) D.堂吉诃德梦中仗义行侠,挥剑到处乱刺,把客店里盛满红酒的皮袋当作巨人给刺 破了。红酒像血一般四处流淌。桑丘以为是主人砍下了巨人的脑袋,还说这客店中了魔法。 店主人气得诅咒:“谁戳破我的酒袋,叫他的灵魂到地狱里泡着去!”(《堂吉诃德》) E.大个子拿侬长相难看,头脑简单,内心纯朴。她在葛朗台家里起早贪黑,什么都干, 像一条忠心耿耿的狗那样保护主人的财产。有时葛朗台也会怜悯地瞧着她说:“可怜的拿 侬!”但在拿侬看来,主人的这种怜悯也是拿侬的全部幸福。(《欧也妮·葛朗台》) 7.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 100 字左右)(5 分) (1)《三国演义》中的徐庶是诸葛亮的挚友,却投了曹操。请简述与此相关的故事。 (2)突然间,她看见弗比斯头顶上方伸出了另一个脑袋,一张发青的痉挛的脸孔和一 副恶魔般的眼光,在那张脸孔旁边有一只手,举着一把尖刀。……那个姑娘在这可怕的景 象前惊呆了,动弹不得,也说不出话,好像一只鸽子偶然抬起头来,发现老鹰正圆睁双眼, 往它的窠窥探。 上面这段话出自《巴黎圣母院》第七卷中“临窗子的用处”这一章。请你简述这一章 的故事情节。 第( )题 答 :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8.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 分) 孟子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 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 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注】(术:方法。客光,细小的缝隙。③不盈科不行:不流满坑洼就不会向前流淌。④成 章:通晓文理,精熟所学。⑤达:通达。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j A.孟子认为,看过大海的人,就会觉得江、河等难以称得上是水了;在圣人门下学习的 人,就难以被世间的其他言论吸引了。 B.孟子提醒为学之人,要学习大海的波澜壮阔;不能事无大小,巨细无遗,像日月之光 那样连细小的缝隙都要照到。 C.孟子以流水“不盈科不行”为喻,说明为学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只有学识积累到
疋程度,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准和境界。 D孟子认为君子有志于道,要先通晓文理,精熟所学,透彻地体悟圣人思想,才能够登 上顶峰,达到高远的境界 (2)从文中来看,孟子通过“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用 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分) 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7题 举国体制”淡出正其时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是以双重的巨大喜悦落下帷幕的。除了主办成功的喜悦,还有 “金牌丰收”的喜悦。于是,一些人士很振奋地说,累累金牌证明体育“举国体制”非常有 效,中国竞技体育应当继续高举“举国体制”大旗走下去。我们对此万难苟同,并深以为在 此次堂焊盛宴之后,中国应当告别“举国体制”,启动体育领域的全面改革 竞技体育领域不是孤立于当代中国变革版图的孤岛。体育改革拖不起也等不起了! 不可否认,中国人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是很荣耀、很兴奋的事情,对于振奋民族精神 增加中国作为体育大国乃至世界强国的自豪感,可谓意义重大。不过,金牌是有成本的。因 为中国的竞技体育一直实行传统计划经济框架下的“举国体制”,所以,金牌投入主要依靠 纳税人的钱,依赖国家资源。虽然官方对金牌项目所涉成本一直未予公布,媒体对单块金牌 成本的估算,也曾出现从六七千万元至7亿元的不同说法,难以证实或证伪,但现代竞技体 育竟争激烈,中国为实现“奥运增光项目’多年来耗资不菲,此次北京奥运会拿下5块金 牌更是代价高昂,应当是不争的结论。可以肯定,绝大多数在赛场上、在电视机前为金牌激 情难抑的普通公众,对为金牌付出如此代价是没有心理准备的 进一步说,投入与产出也并不对称。“举国体制’’着眼于层层选拔、封闭培养专业运动 贝 在占用了大量资金后无法对大众体育形成带动力。国家培养的金牌选手们可成为各种商 品的形象代理,但巨额现金收益主要属于运动员个人及其教练团队:所属机构或有机会“利 益均沾”,少部分还可能会成为未来训练的补充资金,但经济上回报出资人的可能性等于零 广大公众的兴奋和赞叹成了夺金的主要收益,而金牌达到一定的量则兴奋感必然降低,体现 为令人遗憾的边际收益急剧下降 中国正处在增长方式转换的关键期,服务业发展和内需市场启动都在呼唤体育产业的崛 起。然而,“举国体制”以垄断方式盘踞了竞技体育的主要资源,堵塞了商业体育的发达之 路,体育产业的成长受到严重抑制。排球、篮球、网球这些本来表演性很强的体育项目 其商业价值都未能充分开发:在“举国体制”身侧半官半商踽踽独行的足球,也只能在制 度畸变中可悲地沦为谈资笑料 体育“举国体制”犹如经济领域的计划体制,早己弊端重重,效率低下,弃计划、选市 场势在必行。是项改革之所以一拖再拖,千难万难,主要在于“金牌之忧”。因为“举国体 制”一直被视为可在短期夺金的有效安排,改革“举国体制”的可能成本就是短期金牌损 失。不过,感受北京奥运洗礼、手握51金之后,公众的金牌情结大规模释放,制度关注正 在上升。不仅改革的成本已经下降,改革的时机也已完全成熟,改革的压力也加大了 当然,改革需要策略。国有体育格局强大固化已有经年,“毕其功于一役”的革命并不 可行。比较理性的办法应当是首先大幅缩小“举国体制”的范围,结束竞技体育领域的国 有垄断局面,同步推进商业体育、振兴体育产业,让市场机制成为竞技体育兴盛的基石。 第4页共13页
第 4 页 共 13 页 一疋程度,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准和境界。 D 孟子认为君子有志于道,要先通晓文理,精熟所学,透彻地体悟圣人思想,才能够登 上顶峰,达到高远的境界。 (2)从文中来看,孟子通过“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用 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 分) ~ 答: 现代文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7 题 “举国体制”淡出正其时 2008 年的北京奥运会,是以双重的巨大喜悦落下帷幕的。除了主办成功的喜悦,还有 “金牌丰收”的喜悦。于是,一些人士很振奋地说,累累金牌证明体育“举国体制”非常有 效,中国竞技体育应当继续高举“举国体制”大旗走下去。我们对此万难苟同,并深以为在 此次堂焊盛宴之后,中国应当告别“举国体制”,启动体育领域的全面改革 竞技体育领域不是孤立于当代中国变革版图的孤岛。体育改革拖不起也等不起了! 不可否认,中国人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是很荣耀、很兴奋的事情,对于振奋民族精神、 增加中国作为体育大国乃至世界强国的自豪感,可谓意义重大。不过,金牌是有成本的。因 为中国的竞技体育一直实行传统计划经济框架下的“举国体制”,所以,金牌投入主要依靠 纳税人的钱,依赖国家资源。虽然官方对金牌项目所涉成本一直未予公布,媒体对单块金牌 成本的估算,也曾出现从六七千万元至 7 亿元的不同说法,难以证实或证伪,但现代竞技体 育竟争激烈,中国为实现“奥运增光项目'’多年来耗资不菲,此次北京奥运会拿下 5l 块金 牌更是代价高昂,应当是不争的结论。可以肯定,绝大多数在赛场上、在电视机前为金牌激 情难抑的普通公众,对为金牌付出如此代价是没有心理准备的。 进一步说,投入与产出也并不对称。“举国体制’’着眼于层层选拔、封闭培养专业运动 员. 在占用了大量资金后无法对大众体育形成带动力。国家培养的金牌选手们可成为各种商 品的形象代理,但巨额现金收益主要属于运动员个人及其教练团队;所属机构或有机会“利 益均沾”,少部分还可能会成为未来训练的补充资金,但经济上回报出资人的可能性等于零。 广大公众的兴奋和赞叹成了夺金的主要收益,而金牌达到一定的量则兴奋感必然降低,体现 为令人遗憾的边际收益急剧下降。 中国正处在增长方式转换的关键期,服务业发展和内需市场启动都在呼唤体育产业的崛 起。然而,“举国体制”以垄断方式盘踞了竞技体育的主要资源,堵塞了商业体育的发达之 路,体育产业的成长受到严重抑制。排球、篮球、网球这些本来表演性很强的体育项目, 其商业价值都未能充分开发;在“举国体制”身侧半官半商踽踽独行的足球,也只能在制 度畸变中可悲地沦为谈资笑料。 体育“举国体制”犹如经济领域的计划体制,早已弊端重重,效率低下,弃计划、选市 场势在必行。是项改革之所以一拖再拖,千难万难,主要在于“金牌之忧”。因为“举国体 制”一直被视为可在短期夺金的有效安排,改革“举国体制”的可能成本就是短期金牌损 失。不过,感受北京奥运洗礼、手握 51 金之后,公众的金牌情结大规模释放,制度关注正 在上升。不仅改革的成本已经下降,改革的时机也已完全成熟,改革的压力也加大了。 当然,改革需要策略。国有体育格局强大固化已有经年,“毕其功于一役”的革命并不 可行。比较理性的办法应当是首先大幅缩小“举国体制”的范围,结束竞技体育领域的国 有垄断局面,同步推进商业体育、振兴体育产业,让市场机制成为竞技体育兴盛的基石
政府则主要做该做的事,把钱和力用到全民健身和大众体育的发展上;进而随着“举国体 制”淡出,顺应“大部制”的政府机构改革潮流,重启十年前受阻的政府体育部门职能转 改革的过程,应当是中国体育文化价值体系重建的过程。其重心之一,就是冷静地看待 金牌价值,让体育回归本位。已经摒除了自卑感的中华民族,不需要用不断增长的金牌数 字来证明自己。中国竞技体育与全民体育携手、中国从“金牌大国”成为真正的体育强国, 这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9.本文认为中国应当告别“举国体制”,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两项是(() (5分) A.我国竞技体育一直实行传统计划经济框架下的“举国体制”,主要依靠纳税人的钱 依赖国家资源,耗资过大。 B.竞技体育在“举国体制”中占用了大量资金,却又无法带动大众体育的发展,投入 与产出并不对称 C.普通公众夺金的心理迫切,对夺金要付出如此代价,没有心理准备:当金牌达到一 定的量后,兴奋感必然会降低 D.“举国体制”抑制了体育产业的成长,影响了服务业的发展和内需市场的启动,延缓 了增长方式转换的关键期的到来。 E.“举国体制”对竞技体育的主要资源的垄断,使体育的商业价值都未能充分开发,体 育产业的崛起受到严重影响 10.根据下列题目的要求,谈谈你的理解。(4分) (1)第2段中作者说:“竞技体育领域不是孤立于当代中国变革版图的孤岛。”请指出其 中“孤岛”一词的含义 答答1答 (2)本文题目为“‘举国体制’淡出正其时”。作者为什么认为是“正其时”? 对于“举国体制”,作者主张如何进行改革?请分条陈述。(不超过80字3分) 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能全选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一14题。 杏花春雨江南 王清铭 看过徐悲鸿先生的自题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印象特别深刻,每个人都 有侠骨柔情的一面,骑白马驰骋在秋风萧瑟的辽阔塞上,马蹄得得,强劲的风刮动鬣鬃一般 的头发,心头的豪情也随之猎猎作响。突然马一声长嘶,一个阳刚的形象镌刻在后人瞩望的 视野。 画家吴冠中先生把这一句改为“骏马秋风冀北”,意境相似,后一句则完整保留。画家 李可染更是以“杏花春雨江南”为题,画了一幅水墨画。在很多人的1心中,江南是敌乡, 是心灵的家园,也是感情的寄托。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中就这样写道:“杏 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 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 必然长在。” 第5页共13页
第 5 页 共 13 页 政府则主要做该做的事,把钱和力用到全民健身和大众体育的发展上;进而随着“举国体 制”淡出,顺应“大部制”的政府机构改革潮流,重启十年前受阻的政府体育部门职能转 型。 改革的过程,应当是中国体育文化价值体系重建的过程。其重心之一,就是冷静地看待 金牌价值,让体育回归本位。已经摒除了自卑感的中华民族,不需要用不断增长的金牌数 字来证明自己。中国竞技体育与全民体育携手、中国从“金牌大国”成为真正的体育强国, 这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9.本文认为中国应当告别“举国体制”,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两项是( )( ) (5 分) A.我国竞技体育一直实行传统计划经济框架下的“举国体制”,主要依靠纳税人的钱, 依赖国家资源,耗资过大。 B.竞技体育在“举国体制”中占用了大量资金,却又无法带动大众体育的发展,投入 与产出并不对称。 C.普通公众夺金的心理迫切,对夺金要付出如此代价,没有心理准备;当金牌达到一 定的量后,兴奋感必然会降低。 D.“举国体制”抑制了体育产业的成长,影响了服务业的发展和内需市场的启动,延缓 了增长方式转换的关键期的到来。 E.“举国体制”对竞技体育的主要资源的垄断,使体育的商业价值都未能充分开发,体 育产业的崛起受到严重影响。 10.根据下列题目的要求,谈谈你的理解。(4 分) (1) 第 2 段中作者说:“竞技体育领域不是孤立于当代中国变革版图的孤岛。”请指出其 中“孤岛”一词的含义。 答: (2) 本文题目为“‘举国体制’淡出正其时”。作者为什么认为是“正其时”? 答: 11.对于“举国体制”,作者主张如何进行改革?请分条陈述。(不超过 80 字)(3 分) 答: 四、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 分) 本大题为选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能全选。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一 14 题。 杏花春雨江南 王清铭 看过徐悲鸿先生的自题联“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印象特别深刻,每个人都 有侠骨柔情的一面,骑白马驰骋在秋风萧瑟的辽阔塞上,马蹄得得,强劲的风刮动鬣鬃一般 的头发,心头的豪情也随之猎猎作响。突然马一声长嘶,一个阳刚的形象镌刻在后人瞩望的 视野。 画家吴冠中先生把这一句改为“骏马秋风冀北”,意境相似,后一句则完整保留。画家 李可染更是以“杏花春雨江南”为题,画了一幅水墨画。在很多人的 l 心中,江南是敌乡, 是心灵的家园,也是感情的寄托。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在《听听那冷雨》中就这样写道:“杏 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 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 必然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