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内盾中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 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 古诗文阅读(47分) (一)语言积累与应用 1.默写的名篇名句(共16分,每空1分) 知来者之可追。 (2)木欣欣以向荣, ,秋水共长天一色 (4)潦水尽而寒潭清,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形影相吊 (6)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7)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滕王阁序》) (8)但以刘日薄西山 ,臣无祖 母 祖母无臣, 母孙二人,更相为 命 。(《陈情表》)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审容膝之易安 审 (2)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赊 (3)此小大之辩也 辩 (4)寻蒙国恩 寻 (5)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成立 (6)幼稚盈室 (7)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舛 (8)形影相吊 高二(上)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高二(上)语文试题 第1页(共8页) 厦门市内厝中学 2012—2013 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 语文试题 (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 考生注意: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 一、古诗文阅读(47分) (一)语言积累与应用 1.默写的名篇名句(共16分,每空1分) ⑴ ,知来者之可追。 ⑵木欣欣以向荣, 。 ⑶ ,秋水共长天一色。 ⑷潦水尽而寒潭清, 。 ⑸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6) ,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7)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 。(《滕王阁序》) (8)但以刘日薄西山, , , ,臣无祖 母, ;祖母无臣, 。母孙二人,更相为 命, 。(《陈情表》)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 ⑴审.容膝之易安 审: ⑵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赊: ⑶此小大之辩.也 辩: ⑷寻.蒙国恩 寻: ⑸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成立: ⑹幼稚盈.室。 盈: ⑺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舛: ⑻形影相吊. 吊:
3.按要求分别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情况进行归类(填序号)(4分) ①刘病日笃 ②而此独以钟名 ③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④外连横而斗诸侯 ⑤乐琴书以消忧 ⑥臣具以表闻 (1)名词作状语 (2)名词作动词 (3)使动用法: (4)意动用法 4.按要求分别对下列句式特点进行判断(4分) ①之二虫又何知? ②此小大之辩也。 ③奚以知其然也?④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1)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句: (2)宾语前置句: (3)判断句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2分) (2)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2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柳州开元寺夏雨① 吕本中 风雨潇潇似晩秋,鸦归门掩伴僧幽。云深不见干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 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沉浮②。面如田字③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 注释:①南宋初年,吕本中历经艰辛,长途跋涉,从北方流亡到柳州避乱,因有所感 而做此诗。②沉浮:把信遗失了。③田字:六朝名将李安民“面方如田,封侯状也”。 高二(上)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高二(上)语文试题 第2页(共8页) 3. 按要求分别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情况进行归类(填序号)(4 分) ①刘病日.笃 ②而此独以钟名 ③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④外连横而斗.诸侯 ⑤乐.琴书以消忧 ⑥臣具以表闻. ⑴名词作状语: ⑵名词作动词: ⑶使动用法: ⑷意动用法: 4. 按要求分别对下列句式特点进行判断(4 分) ①之二虫又何知? ②此小大之辩也。 ③奚以知其然也? ④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1) 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句: (2)宾语前置句: (3) 判断句: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⑴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2 分) 译文: ⑵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2 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柳州开元寺夏雨① 吕本中 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 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沉浮②。面如田字③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 注释:①南宋初年,吕本中历经艰辛,长途跋涉,从北方流亡到柳州避乱,因有所感 而做此诗。②沉浮:把信遗失了。 ③田字:六朝名将李安民“面方如田,封侯状也
(1)诗歌颔联从什么角度写雨?请简析。(3分) (2)请简析诗歌尾联所抒发的诗人情感。(3分) (三)文言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小题。 王及善,铭州邯郸人也,父君愕。隋末,并州人王君廓掠邯郸,君愕往说君廓曰:"方 今万乘失御,英雄竞起,诚宜抚纳遗氓,保全形胜,按甲以观时变。今足下恣行残忍,窃 为足下寒心矣。”君廓从其言,乃屯井陉山。会义师入定关中,乃与君廓率所部万余人来 降。君愕从太宗征辽东,与高丽战于驻跸山,先锋陷阵,力战而死,太宗深痛悼之 及善年十四,以父死王事,袭爵邢国公。高宗时,太子之居春宫,因宴集命宫官掷倒 ,次至及善,辞曰:“殿下自有乐官,臣止当守职,此非臣任也臣将奉令,恐非殿下羽 翼之备·”太子谢而遣之。高宗闻而特加赏慰。寻除右千牛卫将军,高宗谓曰:以卿忠谨, 故与卿三品要职。他人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卿佩大橫刀在朕侧,知此官贵否? 后契丹作乱,起授滑州刺史。则天谓曰:“边贼反叛,卿虽疾病,可将妻子日行三十 里,缓步至彼,为朕卧理此州,以断河路也。”因问朝廷得失,及善备陈理乱之宜十余道 则天曰:“彼末事也,此为本也,卿不可行。”乃留拜内史。 时御史中丞来俊后技制狱常以飞祸陷良善后坐事系狱有司断以极刑则天欲赦之,及善 执奏曰:“俊臣凶狡不轨,愚以为若不剿绝元恶,恐摇动朝廷。祸从此始。”则天纳之。 及善在官每以清正见知,临事难夺,有大臣之节。时张易之兄弟恃宠,每內宴,皆无 人臣之礼。及善数奏抑之,则天不悦,曰:“卿既髙年,不宜更侍游宴,但检校阁中可也. 乃上疏乞骸骨,不许。圣历二年,薨,年八十二。废朝三日,陪葬乾陵。 《旧唐书列传四十》 [注]①掷倒:翻跟头。②搜辟:搜査清除道路。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今万乘失御 控制力,统治力 袭爵邢国公 承继 C.太子谢而遣之 致谢 D.及善数奏抑之 抵制,压制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窃为足下寒心矣 B.以父死王事 罔薜荔兮为帷 忽魂悸以魄动 C.太子之居春宫 D.乃留拜内史 失向来之烟霞 乃上疏乞骸骨,不许 高二(上)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
高二(上)语文试题 第3页(共8页) (1)诗歌颔联从什么角度写雨?请简析。(3分) (2)请简析诗歌尾联所抒发的诗人情感。(3分) (三)文言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小题。 王及善,铭州邯郸人也,父君愕。隋末,并州人王君廓掠邯郸,君愕往说君廓曰:“方 今万乘失御.,英雄竞起,诚宜抚纳遗氓,保全形胜,按甲以观时变。今足下恣行残忍,窃 为.足下寒心矣。”君廓从其言,乃屯井陉山。会义师入定关中,乃与君廓率所部万余人来 降。君愕从太宗征辽东,与高丽战于驻跸山,先锋陷阵,力战而死,太宗深痛悼之。 及善年十四,以.父死王事,袭.爵邢国公。高宗时,太子之.居春宫,因宴集命宫官掷倒 ①,次至及善,辞曰:“殿下自有乐官,臣止当守职,此非臣任也。臣将奉令,恐非殿下羽 翼之.备。”太子谢.而遣之。高宗闻而特加赏慰。寻除右千牛卫将军,高宗谓曰:“以.卿忠谨, 故与卿三品要职。他人非搜辟②不得至朕所,卿佩大横刀在朕侧,知此官贵否?” 后契丹作乱,起授滑州刺史。则天谓曰:“边贼反叛,卿虽疾病,可将妻子日行三十 里,缓步至彼,为.朕卧理此州,以断河路也。”因问朝廷得失,及善备陈理乱之宜十余道, 则天曰:“彼末事也,此为本也,卿不可行。”乃.留拜内史。 时御史中丞来俊臣按制狱常以飞祸陷良善后坐事系狱有司断以极刑则天欲赦之,及善 执奏曰:“俊臣凶狡不轨,愚以为若不剿绝元恶,恐摇动朝廷。祸从此始。”则天纳之。 及善在官每以清正见知,临事难夺,有大臣之节。时张易之兄弟恃宠,每内宴,皆无 人臣之礼。及善数奏抑.之,则天不悦,曰:“卿既高年,不宜更侍游宴,但检校阁中可也。” 乃.上疏乞骸骨,不许。圣历二年,薨,年八十二。废朝三日,陪葬乾陵。 《旧唐书·列传四十》 [注]①掷倒:翻跟头。②搜辟:搜查清除道路。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方今万乘失御. 控制力,统治力 B.袭.爵邢国公 承继 C.太子谢.而遣之 致谢 D.及善数奏抑.之 抵制,压制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窃为.足下寒心矣 B.以.父死王事 罔薜荔兮为.帷 忽魂悸以.魄动 C.太子之.居春宫 D.乃.留拜内史 失向来之.烟霞 乃.上疏乞骸骨,不许
9.下列对原文划波浪线处停顿正确的的一项是()(3分) 时御史中丞来俊臣按制狱常以飞祸陷良善后坐事系狱有司断以极刑则天欲赦之 A.时御史中丞/来俊臣按制狱/常以飞祸陷良善/后坐事系狱/有司断以极刑/则天欲赦之 B.时御史中丞来俊臣按制狱/常以飞祸陷良善/后坐事系狱有司/以极刑/则天欲赦之 C.时御史中丞/来俊臣按制狱/常以飞祸陷良善/后坐事系狱有司/断以极刑/则天欲赦之 D.时御史中丞来俊臣按制狱常以飞祸陷良善/后坐事系狱/有司断以极刑/则天欲赦之 现代文阅读(2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在中国源远流长,并雄踞古代文坛霸主地位达两三干年之久。 中国诗经历了从四言诗到五言诗再到七言诗的发展演变。陈伯海曾提出:以诗与乐的 关系来论,诗经是入乐的,可唱的;随后的楚辞就摆脱了与音乐的联系,独立发展了文学, 是不可唱的;再后来到了汉乐府和五言古诗时代,又重新建立了诗与音乐的联系,但它们 是对诗经和楚辞的综合,也是对二者的超越,像五言诗的创作既注意格律,具有一定的音 乐性,但又不同于专门用于歌唱的作品。如果说诗经是诗与乐关系的正命题,那么楚辞就 是一个反命题,而汉乐府和五言诗就是一个合命题,是否定之否定。 以内容与形式关系而论,先秦至汉魏时代的文学质朴无华,还没有考虑到形式问题 是质胜文的时期;随后的六朝文学与之完全相反,过分地讲究形式,形式甚至淹没了内容, 可以说是文胜质的时期;再后来的唐宋文学综合了二者的成就,既重视内容,也不忽略形 式,追求内容与形式并重,可以说是文质彬彬时期。如果说先秦至汉魏时代是有关文学内 容与形式关系的正命题,六朝时代就是它的反命题,唐宋就是合命题,否定之否定。 以诗的特点而论,唐诗富有情趣,视野开阔宏大,充满外向精神,是以诗为诗的时代 随后的宋诗别开蹊径,以理趣取胜,眼界狭小,是内向型的,是以文为诗的时代;再后来 的明诗追慕盛唐,批驳宋诗,但缺少宋诗开创新路的精神,走上了复古模拟之路,其内在 的精神指向实际是企图揉合唐、宋诗的特点。如果说唐诗是诗歌写作原则的正命题,宋诗 就是一个反命题,是对唐诗的否定,明诗就是一个合命题,是否定之否定。 (本文节选自刘登阁著的《中国文学史话》) 10、以下不属于本文语段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的起源B.诗歌的音乐性C.诗歌的内容与形式D.诗歌的特点 11、下列表述中,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高二(上)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
高二(上)语文试题 第4页(共8页) 9.下列对原文划波浪线处停顿正确的的一项是( )(3 分) 时御史中丞来俊臣按制狱常以飞祸陷良善后坐事系狱有司断以极刑则天欲赦之 A.时御史中丞/来俊臣按制狱/常以飞祸陷良善/后坐事系狱 /有司断以极刑 /则天欲赦之 B.时御史中丞来俊臣按制狱/常以飞祸陷良善/后坐事系狱有司 /断以极刑 /则天欲赦之 C.时御史中丞 /来俊臣按制狱/常以飞祸陷良善/后坐事系狱有司 /断以极刑 /则天欲赦之 D.时御史中丞来俊臣按制狱/常以飞祸陷良善 /后坐事系狱 /有司断以极刑 /则天欲赦之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在中国源远流长,并雄踞古代文坛霸主地位达两三千年之久。 中国诗经历了从四言诗到五言诗再到七言诗的发展演变。陈伯海曾提出:以诗与乐的 关系来论,诗经是入乐的,可唱的;随后的楚辞就摆脱了与音乐的联系,独立发展了文学, 是不可唱的;再后来到了汉乐府和五言古诗时代,又重新建立了诗与音乐的联系,但它们 是对诗经和楚辞的综合,也是对二者的超越,像五言诗的创作既注意格律,具有一定的音 乐性,但又不同于专门用于歌唱的作品。如果说诗经是诗与乐关系的正命题,那么楚辞就 是一个反命题,而汉乐府和五言诗就是一个合命题,是否定之否定。 以内容与形式关系而论,先秦至汉魏时代的文学质朴无华,还没有考虑到形式问题, 是质胜文的时期;随后的六朝文学与之完全相反,过分地讲究形式,形式甚至淹没了内容, 可以说是文胜质的时期;再后来的唐宋文学综合了二者的成就,既重视内容,也不忽略形 式,追求内容与形式并重,可以说是文质彬彬时期。如果说先秦至汉魏时代是有关文学内 容与形式关系的正命题,六朝时代就是它的反命题,唐宋就是合命题,否定之否定。 以诗的特点而论,唐诗富有情趣,视野开阔宏大,充满外向精神,是以诗为诗的时代; 随后的宋诗别开蹊径,以理趣取胜,眼界狭小,是内向型的,是以文为诗的时代;再后来 的明诗追慕盛唐,批驳宋诗,但缺少宋诗开创新路的精神,走上了复古模拟之路,其内在 的精神指向实际是企图揉合唐、宋诗的特点。如果说唐诗是诗歌写作原则的正命题,宋诗 就是一个反命题,是对唐诗的否定,明诗就是一个合命题,是否定之否定。 (本文节选自刘登阁著的《中国文学史话》) 10、以下不属于本文语段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的起源 B.诗歌的音乐性 C.诗歌的内容与形式 D.诗歌的特点 11、下列表述中,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经是可唱的,楚辞是不可唱的,汉乐府和五言诗与音乐有联系,也可以当作专 门用来演唱的作品 B.汉魏时代的文学,重视内容,而认为形式是不需要考虑的,是个质胜文的时代。 C.六朝文学,重视形式,甚至认为形式可以超过内容,讲究形式过了头,是个文胜 质的时期。 D.唐诗富有情趣,以诗为诗;宋诗富有理趣,别开蹊径,以文为诗,所以唐诗内向, 宋诗外向 12、联系文章内容,请解释第二段划线句子的具体意思。(3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 (-)课外小说语段阅读(8分) (A)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8分) 林冲水寨大并火,晁盖梁山小夺泊 晁盖和王伦盘话。但提起聚义一事,王伦便把闲话支吾开去,对晁盖说道:“感蒙 众豪杰到此聚义,只恨敝山小寨是一洼之水,如何安得下许多真龙? 说言未 了,只见林冲双眉剔起,两眼圆睁,坐在交椅上大喝道:“你前番我上山来时,也推说粮 少房稀。今日晁兄与众豪杰到此山寨,你又发出这等言语来,是何道理?”吴用便说道 头领息怒!自是我等来的不是,倒坏了你们山寨情分。今日王头领以礼发付我们下山, 送与盘缠,又不曾热赶将去,请头领息怒,我等自去罢休。”林冲道:“这是笑里藏刀,言 清行浊的人!我其实今日放他不过!王伦喝道:“你看这畜生!又不醉了,倒把言语来伤 触我,却不是反失上下『林冲大怒道:“量你是个落第穷儒,胸中又没文学,怎做得山寨 之主『……林冲拿住王伦骂道:“你是一个村野穷儒……今日众豪杰特来相聚,又要发付他 下山去。这梁山泊便是你的?你这嫉贤妒能的贼,不杀了,要你何用!你也无大量大才 也做不得山寨之主『…林冲骂了顿,去心窝里只一刀,察地搠倒在亭上。可怜王伦做了 多年强人,今日死在林冲之手,正应古人言:“量大福也大,机深祸亦深。” 13.文中方框处省去的是王伦拒绝吴用等人上山聚义的托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此处应 填入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 A.粮少房稀 B.人多地少 高二(上)语文试题第5页(共8页)
高二(上)语文试题 第5页(共8页) A.诗经是可唱的,楚辞是不可唱的,汉乐府和五言诗与音乐有联系,也可以当作专 门用来演唱的作品。 B.汉魏时代的文学,重视内容,而认为形式是不需要考虑的,是个质胜文的时代。 C.六朝文学,重视形式,甚至认为形式可以超过内容,讲究形式过了头,是个文胜 质的时期。 D.唐诗富有情趣,以诗为诗;宋诗富有理趣,别开蹊径,以文为诗,所以唐诗内向, 宋诗外向。 12、联系文章内容,请解释第二段划线句子的具体意思。(3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6 分) (一)课外小说语段阅读(8 分) (A)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8 题。(8 分) 林冲水寨大并火,晁盖梁山小夺泊 ……晁盖和王伦盘话。但提起聚义一事,王伦便把闲话支吾开去,对晁盖说道:“感蒙 众豪杰到此聚义,只恨敝山小寨是一洼之水,如何安得下许多真龙? ”说言未 了,只见林冲双眉剔起,两眼圆睁,坐在交椅上大喝道:“你前番我上山来时,也推说粮 少房稀。今日晁兄与众豪杰到此山寨,你又发出这等言语来,是何道理?”吴用便说道: “头领息怒!自是我等来的不是,倒坏了你们山寨情分。今日王头领以礼发付我们下山, 送与盘缠,又不曾热赶将去,请头领息怒,我等自去罢休。”林冲道:“这是笑里藏刀,言 清行浊的人!我其实今日放他不过!”王伦喝道:“你看这畜生!又不醉了,倒把言语来伤 触我,却不是反失上下!”林冲大怒道:“量你是个落第穷儒,胸中又没文学,怎做得山寨 之主!”……林冲拿住王伦骂道:“你是一个村野穷儒……今日众豪杰特来相聚,又要发付他 下山去。这梁山泊便是你的?你这嫉贤妒能的贼,不杀了,要你何用!你也无大量大才, 也做不得山寨之主!”……林冲骂了顿,去心窝里只一刀,察地搠倒在亭上。可怜王伦做了 多年强人,今日死在林冲之手,正应古人言:“量大福也大,机深祸亦深。” 13.文中方框处省去的是王伦拒绝吴用等人上山聚义的托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此处应 填入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2 分)( ) A.粮少房稀 B.人多地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