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页 教派提出所谓“正宗教规”的要求后,它也会转变成自由的呼 吁,最终促进了宗教自由和宽容的气氛。这一自由要求逐步扩 散至英美民族关系的趋势不可遏止。一个地区的自由运动,会 在顷刻之间激起所有殖民地的独立呐喊。与此同时,有关“殖 民地自治”的民众呼声,变成了一场有关“谁准有权统治我们” 的辩论。对于英王的明确效忠,对于英国议会决策的拒绝执 行,以及公开反对它在某些地区的司法判决令,这些举措造成 一种矛盾的结果,即导致持续不断的政治危机。这类危机从印 花税法案开始,而该法案是英国用以扩大帝国权柄的一系列措 施之一。与大英帝国的决裂,加速推动了民主政治理论的发 展,并将它不可扭转地引向《独立宣言》。这份宣言本身出自 殖民地人民的诸多乡土观念,譬如有关代表制政府的认识,有 关被统治者授权政府实施统治的功效,平均主义的社会态度, 以及有关天赋人权与理性向善等启蒙时代的信条。与英国关系 的破裂,同样肯定了北美殖民地对于宗主国统治的弃绝。这种 隔海遥控的统治方式,令人联想起暴君的专制和高度集中的权 威。经验引导殖民地民众走向联邦体制,走向政府分权而治的 聪明可行办法,即把地方权力交给地方政府,把整体权力交给 中央政府。由于各殖民地群起反对强大中央政府的权威,它们 共同发明了一种“友好的稳固联盟”制度。这在人类史上尚属 首次:建立一个并非铁板一块、而是由几部分联合互制的政 府。它也是史无前例的做法,即形成一个权力分散的系统,在 其中各州将作为主要的政治实体而存在。 (赵一凡译)
第 3 页 教派提出所谓“正宗教规”的要求后,它也会转变成自由的呼 吁,最终促进了宗教自由和宽容的气氛。这一自由要求逐步扩 散至英美民族关系的趋势不可遏止。一个地区的自由运动,会 在顷刻之间激起所有殖民地的独立呐喊。与此同时,有关“殖 民地自治”的民众呼声,变成了一场有关“谁有权统治我们” 的辩论。对于英王的明确效忠,对于英国议会决策的拒绝执 行,以及公开反对它在某些地区的司法判决令,这些举措造成 一种矛盾的结果,即导致持续不断的政治危机。这类危机从印 花税法案开始,而该法案是英国用以扩大帝国权柄的一系列措 施之一。与大英帝国的决裂,加速推动了民主政治理论的发 展,并将它不可扭转地引向《独立宣言》。这份宣言本身出自 殖民地人民的诸多乡土观念,譬如有关代表制政府的认识,有 关被统治者授权政府实施统治的功效,平均主义的社会态度, 以及有关天赋人权与理性向善等启蒙时代的信条。与英国关系 的破裂,同样肯定了北美殖民地对于宗主国统治的弃绝。这种 隔海遥控的统治方式,令人联想起暴君的专制和高度集中的权 威。经验引导殖民地民众走向联邦体制,走向政府分权而治的 聪明可行办法,即把地方权力交给地方政府,把整体权力交给 中央政府。由于各殖民地群起反对强大中央政府的权威,它们 共同发明了一种“友好的稳固联盟”制度。这在人类史上尚属 首次:建立一个并非铁板一块、而是由几部分联合互制的政 府。它也是史无前例的做法,即形成一个权力分散的系统,在 其中各州将作为主要的政治实体而存在。 (赵一凡译)
第4页 “公平之法” 五月花号公约 1620年 大约一个世纪前,就在身穿铠甲的西班牙征服者 首次穿越北美大陆西南部烈日焦灼的沙漠地带之后, 有一艘曾被用来运酒的三桅帆船,名叫《五月花号》, 搭载了35个基督教的离异徒众(他们从英国正教教 会中分离出来,自称清教徒),以及66个急于发家致 富、却又难以驾驭的男男女女,一路向西航行,驶过 浩瀚而险恶的北大西洋,来到无人知晓的新英格兰。 在马萨诸塞的科德角,这些人躲进“一处天然良港与 美丽海湾”休整了8天。登陆之前,他们当中的51 个男人,集合在船舱里开会,制订出一个有关建立殖 民地、并在其内部实行团结与权威的方案。以他们先 前在英国教堂里采用的社会契约为样本,这批异教徒 确立起某种“民间团体政治”,用来设计一种“为了 殖民地总体利益而须实行的公平之法,以及相关的法 规、条令、宪章与公职”。制订于1620年11月11日 的五月花号公约,原是一份“经由民众同意而行使统 治”的契约。它预兆了民主政治的许多理念与理想。 这一年岁末,在万班诺印第安人因瘟疫而逃离的领地
第 4 页 “公平之法” 五月花号公约 年 大约一个世纪前,就在身穿铠甲的西班牙征服者 首次穿越北美大陆西南部烈日焦灼的沙漠地带之后, 有一艘曾被用来运酒的三桅帆船,名叫《五月花号》, 搭载了 个基督教的离异徒众(他们从英国正教教 会中分离出来,自称清教徒),以及 个急于发家致 富、却又难以驾驭的男男女女,一路向西航行,驶过 浩瀚而险恶的北大西洋,来到无人知晓的新英格兰。 在马萨诸塞的科德角,这些人躲进“一处天然良港与 美丽海湾”休整了 天。登陆之前,他们当中的 个男人,集合在船舱里开会,制订出一个有关建立殖 民地、并在其内部实行团结与权威的方案。以他们先 前在英国教堂里采用的社会契约为样本,这批异教徒 确立起某种“民间团体政治”,用来设计一种“为了 殖民地总体利益而须实行的公平之法,以及相关的法 规、条令、宪章与公职”。制订于 年 月 日 的五月花号公约,原是一份“经由民众同意而行使统 治”的契约。它预兆了民主政治的许多理念与理想。 这一年岁末,在万班诺印第安人因瘟疫而逃离的领地
第5页 上,首批移民建起了一个普利茅斯农场。随着创业的 开始,公约也得以实行。1621年4月7日,当五月花 号再度起锚时,侥幸活过第一个严冬的移民中,没有 一人要求返回英国。这个殖民地一直继续到1686年, 是年英王詹姆斯二世下令将它并入新英格兰领地。 以上帝的名义,阿门。吾等签约人,信仰之捍卫者,蒙上 帝恩佑的大不列颠、法兰西及爱尔兰国王詹姆斯陛下的忠顺臣 民— 为了上帝的荣耀,为了吾王与基督信仰和荣誉的增进,吾 等越海扬帆,以在弗吉尼亚北部开拓最初之殖民地,因此在上 帝面前共同庄严立誓签约,自愿结为一民众自治团体。为使上 述目的得以顺利进行、维持并发展,亦为将来能随时制定和实 施有益于本殖民地总体利益的一应公正法律、法规、条令、宪 章与公职,吾等全体保证遵守与服从。 据此于耶稣公元1620年10月11日,吾王英格兰、法兰 西、爱尔兰第十八世暨苏格兰第五十四世君主陛下在位之年, 在科德角签署姓名如下,以资证明。 (浦隆译)
第 5 页 开始,公约也得以实行。 年 月 日,当五月花 号再度起锚时,侥幸活过第一个严冬的移民中,没有 一人要求返回英国。这个殖民地一直继续到 年, 是年英王詹姆斯二世下令将它并入新英格兰领地。 以上帝的名义,阿门。吾等签约人,信仰之捍卫者,蒙上 帝恩佑的大不列颠、法兰西及爱尔兰国王詹姆斯陛下的忠顺臣 民 为了上帝的荣耀,为了吾王与基督信仰和荣誉的增进,吾 等越海扬帆,以在弗吉尼亚北部开拓最初之殖民地,因此在上 帝面前共同庄严立誓签约,自愿结为一民众自治团体。为使上 述目的得以顺利进行、维持并发展,亦为将来能随时制定和实 施有益于本殖民地总体利益的一应公正法律、法规、条令、宪 章与公职,吾等全体保证遵守与服从。 据此于耶稣公元 年 月 日,吾王英格兰、法兰 西、爱尔兰第十八世暨苏格兰第五十四世君主陛下在位之年, 在科德角签署姓名如下,以资证明。 上,首批移民建起了一个普利茅斯农场。随着创业的 (浦隆译)
第6页 “将被处以死刑” 马里兰宽容法案 1649年 马里兰第一任土地所有者,号称巴尔迪摩大公二 世的塞西历斯卡尔弗特(1605-1675),当初建立这 块殖民地目的,是为了庇护罗马天主教徒。自打清教 徒在新英格兰掌权后,他就担心弗吉尼亚的清教徒 (新教中的主要教派)会蜂拥而至。在此背景下,马 里兰议会颁布所谓的“宽容法案”,则是向着建立信 仰自由迈出了一步。可它还没有认可人人都该享有的 宽容原则。它仅仅赋予那些信仰基督教的人们以信仰 自由的权利。亵渎教义者仍将面临严惩。1654年通 过了一条新教法案,禁止天主教徒公开履行自己的教 规。直到19世纪20年代中期,马里兰州的犹太教众 才被允许担任公职。而在1961年以前,这个州的法 律始终要求担任公职者必须相信上帝。 据此…通过如下法案…凡本辖区居民,若有亵渎上帝 者,否认神圣耶稣为上帝之子者,蔑视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 一体者,或拒绝上述三者之神性统一者…都将被处以死刑
第 6 页 “将被处以死刑” 马里兰宽容法案 年 马里兰第一任土地所有者,号称巴尔迪摩大公二 世的塞西历斯 卡尔弗特( ,当初建立这 块殖民地目的,是为了庇护罗马天主教徒。自打清教 徒在新英格兰掌权后,他就担心弗吉尼亚的清教徒 (新教中的主要教派)会蜂拥而至。在此背景下,马 里兰议会颁布所谓的“宽容法案”,则是向着建立信 仰自由迈出了一步。可它还没有认可人人都该享有的 宽容原则。它仅仅赋予那些信仰基督教的人们以信仰 自由的权利。亵渎教义者仍将面临严惩 年通 过了一条新教法案,禁止天主教徒公开履行自己的教 规 。直 到 世纪 年代中期,马里兰州的犹太教众 才被允许担任公职。而在 年以前,这个州的法 律始终要求担任公职者必须相信上帝。 据此……通过如下法案……凡本辖区居民,若有亵渎上帝 者,否认神圣耶稣为上帝之子者,蔑视圣父、圣子和圣灵三位 一体者,或拒绝上述三者之神性统一者……都将被处以死刑
第7页 并罚没其所有土地。据此还规定,(于本法案之前颁告的条款 除外)…但凡在本辖区居住之民众,连同栖身于岛屿、港 口、码头、口岸与庇护所之人,只要他们从此专一信仰基督, 从即日起将不再因其宗教信仰派别、或因在本辖区及岛屿履行 其教派仪式,而复受到侵扰、折磨和羞辱:他们亦将不复被人 强迫信仰、或参与本人不愿意的宗教活动。惟有如此,方可保 障所有居民对本辖区领主的忠诚,并放弃针对领主及其后裔治 下辖区政府之一应骚扰与隐谋活动。 (赵一凡译)
第 7 页 并罚没其所有土地。据此还规定,(于本法案之前颁告的条款 除外)……但凡在本辖区居住之民众,连同栖身于岛屿、港 口、码头、口岸与庇护所之人,只要他们从此专一信仰基督, 从即日起将不再因其宗教信仰派别、或因在本辖区及岛屿履行 其教派仪式,而复受到侵扰、折磨和羞辱;他们亦将不复被人 强迫信仰、或参与本人不愿意的宗教活动。惟有如此,方可保 障所有居民对本辖区领主的忠诚,并放弃针对领主及其后裔治 下辖区政府之一应骚扰与隐谋活动。 (赵一凡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