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③关于法的思想:他认为法律的目的是合理安排公共幸福,这根源于人的本性, 但究其本质它仍是上帝的意志的体现。所以,他认为法的本质是受理性节制的意志。 他把法分为永恒法(上帝之法)、自然法(上帝之法在人类中的表现)、人法(国 家法)、神法(教会法)四种,并认为永恒法是一切法律的源泉,它代表着上帝对 宇宙的统治规则,其他的人的法律都必须服从上帝之法。 总之,中世纪的政治学说的基本特点有:①鼓吹信仰高于理性,以宗教教义作 为判别是非的标准:②强调君权神授,认为教权大于王权,给王权也加上了神圣的 光环:③主张神创等级制,以上帝创造万物为借口标榜封建等级秩序的合理性:④ 在研究方法上,早期的研究多诉诸神秘的直觉,后期即阿奎那时期则运用哲学的严 密思维,采用抽象的概念分析方法,推导上帝的存在,论证国家、政体以及法的政 治思 3、近代西方政治学(理性主义时代) 14世纪,欧洲封建社会内部孕育了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伴随着这种生产关系的发展,一个新的阶级一市民阶级迅速兴起并不断走向壮大。 新的生产交换方式和新的阶级的利益要求与封建神权政治发生了尖锐的对立和严重 的冲突。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要求自己的政治权力,并对政治和国家问题发表自己的 看法。16世纪的资产阶级文艺复兴运动代表着资产阶级思想革命的先声。在这场运 动中,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得以脱颖而出。资产阶级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对政治有了更多的认识和要求,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政治思想。下面就以时间为顺序, 把近代政治学说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并分别进行说明。 (1)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学说 这个时期的政治思想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基雅维利和博丹。 马基雅维利(1469~1527)是意大利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近代西方政治学的 奠基者,主要著作有《君主论》,有的译为《霸术》。其鲜明特点是从人性出发
31 君。③关于法的思想:他认为法律的目的是合理安排公共幸福,这根源于人的本性, 但究其本质它仍是上帝的意志的体现。所以,他认为法的本质是受理性节制的意志。 他把法分为永恒法(上帝之法)、自然法(上帝之法在人类中的表现)、人法(国 家法)、神法(教会法)四种,并认为永恒法是一切法律的源泉,它代表着上帝对 宇宙的统治规则,其他的人的法律都必须服从上帝之法。 总之,中世纪的政治学说的基本特点有:①鼓吹信仰高于理性,以宗教教义作 为判别是非的标准;②强调君权神授,认为教权大于王权,给王权也加上了神圣的 光环;③主张神创等级制,以上帝创造万物为借口标榜封建等级秩序的合理性;④ 在研究方法上,早期的研究多诉诸神秘的直觉,后期即阿奎那时期则运用哲学的严 密思维,采用抽象的概念分析方法,推导上帝的存在,论证国家、政体以及法的政 治思 3、近代西方政治学 (理性主义时代) 14世纪,欧洲封建社会内部孕育了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伴随着这种生产关系的发展,一个新的阶级——市民阶级迅速兴起并不断走向壮大。 新的生产交换方式和新的阶级的利益要求与封建神权政治发生了尖锐的对立和严重 的冲突。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要求自己的政治权力,并对政治和国家问题发表自己的 看法。16世纪的资产阶级文艺复兴运动代表着资产阶级思想革命的先声。在这场运 动中,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得以脱颖而出。资产阶级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对政治有了更多的认识和要求,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政治思想。下面就以时间为顺序, 把近代政治学说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并分别进行说明。 (1)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学说 这个时期的政治思想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基雅维利和博丹。 马基雅维利(1469~1527)是意大利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近代西方政治学的 奠基者,主要著作有《君主论》,有的译为《霸术》。其鲜明特点是从人性出发
而不是从上帝出发研究社会政治。在方法上是以事实和经验为依据,而不再采取经 院教条式的推理。马基雅维利的国家学说是基于他的人性恶理论。在他看来,既然 人性是恶的,那么,只能依靠强有力的君主专制制度来实现社会的稳定。君主权力 的基础是军队和法律,为了达到政治目的,君主可以不择手段,可以不受任何道德 约束,他甚至强调成功的君主要具备狮子和狐狸的功能。所以,在马基雅维利看来, 国家的职责是阻止人类因贪欲而引发的无休止的争斗,最终目的是建立秩序。马基 雅维利认为理想的政体是共和政体。 博丹(1530~1596)是法国政治思想家和法学家,是近代资产阶级主权理论的 创始人,其主要著作有《共和六论》。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是:①主张以人 的眼光研究国家问题。②提出了主权理论。认为国家主权是指一个中心(或是一个 君主,或是一个集团)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它是一种永久性的绝对权力,对于公 民和臣民而言,它是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政府可以更换,主权永远存在。国 家主权通过法律得以体现,并维护社会稳定,使国家合法化。③以主权的归属作为 依据,将政体划分为民主制、贵族制、君主制三种类型,赞美合法的君主制政体是 最稳定、合理的形式等。 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想家的思想充分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例如,他们开始尊 人重世,开始以政治权力作为研究的核心取向,使政治学独立于伦理学之外,开始 运用经验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等等,都是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神学政治学说的突破。 当然他们的思想也带有阶级局限性的一面,例如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权术论一为达 目的,可以采取任何手段等,是资产阶级利己主义赤裸裸的表现。 (2)17~18世纪的政治学说 17~18世纪是西方政治学的繁荣时期。这段时期,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 一步发展,资产阶级逐渐取得了经济上的统治权,进而在政治上也要求取得相应的 统治权,于是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开始提上欧洲社会发展的日程,这给西方政治学的 32
32 而不是从上帝出发研究社会政治。在方法上是以事实和经验为依据,而不再采取经 院教条式的推理。马基雅维利的国家学说是基于他的人性恶理论。在他看来,既然 人性是恶的,那么,只能依靠强有力的君主专制制度来实现社会的稳定。君主权力 的基础是军队和法律,为了达到政治目的,君主可以不择手段,可以不受任何道德 约束,他甚至强调成功的君主要具备狮子和狐狸的功能。所以,在马基雅维利看来, 国家的职责是阻止人类因贪欲而引发的无休止的争斗,最终目的是建立秩序。马基 雅维利认为理想的政体是共和政体。 博丹(1530~1596)是法国政治思想家和法学家,是近代资产阶级主权理论的 创始人,其主要著作有《共和六论》。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主要贡献是:①主张以人 的眼光研究国家问题。②提出了主权理论。认为国家主权是指一个中心(或是一个 君主,或是一个集团)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它是一种永久性的绝对权力,对于公 民和臣民而言,它是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政府可以更换,主权永远存在。国 家主权通过法律得以体现,并维护社会稳定,使国家合法化。③以主权的归属作为 依据,将政体划分为民主制、贵族制、君主制三种类型,赞美合法的君主制政体是 最稳定、合理的形式等。 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想家的思想充分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例如,他们开始尊 人重世,开始以政治权力作为研究的核心取向,使政治学独立于伦理学之外,开始 运用经验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等等,都是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神学政治学说的突破。 当然他们的思想也带有阶级局限性的一面,例如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权术论——为达 目的,可以采取任何手段等,是资产阶级利己主义赤裸裸的表现。 (2)17~18世纪的政治学说 17~18世纪是西方政治学的繁荣时期。这段时期,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 一步发展,资产阶级逐渐取得了经济上的统治权,进而在政治上也要求取得相应的 统治权,于是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开始提上欧洲社会发展的日程,这给西方政治学的
发展以极大的推动力。一大批欧美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阐发自己对政治的认识, 丰富、发展了西方政治学说。主要代表人物有荷兰的格老秀斯、斯宾诺莎,英国的 霍布斯、洛克,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美国的潘恩、杰斐逊、汉密尔顿 等。 格老秀斯(1583一1645)是荷兰政治思想家,自然法学派创始人之一,近代国际 法理论的奠基者,主要著作有《海上自由论》、《战争与和平法》。他的政治学说 主要有自然法、主权理论和国际法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自然法的基础是自 然和人的理性,它体现了正义和公正,用以维护社会安定,从而反驳了神的意志的 至高无上性:在主权问题上,提出主权是自己的行为不受其他权力的限制,也不能 被其他人的意志视为无效的一种权力。但同时,为了论证资产阶级统治的必要性, 他反对“主权在民”的思想,认为这样会导致国家的混乱和秩序的破坏:在国际关系 方面,拥有独立性的主权国家是国际活动中的行为主体,国际行为受国际法约束, 国际法以自然法为基础,规范调整各国之间的关系,维护国际秩序。 斯宾诺莎(1632~1677)是荷兰哲学家、政治思想家,主要著作有《神学政治 论》、《伦理学》、《政治学》。他的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人性论,认为生存权 是人性的根本原则,是人的最高的自然权力。其主要政治思想有国家论、政体论、 自由论。国家是人们为保证生存的安全,通过理性地建立契约而形成的,所以,国 家权力必须强有力,才能保证人的生命和社会的安全:最符合人的自由的最自然的 制度是民主政体,但要格外注意民众的冲动情绪,这有可能会破坏民主;思想和言 论是自由的,是每个人的不可转让的权利,但它们必须受法律的限制,不能危及统 治者的权威和国家的安全。 霍布斯(1588~1679)是英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近代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 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自然法与国家法的原理》、《论公民》等。他认为自然 法不能约束人的行为,人们为了保证和平安全,必须建立起一个大于个人权力的公
33 发展以极大的推动力。一大批欧美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阐发自己对政治的认识, 丰富、发展了西方政治学说。主要代表人物有荷兰的格老秀斯、斯宾诺莎,英国的 霍布斯、洛克,法国的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美国的潘恩、杰斐逊、汉密尔顿 等。 格老秀斯(1583~1645)是荷兰政治思想家,自然法学派创始人之一,近代国际 法理论的奠基者,主要著作有《海上自由论》、《战争与和平法》。他的政治学说 主要有自然法、主权理论和国际法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自然法的基础是自 然和人的理性,它体现了正义和公正,用以维护社会安定,从而反驳了神的意志的 至高无上性;在主权问题上,提出主权是自己的行为不受其他权力的限制,也不能 被其他人的意志视为无效的一种权力。但同时,为了论证资产阶级统治的必要性, 他反对“主权在民”的思想,认为这样会导致国家的混乱和秩序的破坏;在国际关系 方面,拥有独立性的主权国家是国际活动中的行为主体,国际行为受国际法约束, 国际法以自然法为基础,规范调整各国之间的关系,维护国际秩序。 斯宾诺莎(1632~1677)是荷兰哲学家、政治思想家,主要著作有《神学政治 论》、《伦理学》、《政治学》。他的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人性论,认为生存权 是人性的根本原则,是人的最高的自然权力。其主要政治思想有国家论、政体论、 自由论。国家是人们为保证生存的安全,通过理性地建立契约而形成的,所以,国 家权力必须强有力,才能保证人的生命和社会的安全;最符合人的自由的最自然的 制度是民主政体,但要格外注意民众的冲动情绪,这有可能会破坏民主;思想和言 论是自由的,是每个人的不可转让的权利,但它们必须受法律的限制,不能危及统 治者的权威和国家的安全。 霍布斯(1588~1679)是英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近代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 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自然法与国家法的原理》、《论公民》等。他认为自然 法不能约束人的行为,人们为了保证和平安全,必须建立起一个大于个人权力的公
共权力,于是人们达成社会契约,成立了国家。国家权力的握有者即主权者的权力 是由人们通过契约赋予的,这种权力一旦被赋予,就具有绝对性。 洛克(1632~1704)是英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主要著作有《政府论》等。 他的政治思想主要是建立在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基础上的天赋人权思想。他认为: 人们的生命、自由和财产作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力是不可转让和剥夺的,其中,财 产权是核心,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政府的存在价值是为了保护私有财产,因此政 府权利应是有限的:为了保证国家实现其民主,防止专制,应当把国家权力分为立 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对每一种权力进行严格限制。洛克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天 赋人权的理论,奠定了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 孟德斯鸠(1689~1755)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哲学家,主要著作有《论 法的精神》。法的精神是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代表了历史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 具体指国家的法律、政体、自然环境、社会方式、宗教习俗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政 体原则是一种精神力量,推动着国家的活动。君主立宪制是最合乎理性的政体。他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洛克提出的分权学说,系统论述了三权分立思想。他主张按照 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来组成国家机构,其中,议会行使立法权,君主 掌握行政权,法院专管司法权,利用权力之间的相互约束保证它们不被滥用。他认 为,只有实行依法治国,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卢梭(1712~1778)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 基础》、《社会契约论》等。他强烈坪击私有制,认为封建专制制度是私有制发展 的顶峰。他提出了“人民主权学说”和社会契约论”,主张在新社会契约基础上建立 人民主权的、实行法制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潘恩、杰斐逊和汉密尔顿都是18世纪美国的政治活动家,他们的政治思想有很 多共同的特征:①运用欧洲现成的政治理论为美国的政治实践服务,较少进行抽象 的理论论证,多具有务实性:著作较少鸿篇巨幅和系统严谨,多以小册子、政论文、 34
34 共权力,于是人们达成社会契约,成立了国家。国家权力的握有者即主权者的权力 是由人们通过契约赋予的,这种权力一旦被赋予,就具有绝对性。 洛克(1632~1704)是英国哲学家、政治思想家,主要著作有《政府论》等。 他的政治思想主要是建立在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基础上的天赋人权思想。他认为: 人们的生命、自由和财产作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力是不可转让和剥夺的,其中,财 产权是核心,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政府的存在价值是为了保护私有财产,因此政 府权利应是有限的;为了保证国家实现其民主,防止专制,应当把国家权力分为立 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对每一种权力进行严格限制。洛克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天 赋人权的理论,奠定了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 孟德斯鸠(1689~1755)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哲学家,主要著作有《论 法的精神》。法的精神是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代表了历史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 具体指国家的法律、政体、自然环境、社会方式、宗教习俗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政 体原则是一种精神力量,推动着国家的活动。君主立宪制是最合乎理性的政体。他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洛克提出的分权学说,系统论述了三权分立思想。他主张按照 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来组成国家机构,其中,议会行使立法权,君主 掌握行政权,法院专管司法权,利用权力之间的相互约束保证它们不被滥用。他认 为,只有实行依法治国,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卢梭(1712~1778)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 基础》、《社会契约论》等。他强烈抨击私有制,认为封建专制制度是私有制发展 的顶峰。他提出了“人民主权学说”和“社会契约论”,主张在新社会契约基础上建立 人民主权的、实行法制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潘恩、杰斐逊和汉密尔顿都是18世纪美国的政治活动家,他们的政治思想有很 多共同的特征:①运用欧洲现成的政治理论为美国的政治实践服务,较少进行抽象 的理论论证,多具有务实性;著作较少鸿篇巨幅和系统严谨,多以小册子、政论文
文件等形式出现。②围绕着美国独立和建立联邦制共和国展开论述。③运用欧洲流 行的自然权利理论论证每个人在追求幸福的能力和机会上是平等的。④将权力平衡 作为构建联邦政府的基本原则,认为按照这一原则建立的联邦政府才是完美的政府。 但他们的思想又各具特色,从不同的角度对西方政治思想进行了发挥和创新,作出 了自己的贡献。潘恩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个阐述天赋权利与公民权利关系理论 的思想家,认为“天赋权利就是人在生存方面所具有的权利,公民权利则是“人作为 社会一分子所具有的权利”,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的实现必须依靠国家、政府或 法的力量。杰斐逊是美国资产阶级民主传统的奠基人,他的民主自治思想和其他民 主思想相比更为具体,更具现实性。为保证人民自治的实现并防止暴政,他提出了 限制中央政府权力、中央和地方分权治理以及人民参政等原则。 汉密尔顿政治思想的特色是他的性恶论和精英论。性恶论以人性的自私为依据 论证了依靠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维持国家秩序的必要性,这是对霍布斯观点的继承和 发展:精英论则把富人和有地位的人排除在人性恶的范畴之外,从而肯定了政权应 该由这部分人来掌握的合理、合法性。 这个时期的政治思想基本上是以人性论及自然法为理论基础,结合政治实践的 需要,进行政治制度的构建和政治方案的设计。尽管这些政治学家所论述的角度和 问题各有侧重,其政治态度也有激进和保守的区别,可是作为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 他们的政治思想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主要表现在:①强烈、全面地批判封建专制的 政治制度和社会观念。②从人性论的角度出发创造了自然法学说,强调每个人生来 都是平等的,进一步揭批神权以及封建等级制。③肯定人们对正义、平等、自由、 民主、幸福的追求,形成正义论、平等论、自由论、民主论、天赋人权等理论。④ 认为国家是人们缔结契约的结果,契约一旦生效,国家权力至高无上。⑤分析政治 权力的类别、特性和功能,提出了配置政治权力、构建政体的若干原则。⑥重视法 的作用,主张要依法建国,依法治国,按照法处理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正义、平
35 文件等形式出现。②围绕着美国独立和建立联邦制共和国展开论述。③运用欧洲流 行的自然权利理论论证每个人在追求幸福的能力和机会上是平等的。④将权力平衡 作为构建联邦政府的基本原则,认为按照这一原则建立的联邦政府才是完美的政府。 但他们的思想又各具特色,从不同的角度对西方政治思想进行了发挥和创新,作出 了自己的贡献。潘恩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个阐述天赋权利与公民权利关系理论 的思想家,认为“天赋权利就是人在生存方面所具有的权利”,公民权利则是“人作为 社会一分子所具有的权利”,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的实现必须依靠国家、政府或 法的力量。杰斐逊是美国资产阶级民主传统的奠基人,他的民主自治思想和其他民 主思想相比更为具体,更具现实性。为保证人民自治的实现并防止暴政,他提出了 限制中央政府权力、中央和地方分权治理以及人民参政等原则。 汉密尔顿政治思想的特色是他的性恶论和精英论。性恶论以人性的自私为依据 论证了依靠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维持国家秩序的必要性,这是对霍布斯观点的继承和 发展;精英论则把富人和有地位的人排除在人性恶的范畴之外,从而肯定了政权应 该由这部分人来掌握的合理、合法性。 这个时期的政治思想基本上是以人性论及自然法为理论基础,结合政治实践的 需要,进行政治制度的构建和政治方案的设计。尽管这些政治学家所论述的角度和 问题各有侧重,其政治态度也有激进和保守的区别,可是作为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 他们的政治思想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主要表现在:①强烈、全面地批判封建专制的 政治制度和社会观念。②从人性论的角度出发创造了自然法学说,强调每个人生来 都是平等的,进一步揭批神权以及封建等级制。③肯定人们对正义、平等、自由、 民主、幸福的追求,形成正义论、平等论、自由论、民主论、天赋人权等理论。④ 认为国家是人们缔结契约的结果,契约一旦生效,国家权力至高无上。⑤分析政治 权力的类别、特性和功能,提出了配置政治权力、构建政体的若干原则。⑥重视法 的作用,主张要依法建国,依法治国,按照法处理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正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