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要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条件下,加强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建设,积极推进政治 参与的进程,使公民政治参与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⑦进行政治稳定 的研究。政治稳定是指政治系统在运行中所呈现的有序性和连续性。政治稳定是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具有战略性意义。我国的学者们对保持政治稳定的方法 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认为政治稳定的关键是要运用各种政治稳定机制,为变革中的 中国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3)实践性的理论成果不断丰富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学研究密切配合中国现实政治的需要,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的指导下,不断提高政治学对社会 政治的解释力,形成了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指导意义的具 有实际操作价值的理论成果。主要有:①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研究。包括社 会主义民主的性质、内容、特点以及民主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实现最广泛民主的途 径和方式等等。尤其是对基层民主,特别是村民自治的调查研究,更是体现了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研究的深入和具体化。②对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进行系统的理论研 究。包括对国体、政体、政党制度和国家结构以及政治制度史的研究。这些研究都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展现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概貌和特征。③加大了政治体制改 革的研究力度。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必须进行政治 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带有敏感性的现实问题,因此,加大此领域的研究 力度,对于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目前,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 研究主要涉及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人事制度、公务员制度等方面。④对权力 制约的研究。针对改革开放过程中愈来愈严重的腐败问题,政治学界认为必须加强 权力与权力之间的制约力度,才能有效地解决腐败问题。加强权力制约必须依靠民 主和法制建设。⑤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维护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实现统一,是主 权国家神圣的职责,也是政治研究的重要课题。“一国两制”的提出是对历史和现实 26
26 与要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条件下,加强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建设,积极推进政治 参与的进程,使公民政治参与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⑦进行政治稳定 的研究。政治稳定是指政治系统在运行中所呈现的有序性和连续性。政治稳定是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具有战略性意义。我国的学者们对保持政治稳定的方法 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认为政治稳定的关键是要运用各种政治稳定机制,为变革中的 中国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3)实践性的理论成果不断丰富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学研究密切配合中国现实政治的需要,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的指导下,不断提高政治学对社会 政治的解释力,形成了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指导意义的具 有实际操作价值的理论成果。主要有:①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研究。包括社 会主义民主的性质、内容、特点以及民主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实现最广泛民主的途 径和方式等等。尤其是对基层民主,特别是村民自治的调查研究,更是体现了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研究的深入和具体化。②对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进行系统的理论研 究。包括对国体、政体、政党制度和国家结构以及政治制度史的研究。这些研究都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展现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概貌和特征。③加大了政治体制改 革的研究力度。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必须进行政治 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带有敏感性的现实问题,因此,加大此领域的研究 力度,对于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目前,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 研究主要涉及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人事制度、公务员制度等方面。④对权力 制约的研究。针对改革开放过程中愈来愈严重的腐败问题,政治学界认为必须加强 权力与权力之间的制约力度,才能有效地解决腐败问题。加强权力制约必须依靠民 主和法制建设。⑤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维护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实现统一,是主 权国家神圣的职责,也是政治研究的重要课题。“一国两制”的提出是对历史和现实
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尊重,是和平统一祖国的现实途径,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的发展,更为国与国之间解决历史遗留的各种争端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4)研究领域趋向多学科化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政治学在恢复初期,研究领域较狭窄,主要集中于政治学概念、原理等基础理 论方面。随着学科研究的发展,政治学的许多主干学科诸如行政管理学、中外政治 思想、中外政治制度、国际政治学等都有了长足的进展。在此过程中,政治学开始 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形成了一些新兴交叉学科,如比较政治学、政策科学、政治 社会学、政治心理学、政治人类学、政治伦理学、发展政治学、民族政治学等。另 外,还有一些自然科学家涉足政治研究领域,把统计、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先进手 段运用到政治研究中。这是中国政治学研究文理科相通的良好开端。与政治学研究 领域拓展相伴随的是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到目前为止,我国政治学的研究除了运用 传统的规范研究方法,如阶级分析法、价值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机构制度分析法 以外,开始运用现代实证研究方法,并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如社会学研究方 法、人类学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方法、行为科学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计量 学研究方法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系统科学研究方法。这些研究方法的运 用不仅提高了政治学的科学性和学术水准,而且进一步拓宽了政治学的研究领域。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政治学的研究逐渐打破了闭关自守的状态,加 强了与世界各国的交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学界先后与世界许多国家的 政治研究机构和学者建立了联系,大量的外国政治学名著被翻译介绍到中国来,国 外的政治学流派也逐渐被中国学者所熟悉,中外之间的互访也日益普遍,这无疑在 更高的起点和更宽的视野上推进了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发展和繁荣。 二、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西方政治学最早发源于古希腊,创始人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其所著的 《政治学》被公认为是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之作。从《政治学》开始,按照历史顺序
27 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尊重,是和平统一祖国的现实途径,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的发展,更为国与国之间解决历史遗留的各种争端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4)研究领域趋向多学科化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政治学在恢复初期,研究领域较狭窄,主要集中于政治学概念、原理等基础理 论方面。随着学科研究的发展,政治学的许多主干学科诸如行政管理学、中外政治 思想、中外政治制度、国际政治学等都有了长足的进展。在此过程中,政治学开始 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形成了一些新兴交叉学科,如比较政治学、政策科学、政治 社会学、政治心理学、政治人类学、政治伦理学、发展政治学、民族政治学等。另 外,还有一些自然科学家涉足政治研究领域,把统计、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先进手 段运用到政治研究中。这是中国政治学研究文理科相通的良好开端。与政治学研究 领域拓展相伴随的是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到目前为止,我国政治学的研究除了运用 传统的规范研究方法,如阶级分析法、价值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机构制度分析法 以外,开始运用现代实证研究方法,并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如社会学研究方 法、人类学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方法、行为科学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计量 学研究方法以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系统科学研究方法。这些研究方法的运 用不仅提高了政治学的科学性和学术水准,而且进一步拓宽了政治学的研究领域。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政治学的研究逐渐打破了闭关自守的状态,加 强了与世界各国的交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政治学界先后与世界许多国家的 政治研究机构和学者建立了联系,大量的外国政治学名著被翻译介绍到中国来,国 外的政治学流派也逐渐被中国学者所熟悉,中外之间的互访也日益普遍,这无疑在 更高的起点和更宽的视野上推进了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发展和繁荣。 二、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西方政治学最早发源于古希腊,创始人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其所著的 《政治学》被公认为是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之作。从《政治学》开始,按照历史顺序
可以把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古代西方政治学 公元前5世纪,地中海沿岸分布着数百个奴求制城邦国家,这些城邦国家的形 成和发展,打破了原始氏族部落社会的血缘关系,瓦解了人与人之间的宗法关系, 较早地建立了权利关系和契约关系,促成了城市文明、商业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形成 与发展,这些都为西方古典政治学说的产生提供了沃土和摇篮。古希腊的思想家柏 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撰写了《理想国》和《政治学》等著作, 开辟了政治学研究的新领域。 柏拉图(前427~前347),古希腊思想家,其主要政治思想是对“理想国”的描 述,主要著作有《理想国》、《政治家篇》和《法律篇》三篇对话。他认为最好” 的政体是“正义之邦”,即“理想国”。在这个规模不大的城邦国家中,分为三个等级, 即哲学王、武士和劳动者。哲学王是治理国家的德高望重的哲学家,武士保卫国家, 劳动者进行生产,这是柏拉图的理想政体。但如果这三个等级发生了混乱,理想政 体的模式会被打乱,代之以军人政体、寡头政体,进而导致民众革命,产生民主政 体。柏拉图后期的思想有了一些变化,他设计了“第二等好的城邦:采用混合政体 以取代有可能导致专权的哲人政体:以恢复私有财产和家庭代替了理想国的公产公 妻制:按照财产的多少而非天赋划分等级。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的学生,代表著作是《政 治学》。他考察分析了150多个不同形式的城邦国家,从伦理和利益的角度,研究了 国家的基本理论,即国家的起源、性质、目的和任务:研究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划分 的原则,并对各种政治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如何建立以及管理国家等问题,奠 定了西方政治学研究的基础。具体内容有: ①国家的形成如同雌雄结合,是自然的产物,“早期各级社会团体都是自然地生 长起来,一切城邦既然都是这一生长过程的完成,也该是自然的产物,这又是社会 28
28 可以把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古代西方政治学 公元前5世纪,地中海沿岸分布着数百个奴隶制城邦国家,这些城邦国家的形 成和发展,打破了原始氏族部落社会的血缘关系,瓦解了人与人之间的宗法关系, 较早地建立了权利关系和契约关系,促成了城市文明、商业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形成 与发展,这些都为西方古典政治学说的产生提供了沃土和摇篮。古希腊的思想家柏 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撰写了《理想国》和《政治学》等著作, 开辟了政治学研究的新领域。 柏拉图(前427~前347),古希腊思想家,其主要政治思想是对“理想国”的描 述,主要著作有《理想国》、《政治家篇》和《法律篇》三篇对话。他认为“最好” 的政体是“正义之邦”,即“理想国”。在这个规模不大的城邦国家中,分为三个等级, 即哲学王、武士和劳动者。哲学王是治理国家的德高望重的哲学家,武士保卫国家, 劳动者进行生产,这是柏拉图的理想政体。但如果这三个等级发生了混乱,理想政 体的模式会被打乱,代之以军人政体、寡头政体,进而导致民众革命,产生民主政 体。柏拉图后期的思想有了一些变化,他设计了“第二等好”的城邦:采用混合政体 以取代有可能导致专权的哲人政体;以恢复私有财产和家庭代替了理想国的公产公 妻制;按照财产的多少而非天赋划分等级。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的学生,代表著作是《政 治学》。他考察分析了150多个不同形式的城邦国家,从伦理和利益的角度,研究了 国家的基本理论,即国家的起源、性质、目的和任务;研究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划分 的原则,并对各种政治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如何建立以及管理国家等问题,奠 定了西方政治学研究的基础。具体内容有: ①国家的形成如同雌雄结合,是自然的产物,“早期各级社会团体都是自然地生 长起来,一切城邦既然都是这一生长过程的完成,也该是自然的产物,这又是社会
团体发展的终点”。“事物的终点,或其极因,必然达到至善,那么,现在这个完全 自足的城邦正该是至善的社会团体了”。所以,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国家是自然形成 的至善的社会团体。 ②他认为伦理学研究个人的善,政治学研究人群的善,国家这一社会团体的目 的在于达到最高尚、最广泛的“善业”。他指出:“政治学的善就是正义,正义以公共 利益为依归。城邦以正义为原则.正义恰恰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③政治权 力的分配制度即政体决定着城邦的异同。亚里士多德对各类政体进行了区分和研究 之后,认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与共和政体能够照顾公共利益,其差别只在于学握 最高统治权的人数不同:而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都只会为统治者谋利。 ④最好最易于实行的是共和政体,特别是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共和政体最为稳定。 ⑤政体发生变革基于人们对“正义”与“平等”的认识的分歧。寡头会认为基于财产多 寡的政治权力不平等是正义的,平民则认为基于人身自由的政治权力的平等分配才 是正义的。⑥私有财产和家庭是人本性和城邦的性质,不能取消,但要避免财富的 两极分化。⑦城邦要实行法治,并由有公民权的人轮流执政。 亚里士多德时代,古希腊的奴隶制城邦制度己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所以,亚里 士多德的任务在于努力维护并竭力赞美城邦制,把它看作是至善的化身;同时,他 又在尽力寻找一种能够挽救奴隶制城邦的政体,认为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共和政体 是最稳定的,力图以此化解两个极端的矛盾,维持国家的稳定。由此可以看出,西 方古代政治学说有这样一些特点: ①它始于对国家问题的研究,因为它是以城邦国家作为研究和分析对象的:② 它强调政治的最高目的和价值取向在于特定的伦理道德,因为它认为政治是研究群 体的善,国家的应然状态是至善的社会团体: ③它维护奴隶主统治和奴隶制国家: ④在研究方法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有所不同。柏拉图主要运用哲学思辨的
29 团体发展的终点”。“事物的终点,或其极因,必然达到至善,那么,现在这个完全 自足的城邦正该是至善的社会团体了”。所以,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国家是自然形成 的至善的社会团体。 ②他认为伦理学研究个人的善,政治学研究人群的善,国家这一社会团体的目 的在于达到最高尚、最广泛的“善业”。他指出:“政治学的善就是正义,正义以公共 利益为依归。”“城邦以正义为原则.正义恰恰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③政治权 力的分配制度即政体决定着城邦的异同。亚里士多德对各类政体进行了区分和研究 之后,认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与共和政体能够照顾公共利益,其差别只在于掌握 最高统治权的人数不同;而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都只会为统治者谋利。 ④最好最易于实行的是共和政体,特别是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共和政体最为稳定。 ⑤政体发生变革基于人们对“正义”与“平等”的认识的分歧。寡头会认为基于财产多 寡的政治权力不平等是正义的,平民则认为基于人身自由的政治权力的平等分配才 是正义的。⑥私有财产和家庭是人本性和城邦的性质,不能取消,但要避免财富的 两极分化。⑦城邦要实行法治,并由有公民权的人轮流执政。 亚里士多德时代,古希腊的奴隶制城邦制度已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所以,亚里 士多德的任务在于努力维护并竭力赞美城邦制,把它看作是至善的化身;同时,他 又在尽力寻找一种能够挽救奴隶制城邦的政体,认为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共和政体 是最稳定的,力图以此化解两个极端的矛盾,维持国家的稳定。由此可以看出,西 方古代政治学说有这样一些特点: ①它始于对国家问题的研究,因为它是以城邦国家作为研究和分析对象的;② 它强调政治的最高目的和价值取向在于特定的伦理道德,因为它认为政治是研究群 体的善,国家的应然状态是至善的社会团体; ③它维护奴隶主统治和奴隶制国家; ④在研究方法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有所不同。柏拉图主要运用哲学思辨的
方法,并且把政治与哲学、道德、教育以及家庭等问题糅合在一起,在他看来,政 治学就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主要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150多个城邦国家的 比较,研究了不同的政体类型,并开始把政治学与伦理学分开,使政治研究的概念 趋于系统化。所以,在方法论上,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哲学思辨研究方法和以亚里士 多德为代表的实证比较研究方法,奠定了西方传统政治研究方法两大倾向的基础, 2、中世纪西方政治学说 欧洲的中世纪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个是封建性,其经济基础是封建领主占有 生产资料:另一个是宗教性,教会是最大的封建主。所以,在欧洲中世纪,占统治 地位的思想是神学,一切科学都成为神学的奴婢,政治学也不例外。这个时期的政 治学说是神学政治观,其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 奥古斯丁(354-430),是西罗马帝国末期的思想家,教父学的代表,其主要著作有 《杆悔录》、《上帝之城》等。他的主要政治思想是“双国论”。其内容有:①世界 上存在着两个国家,即神国和俗国,神国是上帝之国,俗国是地上之国。②神国是 光明的、永恒的,它由上帝的选民组成,代表是教会:俗国是黑暗的、短暂的,它 由上帝的弃民组成。③在末日审判时,神国会享受永生幸福,而俗国将要遭受永世 的苦难。 托马斯·阿奎那(1224~1274)是意大利中世纪的神学家和经院主义哲学家, 其主要著作有《神学大全》、《论君主政治》等。他的政治思想主要有:①关于国 家的思想:他认为上帝是万物的源泉和归宿,所以,信仰是高于一切的。那么,现 存的一切都是合理的,包括奴役制和等级制,这些都是天意。他说:“一切现存的事 物都是由神安排的,天意要对一切事物贯彻一种秩序。”所以,在他看来,国家既是 源于人的自然本性,更是上帝的创造。②关于政体问题:他认为最好的政体是君主 政体,因为它能促进社会福利,但是这一职责的完成必须依靠神的统治,神在人间 的代理是教会,所以,君主必须服从教皇。公民完全有权力在教皇的支持下杀死暴 30
30 方法,并且把政治与哲学、道德、教育以及家庭等问题糅合在一起,在他看来,政 治学就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主要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150多个城邦国家的 比较,研究了不同的政体类型,并开始把政治学与伦理学分开,使政治研究的概念 趋于系统化。所以,在方法论上,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哲学思辨研究方法和以亚里士 多德为代表的实证比较研究方法,奠定了西方传统政治研究方法两大倾向的基础。 2、中世纪西方政治学说 欧洲的中世纪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个是封建性,其经济基础是封建领主占有 生产资料;另一个是宗教性,教会是最大的封建主。所以,在欧洲中世纪,占统治 地位的思想是神学,一切科学都成为神学的奴婢,政治学也不例外。这个时期的政 治学说是神学政治观,其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 奥古斯丁(354-430),是西罗马帝国末期的思想家,教父学的代表,其主要著作有 《忏悔录》、《上帝之城》等。他的主要政治思想是“双国论”。其内容有:①世界 上存在着两个国家,即神国和俗国,神国是上帝之国,俗国是地上之国。②神国是 光明的、永恒的,它由上帝的选民组成,代表是教会;俗国是黑暗的、短暂的,它 由上帝的弃民组成。③在末日审判时,神国会享受永生幸福,而俗国将要遭受永世 的苦难。 托马斯·阿奎那(1224~1274)是意大利中世纪的神学家和经院主义哲学家, 其主要著作有《神学大全》、《论君主政治》等。他的政治思想主要有:①关于国 家的思想:他认为上帝是万物的源泉和归宿,所以,信仰是高于一切的。那么,现 存的一切都是合理的,包括奴役制和等级制,这些都是天意。他说:“一切现存的事 物都是由神安排的,天意要对一切事物贯彻一种秩序。”所以,在他看来,国家既是 源于人的自然本性,更是上帝的创造。②关于政体问题:他认为最好的政体是君主 政体,因为它能促进社会福利,但是这一职责的完成必须依靠神的统治,神在人间 的代理是教会,所以,君主必须服从教皇。公民完全有权力在教皇的支持下杀死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