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主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要 2、毛泽东思想 内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容 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大理论 成果有一个总体认识和把握: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把握中国特 与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使学生了解和把握党的 思想路线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所在,理解党的思想路线在新时 要 期的丰富和发展,掌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者之间的关系。 重点: 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重要意义: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 点 化的科学内涵: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 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涵,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与 个代表”思想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内在统一。 难 难点: 点 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 思主义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播放影像资料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学 以及课内实践方法。 方法 主要采用讲授法。利用多媒体播放教学课件,演示和分析有关社会主义经 与 济、政治、文化、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论内容。 手段 在授课过程中,安排师生互动环节与课内实践环节,就学习难点问题进行 讨论和交流
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主 要 内 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2、毛泽东思想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目 的 与 要 求 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大理论 成果有一个总体认识和把握;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把握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使学生了解和把握党的 思想路线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所在,理解党的思想路线在新时 期的丰富和发展,掌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者之间的关系。 重 点 与 难 点 重点: 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重要意义;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科学内涵;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 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涵,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思想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内在统一。 难点: 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 思主义 教学 方法 与 手段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播放影像资料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方法, 以及课内实践方法。 主要采用讲授法。利用多媒体播放教学课件,演示和分析有关社会主义经 济、政治、文化、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论内容。 在授课过程中,安排师生互动环节与课内实践环节,就学习难点问题进行 讨论和交流
授课内容 内容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过程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明确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定为指导思想。然 而,党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地 解决中国革命面临的问题,还有一个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 际相结合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对 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思考和探索的过程。 李大钊等党的早期领导人,曾经提出过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研究和 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思想。党的一大、二大、三大、四大分别明确了最终的奋 斗目标、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 民同盟军等思想。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人民在极端艰苦的环境 下,创建了工农红军,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政权,即使在国民党统治 区,也发展了党和其他革命组织,展开了群众革命斗争。这些成就的取得,都 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结果。但就总体而言,由于党处于幼年时 期,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都不足,对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 点和规律不甚了解,再加上共产国际指导上的失误,革命走了很大的弯路,特 别是1931年开始的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左”倾错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是中国革命遭受到严重挫折,几乎陷入绝 境。在同这种错误倾向斗争的过程中,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有更多的中国共 产党人逐渐认识到,仅有马克思主义主义还不行,还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才可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这是党的历史上 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领导全党坚决纠正“左”倾错误, 注重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逐渐形成了合乎 中国实际的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抗日战争初期,又排除了党内在
2 授课内容 内 容 备 注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过程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明确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定为指导思想。然 而,党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地 解决中国革命面临的问题,还有一个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 际相结合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对 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思考和探索的过程。 李大钊等党的早期领导人,曾经提出过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研究和 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思想。党的一大、二大、三大、四大分别明确了最终的奋 斗目标、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 民同盟军等思想。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人民在极端艰苦的环境 下,创建了工农红军,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政权,即使在国民党统治 区,也发展了党和其他革命组织,展开了群众革命斗争。这些成就的取得,都 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结果。但就总体而言,由于党处于幼年时 期,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都不足,对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 点和规律不甚了解,再加上共产国际指导上的失误,革命走了很大的弯路,特 别是 1931 年开始的在党内占统治地位的“左”倾错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是中国革命遭受到严重挫折,几乎陷入绝 境。在同这种错误倾向斗争的过程中,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有更多的中国共 产党人逐渐认识到,仅有马克思主义主义还不行,还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才可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1935 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这是党的历史上 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领导全党坚决纠正“左”倾错误, 注重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逐渐形成了合乎 中国实际的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抗日战争初期,又排除了党内在
统一战线问题上出现的右倾错误的干扰。毛泽东说过:“如果有人说,有哪 位同志,比如说中央的任何同志,比如说我自己,对于中国革命的规律,在 开始的时候就完全认识了,那是吹牛,你们切记不要信,没有那回事。过去 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儿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 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阶段才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 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楚。”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 告,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有中国的特性, 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具体环境, 便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 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使其每 表现必须有中国的特性,具有一定的民族形式。后来,毛泽东又针对中国共 产党内各种不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生动地说:“我们历史上的马克思主 义有很多种,有香的马克思主义,有臭的马克思主义,有活的马克思主义,有 死的马克思主义,把这些马克思主义堆在一起就多得很。我们所要的是香的马 克思主义,不是臭的马克思主义: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 这里的“香”、“臭”、“活”、“死”都是一种比喻,所谓“臭的”、“死 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他们的思想脱离实际,不 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 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判断和制定的具体纲领,不懂得恩格斯一再 强调的,社会主义理论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来看待 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主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 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所谓“香的”、“活的 马克思主义,就是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实事求是,有的放矢,马克思主义与名 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中国,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对后来党的理论发展和事业推进产生了深 远影响。 经过延安整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好地指导中国革命,成为全党
3 统一战线问题上出现的右倾错误的干扰。毛泽东说过:“如果有人说,有哪一 位同志,比如说中央的任何同志,比如说我自己,对于中国革命的规律,在一 开始的时候就完全认识了,那是吹牛,你们切记不要信,没有那回事。过去, 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儿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 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阶段才革,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 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楚。” 1938 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 告,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有中国的特性, 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具体环境, 便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 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使其每 一表现必须有中国的特性,具有一定的民族形式。后来,毛泽东又针对中国共 产党内各种不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生动地说:“我们历史上的马克思主 义有很多种,有香的马克思主义,有臭的马克思主义,有活的马克思主义,有 死的马克思主义,把这些马克思主义堆在一起就多得很。我们所要的是香的马 克思主义,不是臭的马克思主义;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 这里的“香”、“臭”、“活”、“死”都是一种比喻,所谓“臭的”、“死 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他们的思想脱离实际,不 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 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判断和制定的具体纲领,不懂得恩格斯一再 强调的,社会主义理论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来看待。 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主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 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所谓“香的”、“活的” 马克思主义,就是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实事求是,有的放矢,马克思主义与各 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中国,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对后来党的理论发展和事业推进产生了深 远影响。 经过延安整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好地指导中国革命,成为全党
的共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虽然是毛泽东明确表述的,但自从马克思主 义传入中国后,党的许多早期领袖和革命家,如李大钊、蔡和森、张闻天、邓 中夏、恽代英等,也都表达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些思想,并为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进行过探索。在1945年5月党的七大上,刘少奇在代表党中央所 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 步的阐述,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报告指出:“要 使马克思主义系统地中国化,要使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为中国形式, 乃是一件特殊的、困难的事业。.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毛泽东同志,出色 地成功地进行了这件特殊困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七大正式将毛泽 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毛泽东思想是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过程中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包 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 史条件下党和因家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2.为什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作为科 学真理,虽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它的具体运用,却要根据各国的具体情 况。恩格斯曾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 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 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但是,马克思主义只有 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正确的 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马克思的整个世 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所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以一部研究的出 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伟大革命导师列宁说:“只有不可救药的 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 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而改革开放的伟大设计师邓小平也一针见血地说
4 的共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虽然是毛泽东明确表述的,但自从马克思主 义传入中国后,党的许多早期领袖和革命家,如李大钊、蔡和森、张闻天、邓 中夏、恽代英.等,也都表达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些思想,并为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进行过探索。在 1945 年 5 月党的七大上,刘少奇在代表党中央所 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 步的阐述,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报告指出:“要 使马克思主义系统地中国化,要使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为中国形式,. 乃是一件特殊的、困难的事业。.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毛泽东同志,出色 地成功地进行了这件特殊困难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七大正式将毛泽 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毛泽东思想是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过程中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领导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包 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 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2.为什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作为科 学真理,虽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它的具体运用,却要根据各国的具体情 况。恩格斯曾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 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马克 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但是,马克思主义只有 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正确的 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马克思的整个世 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所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以一部研究的出 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伟大革命导师列宁说:“只有不可救药的 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 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 而改革开放的伟大设计师邓小平也一针见血地说
邓小平说:“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 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 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革命、建设和 改革的实践也证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是因为它是 科学、是正确的方法,并且通过中国化为中国人民所掌握,从而满足了中国革 命、建设和改革的需要。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 义只有在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开辟自身的发展道路,这是马 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从理论本性上来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实践的理论 学说,它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以改变现实世界的实践为目的。实 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主要、最根本的特点。马克思主义之深厚的生命力和发 展的动力在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它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的实 践中必然具有不同的形式,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 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国化,才能成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解决实践提出的 新任务和新问题。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马克 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列宁说过“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 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α)历史地,(B)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 (Y)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和影响力,就在于它是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的,是在各国革命和建设的 具体实践中运用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又是发展的理论,其发展的深刻内涵, 就在于各国共产党人把它的基本原理与时代变化的特征相结合,与处在变化了 的时代中的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对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 出新的回答,得出新的科学的结论,从而不断出现用“新内容、新思维、新语 言”写出的马克思主义的“新版本”。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的一个半世纪历史 证明,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丰 富和发展着的科学。历史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 代发展同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护士网的过程中不仅发挥着指导作用,而且形成了新的理论 成果,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
5 邓小平说:“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 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 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革命、建设和 改革的实践也证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是因为它是 科学、是正确的方法,并且通过中国化为中国人民所掌握,从而满足了中国革 命、建设和改革的需要。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 义只有在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开辟自身的发展道路,这是马 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从理论本性上来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实践的理论 学说, 它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以改变现实世界的实践为目的。实 践性是马克思主义 最主要、最根本的特点。马克思主义之深厚的生命力和发 展的动力在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它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的实 践中必然具有不同的形式,只有把马克 思主义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 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国化,才能成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解决实践提出的 新任务和新问题。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马克 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列宁说过“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 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α)历史地,(β)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 (γ)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和影响力,就在于它是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的,是在各国革命和建设的 具体实践中运用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又是发展的理论,其发展的深刻内涵, 就在于各国共产党人把它的基本原理与时代变化的特征相结合,与处在变化了 的时代中的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对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 出新的回答,得出新的科学的结论,从而不断出现用“新内容、新思维、新语 言”写出的马克思主义的“新版本”。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的一个半世纪历史 证明,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实践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丰 富和发展着的科学。历史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 代发展同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护士网的过程中不仅发挥着指导作用,而且形成了新的理论 成果,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