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湍流射流 §12.1射流的一般属性 §12.2圆断面淹没射流 6§12.3平面淹没射流 s§12.4温差或浓差射流
第十二章 湍流射流 §12.1 射流的一般属性 §12.2 圆断面淹没射流 §12.3 平面淹没射流 §12.4 温差或浓差射流
§12.1射流的一般属性 射流的分类 射流可以按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 1按流动型态,可分为层流射流和湍流射流。在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多为湍 流射流,所以本章只介绍湍流射流。 2按射流周围介质(流体)的性质,可分为淹没射流和非淹没射流。 若射流与周围介质的物理性质相同,则为淹没射流;若不相同,则为非淹没 射流。 3按射流周围固体边界的情况,可分为自由射流和非自由射流 若射流进入一个无限空间,完全不受固体边界限制,称为自由射流或无限空 间射流;若进入一个有限空间,射流多少要受固体边界限制,称为非自由 射流或有限空间射流
§12.1 射流的一般属性 一 射流的分类 射流可以按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 1 按流动型态,可分为层流射流和湍流射流。在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多为湍 流射流,所以本章只介绍湍流射流。 2 按射流周围介质(流体)的性质,可分为淹没射流和非淹没射流。 若射流与周围介质的物理性质相同,则为淹没射流;若不相同,则为非淹没 射流。 3 按射流周围固体边界的情况,可分为自由射流和非自由射流。 若射流进入一个无限空间,完全不受固体边界限制,称为自由射流或无限空 间射流;若进入一个有限空间,射流多少要受固体边界限制,称为非自由 射流或有限空间射流
4按射流岀流后继续运动的动力,可分为动量射流(简称射流) 浮力羽流(简称羽流)和浮力射流(简称浮射流)。 若射流出口流速、动量较大,出流后继续运动的动力来自动量, 称为动量射流。 若射流出口流速、动量较小,出流后继续运动的动力主要来自浮 力,称为浮力羽流。 若射流出流后继续运动的动力,兼受动量和浮力的作用,称为浮 力射流。 5按射流出口的断面形状,可分为圆形(轴对称)射流、平面(二 维)射流、矩形(三维)射流等
4 按射流出流后继续运动的动力,可分为动量射流(简称射流)、 浮力羽流(简称羽流)和浮力射流(简称浮射流)。 若射流出口流速、动量较大,出流后继续运动的动力来自动量, 称为动量射流。 若射流出口流速、动量较小,出流后继续运动的动力主要来自浮 力,称为浮力羽流。 若射流出流后继续运动的动力,兼受动量和浮力的作用,称为浮 力射流。 5 按射流出口的断面形状,可分为圆形(轴对称)射流、平面(二 维)射流、矩形(三维)射流等
研究射流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确定射流扩展的范围,射旒中 流速分布及流量沿程变化;对变密度、非等温和含有污染物质 的射流,还要确定射流的密度分布、温度分布和污染物质的浓度 分布。 在分析讨论射流的有关计算之前,先介绍射流的形成及其属性
研究射流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确定射流扩展的范围,射流中 流速分布及流量沿程变化;对于变密度、非等温和含有污染物质 的射流,还要确定射流的密度分布、温度分布和污染物质的浓度 分布。 在分析讨论射流的有关计算之前,先介绍射流的形成及其属性
二射流的形成 以自由淹没湍流圆射流为例,如图。射流进入无限大空间的静止 流体中,由于湍流的脉动,卷吸周围静止流体进入射流,两者掺 混向前运动。卷吸和掺混的结果,使射流的断面不断扩大,流速 不断降低,流量则沿程增加。由于射流边界处的流动是一种间隙 性的复杂运动,所以射流边界实际上是交错组成的不规则面。实 际分析时,可按照统计平均意义将其视为直线。 外边界 过波断面 内边界 射流边界层 起始段L 生体段
二 射流的形成 以自由淹没湍流圆射流为例,如图。射流进入无限大空间的静止 流体中,由于湍流的脉动,卷吸周围静止流体进入射流,两者掺 混向前运动。卷吸和掺混的结果,使射流的断面不断扩大,流速 不断降低,流量则沿程增加。由于射流边界处的流动是一种间隙 性的复杂运动,所以射流边界实际上是交错组成的不规则面。实 际分析时,可按照统计平均意义将其视为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