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质点动力学 §21牛顿方程 牛顿三定律 第一定律 第二定律 第三定律 自由质点有保持静止或匀质点受外力作用,其加速度两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 表速直线运动的性质,直到大小与合外力大小成正比,总是沿同一直线等值反 其它物体对它作用的合力与物体的惯性质量成反比,向的。 述 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 相同。 1、惯性一质点具有保持其速1、惯性质量m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成 要 度不变的性质。 2、反映∑F,m和a之间的定对出现,成对消失的。 2、力(物体之间相互作用)量关系。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必定 点是改变运动态的原图,具有瞬时性,矢量性,屬上性质,作用在不同 给出了运动状态改变,惯性给出了运动状态改变,惯性及给出了相互作用力之间的 关及受力的定性关系,是三大慢力的定量关系,是三大定律定量关系,是对第二定律 系定律中的前提和基础。中的核心。 的补充
2021年2月1日1时1分 2 第二章 质点动力学 第 一 定 律 第 二 定 律 第 三 定 律 表 述 自由质点有保持静止或匀 速直线运动的性质,直到 其它物体对它作用的合力 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质点受外力作用,其加速度 大小与合外力大小成正比, 与物体的惯性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 相同。 两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 总是沿同一直线等值反 向的。 要 点 1、惯性—质点具有保持其速 度不变的性质。 2、力(物体之间相互作用) 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1、惯性质量m 2、反映 , m和 之间的定 量关系。 3、 具有瞬时性、矢量性、 迭加性。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成 对出现,成对消失的。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必定 属同一性质,作用在不同 质点上。 关 系 给出了运动状态改变,惯性 及受力的定性关系,是三大 定律中的前提和基础。 给出了运动状态改变,惯性及 受力的定量关系,是三大定律 中的核心。 给出了相互作用力之间的 定量关系,是对第二定律 的补充。 一. 牛顿三定律 F a F §2.1 牛顿方程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之为惯性定律 F 牛顿第二定律数学表述 牛顿三定律的适用范围及条件 (1)惯性参考系 (2)宏观低速运动范围 (3)质点
2021年2月1日1时1分 3 m F a = 牛顿第二定律数学表述 (1) 惯性参考系 (2) 宏观低速运动范围 (3) 质点 牛顿三定律的适用范围及条件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之为惯性定律
二、惯性系与惯性力 1.惯性系 惯性:质点保持其运动状态的性质。 惯性质量(m):惯性大小的量度。 六惯性系:牛顿定律成立的参考系。? -nna 加速运动的火车? 地面(地球)? 演示 太阳系、银河系 加速运动的参考系一定不是惯性系 绝对的惯性系? 近似惯性系:地球、太阳系、银河系
2021年2月1日1时1分 4 二、 惯性系 与 惯性力 * 惯性:质点保持其运动状态的性质。 * 惯性质量 (m):惯性大小的量度。 * 惯性系:牛顿定律成立的参考系。 F ma ? = 加速运动的火车? 地面(地球)? 太阳系 、银河系……? 绝对的惯性系? 近似惯性系:地球、太阳系、银河系…. 1. 惯性系 a m 加速运动的参考系一定不是惯性系! 演示
2.惯性力 相对运动F=r′+R S系:静止参考系—一惯性系 m 0 (系相对S系平动加速,有动菲惯性系 na =na (2)S系相对S系转动,有 告动非性到 an=/d×r+×(×P)+2xv (3)任意非惯性系S' F=ma+ mao
2021年2月1日1时1分 5 2. 惯性力 相对运动 r r R = + S 系:静止参考系 —— 惯性系 F ma = (1) S ’系相对 S 系平动加速,有 F − ma = ma 0 (2) S ’系相对 S 系转动,有 平动非惯性系 转动非惯性系 (3) 任意非惯性系 S ’ F ma ma0 = + a = d dt r + r + v 0 / ( ) 2
F-mao=ma 定义非惯性力: 惯 nd 在非惯性系中,质点受到合外力+非惯性力,则 牛顿定律(的形式)依然成立 非惯性系+惯性力=惯性系 F+J惯=md 杜此时a为质点相对于非惯性系(原点)的加速度
2021年2月1日1时1分 6 ma0 f 惯 = − F − ma = ma 0 定义 非惯性力: 在非惯性系中,质点受到合外力+非惯性力,则 牛顿定律(的形式)依然成立。 非惯性系 + 惯性力 = 惯性系 F + f = ma 惯 *** 此时 a’ 为质点相对于非惯性系(原点)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