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节功能主义的语言忍 25 关系。更麻烦的是,正如Deane(1938)所注意到的,改变某些关键 动词时岸会导致提取后的句子的可接受性的逐渐改变: (18)a.Which subject were we discussing opinions about? b.Which subject were we exam.ining opinions about? c.?Which subject were we describing opinions about? d.Which subjects were we overhearing opinions about? 另外,Kuno(1987)还指出,上下文等话语因素也可造成禁区限制 的例外,如下面的(19a)不合法,符合禁区限制的规定,但在特定的 语境里,可允许例外的成分提取,使得同样的一句话变为合法: (19)a.Who did they destroy more picture of? b.Speaker A:Right after Chairman Mao died,they started taking pictures of Committec mcmbers off the walls. Speaker B:Who did they dcstroy more picturcs of, Chairman Mao or Jiang Qing? 这一现象同样难以得到结构上的解释。鉴于上述情况,形式语法理 论只得另寻途径。其巾一个方案是运用Chomsky的语障(barriers) 理论,假定当成分的提取越过零至一个界限节点时,得到的子是 合法的;越过两个节点时,句子是边缘性的;越过三个或以上的节 点时,句子是不合法的。而语用因素的影响被视为语言运用范畴里 的现象,只出现在边缘性的句千里,Deane(1991)指出,这恐怕是自 主的句法理论面临上述种种困雅所能提出的最好的解决方案,但 仍旧无法解决问题。Deane注意到不少“深度提取〔deep extraction)”的例子,其中的提取都超过二个界限节点,甚至能达 到六个,但仍能得到合法的句子,下面是越过四个节点的例子: (20)Which committee did he have aspiration for appointment to the chairmanship of? ,显然,界限节点的限制无法合理地解释上述现象。在解释并列结构
26 第一章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主张 限制的例外时,形式语法也遇到了同样的困难。以上面的(14) (15)为例,Ross(1967)和Goldsmith(1985)试图进行重新分析,把 第二个并列项看作一个从属子句,即类似于: (21)What did Harry go into the store in order to buy? (22)How much can you drink while still staying sober? 然而,Lkof(1986)指出,这类例外确实发生在真正的并列结构 上,他举出不少含有多项并列项的例外情况,其中有些并列项参与 了提取,有些则没有参与,这说明它们的确违背了并列结构限制。 例如: (23)What did he go to the store,buy,load in his car,drive bome,and unload? (24)a.How many courses can you take for credit,still remain sane,and not get bad grade in? b.How many courses can you take for credit while still remaining sane without getting bad grades in? 在此,将(24a)重新分析为(24b)这样的构造,得到的句子是不通 的。Lakoff的结论是,在这类动词性并列结构中,任何类型的提取 模式都有可能出现。例如,下面各例分别属于这样的提取棋式: (25)从两个VP中提取第二个,(26)从三个VP中提取第二个, (27)从三个VP中提取第二和第三个,(28)从七个VP中提取第 、二、五个,(23》从左个VP中提取第二、四、五个,而这些句了都 是合法的! (25)Sam is not the sort of guy you can just sit there and listen to. (26)Sam is not the sort of guy you can just sit there,listen to, and stay calm. (27)Sam is not the sort of guy you can just sit there,listen 1o, and not want to punch in the nose
第二节功能主义的语盲观 27 (28)This is the kind of brandy that you can sip after dinner, watch TV for a while,sip some more of,work a bit,fin- ish off,go to bed,and still feel fine in the morning. (29)I went to the toy store,bought:came home,wrapped up,and put under the Christmas tree one of the nicest lit- tle laser death-ray kits I've ever seen. 出此,Lakoff(1986)认为,一个所谓普瑞有效的并列结构限制根本 就是不存在的东西。 综上所述,禁区限制的例外给相信法自主性的形式谱法学 家出了一个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形式学派提出了不少补缺式 的解释,其主要思路是将例外的结构进行某种重新分析,使得禁区 限制无法起作用。但这些解释起码存在以下两个毛病:第一一,它们 难以从纯句法的原则出发预测哪些结构必须进行重新分析,故所 给出的重新分析,则具有明显的“特设(adh)”的特征,因丙此实 际上是回避了问题。看下面的例子: (30)Who did you say that John believes you saw? (31)*Who did you slip that John believes you saw? 这两句都违反了SC,可是(30)合法而(31)不合法。山于这两个句 子除了动词之外其他形式均完全相同,在形式结构上显然找不到 分化的条件。但生成语法学家还是力求从形式上分化,如乔姆斯基 的解决方案是,把(30)中间C)MP的位置当作一个中转站,移位 时像下跳棋一样一次跳一步(称作“COMP到COMP移位"),这样 就不算一次跨越两个节点了。在功能语言学家看来,这样的分析犹 如下跳棋走不通时就“审时度势”地改变游龙规则一般。问题更大 的是,为什么含saw的句子可以一少一步地跳,而含slip的句子却 必须一步跳两格?乔姆斯基的解释是,这只能在词库中标明(即注 明前者是通行动词,后者是不通行动词)。换句话说,就是不必在句 法的部分解释,第二,即使是有一定解释力的重新分析规则也无法
28 第一章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主张 说明所有的例情况。以涉及深度提取的例外为例,若对提取的深 度(即提取到底能越过几个节点)毫无限制,则领属条件的原则就 错了若用重新分析规则去挽救领属条件,而这类规则又可推导出 深度提取,则这史规则又太强了,以致于变为“字(vacuous)"解释, 对禁区限制例外的纯形式的解释之所以总是捉襟见肘:是因 为形式语法的句法自主原则和摸组原则不允许在解释法现象 时涉及语义、话语等超句法层面的因素。若放弃这样的束缚,上面 提及的各种例外都可以得到可信的解释。以(30)(31)的对立为例, 其装异可以用句子信息焦点(informational focus)的不同去分化 (Deane 1992)。在含有补足语(complement)的句子里,王常的情况 是短语的信息焦点落在补足语上,而不是其中心语上,而(30)反映 的正是正常的情况,其子句[that John believes you saw t]比句了 的其他部分信息量大,子句中的补足语子句[you saw t.]的信息量 更大,而补足语子句中的「$阳Wt门负载了最人的信息量,是信息焦 点。这种情况下深度提取是合法的。相反,(31)中的动词slp比整 个母句的信息量都大,因此不容许深度提取。这样的解释并不是随 机的,它也适用于其他情况。请看Kuno(1987)提出另一类“例外” 的合法句: (32)This is the child who there is nobody who is willing to ac- cept. Kuo观察到,此类句子若能合法提取,其子句修饰的NP必须是 一个潜在的话题,而(32)里的t小he child正是如此,因为整个句子谈 的就是the child。蚜然这个NP是话题,其子句就可以充作信息的 焦点了.故容许深度提取.Deane(1991、1992)考察了包含上面提及 的各个例子在内的二十多年来人们注意到的SC的所有例外,发 现其中控制提取的非句法因素包括语义关系特征、语义框架效应 (semantic framing effects)、“话题”“焦点”之类的话语变量等。他进 “步将限制提取的句法内外的各种因素归纳起来,用一种以注意
弟二节功能亡义的语言吧 29 (attention)为中心的认知理论作出了统-一的解释:提取现象反映 了这样一种情形,即语言使用者必须同时生意句法结构里的两个 部分;这-情形给人们用来作句法自动处理的运作记忆(working memory)带来了压力.因此,深度提取必须在能减轻处理压力的条 件下才能成立,也就是说,当被提取成分和提取的母体能以这样或 样的方式同时受到注意的时候,提取才是合法的,Deane提出的 这方案,我们将在下…章作进一步的解释。 公平地说,形式语言学家以自主说为基础的研究把人们对句 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精确、细密的新高度,很多有意思的 法现象,若非他们的研究,人们根本就不会注意到,如上面提到的 条区限制。自主说的提出其实反映了形式学派试图将语言学升格 为精密科学的努力。和结构语言学京一样,他们认为像语义、功能 之类的东西很难精密地描述和界定,因此,与其面面俱到但丧失分 析的精确度,不如抛开那些难以说清楚的成分,专注于较容易控制 的形式分析,作为-一种工作假设,自主说的想法颇类似自然科学的 实验室方法,即最大限度地分离不相干的因素,使真正起作用的因 素得以突显。不过,正如Lakoff(1991)所说的,在实际研究中它往 往已超出了工作假设的范围,面成为一种首要的承诺。这从上面举 的禁区限制的例子里可以看得很清楚:自然科学的工作假设是可 以在研究退到困难的时候被有条件地放弃的,但主流的形式学派 在解释禁区限制的例外时,选择的不是在这个特定问题上放弃自 主说,寻找其他方面的因素,而是仍快着于形式因素本身,甚至持 有一种先验的观念,即无论如何不会有句法外的因素在起作用。囚 此,以自主说作为首要承诺而不仅仪是工作假设,这就出现了一个 让功能语言学家不得其解的悖论,即如陈平(1991)所说,“不先从 其他种种方面寻找原因,事先怎样能够知道娜些兜象是可以从功 能、语用、或者其他方面得到解释,哪些现象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得 到类似解释的呢?”与此相反,功能语言学家面对自然语言这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