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究竟是什么》 作者:艾伦·查尔默斯 目牋录 序 导言 第一章 归纳主义:科学是从经验事实推导出来的知识 1.广泛持有的常识科学观 2.朴素归纳主义 3.逻辑和演绎推理 4.牋归纳主义科学观中的预见和解释 5.朴素归纳主义的吸引力 第二章归纳问题 1.归纳原理能被证明是正确的吗? 2.向概率退却 3.对归纳问题的可能回答 第三章观察依赖于理论 1.对观察的一般看法 2.视觉经验不决定于视网膜上的映像 3.理论是观察陈述的前提 4.理论指导观察和实验 5.归纳主义并未被最后驳倒 第四章介绍证伪主义
《科学究竟是什么》 作者:艾伦·查尔默斯 目牋�录 序 导言 第一章 归纳主义:科学是从经验事实推导出来的知识 1. 广泛持有的常识科学观 2. 朴素归纳主义 3.逻辑和演绎推理 4.牋 归纳主义科学观中的预见和解释 5. 朴素归纳主义的吸引力 第二章 归纳问题 1.归纳原理能被证明是正确的吗? 2.向概率退却 3.对归纳问题的可能回答 第三章 观察依赖于理论 1.对观察的一般看法 2.视觉经验不决定于视网膜上的映像 3.理论是观察陈述的前提 4.理论指导观察和实验 5.归纳主义并未被最后驳倒 第四章 介绍证伪主义
1.支持证伪主义者的逻辑论点 2.可证伪性是理论的标准 3.可证伪性的程度、明晰性和精确性 4.证伪主义和进步 第五章精致的证伪主义,新颖的预见和科学的成长 1.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可证伪程度 2.越来越增大的可证伪性和特设性修改 3.证伪主义科学观的确证 4.大胆、新颖和背景知识 5.归纳主义和证伪主义的确证观比较 第六章证伪主义的局限性 1.观察对理论的依赖性和证伪的易缪性 2.波普尔的不适当的辩护 3.实际检验情况的复杂性 4.从历史的角度看证伪主义的不当 5.哥白尼革命 第七章作为结构的理论:1.研究纲领 1.应该把理论看作有结构的整体 2.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 3.研究纲领内的方法论 4.研究纲领的比较 第八章作为结构的理论:2.库恩的规范 1.导言 2.规范和常规科学 3.危机和革命
1.支持证伪主义者的逻辑论点 2.可证伪性是理论的标准 3.可证伪性的程度、明晰性和精确性 4.证伪主义和进步 第五章 精致的证伪主义,新颖的预见和科学的成长 1.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可证伪程度 2.越来越增大的可证伪性和特设性修改 3.证伪主义科学观的确证 4.大胆、新颖和背景知识 5.归纳主义和证伪主义的确证观比较 第六章 证伪主义的局限性 1.观察对理论的依赖性和证伪的易缪性 2.波普尔的不适当的辩护 3.实际检验情况的复杂性 4.从历史的角度看证伪主义的不当 5.哥白尼革命 第七章 作为结构的理论:1.研究纲领 1.应该把理论看作有结构的整体 2.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 3.研究纲领内的方法论 4.研究纲领的比较 第八章 作为结构的理论:2.库恩的规范 1.导言 2.规范和常规科学 3.危机和革命
4.科学的进步 5.常规科学和革命的功能 第九章科学:没有主体的过程牋 1.区别对科学的三种研究法 2.库恩著作中混淆了三种观点 3.科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 4.对客观方法的进一步支持 第士章真理、实在论和工具主义 1.朴素实在论 2.朴素工具主义 3.实在论和真理的符合理论(1)语义学问题 4.实在论和真理的符合理论(2)认识论问题 第土一章激进工具主义或多元实在论 第十二章两类激进的批评一唯物主义和认识论的无政府状 态 1.唯物主义 2.唯物主义的彻底客观性 3.科学史理论 4.再论归纳问题 5.费耶阿本德的认识论无政府状态 科学哲学术语对照表 下一页
4.科学的进步 5.常规科学和革命的功能 第九章 科学:没有主体的过程牋� 1.区别对科学的三种研究法 2.库恩著作中混淆了三种观点 3.科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 4.对客观方法的进一步支持 第十章 真理、实在论和工具主义 1.朴素实在论 2.朴素工具主义 3.实在论和真理的符合理论(1)语义学问题 4.实在论和真理的符合理论(2)认识论问题 第十一章 激进工具主义或多元实在论 第十二章 两类激进的批评—唯物主义和认识论的无政府状 态 1.唯物主义 2.唯物主义的彻底客观性 3.科学史理论 4.再论归纳问题 5.费耶阿本德的认识论无政府状态 科学哲学术语对照表 � 下一页
《科学究竟是什么》 序 本书旨在对科学性质的现代观点作一个简单、明了和初 步的介绍。当我教科学哲学的时候,无论教的是学哲学的大 学生,还是希望熟悉最近的关于科学的理论的科学家,我愈 来愈感觉到没有一本适用的书;更不要说有少数几本书,可 以推荐给初学者。可以得到的关于现代观点的唯一资料,只 有原著。许多原著对初学者来说太难,同时无论如何,它们 数量太多,要使之适合于大学生,是不易办到的。本书对于 任何想认真从事研究这个题目的人来说,是不能代替原著 的,但是我希望它将提供一个有用的较易接近的起点,这种 工作别的人还没有做过。 我想使本书的讨论进行得简单明了,一直写了约三分之 二的篇幅,这个打算还证明是合理地现实的。但是当我已经 到达那个阶段,并开始批判那些现代观点的时候,我吃惊地 发现,第一,我对这些观点比原先想的更加不能同意;第 二,从我的批判中,正产生出一个相当清晰易解、前后一致 的新观点来代替那些旧观点。这个代替的观点在本书后面几 章已作了概述。想到本书的后半部分不仅包含对科学性质的 流行观点的总概述,而且还包含新观点的概述,我是很高兴 的。 我开始对科学的历史和哲学发生专业的兴趣是在伦敦, 那时我处于一种为卡尔·波普尔教授的观点所支配的气氛 中。从本书的内容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我应该感谢波普 尔,感谢他的著作,他的讲演和他指导的研究班,还应该感 谢已经去世的拉卡托斯教授。本书前半部分的形式受惠于拉 卡托斯那篇论述研究纲领方法论的光辉论文很多。波普尔学 派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特征是,它要求人们对他们感兴趣的问 题是理解清楚的,并且简单明了和直截了当地表达他们对这 个问题的看法。在这方面,我很感谢波普尔和拉卡托斯的榜
《科学究竟是什么》 序 本书旨在对科学性质的现代观点作一个简单、明了和初 步的介绍。当我教科学哲学的时候,无论教的是学哲学的大 学生,还是希望熟悉最近的关于科学的理论的科学家,我愈 来愈感觉到没有一本适用的书;更不要说有少数几本书,可 以推荐给初学者。可以得到的关于现代观点的唯一资料,只 有原著。许多原著对初学者来说太难,同时无论如何,它们 数量太多,要使之适合于大学生,是不易办到的。本书对于 任何想认真从事研究这个题目的人来说,是不能代替原著 的,但是我希望它将提供一个有用的较易接近的起点,这种 工作别的人还没有做过。 我想使本书的讨论进行得简单明了,一直写了约三分之 二的篇幅,这个打算还证明是合理地现实的。但是当我已经 到达那个阶段,并开始批判那些现代观点的时候,我吃惊地 发现,第一,我对这些观点比原先想的更加不能同意;第 二,从我的批判中,正产生出一个相当清晰易解、前后一致 的新观点来代替那些旧观点。这个代替的观点在本书后面几 章已作了概述。想到本书的后半部分不仅包含对科学性质的 流行观点的总概述,而且还包含新观点的概述,我是很高兴 的。 我开始对科学的历史和哲学发生专业的兴趣是在伦敦, 那时我处于一种为卡尔·波普尔教授的观点所支配的气氛 中。从本书的内容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我应该感谢波普 尔,感谢他的著作,他的讲演和他指导的研究班,还应该感 谢已经去世的拉卡托斯教授。本书前半部分的形式受惠于拉 卡托斯那篇论述研究纲领方法论的光辉论文很多。波普尔学 派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特征是,它要求人们对他们感兴趣的问 题是理解清楚的,并且简单明了和直截了当地表达他们对这 个问题的看法。在这方面,我很感谢波普尔和拉卡托斯的榜
样,而我简单明白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的能力却大部分来 自我和海因兹·波斯特教授的交往,当我在切尔西学院科学 史和科学哲学系作博士论文时,他是我的指导老师。我不能 摆脱一种不安的心情:他将会退回我这本书的稿本,要求我 把他所不理解的地方重新写一下。我特别感激我在伦敦时的 同事,那时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学生,其中有一位叫诺雷塔· 科欧奇,现在在印第安那大学,曾经给我很大的帮助。 上面我提及作为一个学派的波普尔学派,然而直到我从 伦敦来到悉尼,才完全认识到我曾经属于这个学派所到达的 程度。我吃惊地发现,受维特根斯坦或奎恩或马克思影响的 哲学家认为,波普尔在许多问题上是完全错误的,某些人甚 至认为他的观点是绝对危险的。我想,我从这个经历中学到 了很多东西。我学到的东西之一是,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波 普尔确实是错误的,就如在本书的后一部分中所论证的那 样。然而,这并不改变这样一个事实:波普尔的方法比起我 遇到过的大多数哲学系中所采取的方法好得多。 我很感激我在悉尼的朋友,是他们使我从沉睡中醒悟过 来。我这样说并不是指我接受他们的观点,而不接受波普尔 的观点。他们也完全知道这点。但是由于我没有时间对理论 框架的不可比性去说些蒙味主义的废话(这里波普尔学派的 人会竖耳静听),我被迫承认和反对我的悉尼同事和对手的 观点到这种程度,以致使我懂得了他们的观点的有力和我自 己的观点的弱点。我在这里挑出让·居尔特瓦和沃尔·撒奇 汀来特别提及,我希望不会使任何人不安。 留心的读者会在本书中侥幸地发现从符拉第米尔·纳勃 阔夫那里引用来得那奇特的隐喻,因而意识到我应对他表示 感谢(或致歉)。 最后我要向那些不关心本书、不愿阅读本书、在我写作 本书时不容忍我的朋友们热烈“致意”。 艾伦·查尔默斯 悉尼,1976年
样,而我简单明白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的能力却大部分来 自我和海因兹·波斯特教授的交往,当我在切尔西学院科学 史和科学哲学系作博士论文时,他是我的指导老师。我不能 摆脱一种不安的心情:他将会退回我这本书的稿本,要求我 把他所不理解的地方重新写一下。我特别感激我在伦敦时的 同事,那时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学生,其中有一位叫诺雷塔· 科欧奇,现在在印第安那大学,曾经给我很大的帮助。 上面我提及作为一个学派的波普尔学派,然而直到我从 伦敦来到悉尼,才完全认识到我曾经属于这个学派所到达的 程度。我吃惊地发现,受维特根斯坦或奎恩或马克思影响的 哲学家认为,波普尔在许多问题上是完全错误的,某些人甚 至认为他的观点是绝对危险的。我想,我从这个经历中学到 了很多东西。我学到的东西之一是,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波 普尔确实是错误的,就如在本书的后一部分中所论证的那 样。然而,这并不改变这样一个事实:波普尔的方法比起我 遇到过的大多数哲学系中所采取的方法好得多。 我很感激我在悉尼的朋友,是他们使我从沉睡中醒悟过 来。我这样说并不是指我接受他们的观点,而不接受波普尔 的观点。他们也完全知道这点。但是由于我没有时间对理论 框架的不可比性去说些蒙昧主义的废话(这里波普尔学派的 人会竖耳静听),我被迫承认和反对我的悉尼同事和对手的 观点到这种程度,以致使我懂得了他们的观点的有力和我自 己的观点的弱点。我在这里挑出让·居尔特瓦和沃尔·撒奇 汀来特别提及,我希望不会使任何人不安。 留心的读者会在本书中侥幸地发现从符拉第米尔·纳勃 阔夫那里引用来得那奇特的隐喻,因而意识到我应对他表示 感谢(或致歉)。 最后我要向那些不关心本书、不愿阅读本书、在我写作 本书时不容忍我的朋友们热烈“致意”。 艾伦·查尔默斯 悉尼,197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