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月模块检测 高三语文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墨西哥发现提及2012预言的玛雅文字新记录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2日消息,古玛雅人预言2012年将是世界末日,无论是考 古学家还是普通公众都对这一预言予以极大关注。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的考古 学家承认,他们发现了第二个提及2012年末日预言的古玛雅文字记录。这一记录是在科马 卡科废墟发现的,刻在一块砖块上。 科马卡科是古玛雅人建造的砖结构寺庙之一。在此之前,考古学家只发现一件提及末 日预言的古玛雅文物,即在墨西哥湾塔巴斯科的托土盖罗发现的一个刻着象形文字的石板。 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发言人阿托罗-门德兹表示,这个砖碎片很多年前就已经被人 发现,一直在进行深入研究。这件文物一直保存在研究所,并未对外展出。在一些网上论坛, 专家们对这个被称之为“科马卡科砖”的古玛雅人文字记录进行了讨论 很多人仍旧怀疑科马卡科砖上的文字提到2012年12月21日或者12月23日是玛雅人 预言的世界末日。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玛雅铭文专家大卫-斯图亚特表示:“ 些人认为这是另一个提及2012年世界末日的文物,但我仍持怀疑态度。”砖块上的铭文记录 了所谓的“历法圆”,这是日子和月份位置的一种组合,每52年重复一次。 砖块提及的日期为第13个 Baktun末期。 Baktun是一个大约394年的周期,13是一个 重要数字,在玛雅人心目中拥有神圣地位。玛雅长计数历开始于公元前3114年,第13个 Baktun大约结束于2012年12月21日。但斯图亚特表示,砖块上的日期同样与过去的一些 类似日期相符。他说:“我们没有理由怀疑这是古代的另一个日期,与古典时期一些重要的 历史事件有关。实际上,砖块上的第三个象形文字似乎是动词huli,意为他/她/它来了。 与托土盖罗发现的石板不同,这个砖块上没有采用将来时的记述,更多的是讲述科马卡科的 历史,而不是预言未来。” 托土盖罗石板和科马卡科砖上的文字可能是在1300年前左右刻上去的,从某种程度上 说都有隐含意义。托土盖罗石板提到了可能发生在2012年的事情,这些事情与玛雅人心中 的神秘神灵—一掌握着战争和创造的 Bolon yokte有关。石板上的腐蚀痕迹和一道裂缝导致 些象形文字几乎无法辨认,最后的一段已经遭腐蚀的象形文字似乎可以解读为“他将从天 而降”。 科马卡科砖刻有文字的一面朝内并且上面涂以灰泥,说明不想被人看到。墨西哥国家 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一再表示2012年12月末将是世界末日或者将发生改变世界事件的传闻 不过是西方人对古玛雅历法的一种曲解。他们一再重申西方的救世主想法歪曲了玛雅等古代 文明的宇宙观。研究所的专家指出,古玛雅人将时间看成一系列圆圈,有规律地开始和结束 个圆圈的结束并不代表任何末日灾难 鉴于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有关2012年末日灾难的流言,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将于 本周在墨西哥南部的帕伦克考古遗址举行圆桌会议,邀请60名研究玛雅的专家出席。他们 将在会上为消除人们对玛雅长计数历中一个时代结束和另一个时代开始的种种疑虑而展开 讨论
大连市月模块检测 高三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 题。 墨西哥发现提及 2012 预言的玛雅文字新记录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 11 月 29 日消息,古玛雅人预言 2012 年将是世界末日,无论是考 古学家还是普通公众都对这一预言予以极大关注。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的 考古 学家承认,他们发现了第二个提及 2012 年末日预言的古玛雅文字记录。 这一记录是在科马 卡科废墟发现的,刻在一块砖块上。 科马卡科是古玛雅人建造的砖结构寺庙之一。在此之前,考古学家只发现一件提及末 日预言的古玛雅文物,即在墨西哥湾塔巴斯科的托土盖罗发现的一个刻着象形文字的石板。 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发言人阿托罗-门德兹表示,这个砖碎片很多年前就已经被人 发现,一直在进行深入研究。这件文物一直保存在研究所,并未对外展出。在一些网上论坛, 专家们对这个被称之为“科马卡科砖”的古玛雅人文字记录进行了讨论。 很多人仍旧怀疑科马卡科砖上的文字提到 2012 年 12 月 21 日或者 12 月 23 日是玛雅人 预言的世界末日。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玛雅铭文专家大卫- 斯图亚特表示:“一 些人认为这是另一个提及 2012 年世界末日的文物,但我仍持怀疑态度。”砖块上的铭文记录 了所谓的“历法圆”,这是日子和月份位置的一种组合,每 52 年重复一次。 砖块提及的日期为第 13 个 Baktun 末期。Baktun 是一个大约 394 年的周期,13 是一个 重要数字,在玛雅人心目中拥有神圣地位。玛雅长计数历开始于公元前 3114 年,第 13 个 Baktun 大约结束于 2012 年 12 月 21 日。但斯图亚特表示,砖块上的日期同样与过去的一些 类似日期相符。他说:“我们没有理由怀疑这是古代的另一个日期,与古典时期一些重要的 历史事件有关。实际上,砖块上的第三个象形文字似乎是动词 huli,意为他/她/它来了。 与托土盖罗发现的石板不同,这个砖块上没有采用将来时的记述,更多的是讲述科马卡科的 历史,而不是预言未来。” 托土盖罗石板和科马卡科砖上的文字可能是在 1300 年前左右刻上去的,从某种程度上 说都有隐含意义。托土盖罗石板提到了可能发生在 2012 年的事情,这些事情与玛雅人心中 的神秘神灵——掌握着战争和创造的 Bolon Yokte 有关。石板上的腐蚀痕迹和一道裂缝导致 一些象形文字几乎无法辨认,最后的一段已经遭腐蚀的象形文字似乎可以解读为“他将从天 而降”。 科马卡科砖刻有文字的一面朝内并且上面涂以灰泥,说明不想被人看到。墨西哥国家 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一再表示2012年12月末将是世界末日或者将发生改变世界事件的传闻 不过是西方人对古玛雅历法的一种曲解。他们一再重申西方的救世主想法歪曲了玛雅等古代 文明的宇宙观。研究所的专家指出,古玛雅人将时间看成一系列圆圈,有规律地开始和结束, 一个圆圈的结束并不代表任何末日灾难。 鉴于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有关 2012 年末日灾难的流言,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将于 本周在墨西哥南部的帕伦克考古遗址举行圆桌会议,邀请 60 名研究玛雅的专家出席。他们 将在会上为消除人们对玛雅长计数历中一个时代结束和另一个时代开始的种种疑虑而展开 讨论
1、下列关于原文第1、2两段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考古学家都对玛雅人“2012世界末日”预言给予了巨大的关注,并 且有人们都相信这一预言的真实性,并且为之不断验证和探索 B.不论是托土盖罗的象形文字石板,还是科马卡科废墟上的文字砖块,都出自在墨西哥,所 以墨西哥人在“古玛雅文明”以及“2012世界末日”研究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 且拥有最权威的研究成果 C.科马卡科是墨西哥现存的最完好的古玛雅人砖结构寺庙,它出土的雕刻有古玛雅文字的 砖块,为当代人研究玛雅预言和文明提供了帮助 D.科马卡科废墟发现的砖块意义重大,但它并不是我们研究玛雅文明的唯一的信息来源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国家历史研究人员承认他们已经发现科马卡科废墟砖块很多年了,之所以没有向世人公 布,是因为其研究成果还不够成熟,还未获得有把握的结论 B.包括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大卫一斯图亚特在内的很多人都怀疑“玛雅2012世界末日”的 预言。 C.大卫一斯图亚特对科马卡科砖块上铭文所记录得“历法圆”非常认同的,但同时他又提 到砖块上记录的时间也可能与过去某个重要的历史事件的日期有关。 D.科马卡科砖块上提及的日期 Baktun或可作为证明“世界末日论”的证据,但动词huli 却在暗示我们它讲述的历史而非预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专家们认为,由于缺少研究资料,再加之学术思想的偏狭, 西方学家对玛雅文明的研究存在着曲解 B.依据石板上己几乎遭腐蚀的象形文字为“他将从天而降”的解读,我们可以判断,托土 盖罗石板和科马卡科砖块都是在向我们讲述着一段历史往事,而不是在预言后世。 C.古玛雅人将时间看成有规律地开始和结束的一系列圆圈的观点可以印证砖块提及的第13 个 Baktun末期,但不一定是世界末日的预言。 D.在帕伦克举行的会议旨在对玛雅长计数历进科学论证,将会平息互联网上对有关2012 年末日灾难的流言。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江革字次翁,齐国临淄人也。少失父,独与母居。遭天下乱,盗贼并起,革负母逃难,备 经阻险,常采拾以为养。数遇贼,或劫欲将去,革辄涕泣求哀,言有老母,辞气愿款,有足 感动人者。贼以是不忍犯之,或乃指避兵之方,遂得俱全于难。革转客下邳,穷贫裸跣,行 佣以供母,便身之物,莫不必给。 建武末年,与母归乡里。每至岁时,县当案比,革以母老,不欲摇动,自在辕中挽车,不 用牛马,由是乡里称之曰“江巨孝”。太守尝备礼召,革以母老不应。及母终,尝寝伏冢庐, 服竞,不忍除。郡守遣丞掾释服,因请以为吏。 永平初,举孝廉为郎,补楚太仆。月余,自劾去。楚王英驰遣官属追之,遂不肯还。复使 中傅赠送,辞不受。后数应三公命,辄去 建初初,太尉牟融举贤良方正。再迁司空长史。肃宗甚崇礼之,迁五官中郎将。每朝会, 帝常使虎贲扶侍,及进拜,恒目礼焉。时有疾不会,辄太官送醪膳,恩宠有殊。于是京师贵 戚卫尉马廖、侍中窦宪慕其行,各奉书致礼,革无所报受。帝闻而益善之。后上书乞骸骨, 转拜谏议大夫,赐告归,因谢病称笃 元和中,天子思革至行,制诏齐相曰:“谏议大夫江革,前以病归,今起居何如?夫孝
1、下列关于原文第 1、2 两段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考古学家都对玛雅人“2012 世界末日”预言给予了巨大的关注,并 且有人们都相信这一预言的真实性,并且为之不断验证和探索 。 B.不论是托土盖罗的象形文字石板,还是科马卡科废墟上的文字砖块,都出自在墨西哥,所 以墨西哥人在“古玛雅文明”以及“2012 世界末日”研究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 且拥有最权威的研究成果。 C. 科马卡科是墨西哥现存的最完好的古玛雅人砖结构寺庙,它出土的雕刻有古玛雅文字的 砖块,为当代人研究玛雅预言和文明提供了帮助。 D. 科马卡科废墟发现的砖块意义重大,但它并不是我们研究玛雅文明的唯一的信息来源。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国家历史研究人员承认他们已经发现科马卡科废墟砖块很多年了,之所以没有向世人公 布,是因为其研究成果还不够成熟,还未获得有把握的结论。 B. 包括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大卫- 斯图亚特在内的很多人都怀疑“玛雅 2012 世界末日”的 预言。 C. 大卫- 斯图亚特对科马卡科砖块上铭文所记录得 “历法圆”非常认同的,但同时他又提 到砖块上记录的时间也可能与过去某个重要的历史事件的日期有关。 D. 科马卡科砖块上提及的日期 Baktun 或可作为证明“世界末日论”的证据,但动词 huli 却在暗示我们它讲述的历史而非预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专家们认为,由于缺少研究资料,再加之学术思想的偏狭, 西方学家对玛雅文明的研究存在着曲解。 B.依据石板上已几乎遭腐蚀的象形文字为“他将从天而降” 的解读,我们可以判断,托土 盖罗石板和科马卡科砖块都是在向我们讲述着一段历史往事,而不是在预言后世。 C.古玛雅人将时间看成有规律地开始和结束的一系列圆圈的观点可以印证砖块提及的第 13 个 Baktun 末期,但不一定是世界末日的预言。 D. 在帕伦克举行的会议旨在对玛雅长计数历进科学论证,将会平息互联网上对有关 2012 年末日灾难的流言。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江革字次翁,齐国临淄人也。少失父,独与母居。遭天下乱,盗贼并起,革负母逃难,备 经阻险,常采拾以为养。数遇贼,或劫欲将去,革辄涕泣求哀,言有老母,辞气愿款,有足 感动人者。贼以是不忍犯之,或乃指避兵之方,遂得俱全于难。革转客下邳,穷贫裸跣,行 佣以供母,便身之物,莫不必给。 建武末年,与母归乡里。每至岁时,县当案比,革以母老,不欲摇动,自在辕中挽车,不 用牛马,由是乡里称之曰“江巨孝”。太守尝备礼召,革以母老不应。及母终,尝寝伏冢庐, 服竟,不忍除。郡守遣丞掾释服,因请以为吏。 永平初,举孝廉为郎,补楚太仆。月余,自劾去。楚王英驰遣官属追之,遂不肯还。复使 中傅赠送,辞不受。后数应三公命,辄去。 建初初,太尉牟融举贤良方正。再迁司空长史。肃宗甚崇礼之,迁五官中郎将。每朝会, 帝常使虎贲扶侍,及进拜,恒目礼焉。时有疾不会,辄太官送醪膳,恩宠有殊。于是京师贵 戚卫尉马廖、侍中窦宪慕其行,各奉书致礼,革无所报受。帝闻而益善之。后上书乞骸骨, 转拜谏议大夫,赐告归,因谢病称笃。 元和中,天子思革至行,制诏齐相曰:“谏议大夫江革,前以病归,今起居何如?夫孝
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国家每惟志士,未尝不及革。县以见谷千斛赐‘巨孝',常以八月 长吏存问,致羊酒,以终厥身。如有不幸,祠以中牢。”由是“巨孝”之称,行于天下。及 卒,诏复赐谷千斛。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或劫欲将去或:有时 B.革以母老不应应:应召 C.服竞,不忍除除:脱掉 D.帝闻而益善之善:美好 5.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属于表现江革“孝母”品性的一组是() ①少失父,独与母居②革负母逃难,备经阻险,常采适以为养③革辄涕泣求哀,言有老母, 辞气愿款④穷贫裸跣,行佣以供母⑤由是乡里称之曰“江巨孝”⑥太守尝备礼召,革以母 老不应 A.①③⑥B.②④⑥C.①③⑤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天下大乱、盗贼横岀的生存危难之际,江革不怕危险,带着母亲逃难;在遭劫的情况 下,他哭着哀求贼人,说愿意拿出财物,请求放了他们母子 B.江革怕车子晃动而伤害到自己的老母亲,拒绝使用牛马拉车,亲自扶辕驾车,因而获得 了“江巨孝”的美称。 C.江革的孝母行为,深深地感动了地方的父母官,被请去为吏:后他被举荐做了孝廉,但 是他淡泊名利,不久,便辞官离去 D.皇帝非常思慕江革的至行,便给齐相下诏,赏给江革谷千斛,赐给江革“巨孝”的称号, 并要求经常慰问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以是不忍犯之,或乃指避兵之方,遂得俱全于难 (2)谏议大夫江革,前以病归,今起居何如?夫孝,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11分) 栀子花诗 【明】沈周 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 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 注:沈周,明朝“吴门画派”的领袖。 8.栀子花为常绿灌木,夏季开花,起首句为什么会有“冰雪”之喻?全诗体现了诗人怎样 的情致?(5分) 9.诗的后两句尤为奇妙,历来颇得诗评家的青睐,请作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2)巴东三峡巫峡长 《三峡》 (3)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不以千里称也。《马说》 (4)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5)怡然不动 往来翕忽。《小石潭记》 ,山岳潜形。《岳阳楼记》
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国家每惟志士,未尝不及革。县以见谷千斛赐‘巨孝’,常以八月 长吏存问,致羊酒,以终厥身。如有不幸,祠以中牢。”由是“巨孝”之称,行于天下。及 卒,诏复赐谷千斛。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或劫欲将去 或:有时 B.革以母老不应 应:应召 C.服竟,不忍除 除:脱掉 D.帝闻而益善之 善:美好 5.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属于表现江革“孝母”品性的一组是( ) ①少失父,独与母居 ②革负母逃难,备经阻险,常采适以为养 ③革辄涕泣求哀,言有老母, 辞气愿款 ④穷贫裸跣,行佣以供母 ⑤由是乡里称之曰“江巨孝”⑥太守尝备礼召,革以母 老不应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天下大乱、盗贼横出的生存危难之际,江革不怕危险,带着母亲逃难;在遭劫的情况 下,他哭着哀求贼人,说愿意拿出财物,请求放了他们母子。 B.江革怕车子晃动而伤害到自己的老母亲,拒绝使用牛马拉车,亲自扶辕驾车,因而获得 了“江巨孝”的美称。 C.江革的孝母行为,深深地感动了地方的父母官,被请去为吏;后他被举荐做了孝廉,但 是他淡泊名利,不久,便辞官离去。 D.皇帝非常思慕江革的至行,便给齐相下诏,赏给江革谷千斛,赐给江革“巨孝”的称号, 并要求经常慰问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贼以是不忍犯之,或乃指避兵之方,遂得俱全于难。 (2)谏议大夫江革,前以病归,今起居何如?夫孝,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11 分) 栀子花诗 【明】沈周 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 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 注:沈周,明朝“吴门画派”的领袖。 8.栀子花为常绿灌木,夏季开花,起首句为什么会有“冰雪”之喻?全诗体现了诗人怎样 的情致?(5 分) 9.诗的后两句尤为奇妙,历来颇得诗评家的青睐,请作简要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2)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峡》 (3)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马说》 (4)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陋室铭》 (5)怡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往来翕忽。《小石潭记》 (6)_________________,山岳潜形。《岳阳楼记》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 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纸 上把所选大题对应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一(4)题。(25分) 尼泊尔的啤酒 吉田直哉 我抱住他的肩膀哭了。很久了,我不曾那样哭过,也不曾那样深刻全面地反省过。那是4 年前的事了,然而对我来说,却比昨天发生的事还要鲜明得多。那年夏天,为了摄影我们在 喜马拉雅山麓、尼泊尔的一个叫多拉卡的村庄待了十多天。在这个家家户户散布在海拔1500 米斜坡上的村庄,像水、电、煤气之类所谓现代的生命线还没有延伸到这里。 这个村庄虽有4500口人,却没有一条能与别的村落往来的车道。不用说汽车,就是有轮子 的普通交通工具也用不起来。而只能靠两条腿步行的山路崎岖不平,到处都被山涧急流截成 段一段的。由于手推车都不能用,村民只能在体力允许的范围内背一些东西在这条路上行 走,每当我惊奇于草垛何以移动时,定晴一看,下面有一双双小脚在走路。原来是孩童背着 堆得高高的当燃料用的玉米秸。 多拉卡村的人们至今过着一种既能保护环境又能被天神原谅的生活,他们是以一种苦楚的心 情,在旅游者看来像世外桃源般美丽的风景中过着日子。特别是年轻人、小孩子都渴望离开 村子去有电有车的城市。就是我们,在没法用汽车的这里,也深感不便,每时每刻都是全副 武装登山。从汽车的终点站到村庄,我们竟雇了十五个人搬运器材和食品,多余的东西不得 不放弃 首先放弃的就是啤酒,啤酒比什么都重。想过酒瘾,威士忌更有效果。我们四人带了六瓶, 每人一瓶半,估计能对付着喝10天,然而威土忌和啤酒,其作用是不同的。当汗淋淋地结 束了一天的拍摄,面对眼前流淌着的清洌的小河时,我情不自禁地说:“啊,如果把啤酒在 这小河中镇一下的话,该有多好喝呀。”村里的少年切特里问翻泽:“刚才那人说了什么?” 当他弄清什么意思时,两眼放光地说道:”要啤酒的话,我去给你们买来。” 去什么地方买 恰里科特。” 恰里科特是我们去了车子雇人的那个山岭所在地,即使是大人也要走一个半小时。 “是不是太远了?” “没问题。天黑之前回来。” 他劲头十足地要去,我就把小帆布包和钱交给了他。“那么,辛苦你了,可以的话买四瓶来。” 切特里兴高采烈地跑了出去,到8点左右背了5瓶啤酒回来。大家兴奋地鼓掌庆祝。 第二天午后,来摄影现场看热闹的切特里问道:“今天不要啤酒吗?” “要当然是要的,只是你太辛苦了。” 没问题。今天是星期六,已经放学了,明天也休息,我给你买许多‘星牌啤酒。” 星”牌啤酒是尼泊尔当地的啤酒。我一高兴,给了他一个比昨天更大的帆布包和能买一打 啤酒以上的钱。切特里更起劲了,蹦蹦跳跳地跑了出去。 可是到了晚上他还没回来。到了临近午夜还是没有消息。我向村民打听会不会出事了,他 们异口同声地说:“如果给了他那么多钱,肯定是跑了。有那么一笔钱,就是到首都加德满 都也没问题。” 十五岁的切特里是越过一座山从一个更小的村子来到这里的,平时就寄住在这里去上学。土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 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纸 上把所选大题对应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一(4)题。(25 分) 尼泊尔的啤酒 吉田直哉 我抱住他的肩膀哭了。很久了,我不曾那样哭过,也不曾那样深刻全面地反省过。那是 4 年前的事了,然而对我来说,却比昨天发生的事还要鲜明得多。那年夏天,为了摄影我们在 喜马拉雅山麓、尼泊尔的一个叫多拉卡的村庄待了十多天。在这个家家户户散布在海拔 1500 米斜坡上的村庄,像水、电、煤气之类所谓现代的生命线还没有延伸到这里。 这个村庄虽有 4500 口人,却没有一条能与别的村落往来的车道。不用说汽车,就是有轮子 的普通交通工具也用不起来。而只能靠两条腿步行的山路崎岖不平,到处都被山涧急流截成 一段一段的。由于手推车都不能用,村民只能在体力允许的范围内背一些东西在这条路上行 走,每当我惊奇于草垛何以移动时,定晴一看,下面有一双双小脚在走路。原来是孩童背着 堆得高高的当燃料用的玉米秸。 多拉卡村的人们至今过着一种既能保护环境又能被天神原谅的生活,他们是以一种苦楚的心 情,在旅游者看来像世外桃源般美丽的风景中过着日子。特别是年轻人、小孩子都渴望离开 村子去有电有车的城市。就是我们,在没法用汽车的这里,也深感不便,每时每刻都是全副 武装登山。从汽车的终点站到村庄,我们竟雇了十五个人搬运器材和食品,多余的东西不得 不放弃。 首先放弃的就是啤酒,啤酒比什么都重。想过酒瘾,威士忌更有效果。我们四人带了六瓶, 每人一瓶半,估计能对付着喝 10 天,然而威士忌和啤酒,其作用是不同的。当汗淋淋地结 束了一天的拍摄,面对眼前流淌着的清洌的小河时,我情不自禁地说:“啊,如果把啤酒在 这小河中镇一下的话,该有多好喝呀。”村里的少年切特里问翻泽:“刚才那人说了什么?” 当他弄清什么意思时,两眼放光地说道:”要啤酒的话,我去给你们买来。” “……去什么地方买?” “恰里科特。” 恰里科特是我们去了车子雇人的那个山岭所在地,即使是大人也要走一个半小时。 “是不是太远了?” “没问题。天黑之前回来。” 他劲头十足地要去,我就把小帆布包和钱交给了他。“那么,辛苦你了,可以的话买四瓶来。” 切特里兴高采烈地跑了出去,到 8 点左右背了 5 瓶啤酒回来。大家兴奋地鼓掌庆祝。 第二天午后,来摄影现场看热闹的切特里问道:“今天不要啤酒吗?” “要当然是要的,只是你太辛苦了。” “没问题。今天是星期六,已经放学了,明天也休息,我给你买许多‘星'牌啤酒。” “星”牌啤酒是尼泊尔当地的啤酒。我一高兴,给了他一个比昨天更大的帆布包和能买一打 啤酒以上的钱。切特里更起劲了,蹦蹦跳跳地跑了出去。 可是到了晚上他还没回来。到了临近午夜还是没有消息。我向村民打听会不会出事 了,他 们异口同声地说:“如果给了他那么多钱,肯定是跑了。有那么一笔钱,就是到首都加德满 都也没问题。” 十五岁的切特里是越过一座山从一个更小的村子来到这里的,平时就寄住在这里去上学。土
屋里放一张床,铺上只有一张席子。因为我拍过他住的地方并问了许多问题,所以对他的情 况是了解的。在那间土屋里,切特里每天吃着自己做的咖喱饭发奋学习。咖喱是他把两种香 料和辣椒放在一起夹在石头里磨了以后和蔬菜一起煮出来的。由于土屋很暗,白天在家学习 也得点着油灯。切特里还是没有回来。第二天也没有回来。到第三天也就是星期一还没有回 来。我到学校向老师说明情况、道歉并商量对策。老师说:“不必担心,不会出事的。拿了那 么一笔钱,大概跑了吧 我后悔不已。稀里糊涂凭自己的感觉把对尼泊尔孩子来说简直难以相信的一笔巨款交给了他, 误了那么好的孩子的一生。然而我想还是事故吧。但愿别发生他们说的事。这样坐立不安 地过了三天,到了第三天深夜,有人猛敲我宿舍的门。唉呀,打开门一看,切特里站在外面。他 浑身泥浆,衣服弄得皱皱巴巴的。 先生,恰里科特只有4瓶啤酒,我爬了四座山直到另一个山岭。才买到10瓶,可是在路上 跌倒打碎了3瓶。 切特里哭着拿出所有玻璃碎片给我看,并拿出了找的钱。“非常抱歉,先生。”我激动地抱住 他的肩膀。很久了,我不曾那样哭过,也不曾那样深刻全面地反省过。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4年前发生的一件事,对“我”来说却比昨天发生的事还要鲜明,说明这件事非同寻常, 让我难以忘怀。 B.多拉卡村海拔1500米,没有接通水、电、煤气,但风景优美,人们在这里过着世外桃源 般的怡然自得的生活。 C.切特里紧接过“我”的话,自告奋勇提出为“我们”买啤酒,大家兴奋地鼓掌,表示对切 特里的感谢 D.切特里买啤酒未归,村里人对他的种种猜测,既与他们形成鲜明的对比,烘托了切特里, 又制造了一些悬念 E.这篇小说首尾呼应,语言平实,塑造主人公形象所选择的事件既不复杂,也没有什么特别 之处,却发人深省 (2)小说一开始描写多拉卡村庄的环境,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切特里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文中反复说:“我不曾那样哭过,也不曾那样深刻全面地反省过。”请结合全文,探究“我” 深刻全面地反省的内容。(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忆蔡尚思先生 施宣圆 5月20日,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蔡尚思先生走完了他漫长的一生,享 年104岁。噩耗传来,我思绪滚滚,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先生的音容笑貌· 与匡亚明先生争论孔子 蔡尚思先生是我的老师。上世纪60年代初,他给我们年级上中国近现代史选修课,我有 时去旁听。那时老师下课后就回去,学生和他们接触不多。我和他熟悉是在80年代初以后 我常常去他家和他聊天。 1987年2月的一天,他来电要我去他家,说有事和我商量。我到了他家,他取出一张《文 汇报》,指着学林版一篇匡亚明先生的文章《如何实事求是地评价孔子》说,他不同意匡老 的观点,要写文章同他商榷。 匡老是老革命,是南京大学校长,是一位孔子研究专家。匡老的这篇文章提出用“三分法” 来考察孔子的思想。所谓“三分法”,一是凡属于维护封建统治,维护宗法等级制、专制君
屋里放一张床,铺上只有一张席子。因为我拍过他住的地方并问了许多问题,所以对他的情 况是了解的。在那间土屋里,切特里每天吃着自己做的咖喱饭发奋学习。咖喱是他把两种香 料和辣椒放在一起夹在石头里磨了以后和蔬菜一起煮出来的。由于土屋很暗,白天在家学习 也得点着油灯。切特里还是没有回来。第二天也没有回来。到第三天也就是星期一还没有回 来。我到学校向老师说明情况、道歉并商量对策。老师说:“不必担心,不会出事的。拿了那 么一笔钱,大概跑了吧。” 我后悔不已。稀里糊涂凭自己的感觉把对尼泊尔孩子来说简直难以相信的一笔巨款交给了他, 误了那么好的孩子的一生。 然而我想还是事故吧。但愿别发生他们说的事。这样坐立不安 地过了三天,到了第三天深夜,有人猛敲我宿舍的门。唉呀,打开门一看,切特里站在外面。他 浑身泥浆,衣服弄得皱皱巴巴的。 “先生,恰里科特只有 4 瓶啤酒,我爬了四座山直到另一个山岭。才买到 10 瓶,可是在路上 跌倒打碎了 3 瓶。” 切特里哭着拿出所有玻璃碎片给我看,并拿出了找的钱。“非常抱歉,先生。”我激动地抱住 他的肩膀。很久了,我不曾那样哭过,也不曾那样深刻全面地反省过。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 4 年前发生的一件事,对“我”来说却比昨天发生的事还要鲜明,说明这件事非同寻常, 让我难以忘怀。 B.多拉卡村海拔 1500 米,没有接通水、电、煤气,但风景优美,人们在这里过着世外桃源 般的怡然自得的生活。 C.切特里紧接过“我”的话,自告奋勇提出为“我们”买啤酒,大家兴奋地鼓掌,表示对切 特里的感谢。 D.切特里买啤酒未归,村里人对他的种种猜测,既与他们形成鲜明的对比,烘托了切特里, 又制造了一些悬念。 E.这篇小说首尾呼应,语言平实,塑造主人公形象所选择的事件既不复杂,也没有什么特别 之处,却发人深省。 (2)小说一开始描写多拉卡村庄的环境,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3)切特里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4)文中反复说:“我不曾那样哭过,也不曾那样深刻全面地反省过。”请结合全文,探究“我” 深刻全面地反省的内容。〔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忆蔡尚思先生 施宣圆 5 月 20 日,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蔡尚思先生走完了他漫长的一生,享 年 104 岁。噩耗传来,我思绪滚滚,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先生的音容笑貌…… 与匡亚明先生争论孔子 蔡尚思先生是我的老师。上世纪 60 年代初,他给我们年级上中国近现代史选修课,我有 时去旁听。那时老师下课后就回去,学生和他们接触不多。我和他熟悉是在 80 年代初以后, 我常常去他家和他聊天。 1987 年 2 月的一天,他来电要我去他家,说有事和我商量。我到了他家,他取出一张《文 汇报》,指着学林版一篇匡亚明先生的文章《如何实事求是地评价孔子》说,他不同意匡老 的观点,要写文章同他商榷。 匡老是老革命,是南京大学校长,是一位孔子研究专家。匡老的这篇文章提出用“三分法” 来考察孔子的思想。所谓“三分法”,一是凡属于维护封建统治,维护宗法等级制、专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