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安徽省皖南高三联合测评考试 语文试卷 命题单位:华普教育研究所语文研究室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女性文学创作,自先秦《诗经》中的女性作者开始,代不乏人。到了 明清特别是清代,随着对程朱理学的批评,女性的主体意识也渐觉醒,女性诗词 创作得以发展,女性诗人猛增。 清代女性诗歌创作的成就,不仅反映在闺秀诗集中,还反映在清代“闺秀诗话” 中。这些诗话,指的是记载、反映清代女性诗歌创作的著作。 清代闺秀诗话目录现知有三十种左右。其作者既有男性,也有女性,而 女性并不少于男性。女性闺秀诗话以沈善宝《名媛诗话》十五卷为代表。此诗话 收从清初至道光时期女诗人千余名,对传播和弘扬女性文学具有重要的价值。此 书足本有十五卷之多,篇幅巨大。虽然也博采众多书籍,但颇多第一手材料,它 记录了作者与同时代女诗人的交往,为中国女性文学史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女性生 活和文学活动片断,具有自撰的原创性质,与雷瑨、雷瑊《闺秀诗话》等书的单 纯辑录不可同日而语。其内容虽然也是以选录诗词佳作为主,但常有评点,画龙 点睛,间或也表达自己的诗学观念,具有女性独特的视角与体验。 男性闺秀诗话,应以袁枚《随园诗话》等著作中的闺秀诗话为代表,此 外还有陈维崧《妇人集》二卷、。陈维崧《妇人集》是至今所知清代最早记载清 代闺秀诗词创作而具有诗话性质的著作。虽然篇幅不大,仅二卷,诗话九十余条: 但为清代的闺秀诗话确定了基本模式,即内容大体是女性诗词选兼诗人小传,间 有简短评语,并采录部分与诗词无关的女性轶闻佚事。清代闺秀诗话一般都未突 破此书窠臼,可见其于清代闺秀诗话史上的开山地位。另外最应重视的则是袁枚 的闺秀诗话。袁枚大力倡导的性灵说,推动了女子为诗,也促成了随园女弟子等 女性创作群体的出现。袁枚为了鼓励女子为诗,强烈批判“俗称女子不宜为诗” 的“陋言”,并于《随园诗话》中大量采录闺秀之作,予以赞扬。虽然袁枚并未 专门撰写过闺秀诗话专书(《贩书偶记》所载《随园闺秀诗话》一卷,估计也是 《随园诗话》中闺秀诗话的摘编),但袁枚《随园诗话》与文集、诗集却有大量 涉及闺秀诗歌创作的文字,研究清代闺秀诗歌创作是绝对不能略过袁枚的这些文 字的。因此有必要把袁枚有关清代女子为诗的文字都搜罗于一集,编纂一本《袁 枚闺秀诗话》 清代闺秀诗话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大多数闺秀诗话“诗”多 “话”少,特别是关于诗学的话更少,若欲从中获得理论启示是很难的。这是因 为女性作者本为诗人而非诗论家,长于形象思维,而不擅长理性思维,多满足于 感性描述或评点。男性作者则多视诗话为谈资,理论上不甚用心。因此清代闺秀 诗话于古典诗学理论的发展并无何建树。又如内容庞杂,虽名为“诗话”,但与 诗词无关的记载较多,这也是中国古代许多诗话的通病。还有许多闺秀诗话虽然 对女性的才学非常赞赏,对才女的早寡生活予以同情,对才女的少年早逝表示痛 惜;但又恪守腐朽的忠孝节义观念,如盲目褒奖才女为亡夫守节、为父母公婆毁 伤身体尽孝之类 (选自《文汇报·清代闺秀诗话》,有改动)
2012 安徽省皖南高三联合测评考试 语文试卷 命题单位:华普教育研究所语文研究室 第Ⅰ卷(阅读题 共 66 分) 一、(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女性文学创作,自先秦《诗经》中的女性作者开始,代不乏人。到了 明清特别是清代,随着对程朱理学的批评,女性的主体意识也渐觉醒,女性诗词 创作得以发展,女性诗人猛增。 清代女性诗歌创作的成就,不仅反映在闺秀诗集中,还反映在清代“闺秀诗话” 中。这些诗话,指的是记载、反映清代女性诗歌创作的著作。 清代闺秀诗话目录现知有三十种左右。其作者既有男性,也有女性,而 女性并不少于男性。女性闺秀诗话以沈善宝《名媛诗话》十五卷为代表。此诗话 收从清初至道光时期女诗人千余名,对传播和弘扬女性文学具有重要的价值。此 书足本有十五卷之多,篇幅巨大。虽然也博采众多书籍,但颇多第一手材料,它 记录了作者与同时代女诗人的交往,为中国女性文学史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女性生 活和文学活动片断,具有自撰的原创性质,与雷瑨、雷瑊《闺秀诗话》等书的单 纯辑录不可同日而语。其内容虽然也是以选录诗词佳作为主,但常有评点,画龙 点睛,间或也表达自己的诗学观念,具有女性独特的视角与体验。 男性闺秀诗话,应以袁枚《随园诗话》等著作中的闺秀诗话为代表,此 外还有陈维崧《妇人集》二卷、。陈维崧《妇人集》是至今所知清代最早记载清 代闺秀诗词创作而具有诗话性质的著作。虽然篇幅不大,仅二卷,诗话九十余条; 但为清代的闺秀诗话确定了基本模式,即内容大体是女性诗词选兼诗人小传,间 有简短评语,并采录部分与诗词无关的女性轶闻佚事。清代闺秀诗话一般都未突 破此书窠臼,可见其于清代闺秀诗话史上的开山地位。另外最应重视的则是袁枚 的闺秀诗话。袁枚大力倡导的性灵说,推动了女子为诗,也促成了随园女弟子等 女性创作群体的出现。袁枚为了鼓励女子为诗,强烈批判“俗称女子不宜为诗” 的“陋言”,并于《随园诗话》中大量采录闺秀之作,予以赞扬。虽然袁枚并未 专门撰写过闺秀诗话专书(《贩书偶记》所载《随园闺秀诗话》一卷,估计也是 《随园诗话》中闺秀诗话的摘编),但袁枚《随园诗话》与文集、诗集却有大量 涉及闺秀诗歌创作的文字,研究清代闺秀诗歌创作是绝对不能略过袁枚的这些文 字的。因此有必要把袁枚有关清代女子为诗的文字都搜罗于一集,编纂一本《袁 枚闺秀诗话》。 清代闺秀诗话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大多数闺秀诗话“诗”多 “话”少,特别是关于诗学的话更少,若欲从中获得理论启示是很难的。这是因 为女性作者本为诗人而非诗论家,长于形象思维,而不擅长理性思维,多满足于 感性描述或评点。男性作者则多视诗话为谈资,理论上不甚用心。因此清代闺秀 诗话于古典诗学理论的发展并无何建树。又如内容庞杂,虽名为“诗话”,但与 诗词无关的记载较多,这也是中国古代许多诗话的通病。还有许多闺秀诗话虽然 对女性的才学非常赞赏,对才女的早寡生活予以同情,对才女的少年早逝表示痛 惜;但又恪守腐朽的忠孝节义观念,如盲目褒奖才女为亡夫守节、为父母公婆毁 伤身体尽孝之类。 (选自《文汇报·清代闺秀诗话》,有改动)
1.有关“男性闺秀诗话”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男性闺秀诗话属于清代闺秀诗话,清代闺秀诗话鼻祖陈维崧的《妇人 集》是清代闺秀诗话的开山之作。 B.男性闺秀诗话的代表作是袁枚的《随园诗话》,其它清代闺秀诗话都 难以突破它所构建的基本模式。 C.袁枚大力倡导性灵说,鼓励女子为诗,批判陈规陋俗,并撰写闺秀诗 话以促进女性创作群体的出现 D.《随园诗话》有大量闺秀诗歌创作的文字,常有画龙点睛的评点,是 研究清代闺秀诗歌创作的珍贵资料。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袁枚等人的推动引导,使女性自身意识逐渐增强,使女性作者代不乏 人,女性诗词创作得以发展。 B.沈善宝在《名媛诗话》中始终坚持自己具有女性独特视角的诗学观, 对传播女性文学有重要价值 C.清代闺秀诗话的大多数女性作者短于理性思维,而大多数男性作者则 不甚用心于理论研究。 D.雷瑨、雷碱的《闺秀诗话》具有一定的原创性,书中保留了许多反映 清代女性生活的珍贵的佚事。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当代的文学家把袁枚《随园诗话》中有关清代女子为诗的文字搜集在 一起,编纂成《袁枚闺秀诗话》 B.清代女性诗歌创作成就既反映在闺秀诗集中,也反映在闺秀诗话中, 其中诗话的作者有女性也有男性。 C.《名嫒诗话》常有画龙点睛的评点,仅就这一点来说,其他的清代闺 秀诗话就不可同日而语。 D.大多数清代闺秀诗话“诗”多“话”少,诗论甚少,伪劣庞杂之作甚 多,人们很难从中获得理论启示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题。 先妣事略 清]张惠言 先妣姓姜氏,考讳本维,武进县学增维广生。其先世居镇江丹阳之滕村, 迁武进者四世矣。先妣年十九,归我府君。十年,凡生两男两女,殇其二,惟姊 观书及惠言在;而府君卒,卒后四月,遗腹生诩。是时先妣年二十九,姊八岁, 惠言四岁矣。 府君少孤.兄弟三人,资教授以养先祖母。先祖母卒,各异财,世父别赁屋 居城中。府君既卒,家无一夕储。世父曰:“悟弟不幸以殁,两儿未成立,是我 责也。”然世父亦贫,省啬口食,常以岁时减分钱米,而先妣与姊作女工以给焉。 惠言年九岁,世父命就城中与兄学,逾月时乃一省归。一日暮归,无以为夕飨 各不食而寝。迟明,惠言饿不能起,先妣曰:“儿不惯饿惫耶?吾与而姊而弟时 时如此也。”惠言泣,先妣亦泣。时有从姊乞一钱,买糕啖惠言。比日昳,乃贳 贷得米,为粥而食。惠言依世父居,读书四年,反,先妣命授翊书。先妣与姊课 针黹,常数线为节,每晨起,尽三十线,然后作炊。夜则燃一灯,先妣与姊相对
1.有关“男性闺秀诗话”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男性闺秀诗话属于清代闺秀诗话,清代闺秀诗话鼻祖陈维崧的《妇人 集》是清代闺秀诗话的开山之作。 B.男性闺秀诗话的代表作是袁枚的《随园诗话》,其它清代闺秀诗话都 难以突破它所构建的基本模式。 C.袁枚大力倡导性灵说,鼓励女子为诗,批判陈规陋俗,并撰写闺秀诗 话以促进女性创作群体的出现。 D.《随园诗话》有大量闺秀诗歌创作的文字,常有画龙点睛的评点,是 研究清代闺秀诗歌创作的珍贵资料。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袁枚等人的推动引导,使女性自身意识逐渐增强,使女性作者代不乏 人,女性诗词创作得以发展。 B.沈善宝在《名媛诗话》中始终坚持自己具有女性独特视角的诗学观, 对传播女性文学有重要价值。 C.清代闺秀诗话的大多数女性作者短于理性思维,而大多数男性作者则 不甚用心于理论研究。 D.雷瑨、雷碱的《闺秀诗话》具有一定的原创性,书中保留了许多反映 清代女性生活的珍贵的佚事。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当代的文学家把袁枚《随园诗话》中有关清代女子为诗的文字搜集在 一起,编纂成《袁枚闺秀诗话》。 B.清代女性诗歌创作成就既反映在闺秀诗集中,也反映在闺秀诗话中, 其中诗话的作者有女性也有男性。 C.《名嫒诗话》常有画龙点睛的评点,仅就这一点来说,其他的清代闺 秀诗话就不可同日而语。 D.大多数清代闺秀诗话“诗”多“话”少,诗论甚少,伪劣庞杂之作甚 多,人们很难从中获得理论启示。 二、(3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题。 先妣事略 [清]张惠言 先妣姓姜氏,考讳本维,武进县学增维广生。其先世居镇江丹阳之滕村, 迁武进者四世矣。先妣年十九,归我府君。十年,凡生两男两女,殇其二,惟姊 观书及惠言在;而府君卒,卒后四月,遗腹生诩。是时先妣年二十九,姊八岁, 惠言四岁矣。 府君少孤.兄弟三人,资教授以养先祖母。先祖母卒,各异财,世父别赁屋 居城中。府君既卒,家无一夕储。世父曰:“悟弟不幸以殁,两儿未成立,是我 责也。”然世父亦贫,省啬口食,常以岁时减分钱米,而先妣与姊作女工以给焉。 惠言年九岁,世父命就城中与兄学,逾月时乃一省归。一日暮归,无以为夕飨, 各不食而寝。迟明,惠言饿不能起,先妣曰:“儿不惯饿惫耶?吾与而姊而弟时 时如此也。”惠言泣,先妣亦泣。时有从姊乞一钱,买糕啖惠言。比日昳,乃贳 贷得米,为粥而食。惠言依世父居,读书四年,反,先妣命授翊书。先妣与姊课 针黹,常数线为节,每晨起,尽三十线,然后作炊。夜则燃一灯,先妣与姊相对
坐,惠言兄弟持书倚其侧,针声与读声相和也。漏四下,惠言姊弟各寝,先妣乃 就寝。 先妣逮事白太孺人五年,尝得白太孺人欢,于先后委宛备至,于人无所忤。 又善教诲人,与之居者,皆悦而化。姊适同邑董氏,其姑钱太君,与先妣尤相得 虚其室假先妣居,先妣由是徙居城中。每岁时过故居,里中诸母争要请,致殷勤 惟恐速去。及先妣卒,内外长幼无不失声,及姻亲之臧获皆为流涕 呜呼!先妣自府君卒,三十年更困苦惨酷,其可言者止此,什伯于此者,不 可得而言也。尝忆惠言五岁时,先批日夜哭泣,数十日,忽蒙被昼卧,惠言戏床 下,以为母倦哭而寝也。须臾族母至,乃知引带自经,幸而得苏。而先妣疾,惠 言在京师,闻状驰归,已不及五十一日。呜呼!天降罚于惠言,独使之无父无母 耶?而于先妣何其酷也! (选自《清代散文名篇集粹五百六十篇》) 注:①映(die):午后日偏斜。②课:规定时间和数额工作。黹(zhY):做 针线,刺绣。③先后:兄弟之妻互相的称谓,犹“妯娌”。④臧获:奴仆。⑤伯: 十倍百倍。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凡生两男两女 凡:大概 B.资教授以养先祖 母 资:凭借 C.堕中诸母争要请,致殷勤致:表达 D.每岁时过故 过:拜访 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而府君卒 拔剑撞而破之 D.常以岁时减分钱米 以勇气闻于诸侯 C.逾月时乃一省归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D.而于先妣何其酷也 其闻道也亦先乎告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惠言很早就失去了父亲,母亲抚养他们姐弟三人,艰难度日,生活 极端困苦,但是母亲还坚持让惠言读书。 D.母亲在张惠言读书时给以很大的帮助,她是一个从不向困难低头的人 总是以勤劳的姿态坚韧地生活着。 C.张惠言眼中的母亲是极其勤劳的,母亲和姐姐在规定的时间和数额做 针线活,常常做到很晚才会休息,从不间断 D.文中的母亲在贫困线上挣扎,含辛茹苦地抚育儿子,教子有道,处家 有方,与人为善,是一位勤劳贤惠的普通女性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世父曰:“吾弟不幸以殁,两儿未成立,是我责也。”(5分) 译 文 (2)与先妣尤相得,虚其室假先妣居,先妣由是徙居城中。(5分)
坐,惠言兄弟持书倚其侧,针声与读声相和也。漏四下,惠言姊弟各寝,先妣乃 就寝。 先妣逮事白太孺人五年,尝得白太孺人欢,于先后委宛备至,于人无所忤。 又善教诲人,与之居者,皆悦而化。姊适同邑董氏,其姑钱太君,与先妣尤相得, 虚其室假先妣居,先妣由是徙居城中。每岁时过故居,里中诸母争要请,致殷勤, 惟恐速去。及先妣卒,内外长幼无不失声,及姻亲之臧获皆为流涕。 呜呼!先妣自府君卒,三十年更困苦惨酷,其可言者止此,什伯于此者,不 可得而言也。尝忆惠言五岁时,先批日夜哭泣,数十日,忽蒙被昼卧,惠言戏床 下,以为母倦哭而寝也。须臾族母至,乃知引带自经,幸而得苏。而先妣疾,惠 言在京师,闻状驰归,已不及五十一日。呜呼!天降罚于惠言,独使之无父无母 耶?而于先妣何其酷也! (选自《清代散文名篇集粹五百六十篇》) 注:①映(die):午后日偏斜。②课:规定时间和数额工作。 黹(zhY):做 针线,刺绣。③先后:兄弟之妻互相的称谓,犹“妯娌”。④臧获:奴仆。⑤伯: 十倍百倍。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凡生两男两女 凡:大概 B.资教授以养先祖 母 资:凭借 C.堕中诸母争要请,致殷勤 致:表达 D.每岁时过故 居 过:拜访 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而府君卒 拔剑撞而破之 D.常以岁时减分钱米 以勇气闻于诸侯 C.逾月时乃一省归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D.而于先妣何其酷也 其闻道也亦先乎告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张惠言很早就失去了父亲,母亲抚养他们姐弟三人,艰难度日,生活 极端困苦,但是母亲还坚持让惠言读书。 D.母亲在张惠言读书时给以很大的帮助,她是一个从不向困难低头的人, 总是以勤劳的姿态坚韧地生活着。 C.张惠言眼中的母亲是极其勤劳的,母亲和姐姐在规定的时间和数额做 针线活,常常做到很晚才会休息,从不间断。 D.文中的母亲在贫困线上挣扎,含辛茹苦地抚育儿子,教子有道,处家 有方,与人为善,是一位勤劳贤惠的普通女性。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世父曰:“吾弟不幸以殁,两儿未成立,是我责也。”(5 分) 译 文: (2)与先妣尤相得,虚其室假先妣居,先妣由是徙居城中。(5 分) 译 文: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赠孟浩然*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①,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③,迷花不事君④。高山⑤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①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人,早年仕途失意,后隐居。诗中孟夫子指孟浩 然。②轩冕,荣华富贵,仕宦。③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④君,侍 奉皇帝。⑤高山,即”高山仰止”。⑥清芬,清髙,芬芳 8.诗中的第二联一“弃”一“卧”可谓形象生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其妙 处。(4分) 答 9.结合对最后一联的理解,谈谈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 骚》) (2)臣生当陨首, 。(李密《陈 情表》) ,少长咸集。(王羲’之《兰 亭集序》)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 《滕王阁序》) (5)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6)闻道有先后, 。(韩愈《师 说》) (⑦)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定风波》) (8)东篱把酒黄昏后, 。(李清 照《醉花阴》)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抢盐 刘永飞 (1)一大早,王月荣就接到儿子的电话,儿子在电话里的声音很急促,他 说、(2)王月荣有些意外,她问买盐干啥?儿子说,您就别问了,现在我这里 你放下电话赶紧去买盐,买得越多越好。 所有的人都在抢购,这附近的超市已经买不到盐了,我等会要去更远的郊区碰碰 运 (3)王月荣还是没明白儿子的意思,她问没事儿买那么多盐干什么,又不 能当饭吃,当汤喝,儿子在电话那头就不耐烦了,他说,您先别问那么多赶紧去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8—9 题。 赠孟浩然* 李 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①,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③,迷花不事君④。高山⑤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①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人,早年仕途失意,后隐居。诗中孟夫子指孟浩 然。②轩冕,荣华富贵,仕宦。③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④君,侍 奉皇帝。⑤高山,即”高山仰止”。⑥清芬,清高,芬芳。 8.诗中的第二联一“弃”一“卧”可谓形象生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其妙 处。(4 分) 答: 9.结合对最后一联的理解,谈谈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4 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 分) 。 (1) ,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 骚》) (2)臣生当陨首, 。(李密《陈 情表》) · (3) ,少长咸集。(王羲’之《兰 亭集序》) (4)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 《滕王阁序》) (5)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6)闻道有先后, 。(韩愈《师 说》) (7)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定风波》) (8)东篱把酒黄昏后, 。(李清 照《醉花阴》) 三、(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 一 14 题。 抢盐 刘永飞 · (1)一大早,王月荣就接到儿子的电话,儿子在电话里的声音很急促,他 说,妈,你放下电话赶紧去买盐,买得越多越好。 (2)王月荣有些意外,她问买盐干啥?儿子说,您就别问了,现在我这里 所有的人都在抢购,这附近的超市已经买不到盐了,我等会要去更远的郊区碰碰 运气。 (3)王月荣还是没明白儿子的意思,她问没事儿买那么多盐干什么,又不 能当饭吃,当汤喝,儿子在电话那头就不耐烦了,他说,您先别问那么多赶紧去
买吧,我晚上再给您解释。儿子还说,别告诉其他人,知道的人多了,反而自己 买不到了。 (4)儿子挂掉电话,王月荣心怀忐忑,她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城里 人怎么突然抢起盐来了。可是王月荣转念一想,城里人学问大,懂得的东西多 要抢购什么东西总是有道理。再说了,儿子是不会骗自己的。想到这儿,她把自 己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带足了钱和手提袋就匆忙出了门。 (5)出了门的王月荣没有直接踏上去镇上的小路,而是犹豫了片刻,返身 往村后走去,她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白丈举。她和白文举家处得不错,尤其白文 举会说话,见了面儿总是先夸一阵王月荣的儿子有本事,说什么同是大学毕业生, 有的人回家务农或外出打工了,可是她的儿子不但落户到城里,而且还在城里买 了房子。这话王月荣爱听,儿子的确是她的骄傲。 (6)所以,她愿意把这个好消息给白文举分享,说不定白文举又会对她的 儿子一阵猛夸呢。此时的王月荣走得很急,脚步却努力迈得很轻,整个人就显得 鬼鬼祟祟 (7)去白文举家要经过李秀英的门口,走到李秀英门口,她的脚步更轻了, 像过地雷阵那样小心翼翼,这件事儿她不想让李秀英知道,她烦李秀英。这主要 是因为李秀英嘴巴大,啥事都往外说,她的一张嘴就像个广播站,一天到晚地发 信号,无非是张家长李家短什么的。最让王月荣反感的是她竟给人说,自己的儿 子留在城里不是自己的本事,是找个城里媳妇的缘故,还说什么“倒插的杨柳不 是柳,倒插门的女婿不是人”的怪论。就凭这点她也不会让这样的好消息给她分 享。让她后悔去吧,想到这儿,她嘿嘿地笑起来。 (⑧)让她颇感心安的是,此时的村子很安静,除了鸡鸭鹅在街上溜走,并 没有看到村里的人。否则,真要是遇见了,自己是说,还是不说呢,说吧,人家 买到了,恐怕自己就买不到了,不说吧,这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居,也怪不 好意思的。 (9)“他文举叔、他文举叔。”来到白文举门口,王月荣压着嗓子喊,屋 里没人应承。老东西睡得真死相,算了,我还是多买些吧,回头给他几包,省得 把李秀英给喊醒了 (10)等上了去镇上的官路,人流就多起来,看到自行车、电瓶车、摩托 车一辆辆从身旁鱼贯而过,王月荣心里就紧张,他们该不会都去抢盐的吧!想到 这儿,她真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学骑自行车,这要是盐都被别人都买光了,自己咋 办呢。可是她仔细一想,他们应该还不知道消息呢,想想看儿子才打来电话,离 乡下这么远不可能那么快传到。这样想着心里平静片刻,可是看到人流越汇越多, 心里又不踏实起来,好在她离镇上是越来越近了 (11)可是,就在王月荣挥汗如雨疾步如飞往镇上赶的时候,她却看到不 少人开始从镇上返回,按道理说这集市刚开始,人们不该这么早回来。正疑惑着, 王月荣看到白文举和其他村人各背着个尼龙袋一路聊着笑着回来了。她还看见李 秀英也在其中,她一路走还不忘用蓝格格手巾抹汘。 (12)等他们看到王月荣,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说,你咋才来呀,街上的 盐早就被抢光了,王月荣一听脚步就有些踉跄,她想说些什么,不知道从何说起, 什么话也没说出来,就哇一声捂住脸蹲在地上哭起来 了。众人赶忙上前劝说,而王月荣像撒泼的孩子,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众 人无奈,只能悻悻地走了
买吧,我晚上再给您解释。儿子还说,别告诉其他人,知道的人多了,反而自己 买不到了。 (4)儿子挂掉电话,王月荣心怀忐忑,她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城里 人怎么突然抢起盐来了。可是王月荣转念一想,城里人学问大,懂得的东西多, 要抢购什么东西总是有道理。再说了,儿子是不会骗自己的。想到这儿,她把自 己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带足了钱和手提袋就匆忙出了门。 (5)出了门的王月荣没有直接踏上去镇上的小路,而是犹豫了片刻,返身 往村后走去,她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白丈举。她和白文举家处得不错,尤其白文 举会说话,见了面儿总是先夸一阵王月荣的儿子有本事,说什么同是大学毕业生, 有的人回家务农或外出打工了,可是她的儿子不但落户到城里,而且还在城里买 了房子。这话王月荣爱听,儿子的确是她的骄傲。 (6)所以,她愿意把这个好消息给白文举分享,说不定白文举又会对她的 儿子一阵猛夸呢。此时的王月荣走得很急,脚步却努力迈得很轻,整个人就显得 鬼鬼祟祟。 — (7)去白文举家要经过李秀英的门口,走到李秀英门口,她的脚步更轻了, 像过地雷阵那样小心翼翼,这件事儿她不想让李秀英知道,她烦李秀英。这主要 是因为李秀英嘴巴大,啥事都往外说,她的一张嘴就像个广播站,一天到晚地发 信号,无非是张家长李家短什么的。最让王月荣反感的是她竟给人说,自己的儿 子留在城里不是自己的本事,是找个城里媳妇的缘故,还说什么“倒插的杨柳不 是柳,倒插门的女婿不是人”的怪论。就凭这点她也不会让这样的好消息给她分 享。让她后悔去吧,想到这儿,她嘿嘿地笑起来。 (8)让她颇感心安的是,此时的村子很安静,除了鸡鸭鹅在街上溜走,并 没有看到村里的人。否则,真要是遇见了,自己是说,还是不说呢,说吧,人家 买到了,恐怕自己就买不到了,不说吧,这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居,也怪不 好意思的。 (9)“他文举叔、他文举叔。”来到白文举门口,王月荣压着嗓子喊,屋 里没人应承。老东西睡得真死相,算了,我还是多买些吧,回头给他几包,省得 把李秀英给喊醒了。 (10)等上了去镇上的官路,人流就多起来,看到自行车、电瓶车、摩托 车一辆辆从身旁鱼贯而过,王月荣心里就紧张,他们该不会都去抢盐的吧!想到 这儿,她真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学骑自行车,这要是盐都被别人都买光了,自己咋 办呢。可是她仔细一想,他们应该还不知道消息呢,想想看儿子才打来电话,离 乡下这么远不可能那么快传到。这样想着心里平静片刻,可是看到人流越汇越多, 心里又不踏实起来,好在她离镇上是越来越近了。 (11)可是,就在王月荣挥汗如雨疾步如飞往镇上赶的时候,她却看到不 少人开始从镇上返回,按道理说这集市刚开始,人们不该这么早回来。正疑惑着, 王月荣看到白文举和其他村人各背着个尼龙袋一路聊着笑着回来了。她还看见李 秀英也在其中,她一路走还不忘用蓝格格手巾抹汗。 (12)等他们看到王月荣,先是愣了一下,然后说,你咋才来呀,街上的 盐早就被抢光了,王月荣一听脚步就有些踉跄,她想说些什么,不知道从何说起, 什么话也没说出来,就哇一声捂住脸蹲在地上哭起来 了。众人赶忙上前劝说,而王月荣像撒泼的孩子,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众 人无奈,只能悻悻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