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普宁市第一中学高三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 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 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 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弹劾/弹丸之地 哽咽/狼吞虎咽 责难/多难兴邦 B.鲜活/寡廉鲜耻 泊位/淡泊明志 迸发/间不容发 C.大度/审时度势 长进/身无长物 解救/浑身解数 D.参差/扪参历井 披靡/风靡一时 畜牧/六畜兴旺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红花湖景区湖光山色,风景宜人;游人熙煕攘攘,兴致勃勃。停车场里停满了来自深圳、 东莞、广州、珠海等地的车辆,在自行车租赁处更是车水马龙。景区环湖绿道长约15公里,沿 途花朵姹紫嫣红,是市民踏青赏春的好去处。一路上,记者不时见到游人一大家子结伴而行, 年轻朋友则三五成群,跑步前行 A.湖光山色B.车水马龙C.姹紫嫣红D.三五成群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茨城县渔业协会通报,4月4日在北茨城市附近海域捕捞的玉筋鱼幼鱼体内检测 出放射性铯超标,这是首次日本震后从鱼类体内检出放射物质超标。 B.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尤其是一些社会矛盾比较突 出,再加上腐败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产生叠加效应,就会阻碍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 C.记者统计发现,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省份中,以东部地区居多。从最低工资金额上 看,东部地区的浙江超过了一直高居榜首的上海,成为目前全国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省份。 D.“地球一小时”是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 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特定的时间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 ①人总有一个信念:宇宙是有秩序的 ②可是,离开了这种探索精神,数学是无法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 ③因此人应该去探索这种深层的内在的秩序,以此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 ④数学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 ⑤数学家更进一步相信,这个秩序是可以用数学来表达的 A.④②①⑤③B.①③⑤④②C.④②③①⑤D.①③④②⑤ 第1页共12页
第 1 页 共 12 页 2012 届普宁市第一中学高三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满分为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 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 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 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 A.弹.劾/弹.丸之地 哽咽./狼吞虎咽. 责难./多难.兴邦 B.鲜.活/寡廉鲜.耻 泊.位/淡泊.明志 迸发./间不容发. C.大度./审时度.势 长.进/身无长.物 解.救/浑身解.数 D.参.差/扪参.历井 披靡./风靡.一时 畜.牧/六畜.兴旺 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红花湖景区湖光山色 ....,风景宜人;游人熙熙攘攘,兴致勃勃。停车场里停满了来自深圳、 东莞、广州、珠海等地的车辆,在自行车租赁处更是车水马龙 ....。景区环湖绿道长约 15 公里,沿 途花朵姹紫嫣红 ....,是市民踏青赏春的好去处。一路上,记者不时见到游人一大家子结伴而行, 年轻朋友则三五成群 ....,跑步前行。 A.湖光山色 B.车水马龙 C.姹紫嫣红 D.三五成群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茨城县渔业协会通报,4 月 4 日在北茨城市附近海域捕捞的玉筋鱼幼鱼体内检测 出放射性铯超标,这是首次日本震后从鱼类体内检出放射物质超标。 B.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尤其是一些社会矛盾比较突 出,再加上腐败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产生叠加效应,就会阻碍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 C.记者统计发现,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省份中,以东部地区居多。从最低工资金额上 看,东部地区的浙江超过了一直高居榜首的上海,成为目前全国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省份。 D.“地球一小时”是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 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特定的时间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_____, _______, ____ , ________, ________ 。 ①人总有一个信念:宇宙是有秩序的 ②可是,离开了这种探索精神,数学是无法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 ③因此人应该去探索这种深层的内在的秩序,以此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 ④数学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 ⑤数学家更进一步相信,这个秩序是可以用数学来表达的 A.④②①⑤③ B.①③⑤④② C.④②③①⑤ D.①③④②⑤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贤士隐居者 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人亦莫能知者,所至或有之,予每惜其无传。比 得《上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之。 其一日,慈溪蒋季庄,当宣和间,鄙王氏之学,不事科举,闭门穷经,不妄与人接。高 抑崇居明州城中,率一岁四五访其庐。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 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或问抑崇曰:“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 公亦拳拳于彼,愿闻其故?″抑崇曰:“余终岁读书,凡有疑而未判,与所缺而未知者,每积至 数十,辄—扣之,无不迎刃而解。”而蒋之所长,他人未必能知之。世之所谓知己其是乎? 其二曰,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有弟不甚学问,使专治生以糊口,而茂刚刻 意读书,足迹未尝妄出,尤邃于《周易》。沈焕通判州事,尝访之。其见趣绝出于传注之外云 气象严重,窥其所得,盖进而未已也 其三曰,顾主簿,不知何许人,南渡后寓于慈溪。廉介有常,安于贫贱,不蕲人之知。至 于践履间,虽细事不苟也。平旦起,俟卖菜者过门,问菜把直几何,随所言酬之。他饮食布帛 亦然。久之人皆信服,不忍欺。苟一日之用足,则玩心坟典,不事交游 其四日,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行介洁,为邑人所敬。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 不取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隆寒披纸,客 有就访,亦欣然延纳。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县尉谢生遗以袭衣,日:“先生未尝有 求,吾自欲致其敬耳,受之无伤也。”日章笑答曰:“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 义也。”卒辞之 是四君子,真可书史策云。 ——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有删改。 注:①王氏:王安石 5.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率一岁四五访其庐大概 B.自昼竟夜,殆忘寝食恐怕 C.虽细事不苟也 马虎 D.辄一扣之 求教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不求知于人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 B.①不妄与人接 ②欲呼张良与俱去 C.①与所缺而未知者 ②重为乡党所笑 D.①苟一日之用足,则玩心坟典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7.以下各项中都属于直接表现“贤士隐居者”的“贤”的一项是(3分) ①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②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 ③廉介有常,安于贫贱 ④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 ⑤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⑥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④⑤⑥D.③④⑥ 8.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蒋季庄不仅看不起王安石的学问,而且不愿参加科举考试,总是闭门研究经书,从来 第2页共12页
第 2 页 共 12 页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贤士隐居者 士子修己笃学,独善其身,不求知于.人,人亦莫能知者,所至或有之,予每惜其无传。比 得《上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之。 其一曰,慈溪蒋季庄,当宣和间,鄙王氏①之学,不事科举,闭门穷经,不妄与.人接。高 抑崇居明州城中,率.一岁四五访其庐。季庄闻其至,必倒屣出迎,相对小室,极意讲论,自昼 竟夜,殆忘寝食。告去则送之数里,相得欢甚。或问抑崇曰:“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 公亦拳拳于彼,愿闻其故?”抑崇曰:“余终岁读书,凡有疑而未判,与所.缺而未知者,每积至 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而蒋之所长,他人未必能知之。世之所谓知己其是乎? 其二曰,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有弟不甚学问,使专治生以糊口,而茂刚刻 意读书,足迹未尝妄出,尤邃于《周易》。沈焕通判州事,尝访之。其见趣绝出于传注之外云。 气象严重,窥其所得,盖进而未已也。 其三曰,顾主簿,不知何许人,南渡后寓于慈溪。廉介有常,安于贫贱,不蕲人之知。至 于践履间,虽细事不苟.也。平旦起,俟卖菜者过门,问菜把直几何,随所言酬之。他饮食布帛 亦然。久之人皆信服,不忍欺。苟一日之用足,则玩心坟典,不事交游。 其四曰,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行介洁,为邑人所敬。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 不取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邻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不以求人。隆寒披纸裘,客 有就访,亦欣然延纳。望其容貌,听其论议,莫不耸然。县尉谢生遗以袭衣,曰:“先生未尝有 求,吾自欲致其敬耳,受之无伤也。”日章笑答曰:“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 义也。”卒辞之。 是四君子,真可书史策云。 ——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有删改。 注:①王氏:王安石 5.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率.一岁四五访其庐 大概 B.自昼竟夜,殆.忘寝食 恐怕 C.虽细事不苟.也 马虎 D.辄一扣.之 求教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①不求知于.人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 B.①不妄与.人接 ②欲呼张良与.俱去 C.①与所.缺而未知者 ②重为乡党所.笑 D.①苟一日之用足,则.玩心坟典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7.以下各项中都属于直接表现“贤士隐居者”的“贤”的一项是(3 分) ①蒋君不多与人周旋,而独厚于公 ②王茂刚,居明之林村,在岩壑深处 ③廉介有常,安于贫贱 ④一衣与万钟等耳,倘无名受之,是不辨礼义也 ⑤每积至数十,辄一扣之,无不迎刃而解 ⑥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③④⑥ 8.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蒋季庄不仅看不起王安石的学问,而且不愿参加科举考试,总是闭门研究经书,从来
不与外人交往。 B.王茂刚和他弟弟不一样,他弟弟不喜欢做学问,他却潜心读书,不轻易外出,尤其对 《周易》有很深的造诣。 C.顾主簿家中并不富足,买菜却不在乎价钱。如果东西够一天用了,他就专心研究典籍 不喜欢交游。 D.周日章家中很贫穷,经常断粮,但从不求人,连县尉谢生送给他一套衣服他也拒不接 受 9.翻译和断句(10分) (1)用“/”线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分 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邻 里或以薄少致馈时时不继宁与妻子忍饿卒 (2)翻译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6分) ①比得《上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之。 ②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 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临江仙·探梅 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花态度”“雪精神”具体指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3分 (2)作者为何而“醉”?请作简析。(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塞上长城空自许, 出师一表真名世,_!(陆游《书愤》) 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锦瑟》) (3)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苏轼《赤壁赋》) (4)多情自古伤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5小题(16分) 展示中国文化 软实力”是时下一个热门词汇。软实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要依靠文化产业。因为文化 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 内涵、价值内涵。 我们的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应该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和 历史中健康的东西,正面的东西,美的东西 第3页共12页
第 3 页 共 12 页 不与外人交往。 B.王茂刚和他弟弟不一样,他弟弟不喜欢做学问,他却潜心读书,不轻易外出,尤其对 《周易》有很深的造诣。 C.顾主簿家中并不富足,买菜却不在乎价钱。如果东西够一天用了,他就专心研究典籍, 不喜欢交游。 D.周日章家中很贫穷,经常断粮,但从不求人,连县尉谢生送给他一套衣服他也拒不接 受。 9.翻译和断句(10 分) (1)用“/”线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 分) 开门授徒仅有以自给非其义一毫不取家至贫常终日绝食邻 里 或 以 薄 少 致 馈 时 时 不 继 宁 与 妻 子 忍 饿 卒 不 以 求 人 (2)翻译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6 分) ①比得《上虞李孟传》录示四事,故谨书之。 ②隆寒披纸裘,客有就访,亦欣然延纳。 1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 分) 临江仙·探梅 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1)“花态度”“雪精神”具体指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3 分) (2)作者为何而“醉”?请作简析。(4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塞上长城空自许, 。出师一表真名世, !(陆游《书愤 》) (2) ,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 。(李商隐《锦瑟 》) (3)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 。(苏轼《赤壁赋》) (4)多情自古伤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2~15 小题(16 分) 展示中国文化 “软实力”是时下一个热门词汇。软实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要依靠文化产业。因为文化 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 内涵、价值内涵。 我们的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应该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和 历史中健康的东西,正面的东西,美的东西
我不是说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没有不健康的东西,负面的东西,不美的东西,当然有。然而, 中国文化从总体上是健康的,是美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民族。我不 赞成有的人以偏概全、以丑为美,把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加 以放大、渲染,或者把中国人一个一个描绘成发呆的模样,这样的所谓作品,怎么可能得到国 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怎么可能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呢?我们的文化产品 在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文化的时候,要力求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 介绍中国文化,当然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要介绍各种文化遗产。但同时,更要展示在 这些文化遗产后面的东西。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例如,从杨柳青年画的欢乐喜庆, 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平安、富足生活的强烈愿望;从青州佛像的微笑,可以看出,中国人无论是 在太平岁月,还是在苦难岁月,都能保持乐观、从容的气度;从江南园林可以看到中国人优雅 的生活品住和美感世界。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文化,有活的灵魂,才有深的认识,才能照亮中 国文化的本来面貌,并释放出无穷的意味。 我们文化产品要特别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世价值的内容。 那些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且也最能体 现全人类的普世价值。人们常常说的普世价值并非就是西方价值。比如,我们从孔子的《论语》 和天坛建筑,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的心境;从万里长城到郑和下西洋,可以 看出中国人对和平的永恒祈求;从20世纪老上海的开放活力,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 包容,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普世价值,需要着重展示、照亮 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要展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 情调、人生愿望和追求。例如,从《清明上河图》中宋代都城老百姓那种快乐的气氛,可以感 受到中国人对和谐生活的满足;从中国人在弹琴、下棋、饮酒、喝茶时的诗意氛围,可以看到 中国人的审美追求。普通老百姓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愿望和审美情趣,对一个民族生 存和历史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都能承受,这和老百姓的内在心态 密切相关。 总之,我们要提升软实力,就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引导整个社会,同时,向 世界显示中国人高尚的精神世界和优雅的精神趣味 (节选自《人民日报》作者:叶朗)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 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提升软实力,依靠的是文化产业,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 众面广的文化产品。 B.作者认为渲染、放大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的作品, 使得中国文化得不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C.介绍中国文化,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介绍各种文化遗产,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 文化,才有活的灵魂 D.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中国特色的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 且也最能体现全人类的普世价值 E.弹琴、下棋、饮酒、喝茶的生活实践,展示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 第4页共12页
第 4 页 共 12 页 我不是说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没有不健康的东西,负面的东西,不美的东西,当然有。然而, 中国文化从总体上是健康的,是美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民族。我不 赞成有的人以偏概全、以丑为美,把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加 以放大、渲染,或者把中国人一个一个描绘成发呆的模样,这样的所谓作品,怎么可能得到国 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怎么可能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呢?我们的文化产品 在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文化的时候,要力求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 介绍中国文化,当然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要介绍各种文化遗产。但同时,更要展示在 这些文化遗产后面的东西。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例如,从杨柳青年画的欢乐喜庆, 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平安、富足生活的强烈愿望;从青州佛像的微笑,可以看出,中国人无论是 在太平岁月,还是在苦难岁月,都能保持乐观、从容的气度;从江南园林可以看到中国人优雅 的生活品住和美感世界。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文化,有活的灵魂,才有深的认识,才能照亮中 国文化的本来面貌,并释放出无穷的意味。 我们文化产品要特别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世价值的内容。 那些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且也最能体 现全人类的普世价值。人们常常说的普世价值并非就是西方价值。比如,我们从孔子的《论语》 和天坛建筑,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的心境;从万里长城到郑和下西洋,可以 看出中国人对和平的永恒祈求;从 20 世纪老上海的开放活力,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 包容,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普世价值,需要着重展示、照亮。 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要展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 情调、人生愿望和追求。例如,从《清明上河图》中宋代都城老百姓那种快乐的气氛,可以感 受到中国人对和谐生活的满足;从中国人在弹琴、下棋、饮酒、喝茶时的诗意氛围,可以看到 中国人的审美追求。普通老百姓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愿望和审美情趣,对一个民族生 存和历史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都能承受,这和老百姓的内在心态 密切相关。 总之,我们要提升软实力,就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引导整个社会,同时,向 世界显示中国人高尚的精神世界和优雅的精神趣味。 (节选自《人民日报》作者:叶朗)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选两项给 5 分,选对一项 给 2 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 分) A.提升软实力,依靠的是文化产业,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 众面广的文化产品。 B.作者认为渲染、放大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的作品, 使得中国文化得不到国际社会的认同。 C.介绍中国文化,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介绍各种文化遗产,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 文化,才有活的灵魂。 D.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中国特色的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 且也最能体现全人类的普世价值。 E.弹琴、下棋、饮酒、喝茶的生活实践,展示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
人生愿望和审美追求 13.依据文章内容的理解,下列材料中不符合文中列举的“普世价值”的一项是()3分) A.《庄子》中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意识 B.玄奘大师和义净大师先后赴印度取经 C.《孙子兵法》《韩非子》中揭示的“兵不厌诈”的思想 D.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14.最后一段强调“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更高的精神追求”是针对什么情 形而提出的?4分) 15.根据文本内容,文化产品应该如何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 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 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文学类文本阅读 新年的故事 向伟明 不知不觉中走到了一年的尽头,新年悄悄地来临 除夕的夜空被五彩缤纷的烟花点缀着,一整个夜里都充斥着爆竹的噼里啪啦声,小儿们在 欢呼过年,各种辞旧岁迎新春的声音响成一片。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老人们的这句话里,我似乎听出了一丝伤感。 大厅上,流泪的红烛一薇截地变短,最后终于化为一堆灰烬。夜空中,明艳的烟花释放着 它们短暂的美丽。拿着打火机,我去引爆那一串鞭炮,它们会在一刹那间化作满地的碎屑…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日渐缩短的生命,满头的青丝转瞬间变成了雪片,往日的红颜 终将老去,心里蓦地滋生着一种莫名的忧郁和悲伤。叹生命短暂如斯,叹命运浅薄如纸。岁月 如水,某一天,我也将青春不再。这个新年的钟声,一个声响就是一把铁锤,重重地敲打着我 的心。 站在院子里,看满地纸屑纷纷乱乱,看小孩们天真无邪的笑容。明媚的阳光下,他们在谱 写着新年的故事。我是在该看风景的时候看人,情不自禁编故事。流年似水,似水的流年,诗 样的情怀。一副红艳艳的春联,一对高高而挂的大红灯笼,都曾寄托着我们五彩斑斓的梦和 美好的祝愿。然而,终究会有这么一天,岁月会无情地把我们变老,最后走到生命的终点。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回想起了我无忧无虑的童年,漫长曲折的少年时代,从看似遥遥无期 的翘首以待,到飞逝如电的光阴走到了这个新年。从前一直都盼着自己快快长大,如今却又开 始害怕,我希望自己永远不要长大才好。 记得那年的除夕之夜,我与好友并肩而坐听钟声,在她天真无邪的脸上我看到了春天,那 个新年的故事便有了新的起点。于是,我不再有黑夜来临的恐慌和寂寞,一切死寂都与我无緣 可是,岁月最终还是把我们分开,天各一方,许多年来都不曾相见。重游当年那条小巷,环绕 我的是无边的黑暗,回首往事,不禁黯然。我们的这条小巷,是否承载过同样的故事? 沉淀所有的心情,回到纯真的最初,离别并不代表永诀,离别只是新的追求的开始。春夏 秋冬的轮回,流转青春善变的容颜,注定会将长发飞扬的女孩、神采奕奕的少年和曾经稚气的 第5页共12页
第 5 页 共 12 页 人生愿望和审美追求。 13.依据文章内容的理解,下列材料中不符合文中列举的“普世价值”的一项是( )(3 分) A.《庄子》中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意识 B.玄奘大师和义净大师先后赴印度取经 C.《孙子兵法》《韩非子》中揭示的“兵不厌诈”的思想。 D.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14.最后一段强调“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更高的精神追求”是针对什么情 形而提出的?(4 分) 15.根据文本内容,文化产品应该如何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4 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 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新年的故事 向伟明 不知不觉中走到了一年的尽头,新年悄悄地来临。 除夕的夜空被五彩缤纷的烟花点缀着,一整个夜里都充斥着爆竹的噼里啪啦声,小儿们在 欢呼过年,各种辞旧岁迎新春的声音响成一片。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老人们的这句话里,我似乎听出了一丝伤感。 大厅上,流泪的红烛一截截地变短,最后终于化为一堆灰烬。夜空中,明艳的烟花释放着 它们短暂的美丽。拿着打火机,我去引爆那一串鞭炮,它们会在一刹那间化作满地的碎屑……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日渐缩短的生命,满头的青丝转瞬间变成了雪片,往日的红颜 终将老去,心里蓦地滋生着一种莫名的忧郁和悲伤。叹生命短暂如斯,叹命运浅薄如纸。岁月 如水,某一天,我也将青春不再。这个新年的钟声,一个声响就是一把铁锤,重重地敲打着我 的心。 站在院子里,看满地纸屑纷纷乱乱,看小孩们天真无邪的笑容。明媚的阳光下,他们在谱 写着新年的故事。我是在该看风景的时候看人,情不自禁编故事。流年似水,似水的流年,诗 一样的情怀。一副红艳艳的春联,一对高高而挂的大红灯笼,都曾寄托着我们五彩斑斓的梦和 美好的祝愿。然而,终究会有这么一天,岁月会无情地把我们变老,最后走到生命的终点。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回想起了我无忧无虑的童年,漫长曲折的少年时代,从看似遥遥无期 的翘首以待,到飞逝如电的光阴走到了这个新年。从前一直都盼着自己快快长大,如今却又开 始害怕,我希望自己永远不要长大才好。 记得那年的除夕之夜,我与好友并肩而坐听钟声,在她天真无邪的脸上我看到了春天,那 个新年的故事便有了新的起点。于是,我不再有黑夜来临的恐慌和寂寞,一切死寂都与我无缘。 可是,岁月最终还是把我们分开,天各一方,许多年来都不曾相见。重游当年那条小巷,环绕 我的是无边的黑暗,回首往事,不禁黯然。我们的这条小巷,是否承载过同样的故事? 沉淀所有的心情,回到纯真的最初,离别并不代表永诀,离别只是新的追求的开始。春夏 秋冬的轮回,流转青春善变的容颜,注定会将长发飞扬的女孩、神采奕奕的少年和曾经稚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