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籁州市六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测试时间:150分钟卷面总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 、(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赍发(j) 央浼(mian) 撮合(cuo) 嗤之 以鼻(ch) B.饥馑(jin) 喧阗(tian) 傩戏(nu6) 剜肉补 疮(wan) C.提防(t1) 迤逦(1i) 岑寂(cen) 铢必较(zhi) D.尺牍(d) 熟稔(ren) 戗兽(qian) 不落 言筌(qia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修茸援例疏朗穷且益艰 遐观气慨坍缩形 容枯稿 C.付梓舟楫迁徙颠沛流离 D.戌守优渥干躁色 厉内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晚上8点,随着一曲髙亢的迪斯科舞曲响起,现场音乐声响振聋发聩,但舞 池里依然“人满为患” B.良好的口碑来自产品的品质,更来自对品牌的信赖,这是国内外许多厂商趋 之若鹜却不可多得的 C.如果读者想迅速了解这位先生的生平履历,斯图尔特的这篇短小精悍的传记 就足以满足这个要求 D.在法国或英国,一堂课常常需要持续两三个小时,而这期间,学生们几乎是 直笔耕不辍地记笔记。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穆天子传》是个神话传说,可史书上却把它归于帝王《起居注》一类;《 海经》也是神话传说,《汉书》中却把它归于《地理志》中 B.为使所谓“综合性思考”能够顺利进行,需要对这种不连贯进行“加工” 即把不连贯的地方加以填补,这无论对旧诗新诗都是需要的 C.“瞧你这小胆儿,”媳妇敲了小张的额头一下说,“说个瞎话怕成这样,难 怪你这么多年都提不起来,哪个领导敢用你呀! D.这幽人究竟是谁?是庞公的精灵?还是诗人自己?恐怕那时连他自己也分辨 不出,因为在心理上他早已与那位先贤同体化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针对美军考本斯号巡洋舰与中国辽宁舰编队在南海相遇,美国国防部长哈尔 格表示,只有双方克制才能避免冲突。 B.出手相助反遭诬陷虽然令人寒心,但是这个社会需要正能量,我们的出租车 司机肩负着传递这份能量的职责
江西省赣州市六校 2013-2014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测试时间:150 分钟 卷面总分:150 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6 分) 本卷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 一、(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赍发(jī) 央浼(miǎn) 撮合(cuō) 嗤之 以鼻(chī) B.饥馑(jǐn) 喧阗(tián) 傩戏(nuó) 剜肉补 疮(wān) C.提防(tí) 迤逦(lǐ) 岑寂(cén) 锱 铢必较(zhī) D.尺牍(dú) 熟稔(rěn) 戗兽(qiàn) 不落 言筌(qi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修茸 援例 疏朗 穷且益艰 B.遐观 气慨 坍缩 形 容枯稿 C.付梓 舟楫 迁徙 颠沛流离 D.戌守 优渥 干躁 色 厉内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晚上 8 点,随着一曲高亢的迪斯科舞曲响起,现场音乐声响振聋发聩,但舞 池里依然“人满为患”。 B.良好的口碑来自产品的品质,更来自对品牌的信赖,这是国内外许多厂商趋 之若鹜却不可多得的。 C.如果读者想迅速了解这位先生的生平履历,斯图尔特的这篇短小精悍的传记 就足以满足这个要求。 D.在法国或英国,一堂课常常需要持续两三个小时,而这期间,学生们几乎是 一直笔耕不辍地记笔记。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 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穆天子传》是个神话传说,可史书上却把它归于帝王《起居注》一类;《山 海经》也是神话传说,《汉书》中却把它归于《地理志》中。 B.为使所谓“综合性思考”能够顺利进行,需要对这种不连贯进行“加工”—— 即把不连贯的地方加以填补,这无论对旧诗新诗都是需要的。 C.“瞧你这小胆儿,”媳妇敲了小张的额头一下说,“说个瞎话怕成这样,难 怪你这么多年都提不起来,哪个领导敢用你呀!” D.这幽人究竟是谁?是庞公的精灵?还是诗人自己?恐怕那时连他自己也分辨 不出,因为 在心理上他早已与那位先贤同体化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针对美军考本斯号巡洋舰与中国辽宁舰编队在南海相遇,美国国防部长哈尔 格表示,只有双方克制才能避免冲突。 B.出手相助反遭诬陷虽然令人寒心,但是这个社会需要正能量,我们的出租车 司机肩负着传递这份能量的职责
C.中国“雪龙”号在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之后,终因天气条件恶劣,冰层太厚, 俄罗斯南极科考船仍然未能脱险 D.曼德拉几乎赢得了所有国家的掌声,即使是利益相对的国家一一“美国”和 朝鲜”,也对其成就同时给予了赞誉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羽保护着糜夫人,糜夫人受了重伤,关羽苦苦劝说糜夫人抱着阿斗上马, 自己步行护卫,夫人不肯,此时曹操的追兵又至,夫人于是弃阿斗于地,就拔剑 自杀了。(《三国演义》) B.堂吉诃德第三次出游,要到托波索去拜访意中人杜尔西内娅公主。可镇上并 没有公主,桑丘想了个主意,把路上遇到的三个乡下女人说成是杜尔西内娅和随 从。(《堂吉诃德》) C.曹操派蒋干去东吴探虚实。周瑜把蒋干安置在西山,蒋干夜访庞统,庞统向 曹操献“连环计”,使得曹操将全部战船钉在一起,为周瑜火攻成功创造了条件 (《三国演义》) D.孔子的四个学生在谈各自的志向时,子路说“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 也”;冉有说“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则“愿为 小相”而已。(《论语》)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包括政治伦理(形制、色彩、工官制度的建筑等级)、社 会伦理(礼教、宗法、礼俗与建筑空间、形制的对应)、人生伦理(建筑的生命 观)以及生态伦理(天人合一、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等等。这些建筑、建造法 则的伦理精神正逐渐在失落 建筑伦理描述的是建筑和与之相关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它所表达的是对这些关 系的价值判断。从广度上,建筑伦理的研究范围包含了建筑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 系,建筑的社会和环境意义以及建筑从业者的职业道德、价值取向等。从深度上, 建筑伦理强调的价值准则是基础的、公认的、正确的,是关乎建筑的本质、意义 等核心问题的,是所有建筑活动所应共同坚守的价值底线 建筑师关心的是通过专业知识、理性分析、设计和建造,把项目做好,但是他却 不得不面对来自外部的约束力。比如开发商的想法就是为企业赚钱,这是企业的 目标所在,他们可能为了获取更多利益而去违反和突破城市规划的原则,这样的 伦理可能也造成了城市里公众利益的受损。各个行业之间的利益,都跟建筑师的 工作产生了冲突,跟城市的整体利益产生了冲突。 回归理性,以“用”为先,就是将实用、适用、经济等充分地考虑;回归生态, 以“俭”为先,就是谈到生态的时候,先做减法,也先做朴实、节约的建筑;回 归本土,以“和”为先,这不仅是要看形式,而且是要落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些和谐的内在逻辑,而不是张扬的、夺人眼球的创造方式;回归和谐,以“礼” 为先,也就是建筑与自然、城市的关系,更应该注意和谐的关系;回归专业,以 “责”为先,这些年,建筑师好像只是在做事情,话语权不够,好的建筑必须要 有好的设备、建筑材料,招投标的方式造成了建筑师对这些要素的失控,建筑师 在工地上的话语权不够,就很难达到应有的目的;回归社会,以“公”为先,在 设计和建造中,以公共利益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回归建筑,以“品”为先,在 设计中最重要的是品质,建筑师应该对自己建筑的品质负责
C.中国“雪龙”号在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之后,终因天气条件恶劣,冰层太厚, 俄罗斯南极科考船仍然未能脱险。 D.曼德拉几乎赢得了所有国家的掌声,即使是利益相对的国家——“美国”和 “朝鲜”,也对其成就同时给予了赞誉。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羽保护着糜夫人,糜夫人受了重伤,关羽苦苦劝说糜夫人抱着阿斗上马, 自己步行护卫,夫人不肯,此时曹操的追兵又至,夫人于是弃阿斗于地,就拔剑 自杀了。(《三国演义》) B.堂吉诃德第三次出游,要到托波索去拜访意中人杜尔西内娅公主。可镇上并 没有公主,桑丘想了个主意,把路上遇到的三个乡下女人说成是杜尔西内娅和随 从。(《堂吉诃德》) C.曹操派蒋干去东吴探虚实。周瑜把蒋干安置在西山,蒋干夜访庞统,庞统向 曹操献“连环计”,使得曹操将全部战船钉在一起,为周瑜火攻成功创造了条件。 (《三国演义》) D.孔子的四个学生在谈各自的志向时,子路说“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 也”;冉有说“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则“愿为 小相”而已。(《论语》)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包括政治伦理(形制、色彩、工官制度的建筑等级)、社 会伦理(礼教、宗法、礼俗与建筑空间、形制的对应)、人生伦理(建筑的生命 观)以及生态伦理(天人合一、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等等。这些建筑、建造法 则的伦理精神正逐渐在失落。 建筑伦理描述的是建筑和与之相关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它所表达的是对这些关 系的价值判断。从广度上,建筑伦理的研究范围包含了建筑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 系,建筑的社会和环境意义以及建筑从业者的职业道德、价值取向等。从深度上, 建筑伦理强调的价值准则是基础的、公认的、正确的,是关乎建筑的本质、意义 等核心问题的,是所有建筑活动所应共同坚守的价值底线。 建筑师关心的是通过专业知识、理性分析、设计和建造,把项目做好,但是他却 不得不面对来自外部的约束力。比如开发商的想法就是为企业赚钱,这是企业的 目标所在,他们可能为了获取更多利益而去违反和突破城市规划的原则,这样的 伦理可能也造成了城市里公众利益的受损。各个行业之间的利益,都跟建筑师的 工作产生了冲突,跟城市的整体利益产生了冲突。 回归理性,以“用”为先,就是将实用、适用、经济等充分地考虑;回归生态, 以“俭”为先,就是谈到生态的时候,先做减法,也先做朴实、节约的建筑;回 归本土,以“和”为先,这不仅是要看形式,而且是要落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 些和谐的内在逻辑,而不是张扬的、夺人眼球的创造方式;回归和谐,以“礼” 为先,也就是建筑与自然、城市的关系,更应该注意和谐的关系;回归专业,以 “责”为先,这些年,建筑师好像只是在做事情,话语权不够,好的建筑必须要 有好的设备、建筑材料,招投标的方式造成了建筑师对这些要素的失控,建筑师 在工地上的话语权不够,就很难达到应有的目的;回归社会,以“公”为先,在 设计和建造中,以公共利益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回归建筑,以“品”为先,在 设计中最重要的是品质,建筑师应该对自己建筑的品质负责
总的来讲,就是希望社会各个层面上,都能回到理性的立场看待我们的人居环境 发展,同时也以善意的心态来处理建筑文化。比如决策者,不论是政府官员还是 开发商,能够理性地选择建筑方案,尊重建筑师;从设计体制来讲,需要理性规 范;从设计者来讲,更要理性思考、善意引导而不是追风趋俗:而对于使用者来 说,也需要做到理性认知和尊重建筑文化,如果所有的建筑都能得到尊重,那么 这个行业也会更有发展前景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7.下列关于“建筑伦理”与“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建筑伦理关乎建筑的本质、意义等核心问题,它强调基础的、公认的、正确 的价值准则,是所有活动应坚守的价值底线。 B.建筑伦理,是对建筑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并表达出对这些要素 之间的关系的价值判断。 C.建筑伦理是研究建筑和与之相关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筑的社会意义以及 建筑从业者的职业道德、价值取向等。 D.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既包括政治伦理、社会伦理,也包括人生伦理、生态 伦理等。这些建筑、建造法则的伦理精神正逐渐在失落。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建筑师在工作时必须面对来自外部的约束力,虽然他关心的是通过专业知识 理性分析、设计和建造,把项目做好。 B.建筑要回归理性,就是要以“用”为先,充分地考虑实用、适用、经济等 建筑要回归生态,就是要以“俭”为先。 建筑要回归本土,就是要以“和”为先。这不是要看形式,而是要落到中国 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和谐的内在逻辑。 D.建筑要回归专业,以“责”为先,就是建筑师要有一定的话语权,好的建筑 必须确保要有好的设备、建筑材料等要素。 9.从全文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政府官员、开发商等决策者,要能够理性地选择建筑方案,尊重建筑师;设 计体制要理性规范:设计者要善于思考、展示个性。 B.建筑的使用者要理性认知,尊重建筑文化。如果我们所有的建筑都能够得到 尊重,那么各个行业也会更有发展的前景。 C.社会各个层面,要都能回到理性的立场,理性地看待我们的人居环境发展, 同时也以善意的心态来处理建筑文化 D.建筑要以“公”为先,在设计和建造中,要优先考虑公共利益;要以“品” 为先,每个建筑师必须对所有建筑的品质负责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越岭东向二里,至仰天坪,因谋尽汉阳之胜。汉阳为庐山最高顶,此坪则为僧庐 之最高者。坪之阴,水俱北流从九江;其阳,水俱南下属南康。余疑坪去汉阳当 不远,僧言中隔桃花峰,尚有十里遥。出寺,雾渐解。从山坞西南行,循桃花峰 东转,过晒谷石,越岭南下,复上则汉阳峰也。先是遇一僧,谓峰顶无可托宿, 宜投慧灯僧舍,因指以路。未至峰顶二里,落照盈山,遂如僧言,东向越岭,转 而西南,即汉阳峰之阳也。一径循山,重嶂幽寂,非复人世。里许,蓊然竹丛中 得一龛,有僧短发覆额,破衲赤足者,即慧灯也,方挑水磨腐。竹内僧三四人
总的来讲,就是希望社会各个层面上,都能回到理性的立场看待我们的人居环境 发展,同时也以善意的心态来处理建筑文化。比如决策者,不论是政府官员还是 开发商,能够理性地选择建筑方案,尊重建筑师;从设计体制来讲,需要理性规 范;从设计者来讲,更要理性思考、善意引导而不是追风趋俗;而对于使用者来 说,也需要做到理性认知和尊重建筑文化,如果所有的建筑都能得到尊重,那么 这个行业也会更有发展前景。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 7. 下列关于“建筑伦理”与“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建筑伦理关乎建筑的本质、意义等核心问题,它强调基础的、公认的、正确 的价值准则,是所有活动应坚守的价值底线。 B.建筑伦理,是对建筑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并表达出对这些要素 之间的关系的价值判断。 C.建筑伦理是研究建筑和与之相关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筑的社会意义以及 建筑从业者的职业道德、价值取向等。 D.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既包括政治伦理、社会伦理,也包括人生伦理、生态 伦理等。这些建筑、建造法则的伦理精神正逐渐在失落。 8.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建筑师在工作时必须面对来自外部的约束力,虽然他关心的是通过专业知识、 理性分析、设计和建造,把项目做好。 B.建筑要回归理性,就是要以“用”为先,充分地考虑实用、适用、经济等; 建筑要回归生态,就是要以“俭”为先。 C.建筑要回归本土,就是要以“和”为先。这不是要看形式,而是要落到中国 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和谐的内在逻辑。 D.建筑要回归专业,以“责”为先,就是建筑师要有一定的话语权,好的建筑 必须确保要有好的设备、建筑材料等要素。 9.从全文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政府官员、开发商等决策者,要能够理性地选择建筑方案,尊重建筑师;设 计体制要理性规范;设计者要善于思考、展示个性。 B.建筑的使用者要理性认知,尊重建筑文化。如果我们所有的建筑都能够得到 尊重,那么各个行业也会更有发展的前景。 C.社会各个层面,要都能回到理性的立场,理性地看待我们的人居环境发展, 同时也以善意的心态来处理建筑文化。 D.建筑要以“公”为先,在设计和建造中,要优先考虑公共利益;要以“品” 为先,每个建 筑师必须对所有建筑的品质负责。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 越岭东向二里,至仰天坪,因谋尽汉阳之胜。汉阳为庐山最高顶,此坪则为僧庐 之最高者。坪之阴,水俱北流从九江;其阳,水俱南下属南康。余疑坪去汉阳当 不远,僧言中隔桃花峰,尚有十里遥。出寺,雾渐解。从山坞西南行,循桃花峰 东转,过晒谷石,越岭南下,复上则汉阳峰也。先是遇一僧,谓峰顶无可托宿, 宜投慧灯僧舍,因指以路。未至峰顶二里,落照盈山,遂如僧言,东向越岭,转 而西南,即汉阳峰之阳也。一径循山,重嶂幽寂,非复人世。里许,蓊然竹丛中 得一龛,有僧短发覆额,破衲赤足者,即慧灯也,方挑水磨腐。竹内僧三四人
衣履揖客,皆慕灯远来者。复有赤脚短发僧从崖间下,问之,乃云南鸡足山僧。 灯有徒,结茅于内,其僧历悬崖访之,方返耳。余即拉一僧为导,攀援半里,至 其所。石壁峭削,悬梯以度,一茅如慧灯龛。僧本山下民家,亦以慕灯居此。至 是而上仰汉阳,下俯绝壁,与世复隔矣。暝色已合,归宿灯龛。灯煮腐相饷,前 指路僧亦至。灯半月一腐,必自己出,必遍及其徒。徒亦自至,来僧其一也。 二十一日别灯,从龛后小径直跻汉阳峰。攀茅拉棘,二里,至峰顶。南瞰鄱湖 水天浩荡。东瞻湖口,西盼建昌,诸山历历,无不俯首失恃。惟北面之桃花峰, 铮铮比肩,然昂霄逼汉,此其最矣。下山二里,循旧路,向五老峰。汉阳、五老, 俱匡庐南面之山,如两角相向,而犁头尖界于中,退于后,故两峰相望甚近。而 路必仍至金竹坪,绕犁头尖后,出其左胁,北转始达五老峰,自汉阳计之,且三 十里。余始至岭角,望峰顶坦夷,莫详五老面目。及至峰顶,风髙水绝,寂无居 者。因遍历五老峰,始知是山之阴,一冈连属;阳则山从绝顶平剖,列为五枝 凭空下坠者万仞,外无重冈叠嶂之蔽,际目甚宽。然彼此相望,则五峰排列自掩 览不能兼收;惟登一峰,则两旁无底。峰峰各奇不少让,真雄旷之极观也! (徐霞客《游庐山门记江西九江府》)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谋尽汉阳之胜 胜:名胜 B.下山二里,循旧路 循:沿着 C.灯半月一腐 腐:豆腐 D.则五峰排列自掩 掩:遮掩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转而西南 若亡郑而有利 于君 复上则汉阳峰也 则刘病日笃 C.灯有徒,结茅于内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亦以慕灯居此 农人告余以春及 12.下列四组句子中,分别是在汉阳峰顶与五老峰顶所见的一组是() A.其阳,水俱南下属南康 诸山历历,无 不俯首失恃 B.南瞰鄱湖,水天浩荡 风高水绝,寂无居 者 C.石壁峭削,悬梯以度 阳则山从绝顶平剖 列为五枝 D.铮铮比肩,然昂霄逼汉 径循山, 重嶂幽寂 第Ⅱ卷(主观题,共114分)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谓峰顶无可托宿,宜投慧灯僧舍,因指以路。(4分) 文 (2)竹内僧三四人,衣履揖客,皆慕灯远来者。(4分)
衣履揖客,皆慕灯远来者。复有赤脚短发僧从崖间下,问之,乃云南鸡足山僧。 灯有徒,结茅于内,其僧历悬崖访之,方返耳。余即拉一僧为导,攀援半里,至 其所。石壁峭削,悬梯以度,一茅如慧灯龛。僧本山下民家,亦以慕灯居此。至 是而上仰汉阳,下俯绝壁,与世复隔矣。暝色已合,归宿灯龛。灯煮腐相饷,前 指路僧亦至。灯半月一腐,必自己出,必遍及其徒。徒亦自至,来僧其一也。 二十一日别灯,从龛后小径直跻汉阳峰。攀茅拉棘,二里,至峰顶。南瞰鄱湖, 水天浩荡。东瞻湖口,西盼建昌,诸山历历,无不俯首失恃。惟北面之桃花峰, 铮铮比肩,然昂霄逼汉,此其最矣。下山二里,循旧路,向五老峰。汉阳、五老, 俱匡庐南面之山,如两角相向,而犁头尖界于中,退于后,故两峰相望甚近。而 路必仍至金竹坪,绕犁头尖后,出其左胁,北转始达五老峰,自汉阳计之,且三 十里。余始至岭角,望峰顶坦夷,莫详五老面目。及至峰顶,风高水绝,寂无居 者。因遍历五老峰,始知是山之阴,一冈连属;阳则山从绝顶平剖,列为五枝, 凭空下坠者万仞,外无重冈叠嶂之蔽,际目甚宽。然彼此相望,则五峰排列自掩, 一览不能兼收;惟登一峰,则两旁无底。峰峰各奇不少让,真雄旷之极观也! (徐霞客《游庐山门记江西九江府》) 1 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谋尽汉阳之胜 胜:名胜 B.下山二里,循旧路 循:沿着 C.灯半月一腐 腐:豆腐 D.则五峰排列自掩 掩:遮掩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转而西南 若亡郑而有利 于君 B. 复上则汉阳峰也 则刘病日笃 C. 灯有徒,结茅于内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D.亦以慕灯居此 农人告余以春及 12.下列四组句子中,分别是在汉阳峰顶与五老峰顶所见的一组是( ) A.其阳,水俱南下属南康 诸山历历,无 不俯首失恃 B.南瞰鄱湖,水天浩荡 风高水绝,寂无居 者 C.石壁峭削,悬梯以度 阳则山从绝顶平剖, 列为五枝 D.铮铮比肩,然昂霄逼汉 一径循山, 重嶂幽寂 第Ⅱ卷(主观题,共 114 分) 四、(28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 分) (1)谓峰顶无可托宿,宜投慧灯僧舍,因指以路。(4 分) 译 文: (2)竹内僧三四人,衣履揖客,皆慕灯远来者。(4 分)
译 文 (3)峰峰各奇不少让,真雄旷之极观也!(4分) 译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共8分) 狱中对月 清宋琬 疏星耿耿逼人寒,清漏丁丁③画角残。 客泪久从悉外尽,月明犹许醉中看。 栖乌绕树冰霜苦,哀雁横天关塞难。 料得故园今夜梦,随风应已到长安。 注:①宋琬,清初著名诗人。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芜湖抽分、吏部 郎中,历任陇西道、永平道、绍宁道。顺治十八年擢浙江按察使,因山东于七农 民起义,仇家告他有牵连,因此,系禁三年,几乎死于狱中。②耿耿:明亮。③ 丁丁:滴漏声。 (1)结合全诗分析“客泪”的原因。(3分) (2)诗的前两联请从虚实的角度赏析全诗。(5分) 5.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怀良辰以孤往, 登东皋以舒啸 。(陶渊 明《归去来兮辞》)
译 文: (3)峰峰各奇不少让,真雄旷之极观也!(4 分) 译 文: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共 8 分) 狱中对月 清 宋琬① 疏星耿耿②逼人寒,清漏丁丁③画角残。 客泪久从悉外尽,月明犹许醉中看。 栖乌绕树冰霜苦,哀雁横天关塞难。 料得故园今夜梦,随风应已到长安。 注:①宋琬,清初著名诗人。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芜湖抽分、吏部 郎中,历任陇西道、永平道、绍宁道。顺治十八年擢浙江按察使,因山东于七农 民起义,仇家告他有牵连,因此,系禁三年,几乎死于狱中。②耿耿:明亮。③ 丁丁:滴漏声。 (1)结合全诗分析“客泪”的原因。(3 分) (2)诗的前两联请从虚实的角度赏析全诗。(5 分) 15. 古诗文填空。(5 题限选 4 题)(8 分) (1)怀良辰以孤往,_____________。登东皋以舒啸,_____________。(陶渊 明《归去来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