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计算融入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把估算放在与口算、笔算同等重要的地位 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是《课程标准》为学生提供的关于估 算的学习目标。要落实这一目标,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①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 中的广泛作用,认识到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②将估算、口算、笔算的数学 结合起来。教学时,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估算算法与其他算法结合起来应用, 使学生真切感受不同计算方法的作业,感受估算的应用价值。③适当补充一些与学生生活密 切联系的估算内容,加大估算应用的力度,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4、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乘法和除法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入手 将乘法运算的思维方法迁移到除法当中。如:教学60÷3()时,可引导学生思考3×() 60。又如,在验算除法时,可依据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引出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检验 方法。这样,通过从矛盾的双方入手,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既掌握了除 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又培养了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口算除法 第一课时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数以及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数 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数以及 课题 课型 新课 位数除几百几十数 教学目1、使学生理解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学会正确、熟练 标地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将掌握的口算乘法知识迁移到口算除法中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 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能正确进行口算。 点 教学难掌握口算除法的思维方法,理解算理 点 教具准|口算卡片、小棒 备 个性化设计及 教学设计 反思 学前准备 教 学|1、口算。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 过 程/2、口答。 60里面有几个十?800里面有几个百?240里面有几个十? 3、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根 二、探究新知
11 法计算融入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把估算放在与口算、笔算同等重要的地位。 “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是《课程标准》为学生提供的关于估 算的学习目标。要落实这一目标,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①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 中的广泛作用,认识到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②将估算、口算、笔算的数学 结合起来。教学时,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估算算法与其他算法结合起来应用, 使学生真切感受不同计算方法的作业,感受估算的应用价值。③适当补充一些与学生生活密 切联系的估算内容,加大估算应用的力度,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4、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乘法和除法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入手, 将乘法运算的思维方法迁移到除法当中。如:教学 60÷3( )时,可引导学生思考 3×() =60。又如,在验算除法时,可依据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引出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检验 方法。这样,通过从矛盾的双方入手,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既掌握了除 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又培养了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口算除法 第一课时 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数以及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数 课题 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数以及 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数 课型 新课 教学目 标 1、使学生理解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学会正确、熟练 地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将掌握的口算乘法知识迁移到口算除法中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 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 点 能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 点 掌握口算除法的思维方法,理解算理。 教具准 备 口算卡片、小棒。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设 计 个性化设计及 反思 一、 学前准备 1、口算。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 2、口答。 60 里面有几个十?800 里面有几个百?240 里面有几个十? 3、把 6 根小棒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是多少根?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11页例1 (1)教师:我们来帮助小朋友解决问题吧。 提问:一共有多少张纸?平均分给几人?怎样理解平均分给几 人?求每人得到多少张,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60÷3 (2)尝试解答60÷3 (3)交流、汇报计算方法 (4)动手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6捆小棒,分一分 (5)说说谁的方法最简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进行口算。 (6)同桌交流60÷3的口算过程 教师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学习600÷3= (1)板书:600÷3 师:这道题应怎样想呢? (2)尝试口算600÷3= (3)提问:谁能说出600÷3的口算方法 3、学习教材第12页例2。 (1)教师:一共有几个班上手工课?一共用去多少张彩色手 工纸?怎样理解求平均每班用了多少张,怎样列式? 板书:120÷3 (2)观察被除数与刚才所学例题中的被除数有什么不同。 (3)引导学生独立口算 (4)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11页“做一做“。 (1)集体看“做一做“ (2)观察每组中上下两题的异同。 (3)找出其中的运算规律。 (4)独立完成 (5)验证其运算规律是否正确。(当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 倍,除数不变时,商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 2、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1-3题。 (1)独立完成 (2)边做边口述口算过程。 四、思维训练 1、列式并写出得数。 (1)6000除以3的多少? (2)3600除以4的多少? 2、抢答。(口算卡)
12 1、学习教材第 11 页例 1。 (1)教师:我们来帮助小朋友解决问题吧。 提问:一共有多少张纸?平均分给几人?怎样理解平均分给几 人?求每人得到多少张,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60÷3 (2)尝试解答 60÷3 (3)交流、汇报计算方法。 (4)动手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 6 捆小棒,分一分。 (5)说说谁的方法最简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进行口算。 (6)同桌交流 60÷3 的口算过程。 教师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学习 600÷3= (1)板书:600÷3= 师:这道题应怎样想呢? (2)尝试口算 600÷3= (3)提问:谁能说出 600÷3 的口算方法。 3、学习教材第 12 页例 2。 (1)教师:一共有几个班上手工课?一共用去多少张彩色手 工纸?怎样理解求平均每班用了多少张,怎样列式? 板书:120÷3 (2)观察被除数与刚才所学例题中的被除数有什么不同。 (3)引导学生独立口算。 (4)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 11 页“做一做“。 (1)集体看“做一做“。 (2)观察每组中上下两题的异同。 (3)找出其中的运算规律。 (4)独立完成。 (5)验证其运算规律是否正确。(当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除数不变时,商也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 2、教材第 13 页练习三的第 1—3 题。 (1)独立完成。 (2)边做边口述口算过程。 四、思维训练 1、列式并写出得数。 (1)6000 除以 3 的多少? (2)3600 除以 4 的多少? 2、抢答。(口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