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小学 三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1 育才小学 三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2015秋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设计 第1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 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 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 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 教学步骤 情境导入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 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 的单位一一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一)认识时间单位“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 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 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 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 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 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 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 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 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
1 2015 秋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设计 第 1 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 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 分=60 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 1 秒及 1 分(60 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 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 “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 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时间单位“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 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 3 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 1 小格是 1 秒。走 1 大格就是 5 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 进一步类推。 4、体验 1 秒钟 ①师:1 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 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 1 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 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 1 秒,数一个数也是用 1 秒。1 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 短的 1 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 1 秒钟的价 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 1 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 不浪费每 1 分、每 1 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 12 走到数字 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
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 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 以1分=60秒, (三)练习:体验1分钟 l、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四)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一一秒)有了秒针, 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2题 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补充 ①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跑步比赛 师:让我们一起到紧张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 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动 师: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 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 师: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四、作业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 课后反思 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时、分和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的基础上进行教 学的。本课的知识性目标相对简单,但单位时间比较抽象,不象长度单位、质量 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 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几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 抓住如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 的存在,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通过让学生参与倒计时的活动,使学生 初步感受“1秒”的长短,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由于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因而在教学时, 我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来解 决“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及“分与秒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让学生真
2 6 走到 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 10 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 12 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 12,这时经过多长时 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 1 圈,就是 60 秒,这时分针走 1 小格,也就是 1 分钟,所 以 1 分=60 秒。 (三)练习:体验 1 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 1 分钟的长短。 2、师:1 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 1 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 1 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四)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 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 2 题。 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补充: ①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 40( )。 ②小明跑 100 米要用 19( )。 2、跑步比赛 师:让我们一起到紧张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 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 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动: 师: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 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 师: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四、作业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 课后反思: 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时、分和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的基础上进行教 学的。本课的知识性目标相对简单,但单位时间比较抽象,不象长度单位、质量 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 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 1 秒、几秒及 1 分的时间观念。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 抓住如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使学生直观认识生活中“秒” 的存在,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通过让学生参与倒计时的活动,使学生 初步感受“1 秒”的长短,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由于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因而在教学时, 我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来解 决“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及“分与秒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让学生真
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首先通过让学生 拍手、数数、写字、画画等活动让学生体验1秒钟、1分钟的长短,在体验1分 钟时还让学生体验同样是1分钟做不同事情时的不同感受。由此帮助学生建立正 确的时间观念,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意识 4、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事情所需时间,在头脑中建立表象,在估 测其他事情时可借鉴作比较。 当然,除了在学习秒的认识是可以这样做,建立其他数学概念也可运用这样 些做法。 第2课时: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猜谜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 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 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 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教学新课: 1、教学例1:2时=()分 (1)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 a、60+60=120分 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4)教师小结。 2、完成第4页“做一做”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 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方法(一):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 方法(二):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 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
3 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首先通过让学生 拍手、数数、写字、画画等活动让学生体验 1 秒钟、1 分钟的长短,在体验 1 分 钟时还让学生体验同样是 1 分钟做不同事情时的不同感受。由此帮助学生建立正 确的时间观念,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的意识。 4、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事情所需时间,在头脑中建立表象,在估 测其他事情时可借鉴作比较。 当然,除了在学习秒的认识是可以这样做,建立其他数学概念也可运用这样 一些做法。 第 2 课时: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 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 时等于多少分”?“1 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 时,3 时 20 分,6 时,9 时 50 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 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 1:2 时=( )分 (1)教师:1 时等于……?(学生答)那 2 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 a、60+60=120 分 b、2 时就是 2 个 60 分,即 60×2=120 分 (4)教师小结。 2、完成第 4 页“做一做”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 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方法(一):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 方法(二):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 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
60秒=1分(10个1=1个10) 60分=1时(10个10=1个100)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3、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 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 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5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 时 3、竞赛: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 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 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 好地建设祖国。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计算, 用家到学生经过的时间来组织教学。一方面教师要相信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得出计算的时间和方法。另 方面教师也要细致引导,通过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总结和实际应用巩固所学。通过 不断地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3课时:时、分、秒的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 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 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4 60 秒=1 分(10 个 1=1 个 10) 60 分=1 时(10 个 10=1 个 100)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3、教学例 2。 (1)教师投影例 2 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 7 时 30 分离家,7 时 45 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 6 走到 9。走了 3 大格,是 15 分钟。 b、45-30=15,是 15 分钟。 4、小结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 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 5 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 分比 1 时少( )分,1 时比 45 分多( )分。 (2)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 1 时。 3、竞赛: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 时至 3 时 45 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 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 9 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 几分?一节课 40 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 好地建设祖国。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计算, 用家到学生经过的时间来组织教学。一方面教师要相信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得出计算的时间和方法。另一 方面教师也要细致引导,通过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总结和实际应用巩固所学。通过 不断地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 3 课时:时、分、秒的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 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 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