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表 4-13 计算行 《标准》规定值(m) 车速度 停车视距 缓和冲击视距要求 采用值「极限最小半径 (km/b) sr(m V=w STe 般最小竖曲线 3.6 R1 半径 最小长度 120 210 4000a 11025a 11000a 11000 17000 100 100 160 27780 6400 6500 6500 10000 85 110 1778a 3025a 3000 3000 4500 1000a 1406a 1400 1400 2000 40 444 400u 450u 450 700 250 225a 250 250 400 20 111a 100a 100a 100 100 竖曲线最小长度相当于各级道路计算行车速度 的3秒行程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 竖曲线最小长度相当于各级道路计算行车速度 的3秒行程
(三)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设置凹竖曲线的主要目的是缓和行车时的离心力, 确定凹竖曲线半径时,应以离心加速度为控制指 标 R 或L 13a3.6 min 凹形竖曲线的最小半径、长度,除满足缓和离心 力要求外,还应考虑两种视距的要求:一是保证 夜间行车安全,前灯照明应有足够的距离;二是 保证跨线桥下行车有足够的视距 《标准》规定竖曲线的最小长度应满足3行程要 求
⚫ 设置凹竖曲线的主要目的是缓和行车时的离心力, 确定凹竖曲线半径时,应以离心加速度为控制指 标 。 (三)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凹形竖曲线的最小半径、长度,除满足缓和离心 力要求外,还应考虑两种视距的要求:一是保证 夜间行车安全,前灯照明应有足够的距离;二是 保证跨线桥下行车有足够的视距。 《标准》规定竖曲线的最小长度应满足3s行程要 求 。 13 3.6 3.6 2 min 2 2 V L V a V R = = 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