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濰坊市2010年高考模拟试题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装帧原形毕露埋(man怨大腹(pian)便 B.更迭返躬自问商贾(g0)矫(jido)枉过正 C.精粹家长里短订(ding)正垂(xian)三尺 D.粉沫旁征博引逮(dai)捕飞来横(heng)祸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陌生人恐惧”当前被无限夸大,重庆市某中学新制定的“学生安全须知”第五条竟规定:“不 要和陌生人搭话,以防受骗。 B.我家乡腊月二十七夜拜小年,是个盛典。白天忙着烧祭品:猪头、全鸡、大鱼大肉,这 些都是装大盘子的 C.时间这个冰冷却又公平的家伙,你无情,他就无义;你有求,他就给予。人就这样被时 间分分秒秒地度量着。 D.日前,英国政府允许石油公司在马岛海域(英称福克兰群岛)勘探和开采石油,引起阿根廷 强烈抗议,导致两国关系骤然紧张。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土涨的速度”,电视剧《蜗居》里这句台词道出了都市无房族 的与无奈 ②足球界的混乱无序,根植于大的社会背景,社会上的浮躁情绪早已到了足坛的各个领 域
山东省潍坊市 2010 年高考模拟试题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装帧 原形毕露 埋(mái)怨 大腹 (pián)便 B.更迭 返躬自问 商贾(gǔ) 矫 (jiǎo)枉过正 C.精粹 家长里短 订(dìng)正 垂 (xián )三尺 D.粉沫 旁征博引 逮(dài)捕 飞来横(hèng)祸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陌生人恐惧”当前被无限夸大,重庆市某中学新制定的“学生安全须知”第五条竟规定:“不 要和陌生人搭话,以防受骗。” B.我家乡腊月二十七夜拜小年,是个盛典。白天忙着烧祭品:猪头、全鸡、大鱼大肉,这 些都是装大盘子的。 C.时间这个冰冷却又公平的家伙,你无情,他就无义;你有求,他就给予。人就这样被时 间分分秒秒地度量着。 D.日前,英国政府允许石油公司在马岛海域(英称福克兰群岛)勘探和开采石油,引起阿根廷 强烈抗议,导致两国关系骤然紧张。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土涨的速度”,电视剧《蜗居》里这句台词道出了都市无房族 的 与无奈。 ②足球界的混乱无序,根植于大的社会背景,社会上的浮躁情绪早已 到了足坛的各个领 域
③在这借别时刻,无一处不是友谊的诗,感人的诗。人们编成许多诗歌来赞颂这珍贵的 友谊。 A.困惑侵蚀简直B.困惑侵袭简直 C.疑惑侵蚀似乎D.疑惑侵袭似乎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习俗,文章描写细腻生动,结构清晰完整 语言简洁通俗,平易近人。 B.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既有财经名流的高谈阔论,又有普通观众的对话交流,雅俗共 赏,广受观众喜爱。 C.交通局强化管理和服务意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工作开展得绘声绘色,形 象得到整体提升 D.受惠于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上市公司业绩大快人心,在已发布年报的公司中,交出 满意答卷的有百余家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全球经济复苏力度强于预期,但发达国家复苏力度相对疲弱, 确保财政正常运行是许多发达国家目前的当务之急。 从2010年起,山东省将在高考中全部取消省内制定的加分等照顾性政策,并坚持公开 公正原则,做好特殊类型考生的资格审查工作 C.在市政府的帮助下,这群农民工终于在今年春节前向施工单位讨回了工资和利息两万多 元,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去了。 D.红葡萄酒中的抗氧化剂,不仅具有抗老防病的作用,而且能有效地降低胆固醇,防止动 脉粥样硬化,防止正常细胞癌变
③在这惜别时刻, 无一处不是友谊的诗,感人的诗。人们编成许多诗歌来赞颂这珍贵的 友谊。 A.困惑 侵蚀 简直 B.困惑 侵袭 简直 C. 疑惑 侵蚀 似乎 D.疑惑 侵袭 似乎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习俗,文章描写细腻生动,结构清晰完整, 语言简洁通俗,平易近人。 B.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既有财经名流的高谈阔论,又有普通观众的对话交流,雅俗共 赏,广受观众喜爱。 C.交通局强化管理和服务意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工作开展得绘声绘色,形 象得到整体提升。 D.受惠于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 年上市公司业绩大快人心,在已发布年报的公司中,交出 满意答卷的有百余家。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全球经济复苏力度强于预期,但发达国家复苏力度相对疲弱, 确保财政正常运行是许多发达国家目前的当务之急。 B.从 2010 年起,山东省将在高考中全部取消省内制定的加分等照顾性政策,并坚持公开 公正原则,做好特殊类型考生的资格审查工作。 C.在市政府的帮助下,这群农民工终于在今年春节前向施工单位讨回了工资和利息两万多 元,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去了。 D.红葡萄酒中的抗氧化剂,不仅具有抗老防病的作用,而且能有效地降低胆固醇,防止动 脉粥样硬化,防止正常细胞癌变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8小题 曹操“七十二疑冢”之传说、史实及意义 曹操逝后的数百年间,历代诗人对曹操陵墓多有吟咏,但唐以前诗歌虽都写到曹操归葬于西 陵,却没有任何疑冢之说的痕迹,更遑论“七十二疑冢”这样的确定数目了。可以说,唐以前 并无曹操“七十二疑冢说”。有之,自宋代起。 宋王安石诗:“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入九邱。蝼蚁往还空陇亩,麒麟埋没几春秋。” 此诗以“铜雀台八九邱”和“麒麟”等词语暗喻曹操七十二疑冢,虽不知何据,却是中国最早 关于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记载。南宋诗人范成大在《揽辔录》里记载说:“过漳河,入曹操讲 武城,…城外有操疑冢七十二,散在数里间。”罗大经《鹤林玉露》里还记载过范咸大讽 咏曹操疑冢的诗作 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岁岁蕃酋为封土,世间随事有 知音。 经两宋诗人的反复记载和歌咏,曹操“七十二疑冢说”在元、明、清三朝广为人知,有些学者 还以实地的考察见闻,来证明曹操“七十二疑冢”并非虚传。曹操疑冢之说虽然历来众说纷纭, 但是如果查考史籍,则会发现疑冢说只是后人的附会,没有任何史实根据。相反,曹操墓的 位置,不仅无任何疑点可言,反而是可以考察和测定的。曹操生前曾对自己陵墓的位置和丧 葬规格有所安排。《三国志》载曹操遗令说:“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 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树不封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据此,曹操墓 实际土就在曹魏邺城西门豹祠之西的地势较高和开阔的平原上。《晋书·礼志》的记载也证 明,魏文帝曹丕完全遵照其父遗愿安葬了曹操。曹操下令薄葬,并且主动公布了陵墓的地点, 说明他并不担心墓葬被盗,也没有设置疑冢的主观动机 后世史籍中也有记载曹操墓大致方位的,如梁任防《述异记》载:“邺中铜脆乡魏武帝陵下, 铜驰、石犬各二。”任坊是南朝萧梁时人,去曹魏不远,其言宜可信。又北齐阙名《宋买等 造天宫石像碑》载:“其天宫也,左临渌水…….旧都…….瞩风岭,据有曹操之故堰。”也说明 曹操墓在邺城附近。所以,如果能够确定曹魏邺城方位,则曹操墓的具体方位并不难寻。我 国学者张之、乔文泉等经长期研究曾分别指出今河南安阳灵芝村、习文村一带与安丰乡西高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6—8 小题。 曹操“七十二疑冢”之传说、史实及意义 曹操逝后的数百年间,历代诗人对曹操陵墓多有吟咏,但唐以前诗歌虽都写到曹操归葬于西 陵,却没有任何疑冢之说的痕迹,更遑论“七十二疑冢”这样的确定数目了。可以说,唐以前 并无曹操“七十二疑冢说”。有之,自宋代起。 宋王安石诗:“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入九邱。蝼蚁往还空陇亩,麒麟埋没几春秋。” 此诗以“铜雀台”“八九邱”和“麒麟”等词语暗喻曹操七十二疑冢,虽不知何据,却是中国最早 关于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记载。南宋诗人范成大在《揽辔录》里记载说: “过漳河,入曹操讲 武城,……城外有操疑冢七十二,散在数里间。”罗大经《鹤林玉露》里还记载过范咸大讽 咏曹操疑冢的诗作: “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岁岁蕃酋为封土,世间随事有 知音。” 经两宋诗人的反复记载和歌咏,曹操“七十二疑冢说”在元、明、清三朝广为人知,有些学者 还以实地的考察见闻,来证明曹操“七十二疑冢”并非虚传。曹操疑冢之说虽然历来众说纷纭, 但是如果查考史籍,则会发现疑冢说只是后人的附会,没有任何史实根据。相反,曹操墓的 位置,不仅无任何疑点可言,反而是可以考察和测定的。曹操生前曾对自己陵墓的位置和丧 葬规格有所安排。 《三国志》载曹操遗令说: “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 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树不封……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据此,曹操墓 实际土就在曹魏邺城西门豹祠之西的地势较高和开阔的平原上。《晋书·礼志》的记载也证 明,魏文帝曹丕完全遵照其父遗愿安葬了曹操。曹操下令薄葬,并且主动公布了陵墓的地点, 说明他并不担心墓葬被盗,也没有设置疑冢的主观动机。 后世史籍中也有记载曹操墓大致方位的,如梁任防《述异记》载:“邺中铜脆乡魏武帝陵下, 铜驰、石犬各二。”任坊是南朝萧梁时人,去曹魏不远,其言宜可信。又北齐阙名《宋买等 造天宫石像碑》载:“其天宫也,左临渌水……旧都……瞩风岭,据有曹操之故堰。”也说明 曹操墓在邺城附近。所以,如果能够确定曹魏邺城方位,则曹操墓的具体方位并不难寻。我 国学者张之、乔文泉等经长期研究曾分别指出今河南安阳灵芝村、习文村一带与安丰乡西高
穴村西北一带,基本就是曹操西陵墓葬的位置。此前盗墓贼们的精确定位和2009年岁末河 南安阳西高穴大墓的考古发现,均已基本证实了学者们研究的主要结论。所以,所谓曹操七 十二疑冢,并非史实,确属传说 当然,曹操“七十二疑冢”传说无论是否符合史实,它都有存在的客观历史基础。它的出现和 流传,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在中国古人中,曹操堪称是争议最多的历史人物 从“济世之才”到“乱世之奸雄”,再到戏曲舞台上的白脸奸贼,曹操奸臣的形象逐步被定格在 中国人的心目中。曹操“七十二疑冢说和宋代诗文、元明戏曲小说里对曹操奸臣形象的塑造, 正是特定历史背景下人们政治伦理和道德情感的体现 (《光明日报》2010年03月02日,有删改) 6.下列关于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从文字记载看,唐以前没有关于曹操疑冢之说的记录,更没有“七十二疑冢”这样确定的 数目 B.有关“七十二疑冢”的最早记载是王安石的诗歌,其中的“八九邱”等词语暗喻了七十二疑 C.“七十二疑冢说”在元、明、清三朝广为流传,有些学者还以实地考察见闻来证明“七十二 疑冢”的确乎存在。 D.查考史籍就会发现,“七十二疑冢说”完全是后人的附会,无任何史实根据,更无存在的 基础。 7.下列各项不能证明“曹操七十二疑冢,并非史实,确属传说”的一项是 A.根据《三国志》记载,曹操生前曾主动公布自己陵墓地点:《晋书礼志》也记载曹丕 完全遵照其父遗愿安葬了曹操。 B,《述异记》《宋买等造天宫石像碑》等史籍记载了曹操墓大致在邺城附近,如果加以考 究,并不难寻其具体方位
穴村西北一带,基本就是曹操西陵墓葬的位置。此前盗墓贼们的精确定位和 2009 年岁末河 南安阳西高穴大墓的考古发现,均已基本证实了学者们研究的主要结论。所以,所谓曹操七 十二疑冢,并非史实,确属传说。 当然,曹操“七十二疑冢”传说无论是否符合史实,它都有存在的客观历史基础。它的出现和 流传,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在中国古人中,曹操堪称是争议最多的历史人物。 从“济世之才”到“乱世之奸雄”,再到戏曲舞台上的白脸奸贼,曹操奸臣的形象逐步被定格在 中国人的心目中。曹操“七十二疑冢说”和宋代诗文、元明戏曲小说里对曹操奸臣形象的塑造, 正是特定历史背景下人们政治伦理和道德情感的体现。 (《光明日报》2010 年 03 月 02 日,有删改) 6.下列关于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从文字记载看,唐以前没有关于曹操疑冢之说的记录,更没有“七十二疑冢”这样确定的 数目。 B.有关“七十二疑冢”的最早记载是王安石的诗歌,其中的“八九邱”等词语暗喻了七十二疑 冢。 C.“七十二疑冢说”在元、明、清三朝广为流传,有些学者还以实地考察见闻来证明“七十二 疑冢”的确乎存在。 D.查考史籍就会发现,“七十二疑冢说”完全是后人的附会,无任何史实根据,更无存在的 基础。 7.下列各项不能证明“曹操七十二疑冢,并非史实,确属传说”的一项是 A.根据《三国志》记载,曹操生前曾主动公布自己陵墓地点;《晋书·礼志》也记载曹丕 完全遵照其父遗愿安葬了曹操。 B,《述异记》《宋买等造天宫石像碑》等史籍记载了曹操墓大致在邺城附近,如果加以考 究,并不难寻其具体方位
C.已经过长期研究,我国的一些学者曾分别指出了河南安阳灵芝村等一带区域基本就是曹 操西陵墓葬的位置。 D.曹操“七十二疑冢”传说的出现和流传,是特定历史背景下人们政治伦理和道德情感的体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罗大经的诗句揭示了曹操担心墓葬被盗,故意设 置疑冢的多疑心态。 B.任防是南朝萧梁时人,距离曹魏执政时期较近,所以他关于曹操墓在邺城附近的记载是 有一定可信度的。 C.文章引用了大量的古籍记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使论据确凿充分, 增强论述的说服力 D.曹操“七十二疑冢”的传说尽管不符合史实,但它能够出现和流传,主要是因为曹操是中 国古人中争议最多的历史人物。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杨亿字大年,建州浦城人。祖文逸,南唐玉山令。亿将生,文选梦一道士,自称怀玉山人来 谒。未几,亿生,有毛体,长尺佘,经月落。能言,母以小经口授,随即咸诵。七岁,能属 文,对客谈论,有老成风。雍熙初,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江南转运使张去华就试词艺, 送阙下。连三日得对,试诗赋五篇,下笔立成。太宗深加赏异,命内侍都知王仁睿送至中书, 又赋诗一章,宰相惊其俊异,削章“为贺。翌日,即授秘书省正字,特赐袍笏。饿丁外艰, 服除,会从祖徽之知许州,亿往依焉。务学,昼夜不息,徽之间与语,叹曰:“兴吾门者在 汝矣
C.已经过长期研究,我国的一些学者曾分别指出了河南安阳灵芝村等一带区域基本就是曹 操西陵墓葬的位置。 D.曹操“七十二疑冢”传说的出现和流传,是特定历史背景下人们政治伦理和道德情感的体 现。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罗大经的诗句揭示了曹操担心墓葬被盗,故意设 置疑冢的多疑心态。 B. 任防是南朝萧梁时人,距离曹魏执政时期较近,所以他关于曹操墓在邺城附近的记载是 有一定可信度的。 C.文章引用了大量的古籍记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使论据确凿充分, 增强论述的说服力。 D. 曹操“七十二疑冢”的传说尽管不符合史实,但它能够出现和流传,主要是因为曹操是中 国古人中争议最多的历史人物。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杨亿字大年,建州浦城人。祖文逸,南唐玉山令。亿将生,文选梦一道士,自称怀玉山人来 谒。未几,亿生,有毛体,长尺佘,经月落。能言,母以小经口授,随即咸诵。七岁,能属 文,对客谈论,有老成风。雍熙初,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江南转运使张去华就试词艺, 送阙下。连三日得对,试诗赋五篇,下笔立成。太宗深加赏异,命内侍都知王仁睿送至中书, 又赋诗一章,宰相惊其俊异,削章“为贺。翌日,即授秘书省正字,特赐袍笏。饿丁外艰, 服除,会从祖徽之知许州,亿往依焉。务学,昼夜不息,徽之间与语,叹曰:“兴吾门者在 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