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与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咀(j)嚼诅(zu)咒狙(z)击手人为刀俎(z0) B.谥(shi)号讣(fu)告敲竹杠(ging)强( qIang)人所难 C歼jin)灭媲(pi)美流水帐( zhang)戛i)然而止 D.馈(kui)赠蒙(meng)騙悭(qin)吝人风流倜ti)傥 2.依次填人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人类的技术发明史上,没有一种技术发明能像信息化技术那样,在几十年的时 间内,便 到了各行各业、各个角落,以至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我国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启示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 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 增添新的活力 ③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 ,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A.渗人机体安适B渗透肌体安适 C.渗透机体安逸D.渗入肌体安逸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上海世博会的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中,现代化的高科技元素和多元文化 相得益彰,让这座大都市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B.大学这块被称作学术净土的地方也不再圣洁,最近就有媒体爆出有人对别人的研 究成果“实行拿来主义。”大言不惭地地署上自己的名字 C.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不论你是风摩时的英雄,还是成 就卓然的学子,都不要忘记了共和国的基石 D学生答诗歌鉴赏题时,由于表达能力不强,经常出现言不由衷的情况。所以,在理 解诗歌的基础上还要掌握一些鉴赏术语。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对高地价及高房价的调控,在整顿土地市场的同时,国土资源部开始从饱受争 议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人手了。新的土地政策能否严格执行,必将对楼市泡沫形成打压之势。 B.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 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C.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紧紧围绕以刺激经济发展为中心,并将重点 放在产品结构调整和民生工程上,使中国经济逐步复苏 D.2009年,随着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逐步实施,以及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 币政策的推动,我国银行新增贷款出现大幅增长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冰川融化、洪水泛滥、草原退化、沙漠扩大等……一系列的灾难正是全球变暖向我 们发出的警告信号。 B.在这段娓娓道来的中秋祝福语音之后,“嫦娥一号”卫星还在轨播放并传回《阿里
山东省潍坊市 2010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语文试题 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 3 6 分) 一、(1 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与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咀.(jǔ)嚼 诅.(zǔ)咒 狙.(zǔ)击手 人为刀俎.(zǔ) B.谥.(shì)号 讣.(fù)告 敲竹杠.(gàng ) 强.(qiǎng)人所难 C.歼.(jiān)灭 媲.(pì)美 流水帐.(zhàng) 戛.(jiá)然而止 D.馈.(kuì)赠 蒙.(méng)骗 悭.(qiān)吝人 风流倜.(tì)傥 2.依次填人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人类的技术发明史上,没有一种技术发明能像信息化技术那样,在几十年的时 间内,便 到了各行各业、各个角落,以至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②我国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启示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 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 增添新的活力。 ③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 ,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A.渗人机体安适 B 渗透肌体安适 C.渗透机体安逸 D.渗入肌体安逸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上海世博会的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中,现代化的高科技元素和多元文化 相得益彰 ....,让这座大都市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B.大学这块被称作学术净土的地方也不再圣洁,最近就有媒体爆出有人对别人的研 究成果“实行拿来主义。”大言不惭 ....地地署上自己的名字。 C.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明确自己肩上的责任,不论你是风靡一时 ....的英雄,还是成 就卓然的学子,都不要忘记了共和国的基石。 D.学生答诗歌鉴赏题时,由于表达能力不强,经常出现言不由衷 ....的情况。所以,在 理 解诗歌的基础上还要掌握一些鉴赏术语。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对高地价及高房价的调控,在整顿土地市场的同时,国土资源部开始从饱受争 议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人手了。新的土地政策能否严格执行,必将对楼市泡沫形成打压之势。 B.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 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C.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紧紧围绕以刺激经济发展为中心,并将重点 放在产品结构调整和民生工程上,使中国经济逐步复苏。 D.2009 年,随着 4 万亿元投资计划的逐步实施,以及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 币政策的推动,我国银行新增贷款出现大幅增长。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冰川融化、洪水泛滥、草原退化、沙漠扩大等……一系列的灾难正是全球变暖向我 们发出的警告信号。 B.在这段娓娓道来的中秋祝福语音之后,“嫦娥一号”卫星还在轨播放并传回《阿里
山的姑娘》和《但愿人长久》这两首歌曲,以表达中华儿女共盼团圆的美好心声。 C.“生存?还是毁灭?”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揭示出一个最基本的哲学命题,那就是人 的生存价值是什么? D.去年,银监会公布了“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其中第十一条规定,银 行对零钞清点整理的储蓄业务可以收取费用。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中国模式”蕴含的价值理念 中国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中走自己的路,形成了一种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的“中国 模式”,西方社会对之予以了高度的关注。他们的关注是有道理的。因为“中国模式”决不 仅仅是一条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之路,其所蕴含、所体现的和谐发展的理念同时也是实现世 界和平发展的价值支撑。清晰明白地向世界阐述“中国模式。”的价值理念,不仅可以为中 国更进一步发展贏得良好空间,还可以为构建和谐世界做出中国人的贡献。 首先,和谐发展是以“不同”为前提的。“中国模式。”告诉世界,发展模式是可以多 种多样的,发展模式也必须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其“不同”是客观存在的, 在审慎把握自身不同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就成为了不同社会的当然选择。中国有句古话说 的好“和实生物,同则不济”。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社会僵化衰落,不管哪种模式看起 来是多么的先进、多么的现代、多么的科学。 30多年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表明,中国模式不是对西方模式 的“克隆”,而是对西方发展范式的突破与超越。在西方范式内发展,中国可能会有小的进 展,但难有大作为。只有跳出西方发展的三界外,不在西方发展的五行中。才能真正地发展 起来。在这个意义上,“特色”不是一种借口,而是一种本能,一种策略。 有的人担心,过多地讲“中国模式”,过多地强调与西方发展的不同,会引发争议,要 低调一些,甚至不主张提“中国模式”。其实恰恰相反。有道是“和而不同”,旗帜鲜明地表 明的“不同”,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和谐相处:大大方方地表明“不同”,也才能更好地和谐相 处 其次,和谐发展是着眼于“各取所需”的。“中国模式”告诉世界,不同的发展模式之 间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可以互利的 这种互利不仅仅体现在经济领域的贸易合作,更多地体现在文化政治领域的交流借鉴 比如,中国文化中“仁爱”的精神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改变霸权思维,与民族国家和平相处具 有极其现实的意义。西方某些大国出于自己的利益和为了维护有利于自己的现有国际秩序, 以所谓“国际公理”、“人类普遍价值”,向其他民族和地区的民众强加自己的价值观、文化 观乃至宗教观,其他民族和群体稍有不接受就“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进行大肆讨伐,这 当然是不能为其他民族和群体所接受的再次,和谐发展不希望也不主张“一花独放”。 “中国模式”告诉世界,不同发展模式是会长期存在并长期和谐相处的 有人会问,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成功会不会取代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呢?有的西方学者 业已得出肯定的判断。但我们的回答是,在可预计的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社会的发展模式与 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之间不存在谁终结谁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模式的成功,不是 消除了西方社会发展模式,而是提升了两种发展模式之间相互竞争的水平。 摘自2010年01月04日《深圳特区报》 6.下列选项中关于“中国模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模式”是中国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中走自己的路而形成的一一种充分彰 显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
山的姑娘》和《但愿人长久》这两首歌曲,以表达中华儿女共盼团圆的美好心声。 C.“生存?还是毁灭?”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揭示出一个最基本的哲学命题,那就是人 的生存价值是什么? D.去年,银监会公布了“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其中第十一条规定,银 行对零钞清点整理的储蓄业务可以收取费用。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中国模式”蕴含的价值理念 辛 鸣 中国在 30 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中走自己的路,形成了一种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的“中国 模式”,西方社会对之予以了高度的关注。他们的关注是有道理的。因为“中国模式”决不 仅仅是一条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之路,其所蕴含、所体现的和谐发展的理念同时也是实现世 界和平发展的价值支撑。清晰明白地向世界阐述“中国模式。”的价值理念,不仅可以为中 国更进一步发展赢得良好空间,还可以为构建和谐世界做出中国人的贡献。 首先,和谐发展是以“不同”为前提的。“中国模式。”告诉世界,发展模式是可以多 种多样的,发展模式也必须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其“不同”是客观存在的, 在审慎把握自身不同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就成为了不同社会的当然选择。中国有句古话说 的好 “和实生物,同则不济”。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社会僵化衰落,不管哪种模式看起 来是多么的先进、多么的现代、多么的科学。 30 多年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表明,中国模式不是对西方模式 的“克隆”,而是对西方发展范式的突破与超越。在西方范式内发展,中国可能会有小的进 展,但难有大作为。只有跳出西方发展的三界外,不在西方发展的五行中。才能真正地发展 起来。在这个意义上,“特色”不是一种借口,而是一种本能,一种策略。 有的人担心,过多地讲“中国模式”,过多地强调与西方发展的不同,会引发争议,要 低调一些,甚至不主张提“中国模式”。其实恰恰相反。有道是“和而不同”,旗帜鲜明地表 明的“不同”,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和谐相处;大大方方地表明“不同”,也才能更好地和谐相 处。 其次,和谐发展是着眼于“各取所需”的。“中国模式”告诉世界,不同的发展模式之 间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可以互利的。 这种互利不仅仅体现在经济领域的贸易合作,更多地体现在文化政治领域的交流借鉴。 比如,中国文化中“仁爱”的精神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改变霸权思维,与民族国家和平相处具 有极其现实的意义。西方某些大国出于自己的利益和为了维护有利于自己的现有国际秩序, 以所谓“国际公理”、“人类普遍价值”,向其他民族和地区的民众强加自己的价值观、文化 观乃至宗教观,其他民族和群体稍有不接受就“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进行大肆讨伐,这 当然是不能为其他民族和群体所接受的 再次,和谐发展不希望也不主张“一花独放”。 “中国模式”告诉世界,不同发展模式是会长期存在并长期和谐相处的。 有人会问,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成功会不会取代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呢?有的西方学者 业已得出肯定的判断。但我们的回答是,在可预计的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社会的发展模式与 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之间不存在谁终结谁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模式的成功,不是 消除了西方社会发展模式,而是提升了两种发展模式之间相互竞争的水平。 摘自 2010 年 0 1 月 04 日《深圳特区报》 6.下列选项中关于“中国模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模式”是中国在 30 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中走自己的路而形成的一一种充分彰 显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
B.“中国模式”不仅是一条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之路,也是实现世界和平发展的价值 支撑,引起了西方社会的高度关注。 C“中国模式”蕴含着自己的价值理念,清晰明白地向世界阐述这些价值理念,可以为 中国更进一步发展赢得良好空间。 D.“中国模式”突破并超越了西方的发展范式。30多年来,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的成功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7.下列不属于中国模式所蕴含的价值理念的一项是 A.由于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其“不同”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世界和谐发展的前提是“不 同”。 B.不同的发展模式之间可以互利,不是你死我活,各国和谐发展要着眼于“各取所需” C.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社会的发展模式与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之间不存在谁 终结谁的问题 D.过多地讲“中国模式”,过分强调与西方发展的不同,会引发争议,这样不利于中 国与西方各国的和谐相处。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某种意义上讲,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特色”不是一种借口,而是一 种本能,一种策略。中国要真正地发展起来,就要跳出西方发展的三界外 B.不管哪种模式看起来是多么的先进、多么的现代、多么的科学,都不能强求一律, 各国只有在审慎把握自身不同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才不会使人类社会僵化衰落 C.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成功会取代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但我们认 为中国模式不会消除西方社会发展模式,而是提升了两种发展模式之问相互竞争的水平 D.中国文化中“仁爱”的精神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改变霸权思维,与民族国家和平相处 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今后我们可以在文化政治领域与世界各国做更多的交流借鉴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杨阜字义山,天水冀人也。以州从事为牧韦端使诣许,拜安定长史。阜还,关右诸将 问袁、曹胜败孰在,阜曰:“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后事,今 虽强,终不能成大业。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 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长史非其好,遂去官。而端征为太仆,其子康代为刺史,辟阜为 别驾。察孝廉,辟丞相府,州表留参军事 马超之战败渭南也,走保诸戎。太祖追至安定,而苏伯反河间,将引军东还。阜时奉 使,言于太祖日:“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西州畏之。若大军还,不严为之备.陇 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太祖善之。而军还仓卒,为备不周。超率诸戎渠帅以击陇上郡县 陇上郡县皆应之,惟冀城奉州郡以固守。超尽兼陇右之众,而张鲁又遺大将杨昂以助之,几 ①万人,攻城。阜率国士大夫及宗族子弟胜兵者千余人,使从弟岳于城上作偃月营,与超接 战,自正月至八月拒守而救兵不至。州遣别驾阎温循水潜出求救,为超所杀,于是刺史、太 守失色,始有降超之计。阜流涕谏日:“阜等率父兄子弟以义相励,有死无二。田单之守, 不固于此也弃垂成之功,陷不义之名,阜以死守之。”遂号哭。刺史、大守卒遣人请和,开 城门迎超。超入,拘岳于冀,使杨昂杀刺史、太守。 阜内有报超之志,而未得其便。顷之,阜以丧妻求葬假。阜外兄姜叙屯历城。阜少长 叙家,见叙母及叙,说前在冀中时事,放欷悲甚。叙日:“何为乃尔?”阜日:“守城不能 完,君亡不能死,亦何面目以视息于天下!马超背父叛君,虐杀州将,岂独阜之忧责,一州 士大夫皆蒙其耻。君拥兵专制而无讨贼心,此赵盾所以书弑君也。超强而无义,多衅易图耳 叙母慨然,敕叙从阜计。计定,外与乡人姜隐、赵昂、尹奉、姚琼、孔信,武都人李
B.“中国模式”不仅是一条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之路,也是实现世界和平发展的价值 支撑,引起了西方社会的高度关注。 C“中国模式”蕴含着自己的价值理念,清晰明白地向世界阐述这些价值理念,可以为 中国更进一步发展赢得良好空间。 D.“中国模式”突破并超越了西方的发展范式。30 多年来,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的成功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7.下列不属于中国模式所蕴含的价值理念的一项是 A.由于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其“不同”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世界和谐发展的前提是“不 同”。 B.不同的发展模式之间可以互利,不是你死我活,各国和谐发展要着眼于“各取所需” C.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社会的发展模式与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之间不存在谁 终结谁的问题。 D.过多地讲“中国模式”,过分强调与西方发展的不同,会引发争议,这样不利于中 国与西方各国的和谐相处。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某种意义上讲,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特色”不是一种借口,而是一 种本能,一种策略。中国要真正地发展起来,就要跳出西方发展的三界外。 B.不管哪种模式看起来是多么的先进、多么的现代、多么的科学,都不能强求一律, 各国只有在审慎把握自身不同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才不会使人类社会僵化衰落。 C.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成功会取代西方社会的发展模式,但我们认 为中国模式不会消除西方社会发展模式,而是提升了两种发展模式之问相互竞争的水平。 D.中国文化中“仁爱”的精神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改变霸权思维,与民族国家和平相处 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今后我们可以在文化政治领域与世界各国做更多的交流借鉴。 三、(1 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 2 题。 杨阜字义山,天水冀人也。以州从事为牧韦端使诣许,拜安定长史。阜还,关右诸将 问袁、曹胜败孰在,阜曰:“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后事,今 虽强,终不能成大业。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 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长史非其好,遂去官。而端征为太仆,其子康代为刺史,辟阜为 别驾。察孝廉,辟丞相府,州表留参军事。 马超之战败渭南也,走保诸戎。太祖追至安定,而苏伯反河间,将引军东还。阜时奉 使,言于太祖日:“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西州畏之。若大军还,不严为之备.陇 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太祖善之。而军还仓卒,为备不周。超率诸戎渠帅以击陇上郡县, 陇上郡县皆应之,惟冀城奉州郡以固守。超尽兼陇右之众,而张鲁又遣大将杨昂以助之,几 ①万人,攻城。阜率国士大夫及宗族子弟胜兵者千余人,使从弟岳于城上作偃月营,与超接 战,自正月至八月拒守而救兵不至。州遣别驾阎温循水潜出求救,为超所杀,于是刺史、太 守失色,始有降超之计。阜流涕谏日:“阜等率父兄子弟以义相励,有死无二。田单之守, 不固于此也.弃垂成之功,陷不义之名,阜以死守之。”遂号哭。刺史、大守卒遣人请和,开 城门迎超。超入,拘岳于冀,使杨昂杀刺史、太守。 阜内有报超之志,而未得其便。顷之,阜以丧妻求葬假。阜外兄姜叙屯历城。阜少长 叙家,见叙母及叙,说前在冀中时事,放欷悲甚。叙日: “何为乃尔?”阜日:“守城不能 完,君亡不能死,亦何面目以视息于天下!马超背父叛君,虐杀州将,岂独阜之忧责,一州 士大夫皆蒙其耻。君拥兵专制而无讨贼心,此赵盾所以书弑君也。超强而无义,多衅易图耳。” 叙母慨然,敕叙从阜计。计定,外与乡人姜隐、赵昂、尹奉、姚琼、孔信,武都人李
俊、王灵结谋,定讨超约,使从弟谟至冀语岳,并结安定梁宽、南安赵衢、庞恭等。约誓既 明,十七年九月,与叙起兵于卤城。超闻阜等兵起,自将出。而衢、宽等解岳,闭冀城门, 讨超妻子。超袭历城.,得叙母。叙母骂之日: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 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视人乎!”超怒,杀之。阜与超战。身被五创,宗族昆弟死者七人。超 遂南奔张鲁。 (选自《三国志·卷二十五》) 注释:①几:接近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 统 B.察孝廉,辟丞相府,州表留参军事表:上表 C.太祖善之,而军还仓卒,为备不周善:认为……对 D.阜内有报超之志,而未得其便报:报答 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以州从事为端使话许 资政爱学子 (题之战南也 公子闻之,往。欲即 C 使从弟活于械上作衡月食 裁公宽不断 赵尝战 13 按向的 11.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杨阜有远见卓识的一组是 ①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后事,今虽强,终不能成大业。 ②若大军还,不严为之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 ③弃垂成之功,陷不义之名,阜以死守之 ④君拥兵专制而无讨贼心,此赵盾所以书弑君也 ⑤超强而无义,多衅易图耳 ⑥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 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④⑤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阜出使许都回来后,对袁绍和曹操作出了恰当的评价,受到曹操的肯定,被任命 为安定长史,但他不愿做,弃官离去 B.马超在羌、胡一带甚得人心,以至很快兼并了陇西的军队,后攻打下冀城,拘押了 杨岳,并杀了刺史、太守。 C.姜叙在母亲与杨阜的劝说下,同意同讨伐马超。他们在卤城一同起兵,杨岳等人在 冀城响应,最后夺取冀城,逼走马超 D.马超听说杨阜等人起事,自己率领军队出战。马超袭击历城,。姜叙的母亲被抓 但她宁死不屈,最终被杀害 第Ⅱ卷(114分) 四、(24分) 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太祖追至安定,而苏伯反河间,将引军东还(3分) ②超尽兼陇右之众,而张鲁又遣大将杨昂以助之(3分) ③守城不能完,君亡不能死,亦何面目以视息于天下(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送隐者一绝 杜牧
俊、王灵结谋,定讨超约,使从弟谟至冀语岳,并结安定梁宽、南安赵衢、庞恭等。约誓既 明,十七年九月,与叙起兵于卤城。超闻阜等兵起,自将出。而衢、宽等解岳,闭冀城门, 讨超妻子。超袭历城.,得叙母。叙母骂之日: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 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视人乎!”超怒,杀之。阜与超战。身被五创,宗族昆弟死者七人。超 遂南奔张鲁。 (选自《三国志·卷二十五》) 注释:①几:接近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 一:统一,一致 B.察孝廉,辟丞相府,州表留参军事表.:上表 C.太祖善之,而军还仓卒,为.备不周善:认为……对 D.阜内有报.超之志,而未得其便 报:报答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1.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杨阜有远见卓识的一组是 ①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后事,今虽强,终不能成大业。 ②若大军还,不严为之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 ③弃垂成之功,陷不义之名,阜以死守之. ④君拥兵专制而无讨贼心,此赵盾所以书弑君也。 ⑤超强而无义,多衅易图耳 ⑥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④⑤⑥ l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阜出使许都回来后,对袁绍和曹操作出了恰当的评价,受到曹操的肯定,被任命 为安定长史,但他不愿做,弃官离去。 B.马超在羌、胡一带甚得人心,以至很快兼并了陇西的军队,后攻打下冀城,拘押了 杨岳,并杀了刺史、太守。 C.姜叙在母亲与杨阜的劝说下,同意同讨伐马超。他们在卤城一同起兵,杨岳等人在 冀城响应,最后夺取冀城,逼走马超。 D.马超听说杨阜等人起事,自己率领军队出战。马超袭击历城,。姜叙的母亲被抓。 但她宁死不屈,最终被杀害。 第Ⅱ卷(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 分) ①太祖追至安定,而苏伯反河间,将引军东还(3 分) ②超尽兼陇右之众,而张鲁又遣大将杨昂以助之(3 分) ③守城不能完,君亡不能死,亦何面目以视息于天下!(4 分) l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 分) 送隐者一绝 杜 牧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1)首句“无媒径路草萧萧”中的“萧萧”二字有何作用?(4分) (2)简要分析诗歌三、四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执手相看泪眼, (柳永《雨霖铃》)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 3)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李密《陈情表》)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4)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五、(12分 16.把下面的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只写出句子序号即可)(4分) ①诚然,面对当下的经济压力,短期的应对也许是必需的。 ②比“应对"更重要的是,企业应该借此机会重新定义自身的基本战略 ③可惜的是,很多时候,人们只是在短期的经济压力下被动作出反应,而往往把战略 放在一边,根本不去思考自己的企业以后到底想成为什么样子。 ④面对金融危机,仅仅说“应对”是不够的 ⑤但是,当我们面对诸如气候变化、能源、废料排放、水资源、粮食等等更长期的问 题时,企业大部分的基本战略必须重新加以定义 17.根据下面文字的信息要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4分) 据韩国联合通讯社1月12日报道,韩国造船业的年度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首次同 时被中国超越,这也意味着中国首次登上造船业世界第一的宝座 报道称,据1月12日国际造船海运分析机构的统计显示,去年韩国的年度新接订单量 为315万4千721标准吨(世界占有率40.1%),被新接订单量349万2千435标准吨(世 界占有率44.4%)的中国超越。 另外在评价造船行业竞争力的最重要的指标手持订单量上,韩国也被中国超越,截止 到今年1月初,中国以5322万5664标准吨的手持订单量(市场占有率34.9%)领先于韩国 造船业的5千283万8998CGT(世界占有率34.7%)。这是韩国2000年2月手持订单量超 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以来,首次被超越。 18.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两个句子,和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4分) 奔腾的万里长江,犹如一条蜿蜒的巨龙,驰骋在南国沃土,象征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 的精神 六、选做题(18分) 请在以下(一)(二)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一生做好一件事 池莉 ①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做好一件事。在
无媒径路草萧萧,自古云林远市朝。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1)首句“无媒径路草萧萧”中的“萧萧”二字有何作用?(4 分) (2)简要分析诗歌三、四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 分) 1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个小题)(6 分) (1)执手相看泪眼, (柳永《雨霖铃》)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吾师道也 (韩愈《师说》) 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 (3)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李密《陈情表》)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4)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五、(1 2 分) 16.把下面的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只写出句子序号即可)(4 分) ①诚然,面对当下的经济压力,短期的应对也许是必需的。 ②比“应对"更重要的是,企业应该借此机会重新定义自身的基本战略。 ③可惜的是,很多时候,人们只是在短期的经济压力下被动作出反应,而往往把战略 放在一边,根本不去思考自己的企业以后到底想成为什么样子。 ④面对金融危机,仅仅说“应对”是不够的。 ⑤但是,当我们面对诸如气候变化、能源、废料排放、水资源、粮食等等更长期的问 题时,企业大部分的基本战略必须重新加以定义。 1 7.根据下面文字的信息要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 20 个字)。(4 分) 据韩国联合通讯社 1 月 1 2 日报道,韩国造船业的年度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首次同 时被中国超越,这也意味着中国首次登上造船业世界第一的宝座。 报道称,据 1 月 1 2 日国际造船海运分析机构的统计显示,去年韩国的年度新接订单量 为 3 1 5 万 4 千 7 2 1 标准吨(世界占有率 40.1%),被新接订单量 349 万 2 千 435 标准吨(世 界占有率 4 4.4%)的中国超越。 另外在评价造船行业竞争力的最重要的指标手持订单量上,韩国也被中国超越,截止 到今年 1 月初,中国以 532 2 万 5664 标准吨的手持订单量(市场占有率 3 4.9%)领先于韩国 造船业的 5 千 283 万 8998CGT(世界占有率 34.7%)。这是韩国 2000 年 2 月手持订单量超 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以来,首次被超越。 18.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两个句子,和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4 分) 奔腾的万里长江,犹如一条蜿蜒的巨龙,驰骋在南国沃土,象征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 的精神。 六、选做题(1 8 分) 请在以下(一)(二)两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一生做好一件事 池 莉 ①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做好一件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