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市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第I卷(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泥淖(nao)恫吓(xia)角斗士(jue)瞠目结舌( cheng) B.纰缪(miu)觊觎(j)冠心病(gudn)硕果累累(lei) C.龃龉(y)澄清(deng)刨花板(bo) 便宜行事(bidn) D.剽悍(biao)孱弱(chan)禅让制(shan)叱咤风云(zha)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匮乏 亲合力 开宗明义 八竿子打不着 B.蕴藉 并蒂莲 曾经苍海 如堕五里雾中 C.流溢 壁上观:声色俱厉 事实胜于雄辩 修缮 唱双簧 如出一辙 坐收鱼人之利 3.依次填如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中国女队争夺全能金牌的重任完全压在姚金男一人身上,她却没 好自己的情绪,以致出现了失误。 2)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幅户外显示屏上播放着中国先哲孔子的水墨动画形象, 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在这里 (3)春运客运量大幅增长, 铁路部门采取了开通新线、加开临时客车等措 仍然未能解决运力紧张的问题 A.调节交会尽管……但 B.调控交汇尽管……但 C.调控交汇即使……也 D.调节交会即使……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2012年贺岁大片《龙门飞甲》3D效果突出,现场感极强,片中人物打出的飞 镖,常常会让观众情不自禁地躲来躲去 B.在油气、电力、移动通信等公共服务行业,大型国企的垄断地位根深蒂固, 为企业利益不惜损害公众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 C.人世十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中,也许并不是显得那么泾渭分明,但它在 改变国人观念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D.自从甘肃校车出事后,全国范围内校车事件就像拔出萝卜带出泥一样地发生, 规范校车运营,已刻不容缓。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在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方面,政府既要继续增强居民财富积累能力,更要 不断增加其财产性收入的制度创新 B.在德班气候大会上,中方代表解振华希望各国将强烈的政治意愿转化为实际 行动,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推动谈判进程。 C.当时村里的长住人口是380人居住生活在这里,这几年,年轻人都带着孩子 外出打工了,只剩下了三十几个老人 D.世界形势在不断变化,各国力量此消彼长,就目前情况来看,美国不可能绕 开中国和俄罗斯来解决伊朗核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全球环境史研究。开启历史叙述的新模式
山东潍坊市高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 36 分) 一、(l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泥淖(nào) 恫吓(xià) 角斗士(jué) 瞠目结舌(chēng) B.纰缪(miù) 觊觎(jì) 冠心病(guàn) 硕果累累(léi) C.龃龉(yǔ) 澄清(dèng) 刨花板(bào) 便宜行事(biàn) D.剽悍(biāo) 孱弱(chán) 禅让制(shàn) 叱咤风云(zh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匮乏 亲合力 开宗明义 八竿子打不着 B.蕴藉 并蒂莲 曾经苍海 如堕五里雾中 C.流溢 壁上观: 声色俱厉 事实胜于雄辩 D.修缮 唱双簧 如出一辙 坐收鱼人之利 3.依次填如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中国女队争夺全能金牌的重任完全压在姚金男一人身上,她却没 能 好自己的情绪,以致出现了失误。 (2)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幅户外显示屏上播放着中国先哲孔子的水墨动画形象, 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在这里 。 (3)春运客运量大幅增长, 铁路部门采取了开通新线、加开临时客车等措 施, 仍然未能解决运力紧张的问题。 A.调节 交会 尽管……但 B.调控 交汇 尽管……但 C.调控 交汇 即使……也 D.调节 交会 即使……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2012 年贺岁大片《龙门飞甲》3D 效果突出,现场感极强,片中人物打出的飞 镖,常常会让观众情不自禁地躲来躲去。 B.在油气、电力、移动通信等公共服务行业,大型国企的垄断地位根深蒂固, 为企业利益不惜损害公众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 C.人世十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中,也许并不是显得那么泾渭分明,但它在 改变国人观念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 D.自从甘肃校车出事后,全国范围内校车事件就像拔出萝卜带出泥一样地发生, 规范校车运营,已刻不容缓。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在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方面,政府既要继续增强居民财富积累能力,更要 不断增加其财产性收入的制度创新。 B.在德班气候大会上,中方代表解振华希望各国将强烈的政治意愿转化为实际 行动,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推动谈判进程。 C.当时村里的长住人口是 380 人居住生活在这里,这几年,年轻人都带着孩子 外出打工了,只剩下了三十几个老人。 D.世界形势在不断变化,各国力量此消彼长,就目前情况来看,美国不可能绕 开中国和俄罗斯来解决伊朗核问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全球环境史研究。开启历史叙述的新模式
环境史学是历史学专业视野拓展和关注现实环境问题相结合的产物。强烈的现实 性使之在兴起阶段具有“倡议史学″的突出特点,但随着环境史学进入成熟阶段 它更多地具有了传统史学的一些特点。但第一代环境史学家开拓环境史研究的初 衷却是对传统的历史编撰发出挑战,要改变历史编撰忽略环境因素的片面性以及 由此而产生的历史思维的排他性。现在,西方环境史学界的有识之士开始重新思 考环境史学的走向问题,希望能在克罗斯比等前辈学者开创的全球环境史宏观硏 究的基础上再出发 这种长时段的宏观研究与专题研究并不完全冲突,宏观研究甚至可以以专题研究 的形式来进行。例如:如果从农业史来看环境史,那么环境史上就发生了三次引 人注目的革命,分别是1500-1750年的农业革命,19世纪中到二战的第二次 农业革命,二战以后到现在的第三次农业革命。如果从能源史来看环境史,那么 环境史可以分为木材时代(1580年前)、煤炭时代(16世纪到20世纪初)和石油时 代(20世纪到现在),与之相对应的是传统社会的多中心霸权、英帝国霸权和美 帝国霸权。显然,这样的历史分期与传统的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的分期大不 相同,与一般的环境史分期也有不小差别,从中观察到的历史大趋势也很不相同 但是,其中隐含的分期标准即人与环境的互动无疑是值得关注的历史新思维。 在此基础上,少数学者更把关注范围从某个专题扩大到全球环境史,出版了引人 注目的研究成果,例如雅克西姆·纳德考的《自然与权力:全球环境史》和约 翰·麦克尼尔的《阳光下的新事物:二十世纪世界环境史》。前者从全球环境领 域的“热点"问题进行回溯,探讨了从史前到现在,世界范围内的人与自然环境 相互作用的历史。后者从地球的岩石圈、土壤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分析了 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现代文明给全球环境带来的破坏。但在分析造成环境破坏的 原因时,作者并没有对人类文明表现出悲观主义情绪,相反却认为,作为人类活 动的无意识的副产品的环境破坏并不能导致人与环境关系走向不可调和,越来越 得到文化塑造的人类总是在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总是在寻找环境变迁形成的、 可以更好依靠的新生境。显然,这样的分析已经摆脱了早期环境史叙述中经常出 现的生态狂热,显得异常客观和冷静超然。全球环境史硏究肯定了自然的历史创 造性,同时更新了历史叙述的基本单位,改变了过去环境史研究中经常出现的 “衰退论″和“退化论”的取向,正在开启历史叙述的新模式。 (选自2011年12月4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6.下列有关“环境史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在兴起阶段便具有了“倡议史学”的突出特点,所以环境史学具有强烈 的现实性,关注现实环境问题。 B.环境史学兴起的原因之一就是历史学专业的视野拓展,在成熟阶段它更多地 具有了传统史学的一些特点 C.挑战传统历史编撰,改变传统历史编撰的片面性和历史思维上的排他性,是 第一代环境史学家开拓环境史研究的初衷。 D.环境史学的走向问题正被重新思考,相关有识之士希望能在前辈学者开创的 全球环境史宏观研究的基础上再出发 7.全球环境史研究中包含了很多“历史新思维”,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历史 新思维”的是 A.以人与环境的互动为分期标准,其历史分期与传统的政治史、经济史、文化 史的分期大不相同
环境史学是历史学专业视野拓展和关注现实环境问题相结合的产物。强烈的现实 性使之在兴起阶段具有“倡议史学"的突出特点,但随着环境史学进入成熟阶段, 它更多地具有了传统史学的一些特点。但第一代环境史学家开拓环境史研究的初 衷却是对传统的历史编撰发出挑战,要改变历史编撰忽略环境因素的片面性以及 由此而产生的历史思维的排他性。现在,西方环境史学界的有识之士开始重新思 考环境史学的走向问题,希望能在克罗斯比等前辈学者开创的全球环境史宏观研 究的基础上再出发。 这种长时段的宏观研究与专题研究并不完全冲突,宏观研究甚至可以以专题研究 的形式来进行。例如:如果从农业史来看环境史,那么环境史上就发生了三次引 人注目的革命,分别是 1500—1750 年的农业革命,l 9 世纪中到二战的第二次 农业革命,二战以后到现在的第三次农业革命。如果从能源史来看环境史,那么 环境史可以分为木材时代(1580 年前)、煤炭时代(16 世纪到 20 世纪初)和石油时 代(20 世纪到现在),与之相对应的是传统社会的多中心霸权、英帝国霸权和美 帝国霸权。显然,这样的历史分期与传统的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的分期大不 相同,与一般的环境史分期也有不小差别,从中观察到的历史大趋势也很不相同, 但是,其中隐含的分期标准即人与环境的互动无疑是值得关注的历史新思维。 在此基础上,少数学者更把关注范围从某个专题扩大到全球环境史,出版了引人 注目的研究成果,例如雅克西姆·纳德考的《自然与权力:全球环境史》和约 翰·麦克尼尔的《阳光下的新事物:二十世纪世界环境史》。前者从全球环境领 域的“热点"问题进行回溯,探讨了从史前到现在,世界范围内的人与自然环境 相互作用的历史。后者从地球的岩石圈、土壤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分析了 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现代文明给全球环境带来的破坏。但在分析造成环境破坏的 原因时,作者并没有对人类文明表现出悲观主义情绪,相反却认为,作为人类活 动的无意识的副产品的环境破坏并不能导致人与环境关系走向不可调和,越来越 得到文化塑造的人类总是在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总是在寻找环境变迁形成的、 可以更好依靠的新生境。显然,这样的分析已经摆脱了早期环境史叙述中经常出 现的生态狂热,显得异常客观和冷静超然。全球环境史研究肯定了自然的历史创 造性,同时更新了历史叙述的基本单位,改变了过去环境史研究中经常出现的 “衰退论"和“退化论”的取向,正在开启历史叙述的新模式。 (选自 2011 年 l2 月 4 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6.下列有关“环境史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在兴起阶段便具有了“倡议史学”的突出特点,所以环境史学具有强烈 的现实性,关注现实环境问题。 B.环境史学兴起的原因之一就是历史学专业的视野拓展,在成熟阶段它更多地 具有了传统史学的一些特点。 C.挑战传统历史编撰,改变传统历史编撰的片面性和历史思维上的排他性,是 第一代环境史学家开拓环境史研究的初衷。 D.环境史学的走向问题正被重新思考,相关有识之士希望能在前辈学者开创的 全球环境史宏观研究的基础上再出发。 7.全球环境史研究中包含了很多“历史新思维”,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历史 新思维”的是 A.以人与环境的互动为分期标准,其历史分期与传统的政治史、经济史、文化 史的分期大不相同
B.从全球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回溯,探讨从史前到现在,世界范围内人与 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 C.肯定了自然的历史创造性,更新了历史叙述的基本单位,改变了环境史研究 中经常出现的“衰退论”和“退化论”取向 D.因为自然环境影响世界历史,所以要突出环境史学的重要性,把“环境的历 史”从“人的历史”中对立出来的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全球环境史的研究需从宏观人手,花费较长时间来研究,它与专题研究不完 全冲突 B.从农业史看环境史,从能源史看环境史,这都是专题研究,因而很难从中看 到宏观的历史大趋势 C.约翰·麦克尼尔认为环境破坏只是人类活动的无意识的副产品,并不能影响 人与环境的关系。 D.本文作者认为早期环境史的叙述中经常出现生态狂热的倾向,显得不够客观 和冷静超然。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徐石麒,字宝摩,号虞求,嘉兴人。天启壬戌进士,授工部主事。御史黄尊素坐 忤魏忠贤,下狱。石麒为尽力,忠贤怒,诬以赃私,削其籍。崇祯中,起官南京 历十二年,始入为通政司,升刑部侍郎、署部事。时帝以刑威驭下,法官引律大 抵深文;石麒多所平反。寻进尚书,论诛兵部尚书陈新甲。后有熊、姜之狱 卒以执法去位 江南立国,起右都御史;未至,改吏部尚书。再疏力辞,举部三俊自代,不允。 乃入朝,即奏陈省庶官、慎破格、行久任、重名器、严起废、明保举、交堂廉七 事;皆褒纳之。石麒方以进贤退奸为任,而马士英、阮大铖植党树私,货贿公行, 权倾中外;石麒时以祖宗之法裁之。士英欲得侯封,讽司礼监韩赞周入言之,请 加恩定策,五等延世。石麒奏曰:“世宗以外藩入继,将封辅臣伯爵,而杨廷和 蒋冕谦不受。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十自荣,不愧廷和等耶?且俟海内清妟之后 议之未晚。”士英恶之,凡所上考选,少所称可 先是,御史刘宗周矢公甄别,拟庄元辰等十三人为科道:士英庇其私人,更易殆 半。御史黄耳鼎、陆朗有物议,石麒以例出之;朗急贿阉人内侍留用。石麒愤甚, 因发朗内通之罪;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疾乞休。无何,耳鼎亦两疏劾石麒,士 英助之。石麒益愤,因力请罢斥,卒引疾去。去后以登极恩,加太子太保。 明年南都亡,石麒移居嘉兴城外,扁舟水宿。及城守将破,至城下呼目:“吾大 臣,不可野死,当与城俱。”复入居城中,朝服自缢死;时闰六月二十七日也。 僧真实藏之柜中,瑜二旬始殓,颜色如生。仆祖敏、李升从死。闽中唐王立,谥 “忠襄"。 石麒立朝刚方清介,值杈奸用事,郁郁不得志。中贵田成辈纳赂请属,皆拒不应, 且疏劾之。其博闻强识,尤长于国家典制。性乐易爱人,与人言移目不倦。下吏 寒士有才者,汲引不遗余力。 (节选自《南疆逸史》,有删改 【注】深文:引用法律过于严苛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诛兵部尚书陈新甲 论:判罪
B.从全球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回溯,探讨从史前到现在,世界范围内人与 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 C.肯定了自然的历史创造性,更新了历史叙述的基本单位,改变了环境史研究 中经常出现的“衰退论"和“退化论”取向。 D.因为自然环境影响世界历史,所以要突出环境史学的重要性,把“环境的历 史”从“人的历史”中对立出来的。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全球环境史的研究需从宏观人手,花费较长时间来研究,它与专题研究不完 全冲突。 B.从农业史看环境史,从能源史看环境史,这都是专题研究,因而很难从中看 到宏观的历史大趋势。 C.约翰·麦克尼尔认为环境破坏只是人类活动的无意识的副产品,并不能影响 人与环境的关系。 D.本文作者认为早期环境史的叙述中经常出现生态狂热的倾向,显得不够客观 和冷静超然。 三、(1 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l2 题。 徐石麒,字宝摩,号虞求,嘉兴人。天启壬戌进士,授工部主事。御史黄尊素坐 忤魏忠贤,下狱。石麒为尽力,忠贤怒,诬以赃私,削其籍。崇祯中,起官南京; 历十二年,始入为通政司,升刑部侍郎、署部事。时帝以刑威驭下,法官引律大 抵深文注;石麒多所平反。寻进尚书,论诛兵部尚书陈新甲。后有熊、姜之狱, 卒以执法去位。 江南立国,起右都御史;未至,改吏部尚书。再疏力辞,举部三俊自代,不允。 乃入朝,即奏陈省庶官、慎破格、行久任、重名器、严起废、明保举、交堂廉七 事;皆褒纳之。石麒方以进贤退奸为任,而马士英、阮大铖植党树私,货贿公行, 权倾中外;石麒时以祖宗之法裁之。士英欲得侯封,讽司礼监韩赞周入言之,请 加恩定策,五等延世。石麒奏曰:“世宗以外藩入继,将封辅臣伯爵,而杨廷和、 蒋冕谦不受。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且俟海内清晏之后, 议之未晚。”士英恶之,凡所上考选,少所称可。 先是,御史刘宗周矢公甄别,拟庄元辰等十三人为科道;士英庇其私人,更易殆 半。御史黄耳鼎、陆朗有物议,石麒以例出之;朗急贿阉人内侍留用。石麒愤甚, 因发朗内通之罪;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疾乞休。无何,耳鼎亦两疏劾石麒,士 英助之。石麒益愤,因力请罢斥,卒引疾去。去后以登极恩,加太子太保。 明年南都亡,石麒移居嘉兴城外,扁舟水宿。及城守将破,至城下呼目:“吾大 臣,不可野死,当与城俱。”复入居城中,朝服自缢死;时闰六月二十七日也。 僧真实藏之柜中,瑜二旬始殓,颜色如生。仆祖敏、李升从死。闽中唐王立,谥 “忠襄"。 石麒立朝刚方清介,值权奸用事,郁郁不得志。中贵田成辈纳赂请属,皆拒不应, 且疏劾之。其博闻强识,尤长于国家典制。性乐易爱人,与人言移目不倦。下吏 寒士有才者,汲引不遗余力。 (节选自《南疆逸史》,有删改) 【注】深文:引用法律过于严苛。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诛兵部尚书陈新甲 论:判罪
B.讽司礼监韩赞周人言之 讽:暗示 C.因发朗内通之罪 发:揭发 D.中贵田成辈纳赂请属 属:亲属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石麒为尽力 B.石麒以例 出之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殆为此也 斧斤以时人山林 C.石麒益愤,因力请罢斥 D.皆拒不应,且疏劾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彼且奚适也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徐石麒“刚方清介″的一组是 ①忠贤怒,诬以赃私,削其籍。②石麒多所平反。③石麒以祖宗之法裁之。④且 俟海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⑤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疾乞休。⑥去后以登极恩, 加太子太保。 A.①③⑤ 8.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任吏部尚书后,徐石麒向皇帝陈奏了有关官吏考核任用的七件事,都被皇 帝采纳了。 B.马士英上疏向皇帝讨要封赐,徐石麒坚决反对,认为在这个时候这样做很不 合适,因而被马士英怀恨在心 C.徐石麒死后,真实和尚把他的尸身藏在柜子中,二十天后入殓,面色还和活 着一样,很有传奇色彩 D.徐石麒博闻强识,明晓典律,爱人荐贤,为官清正刚直,却因奸臣当道,屡 遭排挤打击。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韵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再疏力辞,举郑三俊自代,不允。(分) (2)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3分) (3)吾大臣,不可野死,当与城俱。(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春别应令四首(其四 [南北朝·梁]萧绎 日暮徙倚渭桥西,正见凉月与云齐。 若使月光无远近,应照离人今夜啼。 (1)这首诗的前两句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分) (2)这首诗的后两句是怎样写思家的?有什么妙处?(4分 15.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①地势坤, 。(《易经·大象》)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②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 ,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③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赤壁赋》)
B.讽司礼监韩赞周人言之 讽:暗示 C.因发朗内通之罪 发:揭发 D.中贵田成辈纳赂请属 属:亲属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石麒为尽力 B. 石麒以例 出之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殆为此也 斧斤以时人山林 C. 石麒益愤,因力请罢斥 D. 皆拒不应,且疏劾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彼且奚适也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徐石麒“刚方清介"的一组是 ①忠贤怒,诬以赃私,削其籍。②石麒多所平反。③石麒以祖宗之法裁之。④且 俟海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⑤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疾乞休。⑥去后以登极恩, 加太子太保。 A.①③⑤ 8.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任吏部尚书后,徐石麒向皇帝陈奏了有关官吏考核任用的七件事,都被皇 帝采纳了。 B.马士英上疏向皇帝讨要封赐,徐石麒坚决反对,认为在这个时候这样做很不 合适,因而被马士英怀恨在心. C.徐石麒死后,真实和尚把他的尸身藏在柜子中,二十天后入殓,面色还和活 着一样,很有传奇色彩。 D.徐石麒博闻强识,明晓典律,爱人荐贤,为官清正刚直,却因奸臣当道,屡 遭排挤打击。 第Ⅱ卷 (共 114 分) 四、 (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韵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再疏力辞,举郑三俊自代,不允。(4 分) (2)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3 分) (3)吾大臣,不可野死,当与城俱。(3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 分) 春别应令四首(其四) [南北朝·梁]萧绎 日暮徙倚渭桥西,正见凉月与云齐。 若使月光无远近,应照离人今夜啼。 (1)这首诗的前两句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4 分) (2)这首诗的后两句是怎样写思家的?有什么妙处?(4 分) 15.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个小题)(6 分) ①地势坤, 。(《易经·大象》)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②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 ,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③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④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赤壁赋》)
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五、(12分) 16.下面一段话是对“微公益”的说明,请提取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4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 中来,于是一种草根公益应运而生,这就是微公益。微公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 台,人们将微不足道的爱心汇集起来,积少成多,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 微公益关注贫困,关注教育,关注社区发展,关注生物保护和低碳等,具有很强 的利他性。它没有过去大慈善者那种“行侠仗义”“扶贫济困”的远大抱负,取 而代之的是寓善于乐的参与方式 17.请仿照《光阴》一诗首节的形式,从夏、秋、冬三个季节中任选一个,再写 节。(4分) 无人能描绘它的面容 春 却能闻到清新的气息 枯黄的大地 便披上翠绿的新衣 8.假如你是少儿夏令营的辅导员,要向营员们口头介绍将要去参观的水帘洞 请重新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部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70个字。(4分) 水帘洞在山的北面,洞口朝北,有城门那么大,常年有水流出。山洞很深,极难 走到尽头。洞外二条瀑布自髙空垂下,如带如练。水石相激,雾气升腾,阳光 照,绚丽多彩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青岛的树 苏雪林 近处万瓦鳞鳞,金碧辉映,远处紫山拥抱,碧水萦回。青岛是个美丽的仙岛,也 是我国黄海上一座雄关。百余年前被德国人强行割据,十余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 德国行将失败之际,又被日本人趁机攫作囊中物,现在才回归我国版图。只愿这 颗莹洁的明珠,永久镶嵌在我们可爱的中华冠冕上,放着万道光芒,照射着永 不扬波的,东海,辉映着五千年文明的光华! 青岛所给我第一个印象是树多。到处是树,密密层层的,漫天盖地的树,叫你眼 睛里所见的无非是苍翠欲滴的树色,鼻子里所闻的无非是芳醇欲醉的叶香,肌肤 所感受的无非是清凉如水的爽意。从高处一看,整个青岛,好像是一片汪洋的绿 海,各种建筑物则像是那露出水面的岛屿之属。我们中国人说绿色可以养目:英 国十八世纪也有个文人写了一篇文章,将这个理由加以科学和神学的解释,他说 道:别的颜色对于我们视神经的剌激或失之过强,或失之过弱,惟有青绿之色最 为适宜,造物主便选择了这个颜色赐给我们,所以我们的世界,青绿成为主要的 部分。这道理也许是对的吧。 我常自命是个自然的孩子,我血管里似流注有原始蛮人的血液,我最爱的自然物 是树木,不是一株两株的,而是森然成林的。不过诞生于这现代社会,受了诗书 的陶冶和各种物质文明的熏染,我的蛮性已被过滤得所余无几了。因此那充满毒 蛇猛兽的赤道森林,我不敢领教;连绵千里,黑暗不见天日的非洲某些地区的森
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五、(1 2 分) 16.下面一段话是对“微公益”的说明,请提取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4 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 中来,于是一种草根公益应运而生,这就是微公益。微公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 台,人们将微不足道的爱心汇集起来,积少成多,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 微公益关注贫困,关注教育,关注社区发展,关注生物保护和低碳等,具有很强 的利他性。它没有过去大慈善者那种“行侠仗义”“扶贫济困”的远大抱负,取 而代之的是寓善于乐的参与方式。 17.请仿照《光阴》一诗首节的形式,从夏、秋、冬三个季节中任选一个,再写 一节。 (4 分) 无人能描绘它的面容 春 却能闻到清新的气息 枯黄的大地 便披上翠绿的新衣 18.假如你是少儿夏令营的辅导员,要向营员们口头介绍将要去参观的水帘洞; 请重新表述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部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 70 个字。(4 分) 水帘洞在山的北面,洞口朝北,有城门那么大,常年有水流出。山洞很深,极难 走到尽头。洞外一条瀑布自高空垂下,如带如练。水石相激,雾气升腾,阳光一 照,绚丽多彩。 六、 (18 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9——22 题。 (18 分) 青岛的树 苏雪林 近处万瓦鳞鳞,金碧辉映,远处紫山拥抱,碧水萦回。青岛是个美丽的仙岛,也 是我国黄海上一座雄关。百余年前被德国人强行割据,十余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 德国行将失败之际,又被日本人趁机攫作囊中物,现在才回归我国版图。只愿这 一颗莹洁的明珠,永久镶嵌在我们可爱的中华冠冕上,放着万道光芒,照射着永 不扬波的,东海,辉映着五千年文明的光华! 青岛所给我第一个印象是树多。到处是树,密密层层的,漫天盖地的树,叫你眼 睛里所见的无非是苍翠欲滴的树色,鼻子里所闻的无非是芳醇欲醉的叶香,肌肤 所感受的无非是清凉如水的爽意。从高处一看,整个青岛,好像是一片汪洋的绿 海,各种建筑物则像是那露出水面的岛屿之属。我们中国人说绿色可以养目;英 国十八世纪也有个文人写了一篇文章,将这个理由加以科学和神学的解释,他说 道:别的颜色对于我们视神经的刺激或失之过强,或失之过弱,惟有青绿之色最 为适宜,造物主便选择了这个颜色赐给我们,所以我们的世界,青绿成为主要的 部分。这道理也许是对的吧。 我常自命是个自然的孩子,我血管里似流注有原始蛮人的血液,我最爱的自然物 是树木,不是一株两株的,而是森然成林的。不过诞生于这现代社会,受了诗书 的陶冶和各种物质文明的熏染,我的蛮性已被过滤得所余无几了。因此那充满毒 蛇猛兽的赤道森林,我不敢领教;连绵千里,黑暗不见天日的非洲某些地区的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