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黄金时代 他《方法论》的三个附录之一《折光学》中率先提 出了这样的可能:光是一种压力,在媒质里传播。 不久后,意大利的一位数学教授格里马第(Franc esco Maria Grimaldi)做了一个实验,他让一 束光穿过两个小孔后照到暗室里的屏幕上,发现在 投影的边缘有一种明暗条纹的图像。格里马第马上 联想起了水波的衍射(这个大家在中学物理的插图 上应该都见过),于是提出:光可能是一种类似水 波的波动,这就是最早的光波动说。 图1.2光的微粒说与波动说 26/700
第 01 章 黄金时代 26 / 700 他《方法论》的三个附录之一《折光学》中率先提 出了这样的可能:光是一种压力,在媒质里传播。 不久后,意大利的一位数学教授格里马第(Franc esco Maria Grimaldi)做了一个实验,他让一 束光穿过两个小孔后照到暗室里的屏幕上,发现在 投影的边缘有一种明暗条纹的图像。格里马第马上 联想起了水波的衍射(这个大家在中学物理的插图 上应该都见过),于是提出:光可能是一种类似水 波的波动,这就是最早的光波动说。 图 1.2 光的微粒说与波动说
第01章黄金时代 波动说认为,光不是一种物质粒子,而是由于 介质的振动而产生的一种波。我们想象一下水波, 它不是一种实际的传递,而是沿途的水面上下振动 的结果。光的波动说容易解释投影里的明暗条纹, 也容易解释光束可以互相穿过互不千扰。关于直线 传播和反射的问题,人们很快就认识到光的波长是 很短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光的行为就犹同经典粒 子一样。而衍射实验则更加证明了这一点。但是波 动说有一个基本的难题,那就是任何波动都需要有 介质才能够传递,比如声音,在真空里就无法传播。 而光则不然,它似乎不需要任何媒介就可以任意地 前进。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星光可以穿过几乎虚无 一物的太空来到地球,这对波动说显然是非常不利 的。但是波动说巧妙地摆脱了这个难题:它假设了 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介质来实现光的传播,这种介 质有一个十分响亮而让人印象深刻的名字,叫做 “以太”(Aether)。 就在这样一种奇妙的气氛中,光的波动说登上 了历史舞台。我们很快就会看到,这个新生力量似 乎是微粒说的前世冤家,它命中注定要与后者开展 27/700
第 01 章 黄金时代 27 / 700 波动说认为,光不是一种物质粒子,而是由于 介质的振动而产生的一种波。我们想象一下水波, 它不是一种实际的传递,而是沿途的水面上下振动 的结果。光的波动说容易解释投影里的明暗条纹, 也容易解释光束可以互相穿过互不干扰。关于直线 传播和反射的问题,人们很快就认识到光的波长是 很短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光的行为就犹同经典粒 子一样。而衍射实验则更加证明了这一点。但是波 动说有一个基本的难题,那就是任何波动都需要有 介质才能够传递,比如声音,在真空里就无法传播。 而光则不然,它似乎不需要任何媒介就可以任意地 前进。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星光可以穿过几乎虚无 一物的太空来到地球,这对波动说显然是非常不利 的。但是波动说巧妙地摆脱了这个难题:它假设了 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介质来实现光的传播,这种介 质有一个十分响亮而让人印象深刻的名字,叫做 “以太”(Aether)。 就在这样一种奇妙的气氛中,光的波动说登上 了历史舞台。我们很快就会看到,这个新生力量似 乎是微粒说的前世冤家,它命中注定要与后者开展
第01章黄金时代 一场长达数个世纪之久的战争。他们两个的命运始 终互相纠缠在一起,如果没有了对方,谁也不能说 自己还是完整的。到了后来,他们简直就是为了对 手而存在着。这出精彩的戏剧从一开始的伏笔,经 过两个起落,到达令人眼花缭乱的高潮。而最后绝 妙的结局则更让我们相信,他们的对话几乎是一种 可遇而不可求的缘分。17世纪中期,正是科学的 黎明到来之前那最后的黑暗,谁也无法预见这两朵 小火花即将要引发一场熊熊大火。 ★容水水水业客☆ 饭后闲话:说说“以太”(Aether)正如我们 在上面所看到的,以太最初是作为光波媒介的假设 而提出的。但“以太”一词的由来则早在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在《论天》一书里阐述了他对天体的认 识。他认为日月星辰围绕着地球运转,但其组成却 不同与地上的四大元素水火气土。天上的事物应该 是完美无缺的,它们只能由一种更为纯洁的元素所 构成,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第五元素”一 以太 (希腊文的anenp)。而自从这个概念被借用 28/700
第 01 章 黄金时代 28 / 700 一场长达数个世纪之久的战争。他们两个的命运始 终互相纠缠在一起,如果没有了对方,谁也不能说 自己还是完整的。到了后来,他们简直就是为了对 手而存在着。这出精彩的戏剧从一开始的伏笔,经 过两个起落,到达令人眼花缭乱的高潮。而最后绝 妙的结局则更让我们相信,他们的对话几乎是一种 可遇而不可求的缘分。17世纪中期,正是科学的 黎明到来之前那最后的黑暗,谁也无法预见这两朵 小火花即将要引发一场熊熊大火。 ******** 饭后闲话:说说“以太”(Aether)正如我们 在上面所看到的,以太最初是作为光波媒介的假设 而提出的。但“以太”一词的由来则早在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在《论天》一书里阐述了他对天体的认 识。他认为日月星辰围绕着地球运转,但其组成却 不同与地上的四大元素水火气土。天上的事物应该 是完美无缺的,它们只能由一种更为纯洁的元素所 构成,这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第五元素”—— 以太 (希腊文的αηθηρ)。而自从这个概念被借用
第01章黄金时代 到科学里来之后,以太在历史上的地位可以说是相 当微妙的,一方面,它曾经扮演过如此重要的角色, 以致成为整个物理学的基础;另一方面,当它荣耀 不再时,也曾受尽嘲笑。虽然它不甘心地再三挣扎, 改换头面,赋予自己新的意义,却仍然逃不了最终 被抛弃的命运,甚至有段时间儿乎成了伪科学的专 用词。但无论怎样,以太的概念在科学史上还是占 有它的地位的,它曾经代表的光媒以及绝对参考系, 虽然已经退出了舞台,但直到今天,仍然能够唤起 我们对那段黄金岁月的怀念。它就像是一张泛黄的 照片,记载了一个贵族光荣的过去。今天,以太(E ther)作为另外一种概念用来命名一种网络协议 (Ethernet),看到这个词的时候,是不是也每每 生出几许慨叹? 向以太致敬。 1.3第一次微波战争 上次说到,关于光究竞是什么的问题,在十七 29/700
第 01 章 黄金时代 29 / 700 到科学里来之后,以太在历史上的地位可以说是相 当微妙的,一方面,它曾经扮演过如此重要的角色, 以致成为整个物理学的基础;另一方面,当它荣耀 不再时,也曾受尽嘲笑。虽然它不甘心地再三挣扎, 改换头面,赋予自己新的意义,却仍然逃不了最终 被抛弃的命运,甚至有段时间几乎成了伪科学的专 用词。但无论怎样,以太的概念在科学史上还是占 有它的地位的,它曾经代表的光媒以及绝对参考系, 虽然已经退出了舞台,但直到今天,仍然能够唤起 我们对那段黄金岁月的怀念。它就像是一张泛黄的 照片,记载了一个贵族光荣的过去。今天,以太(E ther)作为另外一种概念用来命名一种网络协议 (Ethernet),看到这个词的时候,是不是也每每 生出几许慨叹? 向以太致敬。 1.3 第一次微波战争 上次说到,关于光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在十七
第01章黄金时代 世纪中期有了两种可能的假设:微粒说和波动说。 然而在一开始的时候,双方的武装都是非常薄 弱的。微粒说固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它手中的 力量是很有限的。光的直线传播问题和反射折射问 题本来是它的传统领地,但波动方面军队在发展了 自己的理论后,迅速就在这两个战场上与微粒平分 秋色。而波动论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格里马第的 光衍射实验是它发家的最大法宝,但它却拖着一个 沉重的包袱,就是光以太的假设,这个凭空想象出 来的媒介,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波动军队的累 赘。 两支力量起初并没有发生什么武装冲突。在笛 卡儿的《方法论》那里,他们还依然心平气和地站 在一起供大家检阅。导致“第一次微波战争”爆发 的导火索是波义耳(Robert Boyle,中学里学过 波马定律的朋友一定还记得这个讨厌的爱尔兰人) 在1663年提出的一个理论。他认为我们看到的各 种颜色,其实并不是物体本身的属性,而是光照上 去才产生的效果。这个论调本身并没有关系到微粒 波动什么事,但是却引起了对颜色属性的激烈争论。 30/700
第 01 章 黄金时代 30 / 700 世纪中期有了两种可能的假设:微粒说和波动说。 然而在一开始的时候,双方的武装都是非常薄 弱的。微粒说固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它手中的 力量是很有限的。光的直线传播问题和反射折射问 题本来是它的传统领地,但波动方面军队在发展了 自己的理论后,迅速就在这两个战场上与微粒平分 秋色。而波动论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格里马第的 光衍射实验是它发家的最大法宝,但它却拖着一个 沉重的包袱,就是光以太的假设,这个凭空想象出 来的媒介,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波动军队的累 赘。 两支力量起初并没有发生什么武装冲突。在笛 卡儿的《方法论》那里,他们还依然心平气和地站 在一起供大家检阅。导致“第一次微波战争”爆发 的导火索是波义耳(Robert Boyle,中学里学过 波马定律的朋友一定还记得这个讨厌的爱尔兰人) 在1663年提出的一个理论。他认为我们看到的各 种颜色,其实并不是物体本身的属性,而是光照上 去才产生的效果。这个论调本身并没有关系到微粒 波动什么事,但是却引起了对颜色属性的激烈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