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 06实验班语文月考试卷 2006.10 基础知识(30分,每小题2分)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范增数目项王(shuo)逡巡(qn)荏(r6n)苒伛(y道)偻 攘(rang)人犬豕攻讦(ji白)黜(chu)恶怙恶不悛h) C.瞋目视项王(zhen)刀俎(z道)户牖(ybu)目眦(z1)尽裂 D.夜缒(zhui)而出毗(p1)邻缙(jing绅刎(W色n)颈之交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垢骂不稂不莠见钟情昙花一现 B.钳制与时俱进 历尽苍桑 简意赅 C.辐射 完壁归赵 截然相反贻笑大方 D.腊梅 瞠目结舌 抱残守缺 走投无路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历史如果还有教训的话,晋朝的怀帝该是我们的前车可鉴。 B.在这个案件的审理中,他徇私舞弊,为他的小舅子——一个抢劫犯开脱罪责, 引起了极大的民愤 C.她当时的那种神采,如同严冬里斗雪傲霜的一枝梅花,显得特别秀丽清新和生 气勃勃。 D.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可对40岁以上的人来说却是熟 悉的 B.在车间没有增加人员的情况下,我们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超额完成了任务。 C.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 研制开发。 D.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 对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做了详细报道。 5、选出下列各句中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1 江苏省兴化中学 2006—2007 学年度第一学期 06 实验班语文月考试卷 2006.10 一、 基础知识(30 分,每小题 2 分) (一)选择题 l、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范增数.目项王(shuò) 逡.巡(qūn) 荏 (rén) 苒 伛.(yǔ)偻 B.攘.(rǎng)人犬豕 攻讦.(jié) 黜.(chù) 恶 怙.恶不悛(hù) C.瞋.目视项王(zhēn) 刀俎.(zǔ) 户牖.(yǒu) 目眦.(zì)尽裂 D.夜缒.(zhuì)而出 毗. (pí) 邻 缙. (jìng) 绅 刎. (wěn) 颈之交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垢骂 不稂不莠 一见钟情 昙花一现 B.钳制 与时俱进 历尽苍桑 言简意赅 C.辐射 完壁归赵 截然相反 贻笑大方 D.腊梅 瞠目结舌 抱残守缺 走投无路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历史如果还有教训的话,晋朝的怀帝该是我们的前车可 ...鉴.。 B.在这个案件的审理中,他徇私舞弊 ....,为他的小舅子——一个抢劫犯开脱罪责, 引起了极大的民愤。 C.她当时的那种神采,如同严冬里斗雪傲霜的一枝梅花,显得特别秀丽清新和生. 气勃勃 ...。 D.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 ....,热闹非常。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焦裕禄这个名字对青年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可对 40 岁以上的人来说却是熟 悉的。 B. 在车间没有增加人员的情况下,我们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超额完成了任务。 C. 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 研制开发。 D.3 月 17 日,6 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 对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做了详细报道。 5、选出下列各句中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A.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夫晋,何厌之有 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常以身翼蔽沛公 A.晋军函陵 择善而从之 C.道芷阳间行 D.秋水时至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L项伯乃夜她之油公军 具告以事 求木之长者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C丁因招樊哙出 D而君幸于赵王 不如因善遇之 以其无礼于晋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相如廷叱之 A.军惊而坏都舍 B.夜缒而出 C.源不深而望流之远D.盛以锦囊,负而前趋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那个人 B.璧有瑕,请指示王 给……作指导 C.约为婚姻 儿女亲家 D.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扬言 10、下列句子中通假字运用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故择先王之成法(择同释,舍弃、抛弃)拔剑切而啗之(啗同担,挑起,拿起) B.诏有司案图(案同按,查明) 与群臣孰计议之(孰同熟,仔细) C.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同背,背弃)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 D.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陵冋凌,欺侮)敛赀财以送其行(赀同资,钱财) 11、下面有关常识的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指南录后序》的作者是南宋文天祥,他把出使被扣和逃归途中所写的诗结 集,取《渡扬子江》诗中“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句意而命名 B.《察今》选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亦称《吕览》,是战国时期吕不 韦编写的。作者认为,古今时世不同,事物在变化,必须明察当今形势,从实际出 发,制定法制:主张世变时移,因时变法,不能依从古训。 C.《廉颇蔺相如列传》充分展现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计私怨、智勇双全、处 处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贵品质:同时也表现了廉颇作为赵国骁勇善战的大将军居功 自傲,但却能申明大义、引咎自责的爱国主义精神。 D.《鸿门宴》选自伟大的历史巨著《史记》。《史记》是纪传体通史。它记载 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之间共3000年的历史。是封建时代“正史”的第一部
2 例句: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A.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夫晋,何厌之有 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常以身翼.蔽沛公 A.晋军.函陵 B.择善.而从之 C.道.芷阳间行 D.秋水时.至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具告以.事 求木之.长者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因.招樊哙出 而君幸于.赵王 不如因.善.遇之 以其无礼于.晋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而.相如廷叱之” A.军惊而.坏都舍 B.夜缒而.出 C.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D.盛以锦囊,负而.前趋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那个人 B.璧有瑕,请指示..王 给……作指导 C.约为婚姻.. 儿女亲家 D.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扬言 10、下列句子中通假字运用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 A.故择.先王之成法(择.同释.,舍弃、抛弃) 拔剑切而啗.之(啗.同担,..挑起,拿起) B.诏有司案.图(案.同按.,查明) 与群臣孰.计议之(孰.同熟.,仔细) C.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同背.,背弃) 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 D.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陵.同凌.,欺侮)敛赀.财以送其行(赀.同资.,钱财) 11、下面有关常识的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指南录后序》的作者是南宋文天祥,他把出使被扣和逃归途中所写的诗结 集,取《渡扬子江》诗中“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句意而命名。 B.《察今》选自《吕氏春秋》。《吕氏春秋》亦称《吕览》,是战国时期吕不 韦编写的。作者认为,古今时世不同,事物在变化,必须明察当今形势,从实际出 发,制定法制;主张世变时移,因时变法,不能依从古训。 C.《廉颇蔺相如列传》充分展现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计私怨、智勇双全、处 处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贵品质;同时也表现了廉颇作为赵国骁勇善战的大将军居功 自傲, 但却能申明大义、引咎自责的爱国主义精神。 D.《鸿门宴》选自伟大的历史巨著《史记》。《史记》是纪传体通史。它记载 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之间共 3000 年的历史。是封建时代“正史”的第一部。 A B C D
其作者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和伟大的文学家。鲁迅赞誉《史记》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阅读《指南录后序》语段,完成12-15题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 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 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徬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 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 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 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救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 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 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 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 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12、下面各组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去京口 去今之墓而葬焉 B.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几彷徨死 C.几以不纳死 挟匕首以备不测 D.如高沙 纵一苇之所如 13、下列词语古今义相同的是 A.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 B.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 C.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D.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14、选出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例: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A.避哨竹林中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不能容于远近 D.死生,昼夜事也 15、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A.“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一在扬州城下,进退不由自主,几乎等于 送死 B.“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一一经过瓜洲扬子桥,竟然遇到哨兵,没 有不死的 C.“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一—与元军头目相处二十天,争辩是非 几次该死。 D.“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死就死了,可是境界险 恶,危险层叠交错出现,不是人所能忍受的
3 其作者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和伟大的文学家。鲁迅赞誉《史记》为: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二)阅读《指南录后序》语段,完成 12-15 题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 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 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徬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 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 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 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救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 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 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 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 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12、下面各组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去.京口 去.今之墓而葬焉 B.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几.彷徨死 C.几以.不纳死 挟匕首以.备不测 D.如.高沙 纵一苇之所如. 13、下列词语古今义相同的是 ( ) A.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 B.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 C.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D.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14、选出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 ) 例: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A. 避哨竹林中 B.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 不能容于远近 D. 死生,昼夜事也 15、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在扬州城下,进退不由自主,几乎等于 送死。 B. “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经过瓜洲扬子桥,竟然遇到哨兵,没 有不死的。 C.“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 ——与元军头目相处二十天,争辩是非, 几次该死。 D.“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死就死了,可是境界险 恶,危险层叠交错出现,不是人所能忍受的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18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疲转饷。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①之涧而语。 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 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②而自尊,罪二。项羽已 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 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③二十 万,王其将,罪六。……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 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 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 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 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病愈,西入关,至栎阳,存问父老,置酒,留四日,复如军,军广武。关中兵 益出。 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田横往从之。项羽数击彭 越等,齐王信又进击楚。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 沟而东者为楚。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军中皆呼万岁,乃归而别去。(《史记·高 祖本纪》) 注释:①广武,城名,故址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北广武山上。山上有东西广武二 城,中隔广武涧 ②卿子冠军,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宋义。 ③新安,秦县,故地在今河南渑池县东。 1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王其将,罪六 王:封王 B.主约不信 信:相信 C.存问父老 存:问候 D.项羽数击彭越等 数:屡次 17、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达汉王善用谋略的一组是 ①相与临广武之润而语 ②何苦乃与公挑战 ③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④汉王出行军 ⑤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 ⑥割鸿沟而西者为汉 A.①③④ ②③⑥ C.②③④ D.③④⑤ 1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与项羽共同接受怀王的约定,先入定关中者在关中称王,但项羽背负了 盟约 B.汉王历数项羽暴掠、弑主、杀降王、坑秦卒等罪行,以便使刑余罪人能击杀 项羽
4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6—18 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疲转饷。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①之涧而语。 项羽欲与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 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②而自尊,罪二。项羽已 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 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③二十 万,王.其将,罪六。……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 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 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 胸,乃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 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因驰入成皋。 病愈,西入关,至栎阳,存.问父老,置酒,留四日,复如军,军广武。关中兵 益出。 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田横往从之。项羽数.击彭 越等,齐王信又进击楚。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 沟而东者为楚。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军中皆呼万岁,乃归而别去。(《史记·高 祖本纪》) 注释:①广武,城名,故址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北广武山上。山上有东西广武二 城,中隔广武涧。 ②卿子冠军,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宋义。 ③新安,秦县,故地在今河南渑池县东。 1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其将,罪六 王:封王 B.主约不信. 信:相信 C.存.问父老 存:问候 D.项羽数.击彭越等 数:屡次 17、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达汉王善用谋略的一组是 ( ) ①相与临广武之涧而语 ②何苦乃与公挑战 ③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④汉王出行军 ⑤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 ⑥割鸿沟而西者为汉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②③④ D.③④⑤ 1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刘邦与项羽共同接受怀王的约定,先入定关中者在关中称王,但项羽背负了 盟约。 B.汉王历数项羽暴掠、弑主、杀降王、坑秦卒等罪行,以便使刑余罪人能击杀 项羽
汉王被弩箭射中了胸部,却摸着脚谎称只是脚趾受伤,其主要意图在于稳定 军心。 D.汉王虽然受了重伤,但痊愈之后在彭越、韩信的配合下,迫使项羽主动立约 休兵 三、(21分 19、翻译下列句子:(每小题3分,共9分) (1)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 (2)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 (3)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田横往从之。 2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湖州歌(其六)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2分) (2)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 达的不同情感。(4分) 21、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小题1分) (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惶恐 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 丁洋》) (2)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魏 征《谏太宗十思书》) (3)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4)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 (5)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张溥《五人墓碑记》) (6)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则智者尽其 ,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 C.汉王被弩箭射中了胸部,却摸着脚谎称只是脚趾受伤,其主要意图在于稳定 军心。 D.汉王虽然受了重伤,但痊愈之后在彭越、韩信的配合下,迫使项羽主动立约 休兵。 三、(21 分) 19、翻译下列句子:(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1)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 (2)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 (3)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苦楚兵,绝其粮食。田横往从之。 2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2 分) (2)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 达的不同情感。(4 分) 21、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每小题 1 分) (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惶恐 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 丁洋》) (2)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 。(魏 征《谏太宗十思书》) ( 3)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 !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 , , 。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5)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 。 (张溥《五人墓碑记》) (6)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则智者尽其 谋, ,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魏征《谏太宗十思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