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阳市埭头中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调查测试 语文卷 命题人:吴夕芳 审题人:狄宇俊 时间:2006.3.25 、阅读(共90分) 选择题(共30分) 一)阅读下列短文,完成1-4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 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 负其彊,以空言求璧,偿堿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 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 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 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 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壁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 乃敢上壁。”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 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1、下列加点的诗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拂逆、触犯 B、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致敬 C、相如持其璧睨柱 斜视 D、乃辞谢固请 辞别并表谢意【婉言道歉】 2、对下列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 ①臣乃敢上璧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②乃使其从者衣褐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 A、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B、大王必欲急臣 C、礼毕而归之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4、指出下列特殊句式中不同类的一项(B)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C、吾属今为之虏矣 D、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矣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每小题3分,12分)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 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楟大夫礼葬 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1)。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致死。”优孟闻之,入殿门
1 溧阳市埭头中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调查测试 语 文 卷 命题人:吴夕芳 审题人:狄宇俊 时间:2006.3.25 一、阅读(共 90 分) 选择题(共 30 分) (一)阅读下列短文,完成 1-4 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 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 负其彊,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 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 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 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 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 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 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1、下列加点的诗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拂逆、触犯 B、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致敬 C、相如持其璧睨.柱 斜视 D、乃辞谢..固请 辞别并表谢意【婉言道歉】 2、对下列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 ① 臣乃.敢上璧 ③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② 乃.使其从者衣褐 ④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 ) A、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B、大王必欲急.臣 C、礼毕而归.之 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4、指出下列特殊句式中不同类的一项( B )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C、吾属今为之虏矣 D、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矣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每小题 3 分,12 分)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 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 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1)。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致死。”优孟闻之,入殿门
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 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使以马属太官, 无令天下久闻也。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 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 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既为孙叔敖衣冠, 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 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 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 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 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馀财,不顾耻辱。身 死家室富,又恐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 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 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节选自《史记 滑稽列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辩:辩驳 B、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啖:给……吃 C、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谏:规劝 D、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属:嘱咐 【解析】“辩”,这里是“辩才”的意思,名词 6、对下列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B) ①而以大夫礼葬之 ③楚相不足为也 ②以乱易整,不武 ④若属将且为所虏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优孟“以谈笑讽谏”的一组是(B) ①请以人君礼葬之 ②即为孙叔敖衣冠 ③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④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⑤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⑥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解析】②为优孟所用的计策,③是优孟计策的实施,④是优孟的迂回之策。②③④可排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优孟言辞诙谐幽默。楚庄王想厚葬所爱之马,群臣进谏反遭严词拒绝:优孟以反语讽谏」 说是以大夫礼不够隆重,使庄王认识错误,收回成命 B、叔敖十分看中优孟,临终前预料儿子必将贫困,要他到时去找优孟寻求帮助。优孟慨然 允诺孙叔敖子后,极力模仿孙叔敖,想使楚庄王醒悟。 C、楚庄王误以为优孟是孙叔敖复生,想任他为相。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又责怪 庄王利用孙叔敖成就霸业,而对他的后代却不闻不问
2 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 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使以马属太官, 无令天下久闻也。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 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 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既为孙叔敖衣冠, 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 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 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 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 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馀财,不顾耻辱。身 死家室富,又恐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 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2)!”于是 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节选自《史记. 滑稽列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辩:辩驳 B、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啖:给……吃 C、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谏:规劝 D、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属:嘱咐 【解析】“辩”,这里是“辩才”的意思,名词。 6、对下列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而以.大夫礼葬之 ③楚相不足为.也 ②以.乱易整,不武 ④若属将且为.所虏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优孟“以谈笑讽谏”的一组是( B ) ①请以人君礼葬之 ②即为孙叔敖衣冠 ③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④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⑤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 ⑥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解析】②为优孟所用的计策,③是优孟计策的实施,④是优孟的迂回之策。②③④可排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优孟言辞诙谐幽默。楚庄王想厚葬所爱之马,群臣进谏反遭严词拒绝;优孟以反语讽谏, 说是以大夫礼不够隆重,使庄王认识错误,收回成命。 B、 叔敖十分看中优孟,临终前预料儿子必将贫困,要他到时去找优孟寻求帮助。优孟慨然 允诺孙叔敖子后,极力模仿孙叔敖,想使楚庄王醒悟。 C、 楚庄王误以为优孟是孙叔敖复生,想任他为相。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又责怪 庄王利用孙叔敖成就霸业,而对他的后代却不闻不问
D、优孟由孙叔敖一事而引发感慨,指出为官者不应贪鄙求财,否则将触犯法令而身死家灭; 但廉吏死后,其家人却会面临穷困潦倒的悲惨境遇 【解析】c项中“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应该是“商定三日之后再来(决定是否 为相”,“又责怪庄王”是无中生有。 【附翻译】优孟原是楚国的老歌舞艺人。他身高八尺,富有辩才,时常用说笑方式劝诫楚王。 楚庄王时,他有一匹喜爱的马,给它穿上华美的绣花衣服,养在富丽堂皇的屋子里,睡在没 有帐幔的床上,用蜜饯的枣干来喂它。马因为得肥胖病而死了,庄王派群臣给马办丧事,要 用棺槨盛殓,依照大夫那样的礼仪来葬埋死马。左右近臣争论此事,认为不可以这样做。庄 王下令说:“有谁再敢以葬马的事来进谏,就处以死刑。”优孟听到此事,走进殿门,仰天 大哭。庄王吃惊地问他哭的原因。优孟说:“马是大王所喜爱的,就凭楚国这样强大的国家, 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却用大夫的礼仪来埋葬它,太薄待了,请用人君的礼仪来埋葬它。”庄 王说:“我的过错竟到这种地步吗?”于是庄王派人把马交给了主管宫中膳食的太官,不让 天下人长久传扬此事。 楚国宰相孙叔敖知道优孟是位贤人,待他很好。孙叔敖患病临终前,叮嘱他的儿子说 “我死后,你一定很贫困。那时,你就去拜见优孟,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过了几年, 孙叔敖的儿子果然十分贫困,*卖柴为生。一次路上遇到优孟,就对优孟说:“我是孙叔敖 的儿子。父亲临终前,嘱咐我贫困时就去拜见优孟。”优孟说:“你不要到远处去。”于是, 他就立即缝制了孙叔敖的衣服帽子穿戴起来,模仿孙叔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过了一年 多,模仿得活像孙叔敖,连楚庄王左右近臣都分辨不岀来。楚庄王设置酒宴,优孟上前为庄 王敬酒祝福。庄王大吃一惊,以为孙叔敖又复活了,想要让他做楚相。优孟说:“请允许我 回去和妻子商量此事,三日后再来就任楚相。”庄王答应了他。三日后,优孟又来见庄王。 庄王问:“你妻子怎么说的?”优孟说:“妻子说千万别做楚相,楚相不值得做。像孙叔敖 那样地做楚相,忠正廉洁地治理楚囯,楚王才得以称霸。如今死了,他的儿子竟无立锥之地 贫困到每天*打柴谋生。如果要像孙叔敖那样做楚相,还不如自杀。”接着唱道:“住在山 野耕田辛苦,难以获得食物。出外做官,自身贪脏卑鄙的,积有余财,不顾廉耻。自己死后 家室虽然富足,但又恐惧贪脏枉法,干非法之事,犯下大罪,自己被杀,家室也遭诛灭。贪 官哪能做呢?想要做个清官,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到死都不敢做非法之事。唉,清官又哪 能做呢?像楚相孙叔敖,一生坚持廉洁的操守,现在妻儿老小却贫困到*打柴为生。清官实 在不值得做啊!”于是,庄王向优孟表示了歉意,当即召见孙叔敖的儿子,把寝丘这个四百 户之邑封给他,以供祭祀孙叔敖之用。自此之后,十年没有断绝。 (三)现代诗歌鉴赏9-10题(共6分) 9、阅读下面一首诗,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是(C) 悬崖边的树曾卓 不知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A、这首诗借物喻人,写出了坚贞不屈的人格之美。 B、这首诗实际上写人在毀灭的边缘,顽强奋争,怀抱高远的理想。 C、这首诗细致地描绘了树的形象,表达了对这棵树的赞叹崇敬之情(x) D、这首诗三节层层深入,节奏整齐,韵律和谐 10、阅读下面一首诗,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是(C)
3 D、 优孟由孙叔敖一事而引发感慨,指出为官者不应贪鄙求财,否则将触犯法令而身死家灭; 但廉吏死后,其家人却会面临穷困潦倒的悲惨境遇。 【解析】C 项中“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应该是“商定三日之后再来(决定是否) 为相”,“又责怪庄王”是无中生有。 【附翻译】优孟原是楚国的老歌舞艺人。他身高八尺,富有辩才,时常用说笑方式劝诫楚王。 楚庄王时,他有一匹喜爱的马,给它穿上华美的绣花衣服,养在富丽堂皇的屋子里,睡在没 有帐幔的床上,用蜜饯的枣干来喂它。马因为得肥胖病而死了,庄王派群臣给马办丧事,要 用棺槨盛殓,依照大夫那样的礼仪来葬埋死马。左右近臣争论此事,认为不可以这样做。庄 王下令说:“有谁再敢以葬马的事来进谏,就处以死刑。”优孟听到此事,走进殿门,仰天 大哭。庄王吃惊地问他哭的原因。优孟说:“马是大王所喜爱的,就凭楚国这样强大的国家, 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却用大夫的礼仪来埋葬它,太薄待了,请用人君的礼仪来埋葬它。”庄 王说:“我的过错竟到这种地步吗?”于是庄王派人把马交给了主管宫中膳食的太官,不让 天下人长久传扬此事。 楚国宰相孙叔敖知道优孟是位贤人,待他很好。孙叔敖患病临终前,叮嘱他的儿子说: “我死后,你一定很贫困。那时,你就去拜见优孟,说‘我是孙叔敖的儿子。’”过了几年, 孙叔敖的儿子果然十分贫困,*卖柴为生。一次路上遇到优孟,就对优孟说:“我是孙叔敖 的儿子。父亲临终前,嘱咐我贫困时就去拜见优孟。”优孟说:“你不要到远处去。”于是, 他就立即缝制了孙叔敖的衣服帽子穿戴起来,模仿孙叔敖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过了一年 多,模仿得活像孙叔敖,连楚庄王左右近臣都分辨不出来。楚庄王设置酒宴,优孟上前为庄 王敬酒祝福。庄王大吃一惊,以为孙叔敖又复活了,想要让他做楚相。优孟说:“请允许我 回去和妻子商量此事,三日后再来就任楚相。”庄王答应了他。三日后,优孟又来见庄王。 庄王问:“你妻子怎么说的?”优孟说:“妻子说千万别做楚相,楚相不值得做。像孙叔敖 那样地做楚相,忠正廉洁地治理楚国,楚王才得以称霸。如今死了,他的儿子竟无立锥之地, 贫困到每天*打柴谋生。如果要像孙叔敖那样做楚相,还不如自杀。”接着唱道:“住在山 野耕田辛苦,难以获得食物。出外做官,自身贪脏卑鄙的,积有余财,不顾廉耻。自己死后 家室虽然富足,但又恐惧贪脏枉法,干非法之事,犯下大罪,自己被杀,家室也遭诛灭。贪 官哪能做呢?想要做个清官,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到死都不敢做非法之事。唉,清官又哪 能做呢?像楚相孙叔敖,一生坚持廉洁的操守,现在妻儿老小却贫困到*打柴为生。清官实 在不值得做啊!”于是,庄王向优孟表示了歉意,当即召见孙叔敖的儿子,把寝丘这个四百 户之邑封给他,以供祭祀孙叔敖之用。自此之后,十年没有断绝。 (三)现代诗歌鉴赏 9-10 题(共 6 分) 9、阅读下面一首诗,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C ) 悬崖边的树 曾 卓 不知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A、这首诗借物喻人,写出了坚贞不屈的人格之美。 B、这首诗实际上写人在毁灭的边缘,顽强奋争,怀抱高远的理想。 C、这首诗细致地描绘了树的形象,表达了对这棵树的赞叹崇敬之情(x)。 D、这首诗三节层层深入,节奏整齐,韵律和谐。 10、阅读下面一首诗,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C )
我遥望 曾卓 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 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 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述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A、这是一首抒写人生感慨的诗作,真实地写出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的心态 B、第二节换韵,但“回头”与第一节联韵,这样,两节的韵等于勾连起来。如此押韵,与 诗的内容相适应 C、“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中的“故乡”写实,具体写诗人的家乡(x)。 D、诗的两节,分别写年轻、年老时的“遥望”,更确切地讲,是前瞻与回望,二者组合成 个完整的结构。 (四)文言文翻译和默写(共16分) 11、下列句子出自文言文阅读(二),请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1)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3分) 【译文】马患肥胖症而,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左右群臣对此 直言规劝,认为不可以。 【解析】“丧”是“为…治丧”,为动用法:“争”是“规劝”,后作“诤”。 12、翻译下列句子:(5分)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1分) 【译文】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不会到这个地步。 (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2分) 【译文】选择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选择好的意见而听从它。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2分) 【译文】(我)之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因为防备其他盗贼进来以及意外之事 13、默写下列句子(每条横线1分,共8分) (1)竭诚则吴越为一体,敖物则骨肉为行路。 (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4)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 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五)阅读下列短文,完成14-16(共8分) 春天,栗树新叶初发,几乎还是一派嫩黄,它们悬挂在屋顶的上方,犹如刚刚出茧的蝴 蝶的饿娇弱翅膀。粉红色的日本樱花,宛如在旭日东升的时候飘在庄园上空的一片云彩。如 此娇嫩的色调,酷似一首最温柔的曲子,又如落在黑白琴键上的轻盈速奏。 夏天,水面上开满了白色和黄色的睡莲,那扁平的叶子舒展着,像是为蜻蜓和甲虫准备 的排筏。睡莲映照在明镜般水中的倒影,宛如歌中的叠句。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联
4 我 遥 望 曾 卓 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 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 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A、 这是一首抒写人生感慨的诗作,真实地写出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的心态。 B、 第二节换韵,但“回头”与第一节联韵,这样,两节的韵等于勾连起来。如此押韵,与 诗的内容相适应。 C、 “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中的“故乡”写实,具体写诗人的家乡(x)。 D、 诗的两节,分别写年轻、年老时的“遥望”,更确切地讲,是前瞻与回望,二者组合成 一个完整的结构。 (四)文言文翻译和默写(共 16 分) 11、下列句子出自文言文阅读(二),请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1)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3 分) 【译文】马患肥胖症而,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左右群臣对此 直言规劝,认为不可以。 【解析】“丧”是“为……治丧”,为动用法;“争”是“规劝”,后作“诤”。 12、翻译下列句子:(5 分)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1 分) 【译文】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不会到这个地步。 (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2 分) 【译文】选择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选择好的意见而听从它。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2 分) 【译文】(我)之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因为防备其他盗贼进来以及意外之事。 13、默写下列句子(每条横线 1 分,共 8 分) (1)竭诚则吴越为一体,敖物则骨肉为行路。 (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4)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5)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 , 擎一把火 。 (6)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 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五)阅读下列短文,完成 14-16(共 8 分) 春天,栗树新叶初发,几乎还是一派嫩黄,它们悬挂在屋顶的上方,犹如刚刚出茧的蝴 蝶的饿娇弱翅膀。粉红色的日本樱花,宛如在旭日东升的时候飘在庄园上空的一片云彩。如 此娇嫩的色调,酷似一首最温柔的曲子,又如落在黑白琴键上的轻盈速奏。 夏天,水面上开满了白色和黄色的睡莲,那扁平的叶子舒展着,像是为蜻蜓和甲虫准备 的排筏。睡莲映照在明镜般水中的倒影,宛如歌中的叠句。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联
翩,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尤其是黄昏时分,水面散发出阵阵幽香,宛如船歌 的一串琶音,而那银灰、淡紫的亭亭玉立的树干,排列的整整齐齐,有条不紊,宛如f小调 叙事曲开头的几节。清风徐来,树影婆娑,花园里充满了簌簌的声响。这簌簌声,这芬芳的 香味,使我们心荡神驰,犹如是聚精会神地倾听这独具一格的音乐的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 声 秋天又别有一番风味。这是乡村婚嫁的季节,时不时有一阵小提琴传到这里,飖到金黄 的树冠下,飘到寂静的草坪上,它提醒我们,此刻正置身于马祖卡曲的故乡。当我们浸步在 花园的林荫小道,当我们踏上玲珑剔透的小桥,落叶在脚下踩得沙沙响。作为悠悠往事“见 证者”的树叶,就像忧伤的奏鸣曲中那结尾的令人难忘的三重奏,它们以自己干枯的沙沙声 招来了那么多的思绪,那么多的回忆,那么多的乐曲。于是,我们开始理解那个客死远方巴 黎的人的深沉的郁闷:久别经年,他只能依稀记得“国内唱的歌”。 然而,这里最美的是冬天。请看吧!四野茫茫,白雪覆盖的房舍安然入梦。花园的树木 变成了水晶装饰物,且会发岀银铃般清脆的响声,就像昔日挂在马脖子上的铃铛。如今既没 有马,没有雪橇,也没有狐裘,更没有裹着狐裘的美女,既没有玛丽亚.沃金斯卡,也没有 德尔芬娜波托茨卡,亦不见那第一位情人——康斯丹齐亚格瓦德科夫斯卡。没有母亲,没 有姐妹一一只有无边的静寂。一切都成为往事了。 只有他还住在这里,独自一人在雅致的房间里来回踱步。只有微弱的琴声在抗御风、雪、 和寂静。只有音乐长存。 倘若你在这样一个隆冬季节,站在小屋的前边,望着被积雪压弯了的屋顶、光秃秃的数 枝,黑洞洞的窗口,你就会感到,你是和肖邦在一起 你是在和肖邦促膝谈心 14、请用原文中的两个词语来概括作者笔下肖邦故园的春天的特点。(2分) ①娇嫩②温柔 15、这一部分描写肖邦故园的景色,作者始终将其与肖邦的音乐结合起来。除了这一特点之 外,作者还善于从多角度多方面描绘景致。请以第二段为例,找出文中多角度写景的语 句,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3分) 【明确】“水面上开满了自色和黄色的睡莲,那扁平的叶子舒展着”,“映照在明镜般水中的 倒影”“那银灰、淡紫的亭亭玉立的树干,排列的整整齐齐,有条不紊”“树影婆娑” 等处从视觉角度写景,写出了景物色彩、线面、光影的组合,营造岀绘画的效果。 “水面散发出阵阵幽香”从嗅觉角度写,“花园里充满了簌簌的声响”从听觉角度来 写,配合视觉得描写,对景物细微美妙处的表现更为充分,从整体上给读者一种直 观、立体、综合、全方位的阅读感受。 16、在第四段中作者说“这里最美的是冬天”。你能理解作者这样说的原因吗?请结合文章 来谈谈你的看法。(3分) 【明确】作者这样说是因为 (1)这里有“四野茫茫,白雪覆盖”“花园的树木变成了水晶装饰物,且会发出银铃 般清脆的响声”的美丽景致。 (2)这里冬天的寂静与风雪反衬出长存世间的音乐的美好 3)这里冬天的寒冷孤寂反衬出聆听着肖邦的音乐“和肖邦促膝谈心”的温暖。 【简析】学生能答出前两点即可,答出第三点更好
5 翩,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尤其是黄昏时分,水面散发出阵阵幽香,宛如船歌 的一串琶音,而那银灰、淡紫的亭亭玉立的树干,排列的整整齐齐,有条不紊,宛如 f 小调 叙事曲开头的几节。清风徐来,树影婆娑,花园里充满了簌簌的声响。这簌簌声,这芬芳的 香味,使我们心荡神驰,犹如是聚精会神地倾听这独具一格的音乐的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 声。 秋天又别有一番风味。这是乡村婚嫁的季节,时不时有一阵小提琴传到这里,飘到金黄 的树冠下,飘到寂静的草坪上,它提醒我们,此刻正置身于马祖卡曲的故乡。当我们漫步在 花园的林荫小道,当我们踏上玲珑剔透的小桥,落叶在脚下踩得沙沙响。作为悠悠往事“见 证者”的树叶,就像忧伤的奏鸣曲中那结尾的令人难忘的三重奏,它们以自己干枯的沙沙声 招来了那么多的思绪,那么多的回忆,那么多的乐曲。于是,我们开始理解那个客死远方巴 黎的人的深沉的郁闷:久别经年,他只能依稀记得“国内唱的歌”。 然而,这里最美的是冬天。请看吧!四野茫茫,白雪覆盖的房舍安然入梦。花园的树木 变成了水晶装饰物,且会发出银铃般清脆的响声,就像昔日挂在马脖子上的铃铛。如今既没 有马,没有雪橇,也没有狐裘,更没有裹着狐裘的美女,既没有玛丽亚.沃金斯卡,也没有 德尔芬娜.波托茨卡,亦不见那第一位情人——康斯丹齐亚.格瓦德科夫斯卡。没有母亲,没 有姐妹——只有无边的静寂。一切都成为往事了。 只有他还住在这里,独自一人在雅致的房间里来回踱步。只有微弱的琴声在抗御风、雪、 和寂静。只有音乐长存。 倘若你在这样一个隆冬季节,站在小屋的前边,望着被积雪压弯了的屋顶、光秃秃的数 枝,黑洞洞的窗口,你就会感到,你是和肖邦在一起。 你是在和肖邦促膝谈心。 14、请用原文中的两个词语来概括作者笔下肖邦故园的春天的特点。(2 分) ① 娇嫩 ② 温柔 15、这一部分描写肖邦故园的景色,作者始终将其与肖邦的音乐结合起来。除了这一特点之 外,作者还善于从多角度多方面描绘景致。请以第二段为例,找出文中多角度写景的语 句,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3 分) 【明确】“水面上开满了白色和黄色的睡莲,那扁平的叶子舒展着”,“映照在明镜般水中的 倒影”“那银灰、淡紫的亭亭玉立的树干,排列的整整齐齐,有条不紊”“树影婆娑” 等处从视觉角度写景,写出了景物色彩、线面、光影的组合,营造出绘画的效果。 “水面散发出阵阵幽香”从嗅觉角度写,“花园里充满了簌簌的声响”从听觉角度来 写,配合视觉得描写,对景物细微美妙处的表现更为充分,从整体上给读者一种直 观、立体、综合、全方位的阅读感受。 16、在第四段中作者说“这里最美的是冬天”。你能理解作者这样说的原因吗?请结合文章 来谈谈你的看法。 (3 分) 【明确】作者这样说是因为: (1)这里有“四野茫茫,白雪覆盖”“ 花园的树木变成了水晶装饰物,且会发出银铃 般清脆的响声”的美丽景致。 (2)这里冬天的 寂静与风雪反衬出长存世间的音乐的美好。 (3)这里冬天的寒冷孤寂反衬出聆听着肖邦的音乐“和肖邦促膝谈心”的温暖。 【简析】学生能答出前两点即可,答出第三点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