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06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卷 第I卷(共42分) (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高尚的亦或卑劣的,在舞台上纷纷亮相。然面对那些拜金主义的丑恶表演,稍有觉悟的 人都会嗤(chi)之以鼻。 B.近年来,美国动辄凭借其无中生有或捕风捉影的所谓“情报”,恣(ci)意向别国施加压 力,这是地地道道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 C.“对于这种无耻谰言,对于他们的攻讦(je),我们要同仇敌忾,粉碎他们的阴谋。”李 书记义愤填膺地对大家说 D.“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让青少年健康成长”,许多有识之士为此殚(dan)精竭虑。 大声急呼,我们切不可置若罔闻。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个人最重要的是要分得清主次,任何时候都要把工作摆在首要 ②领导者之所以能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有两个条件:一是由于群众的需要,在阶级社会 里是由于阶级的需要;二是领导者 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比较高 ③能够“见微”, 做到防微是十分不容易的,因为一切微小的事物有如起 于青萍之末的微风一样,并无明显的特征。 A.位置自身从而 B.位子自身并且 C.位子自己从而 D.位置自己并且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泰山的岱庙、曲阜的孔庙,都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建筑,它们古朴典雅,庄严肃穆,气宇 轩昂,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 B.他们没有什么真朋友,在狐朋狗党作鸟兽散之前,也只不过是热热闹闹的孤家寡人而已 C.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 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 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我们双方必须精诚合作,才能把这项造福杭州人民的浩大工程 做好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有的外国人在赞誉中国美术片独特风格的同时,也指出过“习惯于完整的故事和懒洋洋 的叙述”,“很难捉摸到时代脉搏的跳动”等批评意见。 B.《阿Q正传》描写贫苦农民阿Q投向革命,挂着革命党牌子的“长衫人物”却不准他革命, 最终被送上刑场的悲剧。 C.新新服装厂生产的“雪莲”牌衬杉,无论在用料上,款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 国一流 本卷第1页(共9页)
本卷第1页(共9页)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 2006 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 语 文 试 卷 第Ⅰ卷(共 42 分) 一、(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高尚的亦或卑劣的,在舞台上纷纷亮相。然面对那些拜金主义的丑恶表演,稍有觉悟的 人都会嗤(chi)之以鼻。 B.近年来,美国动辄凭借其无中生有或捕风捉影的所谓“情报”,恣(cì)意向别国施加压 力,这是地地道道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 C.“对于这种无耻谰言,对于他们的攻讦(jié),我们要同仇敌忾,粉碎他们的阴谋。”李 书记义愤填膺地对大家说。 D.“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让青少年健康成长”,许多有识之士为此殚(dān)精竭虑。 大声急呼,我们切不可置若罔闻。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分得清主次,任何时候都要把工作摆在首要__________上。 ②领导者之所以能够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有两个条件:一是由于群众的需要,在阶级社会 里是由于阶级的需要;二是领导者____________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比较高。 ③能够“见微”,___________做到“防微”是十分不容易的,因为一切微小的事物有如“起 于青萍之末”的微风一样,并无明显的特征。 A.位置 自身 从而 B.位子 自身 并且 C.位子 自己 从而 D.位置 自己 并且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A.泰山的岱庙、曲阜的孔庙,都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建筑,它们古朴典雅,庄严肃穆,气宇.. 轩昂..,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 B.他们没有什么真朋友,在狐朋狗党作鸟兽散 ....之前,也只不过是热热闹闹的孤家寡人而已。 C.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 ....的行为,公安交通 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 D.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我们双方必须精诚合作,才能把这项造福杭州人民的浩大工程 做好。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有的外国人在赞誉中国美术片独特风格的同时,也指出过“习惯于完整的故事和懒洋洋 的叙述”,“很难捉摸到时代脉搏的跳动”等批评意见。 B.《阿 Q 正传》描写贫苦农民阿 Q 投向革命,挂着革命党牌子的“长衫人物”却不准他革命, 最终被送上刑场的悲剧。 C.新新服装厂生产的“雪莲”牌衬杉,无论在用料上,款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 国一流
D.据我个人的经验,把全篇文章先打好腹稿而后把它原封不动地写出来,那是极稀有的事 5.“相信酒量是遗传的”这句话是对下面一段话中某种现象的解释。要把它插入段落中去 最好的位置是 好喝酒,常喝酒,是五十岁以后的事。五十以前,(A)不但没有认真喝过酒,甚至没 有注意过酒。(B)我父亲滴酒不沾,听他说过,他的父亲也是如此。因此,(C)从小就树 立了我与酒无缘的观念。(D)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楚辞》是屈原的代表作,其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屈原开创了我 国诗歌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 B.苏轼是一个通才,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诸方面皆有成就,前人评价说“味摩诘 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C.田汉是我国著名的戏剧家,其代表作有《丽人行》《关汉卿》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的前身《义勇军进行曲》就是他撰写歌词的。 D.夏洛克、葛朗台、泼留希金都是文学作品中剥削者的形象,他们分别出白作家莎士比亚、 巴尔扎克、普希金的笔下,是作品《成尼斯商人》《欧也妮·葛朗台》《死魂灵》中的人物。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在一定条件下,朦胧比清晰更富美感。古人云:“马上看壮士,月下观美人。“据天文学 家称,即使是满月——十五的月亮,其亮度也只相当于阳光的五十万分之一。 长江三峡的神女峰,终年云雾缭绕,其险峻奇诡尽在半遮半掩之中,故有“半入仙境半 人间”的飘渺意境。这种“飘渺”亦即朦胧.常导致人们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叫做“浮 想联翩”。倘若有人走近去,实地考察一番,想那如仙似幻的景色必然减半,所得不过一片 残山瘦水古树怪石而已 所以,朦胧可以使一些事物得以藏拙遮丑而趋于尽美。“明察秋毫”则很难获得持久的 美感享受 现代企业管理中有一门课叫做“行为科学”,它用社会心理学来研究人的行为及产生种 种行为的原因,认为:人的欲望(或称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发动器,倘欲望完全被行为实现 而满足了,欲望立即消失,产生索然之感,这时候就需要另一种新的欲望来发动新的行为。 而“朦胧”总是使人不识庐山真面目,赏美心理永远不能完全满足,也就不会兴味索然。美 本卷第2页(共9页)
本卷第2页(共9页) D.据我个人的经验,把全篇文章先打好腹稿而后把它原封不动地写出来,那是极稀有的事。 5.“相信酒量是遗传的”这句话是对下面一段话中某种现象的解释。要把它插入段落中去。 最好的位置是 好喝酒,常喝酒,是五十岁以后的事。五十以前,(A)不但没有认真喝过酒,甚至没 有注意过酒。(B)我父亲滴酒不沾,听他说过,他的父亲也是如此。因此,(C)从小就树 立了我与酒无缘的观念。(D)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楚辞》是屈原的代表作,其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屈原开创了我 国诗歌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 B.苏轼是一个通才,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诸方面皆有成就,前人评价说“味摩诘 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C.田汉是我国著名的戏剧家,其代表作有《丽人行》《关汉卿》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的前身《义勇军进行曲》就是他撰写歌词的。 D.夏洛克、葛朗台、泼留希金都是文学作品中剥削者的形象,他们分别出白作家莎士比亚、 巴尔扎克、普希金的笔下,是作品《成尼斯商人》《欧也妮·葛朗台》《死魂灵》中的人物。 二、(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0 题。 在一定条件下,朦胧比清晰更富美感。古人云:“马上看壮士,月下观美人。”据天文学 家称,即使是满月——十五的月亮,其亮度也只相当于阳光的五十万分之一。 长江三峡的神女峰,终年云雾缭绕,其险峻奇诡尽在半遮半掩之中,故有“半入仙境半 人间”的飘渺意境。这种“飘渺”亦即朦胧.常导致人们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叫做“浮 想联翩”。倘若有人走近去,实地考察一番,想那如仙似幻的景色必然减半,所得不过一片 残山瘦水古树怪石而已。 所以,朦胧可以使一些事物得以藏拙遮丑而趋于尽美。“明察秋毫”则很难获得持久的 美感享受。 现代企业管理中有一门课叫做“行为科学”,它用社会心理学来研究人的行为及产生种 种行为的原因,认为:人的欲望(或称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发动器,倘欲望完全被行为实现 而满足了,欲望立即消失,产生索然之感,这时候就需要另一种新的欲望来发动新的行为。 而“朦胧”总是使人不识庐山真面目,赏美心理永远不能完全满足,也就不会兴味索然。美
感最强烈之点是刚刚触到迫切欲赏的美物而又没有完全得到的那一瞬间,这一瞬间就产生 临界点美感”,朦胧的美学功能就包括使人总是保持在兴趣盎然而不是索然的“临界点美 感”上。 为满足人类这一固有的审美心理,作家为文则必须含蓄,状物抒情也必须蕴藉,即所谓 意贵透彻,语忌直率”。诚然,朦胧不是晦涩,不是让谁也看不懂,更不是一团漆黑。 言以蔽之:朦胧使美感纯化,使美感丰厚,使美感不衰 7.对文中概念“临界点美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产生于刚刚触到迫切欣赏的美物而又没有完全得到的那一瞬间。 B.“临界点美感”所构成的心理基础是对美的事物的一种满足 C.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临界点美感”是最强烈的美的感受 D.使人保持在兴趣盎然的“临界点美感”上,是朦胧的美学功能之 8.下列能作为“朦胧使美感纯化”这个观点的依据的一项 A.朦胧导致人们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即“浮想联翩” B.朦胧可以使一些事物得以藏拙遮丑而趋于尽美 C.朦胧不仅可以使美感丰厚,并且还能使之长久不衰。 D.明察秋毫(不朦胧)则很难获得持久的美感享受 9.对“人的欲望(或称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发动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把行为比作发动器,是说行为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 B.用发动器代指人的行为,来探究行为发生的原因 C.将欲望比成发动器,表明人的欲望永远不能满足 D.把欲望比作发动器,是说人的行为是由欲望支配的。 10.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引用“马上看壮士,月下观美人”,是要说明不清晰而产生出朦胧的美感。 B.第四段作者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了朦胧能使人产生出强烈而持久的美感的原因 C.最后一段通过朦胧与晦涩的比较,使人们对朦胧美有全面的认识,避免了片面性 D.从全文看,作者认为朦胧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只有朦胧才能使美感经久不衰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 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幽阒辽复,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 本卷第3页(共9页)
本卷第3页(共9页) 感最强烈之点是刚刚触到迫切欲赏的美物而又没有完全得到的那一瞬间,这一瞬间就产生 “临界点美感”,朦胧的美学功能就包括使人总是保持在兴趣盎然而不是索然的“临界点美 感”上。 为满足人类这一固有的审美心理,作家为文则必须含蓄,状物抒情也必须蕴藉,即所谓 “意贵透彻,语忌直率”。诚然,朦胧不是晦涩,不是让谁也看不懂,更不是一团漆黑。一 言以蔽之:朦胧使美感纯化,使美感丰厚,使美感不衰。 7.对文中概念“临界点美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产生于刚刚触到迫切欣赏的美物而又没有完全得到的那一瞬间。 B.“临界点美感”所构成的心理基础是对美的事物的一种满足。 C.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临界点美感”是最强烈的美的感受。 D.使人保持在兴趣盎然的“临界点美感”上,是朦胧的美学功能之一。 8.下列能作为“朦胧使美感纯化”这个观点的依据的一项 A.朦胧导致人们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即“浮想联翩”。 B.朦胧可以使一些事物得以藏拙遮丑而趋于尽美。 C.朦胧不仅可以使美感丰厚,并且还能使之长久不衰。 D.明察秋毫(不朦胧)则很难获得持久的美感享受。 9.对“人的欲望(或称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发动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把行为比作发动器,是说行为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 B.用发动器代指人的行为,来探究行为发生的原因。 C.将欲望比成发动器,表明人的欲望永远不能满足。 D.把欲望比作发动器,是说人的行为是由欲望支配的。 10.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引用“马上看壮士,月下观美人”,是要说明不清晰而产生出朦胧的美感。 B.第四段作者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了朦胧能使人产生出强烈而持久的美感的原因。 C.最后一段通过朦胧与晦涩的比较,使人们对朦胧美有全面的认识,避免了片面性。 D.从全文看,作者认为朦胧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只有朦胧才能使美感经久不衰。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 题。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 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幽阒辽复,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
咏诗,诗韵清绝;宣围棋,孑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 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千、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 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以至道乙未岁,自翰 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 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末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 庶斯楼,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云烟竹树而已第:只是。 B.亦谪居之胜概也 概:感慨。 C.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 出:京官外调 D.丙申,移广陵 移:改派,调动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1)皆竹楼之所助也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岂惧竹楼之易朽乎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1)吾以至道乙未岁 (2)且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D.(1)宜围棋,子声丁丁然 (2)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1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楼)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B.吾闻(诸)竹工 C.公(于)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 D.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于)滁上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与当地用陶瓦造房子的习俗不同,作者别具一格,所建的两间小楼全部用竹子作材料, 而且“价廉而工省” B.作者所建的竹楼环境幽静,视野开阔,旁边还有一条瀑布,在小楼上不管鼓琴、咏诗、 围棋、投壶,都别有一番趣味。 C.一般的竹楼仅仅能使用十年,属于“易朽”之物,但作者却希望它速朽,因为作者做官 年换一个地方,“未知明年又在何处”,房子再牢固也没有意义 D.作者生动描写黄冈之竹楼,极力渲染豁达自适的谪居之乐,同时也隐含了仕途失意的情 怀 本卷第4页(共9页)
本卷第4页(共9页) 咏诗,诗韵清绝;宣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 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 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 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 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 庶斯楼,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云烟竹树而已 第:只是。 B.亦谪居之胜概.也 概:感慨。 C.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 出:京官外调。 D.丙申,移.广陵 移:改派,调动。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1)皆竹楼之所助也.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1)岂惧竹楼之.易朽乎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1)吾以.至道乙未岁 (2)且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D.(1)宜围棋,子声丁丁然. (2)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1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楼)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B.吾闻(诸)竹工云 C.公(于)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 D.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于)滁上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与当地用陶瓦造房子的习俗不同,作者别具一格,所建的两间小楼全部用竹子作材料, 而且“价廉而工省”。 B.作者所建的竹楼环境幽静,视野开阔,旁边还有一条瀑布,在小楼上不管鼓琴、咏诗、 围棋、投壶,都别有一番趣味。 C.一般的竹楼仅仅能使用十年,属于“易朽”之物,但作者却希望它速朽,因为作者做官一 年换一个地方,“未知明年又在何处”,房子再牢固也没有意义。 D.作者生动描写黄冈之竹楼,极力渲染豁达自适的谪居之乐,同时也隐含了仕途失意的情 怀
第Ⅱ卷(共108分) 四、(17分)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3分) (2)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2分) (3)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3分) 1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鶴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自云干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蒌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风凰台 李白 风凰台上风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李白这首诗,一说写于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一说写于流放夜郎遇 赦返回后。 两首律诗的结句部落在“愁”字上。试问: (1)作者的愁情分别是什么?(3分) (2)结合两诗的尾联分别谈谈作者是怎样抒发愁情的?(3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3分) (1)闾阎扑地 ;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2) 蜀山兀,阿房出。(杜牧《阿房宫赋》) 本卷第5页(共9页)
本卷第5页(共9页) 第Ⅱ卷(共 108 分) 四、(17 分)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3 分) (2)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2 分) (3)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3 分) 16.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6 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自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蒌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风凰台 李白 风凰台上风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李白这首诗,一说写于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一说写于流放夜郎遇 赦返回后。 两首律诗的结句部落在“愁”字上。试问: (1)作者的愁情分别是什么?(3 分) (2)结合两诗的尾联分别谈谈作者是怎样抒发愁情的?(3 分)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3 分) (1)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_______;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蜀山兀,阿房出。(杜牧《阿房宫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