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语文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 间150分钟 第|卷(选择题3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填在对应的答题卡内。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强劲(jin)宫阙(que)联丽(y1)有恃无恐(shi) B.期年(j) 百舸(ge) 做窠(ke)凝神屏息(bing) C.彳亍(chi)燕国(ydn) 慰藉(jie) 没死以闻(mo) D.踟蹰(zhi)倾圮(pi) 流岚(lan)失其所与(y)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同仇敌饩佝偻如愿以偿魅惑 B.寥廓江天仇雠闻名遐尔膏腴 C.盛气凌人赦免如丸走坂雾蔼 D.手屈一指蒙敝摩肩接踵徘徊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人们对教育制度改革怀着希望,充满了热情。如果只是换汤不换药恐怕伤了人们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卷第1页(共10页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卷 第 1 页 (共 10 页) 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语 文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 间 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30 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填在对应的答题卡内。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强劲.(jìn) 宫阙.(què) 昳.丽(yì) 有恃.无恐(shì) B.期.年(jī) 百舸.(gě) 做窠.(kē) 凝神屏.息(bǐng) C.彳.亍(chì) 燕.国(yàn) 慰藉.(jiè) 没.死以闻(mò) D.踟.蹰(zhí) 倾圮.(pǐ) 流岚.(lán) 失其所与.(y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同仇敌饩 佝偻 如愿以偿 魅惑 B.寥廓江天 仇雠 闻名遐尔 膏腴 C.盛气凌人 赦免 如丸走坂 雾蔼 D.手屈一指 蒙敝 摩肩接踵 徘徊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人们对教育制度改革怀着希望,充满了热情。如果只是换汤不换药 .....恐怕伤了人们 的心
B.这支曲子他们演奏得出神入化,深深地吸引了所有的听众 C.有人通过散布奇谈怪论的谣言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但是最终只是招来人们 嘲笑罢了。 D.还想让你老爸保你过关?老实告诉你吧,他已是泥菩萨过河一一自身难保了,谁 也救不了你! 4.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国别史。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春秋时期240年间 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方面的一些事件。 B.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如《沁园春·长沙》中的“沁园春”就是词牌,不同 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 C.普希金,是19世纪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著名短诗《致大海》,深切地倾诉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对光明的渴望以及个人 幽愤难平之情 D.《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分十二策,三十三篇,记载了春秋以后至秦并六国约 240年间的史实,是一部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的言论和活动的汇编。《邹忌讽齐王纳谏》 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黄河一一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 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 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公里, 像一条金色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 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殷代以后黄河 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比较先 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一一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卷第2页(共10页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卷 第 2 页 (共 10 页) B.这支曲子他们演奏得出神入化 ....,深深地吸引了所有的听众。 C.有人通过散布奇谈怪论 ....的谣言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但是最终只是招来人们 嘲笑罢了。 D.还想让你老爸保你过关?老实告诉你吧,他已是泥菩萨过河 .....——自身难保 ....了,谁 也救不了你! 4.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国别史。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春秋时期 240 年间 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方面的一些事件。 B.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如《沁园春·长沙》中的“沁园春”就是词牌,不同 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 C.普希金,是 19 世纪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著名短诗《致大海》,深切地倾诉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对光明的渴望以及个人 幽愤难平之情。 D.《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分十二策,三十三篇,记载了春秋以后至秦并六国约 240 年间的史实,是一部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的言论和活动的汇编。《邹忌讽齐王纳谏》 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 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 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 5464 公里,流域面积 75 万多平方公里, 像一条金色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 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殷代以后黄河 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比较先 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
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国君都是他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 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为“中华”。后来“中 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 黄帝族已开始使用彩陶。从河南渑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文化遗址中,可 以见到大约5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木结构房屋,储 粮的窑穴,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面、鱼、鹿等图案的彩陶相当精美,反映 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这种文化被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 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 中心的唐代文化,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 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儿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劳动,创造 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5.本文第一段关于黄河的几个说明,下面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说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B.说明黄河流程漫长。 C.说明黄河流域广大 D.说明黄河气势雄伟。 6.下列不是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的原因的一项是 A.气候湿润,雨水较多 B.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 C.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 D.植物种类繁多,食物丰富。 7.对“中华”这个名称的由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黄帝出生在中游 B.因为华族聚居于被认为是四方之中的中原地区。 C.因为华族发展到整个中国。 D.因为黄帝后裔自称“华”(或“夏”)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卷第3页(共10页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卷 第 3 页 (共 10 页) 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国君都是他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 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为“中华”。后来“中 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 黄帝族已开始使用彩陶。从河南渑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文化遗址中,可 以见到大约 5000 年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木结构房屋,储 粮的窑穴,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面、鱼、鹿等图案的彩陶相当精美,反映 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这种文化被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 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 中心的唐代文化,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 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儿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劳动,创造 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5.本文第一段关于黄河的几个说明,下面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说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B.说明黄河流程漫长。 C.说明黄河流域广大。 D.说明黄河气势雄伟。 6.下列不是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的原因的一项是 A.气候湿润,雨水较多。 B.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 C.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 D.植物种类繁多,食物丰富。 7.对“中华”这个名称的由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黄帝出生在中游。 B.因为华族聚居于被认为是四方之中的中原地区。 C.因为华族发展到整个中国。 D.因为黄帝后裔自称“华”(或“夏”)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癸酉,师陈于鞍,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 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 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 “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 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 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桴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 8.对下列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邴夏御齐侯 御:给……驾车 B.未绝鼓音 绝:使……中断 C.可以集事 集事:成事,完成胜齐之事 D.右援桴而鼓 鼓:战鼓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郤克伤于矢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A B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余姑翦灭此而朝食 以其无礼于晋 请姑无庸战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张深知指挥者的旗鼓是全军的耳目,他不但可以指挥进退,而且也关系到全军 的斗志与士气,因此,他虽然中箭,鲜血一直流到鞋上,但他继续驾驭戎车。 B.主帅郤克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未使鼓声中断。这种精神是可贵的 C.这个故事说明,在作战最关键的时刻,指挥人员只要能坚持下去,只要互相鼓励, 互相支持与配合,是可以转败为胜的。 D.文章虽然简短,但人物形象突出,“擐甲执兵,固即死也”一句话写出了张侯为 国捐躯的崇高思想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卷第4页(共10页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卷 第 4 页 (共 10 页)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癸酉,师陈于鞍,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 “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 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 “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 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 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桴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 8.对下列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A.邴夏御.齐侯 御:给……驾车 B.未绝.鼓音 绝:使……中断 C.可以集事.. 集事:成事,完成胜齐之事 D.右援桴而鼓. 鼓:战鼓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郤克伤于.矢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A. B.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余姑.翦灭此而朝食 C. D. 以.其无礼于晋 请姑.无庸战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张深知指挥者的旗鼓是全军的耳目,他不但可以指挥进退,而且也关系到全军 的斗志与士气,因此,他虽然中箭,鲜血一直流到鞋上,但他继续驾驭戎车。 B.主帅郤克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未使鼓声中断。这种精神是可贵的。 C.这个故事说明,在作战最关键的时刻,指挥人员只要能坚持下去,只要互相鼓励, 互相支持与配合,是可以转败为胜的。 D.文章虽然简短,但人物形象突出,“擐甲执兵,固即死也”一句话写出了张侯为 国捐躯的崇高思想
第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下面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5分) 译文: ②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 不武。吾其还也。(5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小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红叶 风,把红叶, 掷到脚跟前。 噢,秋天! 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 经霜后我才发现… (1)诗歌的前两句写了什么?(4分) 答 (2)诗歌的最后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携来百侣僧游。 。恰同学少年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 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沁园春·长沙》)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出 的《错误》一诗 群臣吏民, 受上赏 闻寡人之耳 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卷第5页(共10页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卷 第 5 页 (共 10 页)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20 分) 四、(23 分) 11.把下面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5 分) 译文: ②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 不武。吾其还也。(5 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小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红叶 风,把红叶, 掷到脚跟前。 噢,秋天! 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 经霜后我才发现…… (1)诗歌的前两句写了什么?(4 分) 答: (2)诗歌的最后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4 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 分) (1)携来百侣僧游。 。恰同学少年 ; ,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 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沁园春·长沙》) (2) ,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出 自 的《错误》一诗。 群臣吏民, ,受上赏。 ,闻寡人之耳 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