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错误掺入诱变 >指在DNA扩增过程中,使用具有错配倾向的DNA聚合酶以 及反应条件,使碱基错误掺入到新合成的基因中。 > 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易错PCR(error-prone PCR) 易错PCR:是通过改变PCR反应条件来调整PCR反应中突变 的频率,降低聚合酶固有的突变序列的倾向性,提高突变 谱的多样性,从而产生大量的随机突变的DNA群体。 >适合长度1Kb左右
➢指在DNA扩增过程中,使用具有错配倾向的DNA聚合酶以 及反应条件,使碱基错误掺入到新合成的基因中。 ➢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易错PCR(error-prone PCR). ➢易错PCR: 是通过改变PCR反应条件来调整PCR反应中突变 的频率,降低聚合酶固有的突变序列的倾向性,提高突变 谱的多样性,从而产生大量的随机突变的DNA群体。 ➢适合长度1 Kb左右。 一、错误掺入诱变
大 >易错PCR原理示意图 3 3 +5 90℃变性解链 5 3 3 -51 与引物退火,50℃ 35个1 53 第一次循环 引物及延伸,75℃ 冠 90℃变性解链 进入第二次循环
➢易错PCR原理示意图
般采取的措施包括: >增加MgC2的浓度,稳定非互补的碱基配对。 >加入一定量的MCl2,降低聚合酶对模板的特异性。 >增加聚合酶的使用量,促使错配继续延伸。 >限定一种碱基对量,促使另外其它碱基对插入。 >加入次黄嘌呤。 >增加dCTP和dIP的浓度,促进错误掺入。 >使用突变DNA聚合酶
➢增加MgCl2的浓度,稳定非互补的碱基配对。 ➢加入一定量的MnCl2,降低聚合酶对模板的特异性。 ➢增加聚合酶的使用量,促使错配继续延伸。 ➢限定一种碱基对量,促使另外其它碱基对插入。 ➢加入次黄嘌呤。 ➢增加dCTP和dTTP的浓度,促进错误掺入。 ➢使用突变DNA聚合酶。 一般采取的措施包括:
心 二、盒式诱变 包括简单的盒式取代诱变和混合寡核苷酸诱变两种方 式。 ■简单的盒式诱变是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切去特定的双链 DNA片断,再与含有突变的单一序列双链寡核苷酸连 接,得到取代突变的诱变方式。 若取代的是含有随机突变的混合双链寡核苷酸,则称 为混合寡核苷酸诱变(见172页,图10-3)。 圈
二、盒式诱变 ▪ 包括简单的盒式取代诱变和混合寡核苷酸诱变两种方 式。 ▪ 简单的盒式诱变是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切去特定的双链 DNA片断,再与含有突变的单一序列双链寡核苷酸连 接,得到取代突变的诱变方式。 ▪ 若取代的是含有随机突变的混合双链寡核苷酸,则称 为混合寡核苷酸诱变(见172页,图10-3)
三、增变菌株的诱变作用 N I S ·是指克隆化的外源DNA在增变菌株内的诱变作用。 正常的大肠杆菌:细胞内有DNA复制和修复系统保证DNA 复制的准确性,降低自发诱变的产生。 ·增变菌株:将与DNA复制和修复系统相关的基因都事先进行 突变,大大增加细胞内基因复制过程中突变发生的频率
三、增变菌株的诱变作用 ▪ 是指克隆化的外源DNA在增变菌株内的诱变作用。 ▪ 正常的大肠杆菌:细胞内有DNA复制和修复系统保证DNA 复制的准确性,降低自发诱变的产生。 ▪ 增变菌株:将与DNA复制和修复系统相关的基因都事先进行 突变,大大增加细胞内基因复制过程中突变发生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