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化学动力学 chemical kinetics BC 入检测器 硬球碰撞理论 进入真空泵 +B+ 红外化学发光实验装置示意图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 chemical kinetics
化学动力学发展简史 .1891年Arrhenius k=Aexp(- Svante August Arrhenius阿累尼鸟斯 瑞典化学家(1859-1927 1903年因他提出了电离理论而获Nobel 化学奖
化学动力学发展简史 a exp( ) E k A RT •1891 年 Arrhenius = − Svante August Arrhenius阿累尼乌斯 瑞典化学家(1859-1927) 1903年因他提出了电离理论而获Nobel 化学奖
1921年 Lewis提出简单碰撞理论 1935年 Eyring等提出过渡态理论 B 硬球碰撞理论 4+B+ Gilbert Newton Lewis Henry Eyring 路易斯 1901-1981 1875-1946年
•1921年 Lewis提出简单碰撞理论 •1935年 Eyring等提出过渡态理论 Gilbert Newton Lewis 路易斯 1875-1946年 Henry Eyring 1901-1981
李远哲 (1936年11月- 1967-1968年间,李远哲自己 设计了一台交叉分子束实验装置 建立了起来。他的导师赫希巴哈 (1957年与李远哲同获诺贝尔 奖)看后称赞李远哲是“化学中的 莫扎特”。 1960年交叉分子束反应, 李远哲等人1986年获诺贝尔化学 奖
李远哲 (1936年11月- ) 1967-1968年间,李远哲自己 设计了一台交叉分子束实验装置 建立了起来。他的导师赫希巴哈 (1957年与李远哲同获诺贝尔 奖)看后称赞李远哲是“化学中的 莫扎特”。 1960年 交叉分子束反应, 李远哲等人1986年获诺贝尔化学 奖
B分子束源 图 交叉分子束实验装置示意图 (整个装置处于真空室内) 速度选择器 准直孔 A分子束源 速度选择器 分子束 作用区x 移动检测器
图 交叉分子束实验装置示意图 (整个装置处于真空室内) 准直孔 A分子束源 B分子束源 速度选择器 速度选择器 C 散射分子 分子束 作用区τ 移动检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