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管理的伦理困境及破解路径等。 五、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 序号 课程思政素材 教学方法 对课程目标的支排度 节 器 理解 西方 的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变的 2.1 2.2 全职能转 好地 通过误堂教授得 ,要进 类改 第七章 深化事业单位人事 制度改 级晋升制度试点方 行政效率的提升 务民 章第二 讲授、讨论 2.1 2.2 公 量。让避众办率中加方便快捷。 六大、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行政管理学导论》,陈瑞莲、刘亚平主编,高等教有出版社,2011年版。 阅读书目: 1.《公共行政学》,张康之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行政管理学概论》,张国庆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公共管理导论》(第三版),〔澳)欧文·E·休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4.《公共行政学》,邓庆生等编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彭和平、竹立家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行政管理学》,夏书章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版。 6
6 事业管理的伦理困境及破解路径等。 五、课程思政素材 序号 课程思政素材 对 应 章 节 教学方法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1 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融入这次机构调整中去,必须提高 政治站位。 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引,始终坚持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使政府职能转变更好地融 入党和国家工作全局,进一步坚定正 确政治方向,提升了工作的政治价值。 第 三 章 第二节 课堂讲授、小组讨论。 要求学生理解我国政 府职能转变的内容和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职 能转变的趋势;从而 总体上把握目前我国 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 问题,制定完善的措 施。 2.1 2.2 2 公务员制度改革与新时代思想的契 合。 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建设。 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必须突 出政治标准,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的素 质能力、专业水平、干事创业活力。 明年,要进一步加快公务员分类改革 步伐,实施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协 同推进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 员分类管理,及时做好入轨实施工作。 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抓紧研 究并推出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 员等级晋升制度试点方案。 第七章 通过课堂教授和小组 讨论的形式,使得学 生明确公务员的伦理 价值,具体到职业中 则体现为职业规范。 3 行政执行与行政效率的提升。 必须提升服务能力,顺应信息技术发 展时代潮流,坚持服务对象、服务网 络、服务功能全覆盖,加强协同联动, 优化再造工作流程和服务模式,提升 信息化水平。 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改进窗 口单位作风,不断提升服务效率和质 量,让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第 十 一 章 第 二 节 讲授、讨论 2.1 2.2 六、参考教材和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行政管理学导论》,陈瑞莲、刘亚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版。 阅读书目: 1.《公共行政学》,张康之等编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年版。 2.《行政管理学概论》,张国庆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3.《公共管理导论》(第三版),〔澳〕欧文·E·休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4.《公共行政学》,邓庆生等编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 5.《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彭和平、竹立家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 6.《行政管理学》,夏书章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 2 版
7.《公共行政学》(第二版),竺乾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管理学原理》等相关基础理论课程的后续课程,也是《公共政策分析》等课 程的前导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中该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各章应重点 讲授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把握。 主撰人:齐海丽 审核人:郑建明、齐海丽 教学院长:金龙 日期:2018年12月5日 7
7 7.《公共行政学》(第二版),竺乾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管理学原理》等相关基础理论课程的后续课程,也是《公共政策分析》等课 程的前导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中该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各章应重点 讲授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把握。 主撰人:齐海丽 审核人:郑建明、齐海丽 教学院长: 金龙 日 期:2018 年 12 月 5 日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理论课) 课程名称:公共关系学(Science of Public Relations) 课程编号:8405403 汽 分:2学分 时:总学时32 学时分配:讲授学时:22讨论学时:4其他学时:6 课程负责人:杨杨 一、课程简介 1.课程概况 长课程 要讲授组织与公众之间相互传播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通过本门课程基本 原理的学习和实务操作的初步训练,使学生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掌握公共关系 学的基本理论,学会初步的公共关系实务操作方法,增强学生的公关意识,培养学生的公关 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This course mainly teaches the behavior,rules and method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public.Through this course of study and practic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preliminary training.mak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cepts and features of public relations.to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of public relations.learn to preliminary methods of public relations practice,enhance th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public relations,develop the students quality of public relations,the future study and work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students. 2.课程目标 、社会责任感和敢为天下先的理论创新者,以及肩负时代使 案例和实务操作技西 去解决公共关系实践中各种事务的能力,形成 务提作技: 员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2.4孰采、了解公共关系的基木,树立公共关系意识:孰悉、了解公共关系的基木 概念,树立公共关系意识: 25重点堂公共关系实条操作中的沟通与传播技巧,主题有 公关利仪、人际交往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策划、网络传播、危机处理等,能够运用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 处理实际事物。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学时备注 对课程目标的支排度 2.1222.32.42.5 关之父— 4 公共关系概念 正确认识公关的定义
8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理论课) 课程名称: 公共关系学(Science of Public Relations) 课程编号:8405403 学 分:2 学分 学 时:总学时 32 学时分配: 讲授学时:22 讨论学时:4 其他学时:6 课程负责人:杨杨 一、课程简介 1. 课程概况 本课程主要讲授组织与公众之间相互传播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通过本门课程基本 原理的学习和实务操作的初步训练,使学生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掌握公共关系 学的基本理论,学会初步的公共关系实务操作方法,增强学生的公关意识,培养学生的公关 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This course mainly teaches the behavior, rules and method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public. Through this course of study and practic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preliminary training, mak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cepts and features of public relations, to master the basic theory of public relations, learn to preliminary methods of public relations practice, enhance th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public relations, develop the students' quality of public relations, the future study and work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students. 2. 课程目标 2.1 学习行政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理解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职业操守和规范, 并能在实际工作中自觉遵守; 2.2 培养出具有时代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敢为天下先的理论创新者,以及肩负时代使 命、具有实践精神的实务工作者; 2.3 学生将全面了解和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知识、理论、案例和实务操作技巧,逐渐 培养起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公共关系实践中各种事务的能力,形成一个公共关系从业人 员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2.4 熟悉、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树立公共关系意识;熟悉、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 概念,树立公共关系意识; 2.5 重点掌握公共关系实务操作中的沟通与传播技巧,主要有:公关礼仪、人际交往、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策划、网络传播、危机处理等,能够运用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 处理实际事物。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学时 备注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2.1 2.2 2.3 2.4 2.5 公关之父—— 伯纳斯 通过公关大师伯纳斯的六个经典案 例,展现公关对社会、经济和生活 的影响。 4 了解公关大师伯纳斯的 公关手段和思想。 √ √ √ √ 公共关系概念 4 正确认识公关的定义, √ √ √ √
与理论 美家大贸的 21 系人员的工作范畴 用最 2 是什新的公关和 来自媒体的政击 传统的产品经济是供 济是供给者主导的 代的体验经济是需求 主导的经新 2 实现从 实现从产 更多到 用 公共关系传播 解色:色分 强作的法大要泰:角色、悬念、情2 形成基 绪、细节。 情 化身 ,细节描 公关手段 了解公关手段 2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来设计 2 4 2首因效 。对比效应(陪衬人效 公众心理与行 “公众自我”与“内在自我”的测 4 试个人领效与群体绩效的关系】 理麦当劳危机公关的 点 2 电影搜索中的危机公关 机关关案例解析() 2冠生同危机公关。 三、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 9
9 与理论 1 公关的定义 2 公共关系人员的工作范畴 注意与庸俗公关区别。 理解公关关系人员的工 作范畴 公关模型—— 筛网模型 公关的两大主题: 1 如何用最低的成本,将产品和服务 最大程度地传播出去?2 如何防范 来自媒体的攻击? 2 了解公共关系的两大主 题,以及窗帘模型失效 后,全新的公关和思维 是什么? √ √ √ √ 产品公关思维 传统的产品经济是供给者主导的经 济体系。现代的体验经济是需求者 主导的经济体系。 产品公关的方 向: 实现从产品经济到体验经济的 跨越。 2 传统的产品经济是供给 者主导的经济体系。现 代的体验经济是需求者 主导的经济体系。产品 公关的方向:实现从产 品经济到体验经济的跨 越。 √ √ √ √ 公共关系传播 渠道优先 VS 内容主导 2 攻占更多的喇叭,用更 大的音量向社会公布事 先你好的内容,是否还 起作用?传统商家在为 互联网商家做嫁衣,渠 道的价值正在丧失,价 值向上游走。优质内容 才能达到最大范围的传 播。 √ √ √ √ 公共关系传播 强化方法 故事的四大要素:角色、悬念、情 绪、细节。 2 了解角色:角色分工, 形成冲突;悬念:导向 未知,形成悬念;情绪: 情绪卷入,观众化身; 细节:细节描摹。 √ √ √ √ √ 公关手段 1 公关手段, 2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来设计 公关手段。 2 了解公关手段 √ √ √ √ √ 公众心理—知 觉与个体决策 1 知觉会选择、组织和解释感觉刺 激,使之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和连贯 的现实映象的过程。 2 首因效应、对比效应(陪衬人效 应)、刻板印象 4 了解知觉与错觉、个体 决策出现的偏差。 √ √ √ √ 公众心理与行 为 1“公众自我”与“内在自我”的测 试; 2 个人绩效与群体绩效的关系。 3 社会惰化 4 掌握个体心理与行为; 群体心理与行为,激励 √ √ √ √ 危机公关案例 解析(I) 1 央视 315 曝光麦当劳。界定问题- 表明态度-改善行动-明确传递对 象。 2 电影搜索中的危机公关 2 梳理麦当劳危机公关的 亮点 √ √ √ √ 第十一章 危机公关案例解析(II) 1.西门子危机公关 2 冠生园危机公关。 2 面对危机,如何开展危 机公关? √ √ √ √ 三、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
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例展示、讨论,启 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 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紧扣“课堂讲授、课程讨论、考核”等教学要素,灵活采用传统讲授方式、观看录 像、电子教案、课程资源上网等多种方法与手段开展教学。同时通过提供教学参考资料、推 荐课外阅读材料等拓宽和深化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在线课程平 台发布相关教学信息、实施自主学习: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课件。课 件课后提供给学生。对学生的辅导,主要采用实验指导、当面答疑、EMAL等形式。 考核办法是从理论考试、分析能力(课堂讨论)、学习态度(纪律出勤)、优异表现(特 别加分)等多角度、多方面进行综合评判,增强考核方式的灵活性。不仅使学生综合成绩的 检验更加公平、公正、科学、合理,也能更客观的反映学生能力,强调个性发展,进一步激 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热情。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平时成绩占比50%,主要包括:案例讨论(30%)及考勤作业等(20%) 2期末考核占比50%,采用课程论文的形式。 每项考核详细信总如下所述: 考核项目 比重完成时间 任务量 出勤+平时作业 20分 1-16周 4次左右全点,随机抽点 案例讨论 30分10-11周 危机公关案例讨论 课程论文 50分16周 L5月字左右 五、课程思政素材 序号 对应素节 敏学方法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公共关 12 2.4 政治信仰迷茫 人民 的 第二章 公益性 授、小组 2.12.22.32.5 形势和 第六 下如何正确宣传中国形象 既领会了专 .12.22.32.4 及诚信公关的正反案例不胜枚举。应注意 6
10 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例展示、讨论,启 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大 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紧扣“课堂讲授、课程讨论、考核”等教学要素,灵活采用传统讲授方式、观看录 像、电子教案、课程资源上网等多种方法与手段开展教学。同时通过提供教学参考资料、推 荐课外阅读材料等拓宽和深化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在线课程平 台发布相关教学信息、实施自主学习;本课程采用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课件。课 件课后提供给学生。对学生的辅导,主要采用实验指导、当面答疑、E-MAIL 等形式。 考核办法是从理论考试、分析能力(课堂讨论)、学习态度(纪律出勤)、优异表现(特 别加分)等多角度、多方面进行综合评判,增强考核方式的灵活性。不仅使学生综合成绩的 检验更加公平、公正、科学、合理,也能更客观的反映学生能力,强调个性发展,进一步激 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热情。 四、考核与评价方式及标准 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平时成绩占比 50%,主要包括:案例讨论(30%)及考勤作业等(20%)。 2.期末考核占比 50%,采用课程论文的形式。 每项考核详细信息如下所述.: 考核项目 比重 完成时间 任务量 出勤+平时作业 20 分 1-16 周 4 次左右全点,随机抽点 案例讨论 30 分 10-11 周 危机公关案例讨论 课程论文 50 分 16 周 1.5 万字左右 五、课程思政素材 序号 课程思政素材 对应章节 教学方法 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度 1 公共关系学科本质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当 前在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冲击下,一些大 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学习 也出现功利化倾向,根源就在于“公”心 缺失,缺乏对国家、对人民、对家庭的责 任感。“公关”的“公”:公众性、公开 性、公益性、公共舆论,简言之就是要有 “公”心。这和理想信念教育是一致的。 第二章 讲授、小组 讨论、实验 操作 2.1 2.2 2.3 2.4 2 政府公关案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紧张的 国际形势和一些政府部门及官员频频曝出 的负面新闻,对大学生的爱国观念造成一 定冲击。通过讲解我国政府对内对外塑造 中国形象的创新做法,知晓了在全球化背 景下如何正确宣传中国形象,既领会了专 业知识又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章 第五章 第六章 讲授、小组 讨论、实验 操作 2.1 2.2 2.3 2.5 3 企业公关案例中的道德品质教育。诚信是 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重点内容,也是 公关实事求是原则的要求。新闻报道中涉 及诚信公关的正反案例不胜枚举。应注意 第一章 第五章 讲授、小组 讨论、实验 操作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