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社会思想史 会民主党、社会革命党)……… 印张 9.19051907年各次事件及其对俄国社会思想进化的 影响………… ……5印张 共计46印张 普列汉诺夫很快就感到他的设想保守了。看来在编写俄 国社会思想史的过程中,讨论十九世纪以前时期的那些章节, 愈来愈加扩大。在1912年5月普列汉诺夫准备将所写《历史 绪论》寄发时,他通知出版社说,这一部分将不是三印张,而是 四印张半 1912年7月,出版社收到《绪论》后,认为这部著作可能 要扩大,所以普列汉诺夫建议他们将全书的篇幅增加为五十 印张。 可是普列汉诺夫又错了。1913年2月,他写信给出版社 说,第一卷稿不会在秋季以前写完。“我还有关于莫斯科罗斯 的分裂运动和人民运动—彼得改革的影响一节未写;叶卡 捷琳娜二世时代(诺维科夫,拉季谢夫);十二月党人’。第一 卷应以关于十二月党人的论述结束 1913年5月,普列汉诺夫再次通知出版社,他要到10月 底才能寄出第一部分。他请他们对其余的部分不要担心。“这 些部分其实业已写好,因此最后的校订可以比第一部分少费 不少时间。但是由于许多原因,我不能准确地指明其后每一部 分的脱稿时间。”因此,他请暂缓征求预订。 但在下一封信里(1913年6月7日),普列汉诺夫通知 说,他没有寄出“本书的第一章”,因为他“昨天才收到A·巴 甫洛夫论俄国寺院土地还俗一书,而“这一书的参证,却是必
会 民 主 党 、 社 会 革 命 党 ) … … … … … … … … … … … … 5 印 张 9 A1 9 0 5 — 1 9 0 7 年 各 次 事 件 及 其 对 俄 国 社 会 思 想 进 化 的 影 响 … … … … … … … … … … … … … … … … … … … … 5 印 张 共 计 4 6 印 张 普 列 汉 诺 夫 很 快 就 感 到 他 的 设 想 保 守 了 。 看 来 在 编 写 俄 国 社 会 思 想 史 的 过 程 中 , 讨 论 十 九 世 纪 以 前 时 期 的 那 些 章 节 , 愈 来 愈 加 扩 大 。 在 1 9 1 2 年 5 月 普 列 汉 诺 夫 准 备 将 所 写 《 历 史 绪 论 》 寄 发 时 , 他 通 知 出 版 社 说 , 这 一 部 分 将 不 是 三 印 张 , 而 是 四 印 张 半 。 1 9 1 2 年 7 月 , 出 版 社 收 到 《 绪 论 》 后 , 认 为 这 部 著 作 可 能 要 扩 大 , 所 以 普 列 汉 诺 夫 建 议 他 们 将 全 书 的 篇 幅 增 加 为 五 十 印 张 。 可 是 普 列 汉 诺 夫 又 错 了 。 1 9 1 3 年 2 月 , 他 写 信 给 出 版 社 说 , 第 一 卷 稿 不 会 在 秋 季 以 前 写 完 。 “ 我 还 有 关 于 莫 斯 科 罗 斯 的 分 裂 运 动 和 人 民 运 动 — — 彼 得 改 革 的 影 响 一 节 未 写 ; 叶 卡 捷 琳 娜 二 世 时 代 ( 诺 维 科 夫 , 拉 季 谢 夫 ) ; ‘ 十 二 月 党 人 ’ 。 第 一 卷 应 以 关 于 十 二 月 党 人 的 论 述 结 束 。 ” 1 9 1 3 年 5 月 , 普 列 汉 诺 夫 再 次 通 知 出 版 社 , 他 要 到 1 0 月 底 才 能 寄 出 第 一 部 分 。 他 请 他 们 对 其 余 的 部 分 不 要 担 心 。 “ 这 些 部 分 其 实 业 已 写 好 , 因 此 最 后 的 校 订 可 以 比 第 一 部 分 少 费 不 少 时 间 。 但 是 由 于 许 多 原 因 , 我 不 能 准 确 地 指 明 其 后 每 一 部 分 的 脱 稿 时 间 。 ” 因 此 , 他 请 暂 缓 征 求 预 订 。 但 在 下 一 封 信 里 ( 1 9 1 3 年 6 月 7 日 ) , 普 列 汉 诺 夫 通 知 说 , 他 没 有 寄 出 “ 本 书 的 第 一 章 ” , 因 为 他 “ 昨 天 才 收 到 A · 巴 甫 洛 夫 论 俄 国 寺 院 土 地 还 俗 一 书 , 而 “ 这 一 书 的 参 证 , 却 是 必 2 俄 国 社 会 思 想 史
俄国社会思想史 不可少的。” 普列汉诺夫直到1913年6月下半月才最后写好他的著 作全部纲要。他写信给出版社说:“我必须进行很多极为顽强 的劳动来制订一个详细计划。仿佛必须事先审查我自己有关 这部业已着手的著作的全部思想的未来的进程。而且不只是 思想进程。我重新审查了有关问题的文献资料及我对这些问 题的标记。现在都作好了,—一看来,不坏。剩下来的只是要 将计划付诸实行”。但他还是请求通告,第一卷要到新年才能 出版。 计划是写好了,但普列汉诺夫请出版社决定如何分卷。他 在1913年8月写信给出版社说:“我这方面,只是请你们尽快 通知我,你们打算对我的著作怎样分卷出版,以及第一卷包括 哪几章”。 普列汉诺夫最初打算写到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建立,但由 于书报检查的条件,同意他的著作将以《马克思的俄国学生们 的论战》一章作为结束。 1914年2月,刚刚写完《莫斯科罗斯》时,普列汉诺夫仍 然以为“全书将是三卷”第一卷—一莫斯科罗斯,第二卷 十八世纪和“十二月党人”,第三卷——一其他 普列汉诺夫又错了。1914年春,当他拟订的全书计划作 为“世界”出版社公布出版普列汉诺夫的《俄国社会思想史》广 告部分付印时,看来全部材料最少需用五卷。 从这一个我们作为全书前提的计划中看到:全书由下列 各部分组成:I,第一部分,绪论。俄国社会关系发展概论;Ⅲ, 第二部分,彼得前罗斯的社会思想运动;Ⅲ,第三部分,十八世
不 可 少 的 。 ” 普 列 汉 诺 夫 直 到 1 9 1 3 年 6 月 下 半 月 才 最 后 写 好 他 的 著 作 全 部 纲 要 。 他 写 信 给 出 版 社 说 : “ 我 必 须 进 行 很 多 极 为 顽 强 的 劳 动 来 制 订 一 个 详 细 计 划 。 仿 佛 必 须 事 先 审 查 我 自 己 有 关 这 部 业 已 着 手 的 著 作 的 全 部 思 想 的 未 来 的 进 程 。 而 且 不 只 是 思 想 进 程 。 我 重 新 审 查 了 有 关 问 题 的 文 献 资 料 及 我 对 这 些 问 题 的 标 记 。 现 在 都 作 好 了 , — — 看 来 , 不 坏 。 剩 下 来 的 只 是 要 将 计 划 付 诸 实 行 ” 。 但 他 还 是 请 求 通 告 , 第 一 卷 要 到 新 年 才 能 出 版 。 计 划 是 写 好 了 , 但 普 列 汉 诺 夫 请 出 版 社 决 定 如 何 分 卷 。 他 在 1 9 1 3 年 8 月 写 信 给 出 版 社 说 : “ 我 这 方 面 , 只 是 请 你 们 尽 快 通 知 我 , 你 们 打 算 对 我 的 著 作 怎 样 分 卷 出 版 , 以 及 第 一 卷 包 括 哪 几 章 ” 。 普 列 汉 诺 夫 最 初 打 算 写 到 俄 国 社 会 民 主 党 的 建 立 , 但 由 于 书 报 检 查 的 条 件 , 同 意 他 的 著 作 将 以 《 马 克 思 的 俄 国 学 生 们 的 论 战 》 一 章 作 为 结 束 。 1 9 1 4 年 2 月 , 刚 刚 写 完 《 莫 斯 科 罗 斯 》 时 , 普 列 汉 诺 夫 仍 然 以 为 “ 全 书 将 是 三 卷 ” 。 第 一 卷 — — 莫 斯 科 罗 斯 , 第 二 卷 — — 十 八 世 纪 和 “ 十 二 月 党 人 ” , 第 三 卷 — — 其 他 。 普 列 汉 诺 夫 又 错 了 。 1 9 1 4 年 春 , 当 他 拟 订 的 全 书 计 划 作 为 “ 世 界 ” 出 版 社 公 布 出 版 普 列 汉 诺 夫 的 《 俄 国 社 会 思 想 史 》 广 告 部 分 付 印 时 , 看 来 全 部 材 料 最 少 需 用 五 卷 。 从 这 一 个 我 们 作 为 全 书 前 提 的 计 划 中 看 到 : 全 书 由 下 列 各 部 分 组 成 : Ⅰ , 第 一 部 分 , 绪 论 。 俄 国 社 会 关 系 发 展 概 论 ; Ⅱ , 第 二 部 分 , 彼 得 前 罗 斯 的 社 会 思 想 运 动 ; Ⅲ , 第 三 部 分 , 十 八 世 俄 国 社 会 思 想 史 3
4 俄国社会思想史 纪的俄国社会思想运动;Ⅳ,第四部分,十九世纪上半期的社 会思想;V,第五部分,亚历山大二世时代的社会思想运动; Ⅵ,第六部分,十九世纪最后25年的社会思想运动。 普列汉诺夫如何使这一计划实现呢?在大战开始之前,他 仅能把最初两篇写完和定稿。但出版社急于出书,所以不合 理地把关于克里扎尼奇的一节作为第一卷的结束,完全任意 地割裂第二篇第七章,把关于科托希欣和戈利岑的各节以及 关于分裂派的第八章,编入第二卷。这种只能用商业性理由来 解释的任意处理,极大地损害了第一卷的结构,引起了评论家 们完全正当的指责:他们认为在研究“彼得前罗斯社会思想运 动”的书里,没有关于分裂派的一章,是完全不可理解的。因 此,我们按照普列汉诺夫本人原来的打算,将这两章从第一卷 移到第二卷。 从1914年大战开始到1917年二月革命,普列汉诺夫仅 仅只写好第三篇,而且关于拉季谢夫的一章还未写完。 战争使俄国同瑞士的邮政联络困难重重,极大地阻碍了 以后各卷的出版。第二卷直到1915年末才出版。这一卷除续 完第二部分外,只编入第三部分的第四章。叙述止于“枢密院 议员”同“贵族等级”的斗争。 第三卷于1916年底即已印完。出版社甚至不等待第三部 分的最后几章,便赶忙出书,又象对待第一卷那样,把它任意 割裂。普列汉诺夫死后,第三部分的第十—一十二章已以单行 ①我们在1914年5月14日的《俄国新闻》中看到第一卷将于5月底出版的 通告。实际上,第一卷是在1914年2月底出版的
纪 的 俄 国 社 会 思 想 运 动 ; Ⅳ , 第 四 部 分 , 十 九 世 纪 上 半 期 的 社 会 思 想 ; Ⅴ , 第 五 部 分 , 亚 历 山 大 二 世 时 代 的 社 会 思 想 运 动 ; Ⅵ , 第 六 部 分 , 十 九 世 纪 最 后 2 5 年 的 社 会 思 想 运 动 。 普 列 汉 诺 夫 如 何 使 这 一 计 划 实 现 呢 ? 在 大 战 开 始 之 前 , 他 仅 能 把 最 初 两 篇 写 完 和 定 稿 。 但 出 版 社 急 于 出 书 ① , 所 以 不 合 理 地 把 关 于 克 里 扎 尼 奇 的 一 节 作 为 第 一 卷 的 结 束 , 完 全 任 意 地 割 裂 第 二 篇 第 七 章 , 把 关 于 科 托 希 欣 和 戈 利 岑 的 各 节 以 及 关 于 分 裂 派 的 第 八 章 , 编 入 第 二 卷 。 这 种 只 能 用 商 业 性 理 由 来 解 释 的 任 意 处 理 , 极 大 地 损 害 了 第 一 卷 的 结 构 , 引 起 了 评 论 家 们 完 全 正 当 的 指 责 : 他 们 认 为 在 研 究 “ 彼 得 前 罗 斯 社 会 思 想 运 动 ” 的 书 里 , 没 有 关 于 分 裂 派 的 一 章 , 是 完 全 不 可 理 解 的 。 因 此 , 我 们 按 照 普 列 汉 诺 夫 本 人 原 来 的 打 算 , 将 这 两 章 从 第 一 卷 移 到 第 二 卷 。 从 1 9 1 4 年 大 战 开 始 到 1 9 1 7 年 二 月 革 命 , 普 列 汉 诺 夫 仅 仅 只 写 好 第 三 篇 , 而 且 关 于 拉 季 谢 夫 的 一 章 还 未 写 完 。 战 争 使 俄 国 同 瑞 士 的 邮 政 联 络 困 难 重 重 , 极 大 地 阻 碍 了 以 后 各 卷 的 出 版 。 第 二 卷 直 到 1 9 1 5 年 末 才 出 版 。 这 一 卷 除 续 完 第 二 部 分 外 , 只 编 入 第 三 部 分 的 第 四 章 。 叙 述 止 于 “ 枢 密 院 议 员 ” 同 “ 贵 族 等 级 ” 的 斗 争 。 第 三 卷 于 1 9 1 6 年 底 即 已 印 完 。 出 版 社 甚 至 不 等 待 第 三 部 分 的 最 后 几 章 , 便 赶 忙 出 书 , 又 象 对 待 第 一 卷 那 样 , 把 它 任 意 割 裂 。 普 列 汉 诺 夫 死 后 , 第 三 部 分 的 第 十 — — 十 二 章 已 以 单 行 4 俄 国 社 会 思 想 史 ① 我 们 在 1 9 1 4 年 5 月 1 4 日 的 《 俄 国 新 闻 》 中 看 到 第 一 卷 将 于 5 月 底 出 版 的 通 告 。 实 际 上 , 第 一 卷 是 在 1 9 1 4 年 2 月 底 出 版 的
俄国社会思想史 5 本出版,不久之前,杰伊奇又将关于拉季谢夫的第八章未完稿 刊行(《劳动解放》社,集刊第一期)。 普列汉诺夫在革命后回到俄国,已经没有继续写他的著 作的可能了。普列汉诺夫没有按照最初的打算以6印张来写 完绪论和十九世纪社会思想史,而是写了三卷约56个印张 他对自己著作的篇幅是怎样毫无明确的概念,可从这样一个 事实中看出,即他在写完第一卷后,还以为他只能以三卷为 限。可是“世界”出版社在1917年初,便已在新的广告里宣布, 他们出版的《社会思想史》最少是7卷 毫无疑问,普列汉诺夫是能够更快地写好他的著作的其 余部分的。他还要写的是十九世纪社会思想史,这是他早就作 过认真的研究,且其个别时代已由他在一系列光辉论著中作 过叙述。我们将在特别增补的一卷里,收入普列汉诺夫在内容 方面可以代替最后三部分中许多已写各章的全部论文。 在现在提供读者的三卷里,我们使用了“世界”出版社版 三卷里和“彼得堡工人消费合作社”版《俄国社会思想史》增补 各章的遗著版里所发表的全部资料。在第一卷里,我们收进了 头两部分:《绪论——俄国社会关系发展概要》和《彼得前罗斯 的社会思想运动》。在第二卷和第三卷里收进了第三篇全 文,一《十八世纪的俄国社会思想运动》 由于普列汉诺夫不得不很快就放弃了作者看校样的工 作,所以在印刷上有许多出于疏忽的错误。普列汉诺夫的夫人 写信告诉出版社:“我的丈夫很遗憾,不能收到校样;在头几卷 里有许多错误。有些地方的意思完全被歪曲了。 在力所能及和可能的范围内,在我们的这个版本里,这些
本 出 版 , 不 久 之 前 , 杰 伊 奇 又 将 关 于 拉 季 谢 夫 的 第 八 章 未 完 稿 刊 行 ( 《 劳 动 解 放 》 社 , 集 刊 第 一 期 ) 。 普 列 汉 诺 夫 在 革 命 后 回 到 俄 国 , 已 经 没 有 继 续 写 他 的 著 作 的 可 能 了 。 普 列 汉 诺 夫 没 有 按 照 最 初 的 打 算 以 6 印 张 来 写 完 绪 论 和 十 九 世 纪 社 会 思 想 史 , 而 是 写 了 三 卷 约 5 6 个 印 张 。 他 对 自 己 著 作 的 篇 幅 是 怎 样 毫 无 明 确 的 概 念 , 可 从 这 样 一 个 事 实 中 看 出 , 即 他 在 写 完 第 一 卷 后 , 还 以 为 他 只 能 以 三 卷 为 限 。 可 是 “ 世 界 ” 出 版 社 在 1 9 1 7 年 初 , 便 已 在 新 的 广 告 里 宣 布 , 他 们 出 版 的 《 社 会 思 想 史 》 最 少 是 7 卷 。 毫 无 疑 问 , 普 列 汉 诺 夫 是 能 够 更 快 地 写 好 他 的 著 作 的 其 余 部 分 的 。 他 还 要 写 的 是 十 九 世 纪 社 会 思 想 史 , 这 是 他 早 就 作 过 认 真 的 研 究 , 且 其 个 别 时 代 已 由 他 在 一 系 列 光 辉 论 著 中 作 过 叙 述 。 我 们 将 在 特 别 增 补 的 一 卷 里 , 收 入 普 列 汉 诺 夫 在 内 容 方 面 可 以 代 替 最 后 三 部 分 中 许 多 已 写 各 章 的 全 部 论 文 。 在 现 在 提 供 读 者 的 三 卷 里 , 我 们 使 用 了 “ 世 界 ” 出 版 社 版 三 卷 里 和 “ 彼 得 堡 工 人 消 费 合 作 社 ” 版 《 俄 国 社 会 思 想 史 》 增 补 各 章 的 遗 著 版 里 所 发 表 的 全 部 资 料 。 在 第 一 卷 里 , 我 们 收 进 了 头 两 部 分 : 《 绪 论 — — 俄 国 社 会 关 系 发 展 概 要 》 和 《 彼 得 前 罗 斯 的 社 会 思 想 运 动 》 。 在 第 二 卷 和 第 三 卷 里 收 进 了 第 三 篇 全 文 , — — 《 十 八 世 纪 的 俄 国 社 会 思 想 运 动 》 。 由 于 普 列 汉 诺 夫 不 得 不 很 快 就 放 弃 了 作 者 看 校 样 的 工 作 , 所 以 在 印 刷 上 有 许 多 出 于 疏 忽 的 错 误 。 普 列 汉 诺 夫 的 夫 人 写 信 告 诉 出 版 社 : “ 我 的 丈 夫 很 遗 憾 , 不 能 收 到 校 样 ; 在 头 几 卷 里 有 许 多 错 误 。 有 些 地 方 的 意 思 完 全 被 歪 曲 了 。 ” 在 力 所 能 及 和 可 能 的 范 围 内 , 在 我 们 的 这 个 版 本 里 , 这 些 俄 国 社 会 思 想 史 5
俄国社会思想史 错误都改正了。大量引文亦经核对。有些文体生硬的地方,则 未予更动。 我们所使用的普列汉诺夫同“世界”出版社的通信表明, 他是多么认真地对待自己的任务,多么仔细地在尽管很差的 条件下收集了他所需要的全部资料。如果要求普列汉诺夫在 《俄国社会思想史》里提出这一思想的全部社会经济基础的详 尽历史,那是妄诞的。只能在资料允许的范围内要求他用阶级 斗争的发展来解释这一思想的发展。历史的评论应该阐明普 列汉诺夫对于这一任务完成到什么程度,他的观点在什么程 度上真正是马克思主义的 波克罗夫斯基在所写《阶级斗争与俄国史书》讲义中(彼 得堡,1923年)很严厉地批判了普列汉诺夫的整个著作。他顺 便指出,作为历史发展基因的阶级斗争理论,有一个普列汉诺 夫著作中前所未见过的新说法。除阶级斗争之外,普列汉诺夫 还提到阶级合作。 普列汉诺夫在《绪论》里写道:“任何分为阶级的某一社会 的发展过程,都取决于这些阶级的发展过程及其相互关系。这 就是说,第一,在问题涉及国内社会制度时,取决于这些阶级 的相互斗争;第二,在涉及保卫国家抵御外国侵略时,取决于 这些阶级的或多或少的友好合作。因此,俄国历史进程的无可 争辩的相对特殊性,也必须用构成俄国社会的各阶级的发展 过程及相互关系来解释。” 按照波克罗夫斯基的意见,这种说法“为团结派的护国 主义预提根据,正是这种理论促使普列汉诺夫参加护国派”。 必须指出,当《我们的话》提出普列汉诺夫关于战争问题
错 误 都 改 正 了 。 大 量 引 文 亦 经 核 对 。 有 些 文 体 生 硬 的 地 方 , 则 未 予 更 动 。 我 们 所 使 用 的 普 列 汉 诺 夫 同 “ 世 界 ” 出 版 社 的 通 信 表 明 , 他 是 多 么 认 真 地 对 待 自 己 的 任 务 , 多 么 仔 细 地 在 尽 管 很 差 的 条 件 下 收 集 了 他 所 需 要 的 全 部 资 料 。 如 果 要 求 普 列 汉 诺 夫 在 《 俄 国 社 会 思 想 史 》 里 提 出 这 一 思 想 的 全 部 社 会 经 济 基 础 的 详 尽 历 史 , 那 是 妄 诞 的 。 只 能 在 资 料 允 许 的 范 围 内 要 求 他 用 · 阶 · 级 · 斗 · 争 · 的 · 发 · 展 来 解 释 · 这 · 一 · 思 · 想 · 的 · 发 · 展 。 历 史 的 评 论 应 该 阐 明 普 列 汉 诺 夫 对 于 这 一 任 务 完 成 到 什 么 程 度 , 他 的 观 点 在 什 么 程 度 上 真 正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 波 克 罗 夫 斯 基 在 所 写 《 阶 级 斗 争 与 俄 国 史 书 》 讲 义 中 ( 彼 得 堡 , 1 9 2 3 年 ) 很 严 厉 地 批 判 了 普 列 汉 诺 夫 的 整 个 著 作 。 他 顺 便 指 出 , 作 为 历 史 发 展 基 因 的 阶 级 斗 争 理 论 , 有 一 个 普 列 汉 诺 夫 著 作 中 前 所 未 见 过 的 新 说 法 。 除 阶 级 斗 争 之 外 , 普 列 汉 诺 夫 还 提 到 · 阶 · 级 · 合 · 作 。 普 列 汉 诺 夫 在 《 绪 论 》 里 写 道 : “ 任 何 分 为 阶 级 的 某 一 社 会 的 发 展 过 程 , 都 取 决 于 这 些 阶 级 的 发 展 过 程 及 其 相 互 关 系 。 这 就 是 说 , 第 一 , 在 问 题 涉 及 国 内 社 会 制 度 时 , 取 决 于 这 些 阶 级 的 · 相 · 互 · 斗 · 争 ; 第 二 , 在 涉 及 保 卫 国 家 抵 御 外 国 侵 略 时 , 取 决 于 这 些 阶 级 的 或 多 或 少 的 友 好 · 合 · 作 。 因 此 , 俄 国 历 史 进 程 的 无 可 争 辩 的 · 相 · 对 特 殊 性 , 也 必 须 用 构 成 俄 国 社 会 的 各 阶 级 的 发 展 过 程 及 相 互 关 系 来 解 释 。 ” 按 照 波 克 罗 夫 斯 基 的 意 见 , 这 种 说 法 “ 为 ‘ 团 结 ’ 派 的 护 国 主 义 预 提 根 据 , 正 是 这 种 理 论 促 使 普 列 汉 诺 夫 参 加 护 国 派 ” 。 必 须 指 出 , 当 《 我 们 的 话 》 提 出 普 列 汉 诺 夫 关 于 战 争 问 题 6 俄 国 社 会 思 想 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