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俄国社会思想史 第一卷 [俄]戈·瓦·普列汉诺夫著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俄国社会思想史 卷 〔俄〕戈·瓦·普列汉诺夫著 孙静工译 郭从周校
汉 译 世 界 学 术 名 著 丛 书 俄 国 社 会 思 想 史 第 一 卷 〔 俄 〕 戈 · 瓦 · 普 列 汉 诺 夫 著 孙 静 工 译 郭 从 周 校
中译本序 戈奥尔基·瓦连廷诺维奇·普列汉诺夫是俄国最早的马克思主 义者之一,也是当时俄国和欧洲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之 1856年12月11日出生于唐波夫省利佩茨克县古达洛夫卡村。父亲是 贵族地主,母亲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家别林斯基近亲的后裔。大 学时代参加民粹主义小组。1880年底为逃避沙皇政府搜捕亡命西欧。 流亡的最初几年,普列汉诺夫接触了西欧的工人运动,认真钻研 了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彻底清算了自己头脑中的民粹主义思想。于是 就从一个小资产阶级的农民民主主义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变成了无 产阶级的科学社会主义者,从巴枯宁式的唯心史观拥护者变成了唯物 史观的信奉者。1883年9月他同查苏利奇等人组织了俄国历史上第 个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团体“劳动解放社”。这个仅仅由少数几个革命知 识分子组成的团体存在了二十年,直到1903年9月才正式宣布解散, 併入新成立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这个小团体中普列汉诺夫是公认 的思想领袖。在他的领导和直接参与下,劳动解放社翻译和出版了马 克思恩格斯的许多重要著作,并把它们秘密运往俄国散发。它还出版 了一系列政治、哲学、经济、科学社会主义、美学、文艺评论和历史等方 面的论著,捍卫、论证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 原理,批判了民粹主义、无政府主义、新康德主义、经济主义等俄国以 及国际工人运动中资产阶级的和修正主义的思潮,分析了俄国革命提 出的种种政治、经济和理论问题,从而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革命骨干, 为联合国内外社会民主主义力量和在俄国建立社会民主党进行了大 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它还建立并且加强了俄国社会民主主义组织
中 译 本 序 ( 一 ) 戈 奥 尔 基 · 瓦 连 廷 诺 维 奇 · 普 列 汉 诺 夫 是 俄 国 最 早 的 马 克 思 主 义 者 之 一 , 也 是 当 时 俄 国 和 欧 洲 最 杰 出 的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家 之 一 。 1 8 5 6 年 1 2 月 1 1 日 出 生 于 唐 波 夫 省 利 佩 茨 克 县 古 达 洛 夫 卡 村 。 父 亲 是 贵 族 地 主 , 母 亲 是 俄 国 革 命 民 主 主 义 思 想 家 别 林 斯 基 近 亲 的 后 裔 。 大 学 时 代 参 加 民 粹 主 义 小 组 。 1 8 8 0 年 底 为 逃 避 沙 皇 政 府 搜 捕 亡 命 西 欧 。 流 亡 的 最 初 几 年 , 普 列 汉 诺 夫 接 触 了 西 欧 的 工 人 运 动 , 认 真 钻 研 了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著 作 , 彻 底 清 算 了 自 己 头 脑 中 的 民 粹 主 义 思 想 。 于 是 就 从 一 个 小 资 产 阶 级 的 农 民 民 主 主 义 者 和 空 想 社 会 主 义 者 变 成 了 无 产 阶 级 的 科 学 社 会 主 义 者 , 从 巴 枯 宁 式 的 唯 心 史 观 拥 护 者 变 成 了 唯 物 史 观 的 信 奉 者 。 1 8 8 3 年 9 月 他 同 查 苏 利 奇 等 人 组 织 了 俄 国 历 史 上 第 一 个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革 命 团 体 “ 劳 动 解 放 社 ” 。 这 个 仅 仅 由 少 数 几 个 革 命 知 识 分 子 组 成 的 团 体 存 在 了 二 十 年 , 直 到 1 9 0 3 年 9 月 才 正 式 宣 布 解 散 , 併 入 新 成 立 的 俄 国 社 会 民 主 工 党 。 在 这 个 小 团 体 中 普 列 汉 诺 夫 是 公 认 的 思 想 领 袖 。 在 他 的 领 导 和 直 接 参 与 下 , 劳 动 解 放 社 翻 译 和 出 版 了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的 许 多 重 要 著 作 , 并 把 它 们 秘 密 运 往 俄 国 散 发 。 它 还 出 版 了 一 系 列 政 治 、 哲 学 、 经 济 、 科 学 社 会 主 义 、 美 学 、 文 艺 评 论 和 历 史 等 方 面 的 论 著 , 捍 卫 、 论 证 和 发 展 了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 特 别 是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的 原 理 , 批 判 了 民 粹 主 义 、 无 政 府 主 义 、 新 康 德 主 义 、 经 济 主 义 等 俄 国 以 及 国 际 工 人 运 动 中 资 产 阶 级 的 和 修 正 主 义 的 思 潮 , 分 析 了 俄 国 革 命 提 出 的 种 种 政 治 、 经 济 和 理 论 问 题 , 从 而 培 养 了 一 大 批 年 轻 的 革 命 骨 干 , 为 联 合 国 内 外 社 会 民 主 主 义 力 量 和 在 俄 国 建 立 社 会 民 主 党 进 行 了 大 量 卓 有 成 效 的 工 作 , 同 时 它 还 建 立 并 且 加 强 了 俄 国 社 会 民 主 主 义 组 织
俄国社会思想史 同欧洲(主要是西欧)社会民主党的牢固联系,交流了彼此的革命经 验,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 1900年8-9月,列宁和普列汉诺夫通过艰巨而曲折的谈判,达成 了共同编辑出版《火星报》和《曙光》杂志的协议。同年年底到1903年 10月,是普列汉诺夫同列宁并肩战斗的三年,也是他政治上最光辉的 岁月。列宁认为,普列汉诺夫和他的“劳动解放社”同志,不仅在理论上 促进了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运动,实行了迎接工人运动的第一步,而且 是“为俄国社会民主党打下基础并一直领导党的理论家和著作家”,他 们“为党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发展做了许多事情”,“俄国社会民主党 的建立,是劳动解放社’即普列汉诺夫、阿克雪里罗得和他们的朋友 们的主要功绩”①。 1903年11月,即在俄国社会民主党第二次代表大会闭幕后两个 月,作为党的总委员会主席的普列汉诺夫对党内孟什维克的分裂活动 采取了退让妥协的政策,并且自己很快也滑进了孟什维克机会主义泥 坑,开始在组织问题上,随后由于1905年革命的来临又在策略问题上 采取了同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尖锐对立的立场。他在组织问题上 的主要错误是不理解或不赞同列宁建党学说中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 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的那些崭新的东西,没有认识到处在帝国主 义时代的无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任务需要具有新的组织形式的先 锋队。和组织问题上的错误相比,普列汉诺夫的机会主义立场在策略 问题上表现得更为严重。他用教条主义的态度把马克思恩格斯在资产 阶级上升时期关于西欧无产阶级的斗争任务所说的话不加分析地搬 到帝国主义时代落后的俄国资本主义社会。他不了解一般资产阶级革 命和农民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了解农民资产阶级革命同 非农民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区别,不了解在农民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 ①《列宁全集》中文版第4卷,第203、226、292页
同 欧 洲 ( 主 要 是 西 欧 ) 社 会 民 主 党 的 牢 固 联 系 , 交 流 了 彼 此 的 革 命 经 验 , 促 进 了 无 产 阶 级 的 国 际 团 结 。 1 9 0 0 年 8 — 9 月 , 列 宁 和 普 列 汉 诺 夫 通 过 艰 巨 而 曲 折 的 谈 判 , 达 成 了 共 同 编 辑 出 版 《 火 星 报 》 和 《 曙 光 》 杂 志 的 协 议 。 同 年 年 底 到 1 9 0 3 年 1 0 月 , 是 普 列 汉 诺 夫 同 列 宁 并 肩 战 斗 的 三 年 , 也 是 他 政 治 上 最 光 辉 的 岁 月 。 列 宁 认 为 , 普 列 汉 诺 夫 和 他 的 “ 劳 动 解 放 社 ” 同 志 , 不 仅 在 理 论 上 促 进 了 俄 国 社 会 民 主 主 义 运 动 , 实 行 了 迎 接 工 人 运 动 的 第 一 步 , 而 且 是 “ 为 俄 国 社 会 民 主 党 打 下 基 础 并 一 直 领 导 党 的 理 论 家 和 著 作 家 ” , 他 们 “ 为 党 在 理 论 上 和 实 践 上 的 发 展 做 了 许 多 事 情 ” , “ 俄 国 社 会 民 主 党 的 建 立 , 是 ‘ 劳 动 解 放 社 ’ 即 普 列 汉 诺 夫 、 阿 克 雪 里 罗 得 和 他 们 的 朋 友 们 的 主 要 功 绩 ” ① 。 1 9 0 3 年 1 1 月 , 即 在 俄 国 社 会 民 主 党 第 二 次 代 表 大 会 闭 幕 后 两 个 月 , 作 为 党 的 总 委 员 会 主 席 的 普 列 汉 诺 夫 对 党 内 孟 什 维 克 的 分 裂 活 动 采 取 了 退 让 妥 协 的 政 策 , 并 且 自 己 很 快 也 滑 进 了 孟 什 维 克 机 会 主 义 泥 坑 , 开 始 在 组 织 问 题 上 , 随 后 由 于 1 9 0 5 年 革 命 的 来 临 又 在 策 略 问 题 上 采 取 了 同 以 列 宁 为 首 的 布 尔 什 维 克 尖 锐 对 立 的 立 场 。 他 在 组 织 问 题 上 的 主 要 错 误 是 不 理 解 或 不 赞 同 列 宁 建 党 学 说 中 发 展 了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关 于 无 产 阶 级 政 党 的 理 论 的 那 些 崭 新 的 东 西 , 没 有 认 识 到 处 在 帝 国 主 义 时 代 的 无 产 阶 级 为 了 实 现 自 己 的 任 务 需 要 具 有 新 的 组 织 形 式 的 先 锋 队 。 和 组 织 问 题 上 的 错 误 相 比 , 普 列 汉 诺 夫 的 机 会 主 义 立 场 在 策 略 问 题 上 表 现 得 更 为 严 重 。 他 用 教 条 主 义 的 态 度 把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在 资 产 阶 级 上 升 时 期 关 于 西 欧 无 产 阶 级 的 斗 争 任 务 所 说 的 话 不 加 分 析 地 搬 到 帝 国 主 义 时 代 落 后 的 俄 国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 他 不 了 解 一 般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和 农 民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之 间 的 相 互 关 系 , 不 了 解 农 民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同 非 农 民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之 间 的 区 别 , 不 了 解 在 农 民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中 资 产 2 俄 国 社 会 思 想 史 ① 《 列 宁 全 集 》 中 文 版 第 4 卷 , 第 2 0 3 、 2 2 6 、 2 9 2 页
俄国社会思想史 3 阶级的反动性和农民的重大作用,不了解这个革命要取得胜利,其 般的基本的阶级条件就是实行无产阶级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由于他在 俄国党内的地位和声望远远高于当年伯恩施坦在自己党内的地位,所 以列宁说他的机会主义策略给俄国无产阶级事业带来的危害比伯恩 施坦给德国工人运动造成的危害大过百倍 不过,从1903年11月到1914年8月这段时期,普列汉诺夫仍然 是一个革命家,确切点说是俄国工人运动中的一个反映小资产阶级情 绪和愿望的革命家。他这个时期的总的特点就是动摇性,即在布尔什 维克和孟什维克之间摆来摆去。所以列宁称他是一个“特殊的孟什维 克”,说他采取了一种“特殊的立场”。所谓特殊立场的意思,不仅是指 他在策略和组织问题上好多次脱离过孟什维克,不仅是指他在斯托雷 平反动年代抨击了取消派,同布尔什维克结成了战斗联盟,在极其困 难的环境下捍卫了党,捍卫了地下活动,捍卫了革命,而且,与此密切 联系的,是指他在理论上、在哲学上坚持了“正义的事业”,或如列宁所 说,在19041914年这十年期间,普列汉诺夫作为“孟什维克一马克 思主义者”,“在理论上是激进主义、在实践上是机会主义”①。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普列汉诺夫彻底堕落了,变成了一个社 会沙文主义者,即口头上拥护社会主义而实际上采取了沙文主义立 场,走上了为本国资产阶级及其同盟者的利益辩护的道路,同无产阶 级革命事业最后决裂。1917年二月革命后他回到了俄国,继续鼓吹俄 国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号召工人阶级团结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周 围,反对列宁提出的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实行社会主义革命 的“四月提纲”。他虽然没有参加反对十月革命的活动,但是他完全不 理解这个革命。1918年5月30日,这位卓越的思想家在孤独凄凉中死 于因肺结核病恶化而引起的心肌梗塞症。 ①《列宁全集》中文版第21卷,第82页
阶 级 的 反 动 性 和 农 民 的 重 大 作 用 , 不 了 解 这 个 革 命 要 取 得 胜 利 , 其 一 般 的 基 本 的 阶 级 条 件 就 是 实 行 无 产 阶 级 和 农 民 的 民 主 专 政 。 由 于 他 在 俄 国 党 内 的 地 位 和 声 望 远 远 高 于 当 年 伯 恩 施 坦 在 自 己 党 内 的 地 位 , 所 以 列 宁 说 他 的 机 会 主 义 策 略 给 俄 国 无 产 阶 级 事 业 带 来 的 危 害 比 伯 恩 施 坦 给 德 国 工 人 运 动 造 成 的 危 害 大 过 百 倍 。 不 过 , 从 1 9 0 3 年 1 1 月 到 1 9 1 4 年 8 月 这 段 时 期 , 普 列 汉 诺 夫 仍 然 是 一 个 革 命 家 , 确 切 点 说 是 俄 国 工 人 运 动 中 的 一 个 反 映 小 资 产 阶 级 情 绪 和 愿 望 的 革 命 家 。 他 这 个 时 期 的 总 的 特 点 就 是 动 摇 性 , 即 在 布 尔 什 维 克 和 孟 什 维 克 之 间 摆 来 摆 去 。 所 以 列 宁 称 他 是 一 个 “ 特 殊 的 孟 什 维 克 ” , 说 他 采 取 了 一 种 “ 特 殊 的 立 场 ” 。 所 谓 特 殊 立 场 的 意 思 , 不 仅 是 指 他 在 策 略 和 组 织 问 题 上 好 多 次 脱 离 过 孟 什 维 克 , 不 仅 是 指 他 在 斯 托 雷 平 反 动 年 代 抨 击 了 取 消 派 , 同 布 尔 什 维 克 结 成 了 战 斗 联 盟 , 在 极 其 困 难 的 环 境 下 捍 卫 了 党 , 捍 卫 了 地 下 活 动 , 捍 卫 了 革 命 , 而 且 , 与 此 密 切 联 系 的 , 是 指 他 在 理 论 上 、 在 哲 学 上 坚 持 了 “ 正 义 的 事 业 ” , 或 如 列 宁 所 说 , 在 1 9 0 4 — 1 9 1 4 年 这 十 年 期 间 , 普 列 汉 诺 夫 作 为 “ 孟 什 维 克 - 马 克 思 主 义 者 ” , “ 在 理 论 上 是 激 进 主 义 、 在 实 践 上 是 机 会 主 义 ” ① 。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爆 发 后 , 普 列 汉 诺 夫 彻 底 堕 落 了 , 变 成 了 一 个 社 会 沙 文 主 义 者 , 即 口 头 上 拥 护 社 会 主 义 而 实 际 上 采 取 了 沙 文 主 义 立 场 , 走 上 了 为 本 国 资 产 阶 级 及 其 同 盟 者 的 利 益 辩 护 的 道 路 , 同 无 产 阶 级 革 命 事 业 最 后 决 裂 。 1 9 1 7 年 二 月 革 命 后 他 回 到 了 俄 国 , 继 续 鼓 吹 俄 国 进 行 的 帝 国 主 义 战 争 , 号 召 工 人 阶 级 团 结 在 资 产 阶 级 临 时 政 府 周 围 , 反 对 列 宁 提 出 的 变 帝 国 主 义 战 争 为 国 内 战 争 、 实 行 社 会 主 义 革 命 的 “ 四 月 提 纲 ” 。 他 虽 然 没 有 参 加 反 对 十 月 革 命 的 活 动 , 但 是 他 完 全 不 理 解 这 个 革 命 。 1 9 1 8 年 5 月 3 0 日 , 这 位 卓 越 的 思 想 家 在 孤 独 凄 凉 中 死 于 因 肺 结 核 病 恶 化 而 引 起 的 心 肌 梗 塞 症 。 俄 国 社 会 思 想 史 3 ① 《 列 宁 全 集 》 中 文 版 第 2 1 卷 , 第 8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