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学习目标达成途径课程目标3-重点理解掌握主流网络互联设备,重点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原理与应用;掌握讨论,作业,课堂练习,期末考试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反病毒技术;四、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课程贡献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目标度能够运用网络工程领域基本原理,通过查阅文献、开展研究等方式,对提出的各种解决方案进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思行全面的比较、客观的评价和必目标2-40.3考力)要的验证,最终获得解决网络工程问题的有效结论,并以此为基础撰写详尽的网络工程问题分析报告。了解网络工程专业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能够正确认识网络工程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目标0. 5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6-1和深远影响。熟悉与网络工程行2业密切相关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保护规定、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对网络工程领域技术问题的敏锐洞察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目标12-0.2力、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以及发(学习力)23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第6页
第 6 页 课程学习目标 达成途径 课程目标 3-重点理解掌握主流网络互联设备, 重点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原理与应用;掌握 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反病毒技术; 讨论,作业,课堂练习,期末考试 四、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 课程 目标 贡献 度 毕业要求 2:问题分析(思 考力) 2-4 能够运用网络工程领域基本原 理,通过查阅文献、开展研究等 方式,对提出的各种解决方案进 行全面的比较、客观的评价和必 要的验证,最终获得解决网络工 程问题的有效结论,并以此为基 础撰写详尽的网络工程问题分析 报告。 目标 1 0.3 毕业要求 6:工程与社会 6-1 了解网络工程专业相关的历史和 文化背景,能够正确认识网络工 程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相互关系 和深远影响。熟悉与网络工程行 业密切相关的技术标准体系、知 识产权保护规定、产业政策和法 律法规。 目标 2 0.5 毕 业 要 求 12 : 终 身 学 习 (学习力) 12- 2 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对网 络工程领域技术问题的敏锐洞察 力、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以及发 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 应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 目标 3 0.2
五、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支撑课程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在讲计算机网络定义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作用是什么、计算机网络具有哪些特点等问题。2.讲授教学法(支撑课程目标2)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以语言为主要工具,通过叙述、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概念、网络拓扑结构及网络传输介质,让学生熟悉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网络互连设备和Internet技术。3.互动式教学法(支撑课程目标2)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和分享经验。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小组作业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例如让学生分小组讨论IP地址分类,分析子网划分和子网掩码。4.任务驱动教学法(支撑课程目标3)布置与网络设备相关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项目任务可以涉及各种网络设备的安装、配置、调试以及进行网络管理、维护的能力,掌握常用网络操作系统之上的各种网络应用的配置等能力,培养学生的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六、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一)课堂教学内容及安排对应的思政元素/序学教学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难点思政案例课程目时号方法标(简述)了解计算机网络涉及到数据教学重点:计算机网概念、形成与发络的分类、数据编码通信技术编讲述展、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的计算机网码技术时,+自目标1的分类等内容;拓扑结构、计算机网1X络概述我们也应该掌握数据通信技络传输介质学认识到信息术、数据编码技术、数据交换技的传递与共教学难点:数据交换第7页
第 7 页 五、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支撑课程目标 1) 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 动性。例如在讲计算机网络定义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 算机网络的作用是什么、计算机网络具有哪些特点等问题。 2.讲授教学法(支撑课程目标 2) 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以语言为主要工具,通过叙述、解释、推论来传递 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概念、 网络拓扑结构及网络传输介质,让学生熟悉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网络互连设 备和 Internet 技术。 3.互动式教学法(支撑课程目标 2) 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和分享经验。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小 组作业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例如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IP 地址 分类,分析子网划分和子网掩码。 4.任务驱动教学法(支撑课程目标 3) 布置与网络设备相关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项目任务可以涉及各种网络设备的安装、配 置、调试以及进行网络管理、维护的能力,掌握常用网络操作系统之上的各种 网络应用的配置等能力,培养学生的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 (一)课堂教学内容及安排 序 号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学 时 重难点 思政元素/ 思政案例 (简述) 教学 方法 对应的 课程目 标 1 计算机网 络概述 了解计算机网络 概念、形成与发 展、计算机网络 的分类等内容; 掌握数据通信技 术、数据编码技 术、数据交换技 8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 络的分类、数据编码 技术、计算机网络的 拓扑结构、计算机网 络传输介质 教学难点:数据交换 涉及到数据 通信技术编 码技术时, 我们也应该 认识到信息 的传递与共 讲述 +自 学 目标 1
术;理解计算机技术享不仅仅是网络的拓扑结技术层面构;掌握计算机的,更包含网络传输介质:了责任与安全意识,促使我们在学习与实践中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与社会责任感。在诸多不同之上,定义统一的规范掌握OSI参考模和标准,只教学重点:掌握OSI型及数据传输;要遵守规参考模型;掌握掌握TCP/IP网则,则兼容TCP/IP体系结构;一切不同。络体系结构和两掌握物理层、数据链既追求可通讲述种体系结构之间计算机网络路层、网络层、传输信范围内的+自2体系结构与14目标2层、应用层的层次结的异同:掌握共同点,又学+协议构及功能DNS、DHCP、尊重各个厂练习商与机构的HTTP、FTP协教学难点:掌握网创新与不络层、传输层的功议:重点掌握IP同。求同存能协议、TCP协异是在生活议、UDP协议;中解决问题的一大法宝。在通过分析了解常局域网的教学重点:掌握CSMA/CDCSMA/CD协议和令基本概念和发协议和令牌讲述牌环、令牌总线、以展;掌握局域网环、令牌总+自太网、无线局域网。目标13局域网技术参考模型及协议6线的原理和学+标准:掌握局域实现过程,练习教学难点:需要深入网组网技术;理可以启发学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机制,包括如生思考如何解无线局域网的第8页
第 8 页 术;理解计算机 网 络 的 拓 扑 结 构;掌握计算机 网络传输介质; 技术 享不仅仅是 技术层面 的,更包含 了责任与安 全意识,促 使我们在学 习与实践中 保持良好的 道德品质与 社会责任 感。 2 计算机网络 体系结构与 协议 掌握 OSI 参考模 型及数据传输; 掌握 TCP/IP 网 络体系结构和两 种体系结构之间 的异同;掌握 DNS、DHCP、 HTTP、FTP 协 议;重点掌握 IP 协议、TCP 协 议、UDP 协议; 14 教学重点:掌握 OSI 参考模型;掌握 TCP/IP 体系结构; 掌握物理层、数据链 路层、网络层、传输 层、应用层的层次结 构及功能 教学难点:掌握网 络层、传输层的功 能 在诸多不同 之上,定义 统一的规范 和标准,只 要遵守规 则,则兼容 一切不同。 既追求可通 信范围内的 共同点,又 尊重各个厂 商与机构的 创新与不 同。求同存 异是在生活 中解决问题 的一大法 宝。 讲述+自学+ 练习 目标 2 3 局域网技术 了解常局域网的 基 本 概 念 和 发 展;掌握局域网 参考模型及协议 标准;掌握局域 网组网技术;理 解无线局域网的 6 教 学 重 点 : 掌 握 CSMA/CD 协 议 和 令 牌环、令牌总线、以 太网、无线局域网。 教学难点:需要深入 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 和实现机制,包括如 在通过分析 CSMA/CD 协议和令牌 环、令牌总 线的原理和 实现过程, 可以启发学 生思考如何 讲述+自学+ 练习 目标 1
何避免冲突、如何保优化网络性内容;证数据的一致性等。能、提高网络效率等;通过实践操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广域网技术作为公共通信基础设施,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了解广域网技术教学重点:掌握典型进步具有重的基本原理与发的广域网协议和技要作用。通展:了解公用交术,如PPP、ISDN、过介绍广域讲述ATM、顿中继和SDH网技术在应换电话网PSTN+自广域网技术技术等。急救援、疫目标1了解综合业务数46学+字网ISDN;掌握教学难点:掌握X.25情防控等方练习分组交换网、顿中面的应用,X.25分组交换网可以引导学掌握顿中继FR;继、ATM网的联系和区别掌握ATM技术生认识到广域网技术对于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和责任担当。网络互联设备作为信息教学重点:掌握网络时代的重要互联设备的基本概念基础设施,和原理。理解关乎国家的了解网络设备简Internet的路由选择安全和利介;掌握交换机协议:掌握网际报文讲授网络互联设益。在学习目标35的基本配置;掌6控制协议ICMP,掌+练备过程中,可习握路由器的基本握网络层设备。以引导学生配置;增强国家安教学难点:掌握交换全意识和民机和路由器的定义、族自豪感,工作原理和功能。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第9页
第 9 页 内容; 何避免冲突、如何保 证数据的一致性等。 优化网络性 能、提高网 络效率等; 通过实践操 作,可以培 养学生的动 手能力和解 决问题的能 力。 4 广域网技术 了解广域网技术 的基本原理与发 展;了解公用交 换电话网 PSTN 了解综合业务数 字网 ISDN;掌握 X.25 分组交换网 掌握帧中继 FR; 掌握 ATM 技术 6 教学重点:掌握典型 的广域网协议和技 术,如 PPP、ISDN、 ATM、帧中继和 SDH 技术等。 教学难点:掌握 X.25 分组交换网、帧中 继、ATM 网的联 系 和区别 广域网技术 作为公共通 信 基 础 设 施,对于社 会的发展和 进步具有重 要作用。通 过介绍广域 网技术在应 急救援、疫 情防控等方 面的应用, 可以引导学 生认识到广 域网技术对 于社会公共 利益的重要 性和责任担 当。 讲 述 + 自 学 + 练习 目标 1 5 网络互联设 备 了解网络设备简 介;掌握交换机 的基本配置;掌 握路由器的基本 配置; 6 教学重点:掌握网络 互联设备的基本概念 和 原 理 。 理 解 Internet 的路由选择 协议;掌握网际报文 控制协议 ICMP,掌 握网络层设备。 教学难点:掌握交换 机和路由器的定义、 工作原理和功能。 网络互联设 备作为信息 时代的重要 基础设施, 关乎国家的 安 全 和 利 益。在学习 过程中,可 以引导学生 增强国家安 全意识和民 族自豪感, 自觉维护国 家的安全和 讲 授 + 练 习 目标 3
稳定。教学重点:掌握通过介绍Internet技Internet接入技术的术的起源和基本原理和常见接入方式,如ADSL、光发展,可以了解 Internet 的纤、无线等。了解搜让学生了解基本服务;掌握讲述中国在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和Internet技Internet接入技+自6基本技术,如网页抓Internet技目标31术术的分类;了解学+术领域的发取、索引、排序等。电子邮件的工作练习展历程和成原理就,从而激教学难点:掌握掌握Internet接入技术的发学生的爱基本原理和常见接入国热情和自方式豪感。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管理教学重点:掌握数据课程强调诚加密技术的基本原信、公正、了解计算机网络理,包括对称加密和法治等社会安全概述;掌握公钥加密等。了解防主义核心价火墙技术的分类和工网络安全技术;值观,通过讲述作原理,如网络层防计算机网络掌握防火墙技目标3学习该课+讨7术、入侵检测技火墙和应用层防火安全与管理程,可以引论墙。术、反病毒技导学生树立术;了解网络管教学难点:掌握数据正确的价值理的概念与原理加密技术的基本原观,遵守职理,包括对称加密和业道德和法公钥加密等。律法规。IPV6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体现了创新精神。创新教学重点:掌握精神是推动IPV6技术的原理、掌握IPv6技人类社会进讲述特点和应用场景网络前沿技8术、云计算等网步的重要力+讨目标3术教学难点:掌握IPv6论络前沿技术量,也是思地址类型、IPv6过渡政教育中重技术要的元素之一。IPV6技术的研发需要不断探第10页
第 10 页 稳定。 6 Internet 技 术 了 解 Internet 的 基本服务;掌握 Internet 接 入 技 术的分类;了解 电子邮件的工作 原理 2 教 学 重 点 : 掌 握 Internet 接入技术的 基本原理和常见接入 方式,如 ADSL、光 纤、无线等。了解搜 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和 基本技术,如网页抓 取、索引、排序等。 教学难点:掌握掌握 Internet 接入技术的 基本原理和常见接入 方式 通 过 介 绍 Internet 技 术的起源和 发展,可以 让学生了解 中 国 在 Internet 技 术领域的发 展历程和成 就,从而激 发学生的爱 国热情和自 豪感。 讲 述 + 自 学 + 练习 目标 3 7 计算机网络 安全与管理 了解计算机网络 安全概述;掌握 网络安全技术; 掌 握 防 火 墙 技 术、入侵检测技 术 、 反 病 毒 技 术;了解网络管 理的概念与原理 4 教学重点:掌握数据 加密技术的基本原 理,包括对称加密和 公钥加密等。了解防 火墙技术的分类和工 作原理,如网络层防 火墙和应用层防火 墙。教学难点:掌握数据 加密技术的基本原 理,包括对称加密和 公钥加密等。 计算机网络 安全与管理 课程强调诚 信、公正、 法治等社会 主义核心价 值观,通过 学 习 该 课 程,可以引 导学生树立 正确的价值 观,遵守职 业道德和法 律法规。 讲 述 + 讨 论 目标 3 8 网络前沿技 术 掌 握 IPv6 技 术、云计算等网 络前沿技术 4 教 学 重 点 : 掌 握 IPV6 技术 的原理 、 特点和应用场景 教学难点:掌握 IPv6 地址类型、IPv6 过渡 技术 IPV6 技术的 研发和应用 体现了创新 精神。创新 精神是推动 人类社会进 步的重要力 量,也是思 政教育中重 要的元素之 一。IPV6 技 术的研发需 要 不 断 探 讲 述 + 讨 论 目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