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性。 C.在作者看来,徐元庆杀害朝廷命官,虽然触犯“国章”,有违“政纲”,但为父报仇,情有 可原,束身归罪,勇气可嘉,所以其罪可恕 D.作者认为,徐元庆之所以孝义高尚超过古人,行为正义使当时的人佩服,是因为他舍 生忘死达到了道德标准,这个道德标准是符合礼义的。 第∏卷(共11小题114分) 四、(24分) 13.把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4分) 译文: (2)然按之国章,杀人者死,则国家画一之法也。(3分) 译文 (3)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雠,其乱谁救?(3分) 译文 4.阅读下面晏几道的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 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鹧鸪天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1)两首词在行文顺序上是否相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请简要分析两首词抒发的情感。(4分) 15.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的句子流露出消极情绪。《梦
特殊性。 C.在作者看来,徐元庆杀害朝廷命官,虽然触犯“国章”,有违“政纲”,但为父报仇,情有 可原,束身归罪,勇气可嘉,所以其罪可恕。 D.作者认为,徐元庆之所以孝义高尚超过古人,行为正义使当时的人佩服,是因为他舍 生忘死达到了道德标准,这个道德标准是符合礼义的。 第II卷(共11小题 114分) 四、(24分) 13.把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然按之国章,杀人者死,则国家画一之法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雠,其乱谁救?(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4. 阅读下面晏几道的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 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鹧鸪天 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1)两首词在行文顺序上是否相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2)请简要分析两首词抒发的情感。(4分) 答: 15.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的句子流露出消极情绪。《梦
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句子是:世间行乐亦如此,。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里的句子是人生 如梦, (2)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3)唐代初期,诗歌创作受到南朝浮靡诗风的影响,题材较狭窄,待到被称为“四杰”的 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出现,才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 4)冯梦龙,明朝人,主要作品为短篇小说集“三言”,分别为《喻世明言》、《警世通言》、 《》。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梧桐树丰子恺 ①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 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 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 才看见。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我以为树亦如此。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 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②当春尽夏初,我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 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 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 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 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③在夏天,我又眼看见绿叶成阴的光景。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 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 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则要过好几天才展开 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很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 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古人 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 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句子是:世间行乐亦如此,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里的句子是人生 如梦, 。 (2)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3)唐代初期,诗歌创作受到南朝浮靡诗风的影响,题材较狭窄,待到被称为“四杰”的 、 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出现,才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 (4)冯梦龙,明朝人,主要作品为短篇小说集“三言”,分别为《喻世明言》、《警世通言》、 《 》。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梧桐树 丰子恺 ①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 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 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 才看见。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我以为树亦如此。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 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②当春尽夏初,我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 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 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 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 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③在夏天,我又眼看见绿叶成阴的光景。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 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 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则要过好几天才展开 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很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 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古人 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 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