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重点高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便(bian)宜泫(xuan)然歆(xin)享悄(qiao)然归来 B.荏(rn)弱劲弩(m)荫(yin)庇连辟(pi)公府 C.砧(zhen)声柴垛(du)嘬(zhuo)奶遥岑(cen)远目 D.贲(beng)张猗(yi)郁咯(ka)血暴虎冯(ping)河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飨客淬火伶俜放诞无理 B.孽障脚指惊蛰纹丝不动 C.濡养港汊金箍咒水气泱泱 D.撕打抉择敛裾衮衮诸公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如果你没有绝世的容貌,那么你有绝世的_也是好的。 ②之作,不足先生一哂,如蒙赐正,不胜感激。 ③百度91应用平台对于APP开发者最大的意义,就是将他们的产品展现给用户, 让产品开发者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产品之上 ④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动荡,经济秩序极为混乱,物价_,人民苦不堪言。 A.姿态付梓进而扶摇直上 B.姿势涂鸦进而青云直上 C.姿态涂鸦从而扶摇直上 D.姿势付梓从而青云直上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这两句诗,何以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原因之 ,是因为它在读者心中营造了“甜美的忧郁”这种境界。 B.节日临近,商家打折促销,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 平日里价格不菲的商品此时显得格外诱人。 C.当前,作为网络问政新形式,政务微博不能仅仅做出姿态,更要俯下身子, 贴近民生,关注群众的基本需求,才能推动政务工作的科学发展。 D.一年来,省部级高官频频落马显示了新一届党中央的反腐决心,但“打几只 老虎”仅仅是第一步,当务之急的工作是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反腐机制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戏剧产生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历史剧被认为是伊丽莎白时代 英国人对世界戏剧的独特贡献,而莎士比亚则是这一剧种的创始人, B.林黛玉因睛雯不开门一事怪罪宝玉,至第二天遇饯花之期,又勾起伤春愁思 于是前去掩埋落花,感花伤己,口吟《葬花词》,直让宝玉听得“恸倒在山坡上” C. 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历史根源在于为东晋、南宋偏安的汉族王朝 争正统,反对入侵的外族统治:现实依据则在于元明之际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 但实质在于拥美德、反暴政。 D.列夫·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娜塔莎是其《复活》中的最光 辉的人物之一,她从一个稚气的女孩到成熟的妇人的成长过程,可谓是小说“贴 着人物写”的范例。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小题
湖北省重点高中 2015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 15 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便(biàn)宜 泫(xuàn)然 歆(xīn)享 悄(qiǎo)然归来 B.荏(rěn)弱 劲弩(nǔ) 荫(yìn)庇 连辟(pì)公府 C.砧(zhēn)声 柴垛(duò) 嘬(zhuō)奶 遥岑(cén)远目 D.贲(bēng)张 猗(yī)郁 咯(kǎ)血 暴虎冯(píng)河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飨客 淬火 伶俜 放诞无理 B.孽障 脚指 惊蛰 纹丝不动 C.濡养 港汊 金箍咒 水气泱泱 D.撕打 抉择 敛裾 衮衮诸公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如果你没有绝世的容貌,那么你有绝世的 也是好的。 ② 之作,不足先生一哂,如蒙赐正,不胜感激。 ③百度 91 应用平台对于 APP 开发者最大的意义,就是将他们的产品展现给用户, 让产品开发者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产品之上。 ④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动荡,经济秩序极为混乱,物价 ,人民苦不堪言。 A.姿态 付梓 进而 扶摇直上 B.姿势 涂鸦 进而 青云直上 C.姿态 涂鸦 从而 扶摇直上 D.姿势 付梓 从而 青云直上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这两句诗,何以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原因之 一,是因为它在读者心中营造了“甜美的忧郁”这种境界。 B.节日临近,商家打折促销,减价的标牌随处可见,三折、四折、甚至五折, 平日里价格不菲的商品此时显得格外诱人。 C.当前,作为网络问政新形式,政务微博不能仅仅做出姿态,更要俯下身子, 贴近民生,关注群众的基本需求,才能推动政务工作的科学发展。 D.一年来,省部级高官频频落马显示了新一届党中央的反腐决心,但“打几只 老虎”仅仅是第一步,当务之急的工作是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反腐机制。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莎士比亚戏剧产生于 16 世纪末至 17 世纪初。历史剧被认为是伊丽莎白时代 英国人对世界戏剧的独特贡献,而莎士比亚则是这一剧种的创始人。 B.林黛玉因睛雯不开门一事怪罪宝玉,至第二天遇饯花之期,又勾起伤春愁思, 于是前去掩埋落花,感花伤己,口吟《葬花词》,直让宝玉听得“恸倒在山坡上”。 C.《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历史根源在于为东晋、南宋偏安的汉族王朝 争正统,反对入侵的外族统治;现实依据则在于元明之际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 但实质在于拥美德、反暴政。 D.列夫·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娜塔莎是其《复活》中的最光 辉的人物之一,她从一个稚气的女孩到成熟的妇人的成长过程,可谓是小说“贴 着人物写”的范例。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9 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8 小题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锦中,蜀锦最有人气,云锦最为贵气,而宋锦尽显文人雅士 之韵,有“锦绣之冠”的美名。宋锦,是指具有宋代织锦风格的锦缎,始产于南 宋高宗年间,因产地主要在苏州,故又称苏州宋锦。明清以后织出的宋锦称为“仿 古宋锦”或“宋式锦”,统称“宋锦” 宋锦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织造上一般采用“三枚斜纹组织”,两经三纬,经线 用底经和面经,底经为有色熟丝,作地纹;面经用本色生丝,作纬线的结接经。 染色用纯天然的染料,先将丝根据花纹图案的需要染好颜色才能进入织造工序。 染料挑选极为严格,大多是植物染料,也有小部分矿物染料。宋锦全部采用手工 染色而成。 宋锦图案一般以几何纹为骨架,内填以花卉、瑞草,或八宝、八仙、八吉祥。八 宝指古钱、书、画、琴、棋等,八仙是扇子、宝剑、葫芦、柏枝、笛子、绿枝 荷花等,八吉祥则指宝壶、花伞、法轮、百洁、莲花、双鱼、海螺等 宋代织锦吸取了当时成熟的花鸟画的写生风格,又发展了遍地锦纹,形成色彩更 加复杂的丝织品。宋锦在纹样组织上精密细致,质地坚柔,平服挺括;在图案花 纹上对称严谨而有变化,丰富流畅而又生动;在色彩运用上艳而不火,繁而不乱, 富有明丽古雅的韵味 宋锦,除用于袍服衣着外,还大量用于书画卷轴类技艺装裱。清康熙时长洲禇人 获著《坚瓠集》记:“锦以宋织为上。泰兴季先生家藏《淳化阁帖》十帙,每帙 悉以宋锦装其前后,锦之花纹二十种,各不相犯……一人以厚赀得之,取其锦二 十片,货于吴中机房为样,竟获重利。”自清代以来,苏州宋锦一直远销北京、 上海等地,如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等都是苏州宋锦织造户的老主顾。 明清时期的宋式锦,根据工艺的精粗、织物的厚薄和使用性能,可分为重锦、中 锦、匣锦三大类,其中以重锦最名贵,是清宫廷专用的珍贵产品。故宫博物院保 存的清代乾隆《彩织极乐世界图轴》是现存宋锦织品中的经典之作,充分展现了 宋锦高超的织造技艺。图轴长448厘米,宽196.3厘米。它用放射透视的手法, 在宫殿场景中安置了320个神态不同的人物,水山树石,奇花珍鸟,穿插其间 全幅用26种不同颜色的长织彩纬,在石青底子上以红、蓝、绿、桔色、水红、 香色等作主色,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在运用这些对比色的时候,采用了浅色相 间、黑线勾边和三层退晕及四层退晕的方法,外浅内深,逐层过渡。再在人物头 部和建筑装饰等重点部位,用赤金和黄金两种捻金线点缀,使主体纹样更加突出 整个图轴,构图对称严谨,穿插生动,色彩庄重,富丽明快 近代也生产结构简单的盒锦,多用环形和万字形花纹。现代以苏州所产宋锦最为 著名,有“大锦”“盒锦”“小锦”等品种,各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节选自孙迎庆《寻根》,有删改 6.下列关于“宋锦”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宋锦是指具有宋代织锦风格的锦缎,在我国三大名锦中最具特色,被人们称 为“锦绣之冠” B.宋锦的主要产地是苏州,但其产品曾远销北京、上海等地,《坚瓠集》中就 记载了其销售盛况 C.宋锦在南宋高宗年间开始生产,近代、现代也生产宋锦,现代苏州宋锦有多 个品种,各有不同特点 D.宋锦的图案风格借鉴了宋代花鸟画的写生风格,只不过其色彩更加复杂,图 案花纹更讲究对称严谨。 7.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锦中,蜀锦最有人气,云锦最为贵气,而宋锦尽显文人雅士 之韵,有“锦绣之冠”的美名。宋锦,是指具有宋代织锦风格的锦缎,始产于南 宋高宗年间,因产地主要在苏州,故又称苏州宋锦。明清以后织出的宋锦称为“仿 古宋锦”或“宋式锦”,统称“宋锦”。 宋锦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织造上一般采用“三枚斜纹组织”,两经三纬,经线 用底经和面经,底经为有色熟丝,作地纹;面经用本色生丝,作纬线的结接经。 染色用纯天然的染料,先将丝根据花纹图案的需要染好颜色才能进入织造工序。 染料挑选极为严格,大多是植物染料,也有小部分矿物染料。宋锦全部采用手工 染色而成。 宋锦图案一般以几何纹为骨架,内填以花卉、瑞草,或八宝、八仙、八吉祥。八 宝指古钱、书、画、琴、棋等,八仙是扇子、宝剑、葫芦、柏枝、笛子、绿枝、 荷花等,八吉祥则指宝壶、花伞、法轮、百洁、莲花、双鱼、海螺等。 宋代织锦吸取了当时成熟的花鸟画的写生风格,又发展了遍地锦纹,形成色彩更 加复杂的丝织品。宋锦在纹样组织上精密细致,质地坚柔,平服挺括;在图案花 纹上对称严谨而有变化,丰富流畅而又生动;在色彩运用上艳而不火,繁而不乱, 富有明丽古雅的韵味。 宋锦,除用于袍服衣着外,还大量用于书画卷轴类技艺装裱。清康熙时长洲褚人 获著《坚瓠集》记:“锦以宋织为上。泰兴季先生家藏《淳化阁帖》十帙,每帙 悉以宋锦装其前后,锦之花纹二十种,各不相犯……一人以厚赀得之,取其锦二 十片,货于吴中机房为样,竟获重利。”自清代以来,苏州宋锦一直远销北京、 上海等地,如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等都是苏州宋锦织造户的老主顾。 明清时期的宋式锦,根据工艺的精粗、织物的厚薄和使用性能,可分为重锦、中 锦、匣锦三大类,其中以重锦最名贵,是清宫廷专用的珍贵产品。故宫博物院保 存的清代乾隆《彩织极乐世界图轴》是现存宋锦织品中的经典之作,充分展现了 宋锦高超的织造技艺。图轴长 448 厘米,宽 196.3 厘米。它用放射透视的手法, 在宫殿场景中安置了 320 个神态不同的人物,水山树石,奇花珍鸟,穿插其间。 全幅用 26 种不同颜色的长织彩纬,在石青底子上以红、蓝、绿、桔色、水红、 香色等作主色,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在运用这些对比色的时候,采用了浅色相 间、黑线勾边和三层退晕及四层退晕的方法,外浅内深,逐层过渡。再在人物头 部和建筑装饰等重点部位,用赤金和黄金两种捻金线点缀,使主体纹样更加突出。 整个图轴,构图对称严谨,穿插生动,色彩庄重,富丽明快。 近代也生产结构简单的盒锦,多用环形和万字形花纹。现代以苏州所产宋锦最为 著名,有“大锦”“盒锦”“小锦”等品种,各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节选自孙迎庆《寻根》,有删改) 6.下列关于“宋锦”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 A.宋锦是指具有宋代织锦风格的锦缎,在我国三大名锦中最具特色,被人们称 为“锦绣之冠”。 B.宋锦的主要产地是苏州,但其产品曾远销北京、上海等地,《坚瓠集》中就 记载了其销售盛况。 C.宋锦在南宋高宗年间开始生产,近代、现代也生产宋锦,现代苏州宋锦有多 个品种,各有不同特点。 D.宋锦的图案风格借鉴了宋代花鸟画的写生风格,只不过其色彩更加复杂,图 案花纹更讲究对称严谨。 7.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宋锦全部采用手工染色而成,其染料要求是纯天然的染料,主要是植物染料 和矿物染料。 B.宋锦的制作工艺一般采用“三枚斜纹组织”,较为复杂:宋锦的图案一般以 几何纹为骨架。 C.《彩织极乐世界图轴》是现存宋锦织品中的代表性作品,充分展现了宋锦髙 超的织造技艺 D.明清以后织出的“仿古宋锦”或“宋式锦”统称“宋锦”;近代生产的盒锦 也属于“宋锦” 8.从全文来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染色是织造宋锦的重要工序,它要求极高,只有把丝根据花纹图案的需要染 好颜色才能进入织造工序 B.艳而不火、繁而不乱、明丽古雅是宋锦色彩运用的特点,《彩织极乐世界图 轴》能够体现这种特点。 C.宋锦用途广泛,既可用于袍服衣着,也可用于书画卷轴类技艺装裱,《淳化 阁帖》就是用宋锦装裱的。 D.明清时期的宋式锦制作工艺精细,它包括重锦、中锦、匣锦三大类,其中重 锦是清代宫廷专用的珍贵产品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7个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12题 梅花岭记 清)全祖望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①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 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 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 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 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禄、任太 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 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 城中也。”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 之名,仿佛陈涉之称项燕。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②,经略洪承畴 ③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 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畴 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呜呼,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 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长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神仙之 说,所谓为蛇画足。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 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此即忠烈之而目,宛然可遇,是不 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 墓旁有丹徒钱烈女之冢,亦以乙酉在扬,凡五死而得绝,特告其父母火之,无留 骨于秽地,扬人葬之于此。江右王猷定、关中黄遵岩、粤东屈大均,为作传、铭、 哀词
A.宋锦全部采用手工染色而成,其染料要求是纯天然的染料,主要是植物染料 和矿物染料。 B.宋锦的制作工艺一般采用“三枚斜纹组织”,较为复杂;宋锦的图案一般以 几何纹为骨架。 C.《彩织极乐世界图轴》是现存宋锦织品中的代表性作品,充分展现了宋锦高 超的织造技艺。 D.明清以后织出的“仿古宋锦”或“宋式锦”统称“宋锦”;近代生产的盒锦 也属于“宋锦”。 8.从全文来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 分) ( ) A.染色是织造宋锦的重要工序,它要求极高,只有把丝根据花纹图案的需要染 好颜色才能进入织造工序。 B.艳而不火、繁而不乱、明丽古雅是宋锦色彩运用的特点,《彩织极乐世界图 轴》能够体现这种特点。 C.宋锦用途广泛,既可用于袍服衣着,也可用于书画卷轴类技艺装裱,《淳化 阁帖》就是用宋锦装裱的。 D.明清时期的宋式锦制作工艺精细,它包括重锦、中锦、匣锦三大类,其中重 锦是清代宫廷专用的珍贵产品。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4 分,7 个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 一 12 题。 梅花岭记 〔清〕全祖望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①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 “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 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 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 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禄、任太 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 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 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 城中也。”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 之名,仿佛陈涉之称项燕。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②,经略洪承畴 ③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 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畴 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呜呼,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 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长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神仙之 说,所谓为蛇画足。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 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是不 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 墓旁有丹徒钱烈女之冢,亦以乙酉在扬,凡五死而得绝,特告其父母火之,无留 骨于秽地,扬人葬之于此。江右王猷定、关中黄遵岩、粤东屈大均,为作传、铭、 哀词
顾尚有未尽表章者:予闻忠烈兄弟自翰林可程④下,尚有数人,其后皆来江都省 墓。适英、霍山师败,捕得冒称忠烈者,大将发至江都,令史氏男女来认之,忠 烈之第八弟已亡,其夫人年少有色,守节,亦出视之,大将艳其色,欲强娶之, 夫人自裁而死。时以其出于大将之所逼也,莫敢为之表章者。 呜呼,忠烈尝恨可程在北,当易姓之间,不能仗节,出疏纠之,岂知身后乃有弟 妇,以女子而踵兄公之余烈乎?梅花如雪,芳香不染,异日有作忠烈祠者,副使 诸公,谅在从祀之列,当另为别室以祀夫人,附以烈女一辈也 (选自齐鲁书社排印本《鲒崎亭文集选注》,略作改动) 【注】①史可法当时以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督师扬州,故称“督相”,“忠烈” 是史可法的谥号。②白下即现在的南京。③洪承畴本为明朝重臣,松山战败,被 俘,降清后被清朝重用为经略。④可程为史可法之弟。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谱汝诸孙中谱:家谱 B.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家法: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 C.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问:寻找得到 D.不能仗节,出疏纠之纠:谴责,指责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直接表现史可法“忠烈”的一组是(3分)() ①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②忠烈拔刀自裁 ③忠烈大骂而死④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 ⑤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 ⑥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④⑤⑥D.②③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顺治二年乙酉四月”并用帝王纪年和干支纪年。“和硕豫亲王”是封爵, “太师”“少保”是官职。“江右”指长江下游东部之地,“关中”即现在的河 南省。 B.作者在文中引述世俗关于颜真卿、文天祥成仙的传说,至少有两重意思 是用历史上忠贞爱国的人物与史可法类比,说明他的爱国精神、民族气节值得人 们永远纪念;二是指出这些英烈之所以不朽,不在于他们是成为神仙(出世)还 是活在人间(入世),而在于他们的浩然之气“常留天地之间”,永远激励后人 C.英、霍山的义军假托史可法的名义抗清,反映了史可法永远活在民众心中, 大江南北的人们不愿意相信英雄已经离世。“忠烈未死”的传闻,说明史可法已 经成为民族魂的象征,成为英勇不屈、反抗异族侵略的光辉旗帜。 D.作者通过史可法同孙兆奎的正反对比,突出了史可法的正气凛然。史可法的 殉国是真的,他虽死犹生,流芳百世;孙兆奎的“殉国”是假的,他虽生犹死, 遗臭万年。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文。(9分) (1)凡五死而得绝,特告其父母火之,无留骨于秽地。(3分) (2)岂知身后乃有弟妇,以女子而踵兄公之余烈乎?(4分) (3)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2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3分) 惠子见戴晋人。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曰: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日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
顾尚有未尽表章者:予闻忠烈兄弟自翰林可程④下,尚有数人,其后皆来江都省 墓。适英、霍山师败,捕得冒称忠烈者,大将发至江都,令史氏男女来认之,忠 烈之第八弟已亡,其夫人年少有色,守节,亦出视之,大将艳其色,欲强娶之, 夫人自裁而死。时以其出于大将之所逼也,莫敢为之表章者。 呜呼,忠烈尝恨可程在北,当易姓之间,不能仗节,出疏纠之,岂知身后乃有弟 妇,以女子而踵兄公之余烈乎?梅花如雪,芳香不染,异日有作忠烈祠者,副使 诸公,谅在从祀之列,当另为别室以祀夫人,附以烈女一辈也。 (选自齐鲁书社排印本《鲒崎亭文集选注》,略作改动) 【注】①史可法当时以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督师扬州,故称“督相”,“忠烈” 是史可法的谥号。②白下即现在的南京。③洪承畴本为明朝重臣,松山战败,被 俘,降清后被清朝重用为经略。④可程为史可法之弟。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谱汝诸孙中 谱:家谱 B.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 家法: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 C.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 问:寻找得到 D.不能仗节,出疏纠之 纠:谴责,指责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直接表现史可法“忠烈”的一组是(3 分) ( ) ①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 ②忠烈拔刀自裁 ③忠烈大骂而死 ④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 ⑤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 ⑥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②③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顺治二年乙酉四月”并用帝王纪年和干支纪年。“和硕豫亲王”是封爵, “太师”“少保”是官职。“江右”指长江下游东部之地,“关中”即现在的河 南省。 B.作者在文中引述世俗关于颜真卿、文天祥成仙的传说,至少有两重意思:一 是用历史上忠贞爱国的人物与史可法类比,说明他的爱国精神、民族气节值得人 们永远纪念;二是指出这些英烈之所以不朽,不在于他们是成为神仙(出世)还 是活在人间(入世),而在于他们的浩然之气“常留天地之间”,永远激励后人。 C.英、霍山的义军假托史可法的名义抗清,反映了史可法永远活在民众心中, 大江南北的人们不愿意相信英雄已经离世。“忠烈未死”的传闻,说明史可法已 经成为民族魂的象征,成为英勇不屈、反抗异族侵略的光辉旗帜。 D.作者通过史可法同孙兆奎的正反对比,突出了史可法的正气凛然。史可法的 殉国是真的,他虽死犹生,流芳百世;孙兆奎的“殉国”是假的,他虽生犹死, 遗臭万年。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文。(9 分) (1)凡五死而得绝,特告其父母火之,无留骨于秽地。(3 分) (2)岂知身后乃有弟妇,以女子而踵兄公之余烈乎? (4 分) (3)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2 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 6 处)(3 分) 惠子见戴晋人。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曰: “有国 于 蜗 之 左 角 者 曰 触 氏 有 国 于 蜗 之 右 角 者 曰 蛮 氏 时
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选自《庄 子·杂篇》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黄鹤楼 崔影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 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4分) (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第四联。(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5个小题,如超过5个,按所答 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五更鼓角声悲壮,▲。(杜甫《阁夜》)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3)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4) 咏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不知西东。(杜牧《阿房宫赋》) (6)▲,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骚》) (7)生乎吾后,▲,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8)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怜悯的高度 张爱华 那天,我和朋友到天安门的小吃城吃晚饭,心情都不错 小吃城的台阶上,靠边坐着一位盲人。天还亮着,我看得见他半睁半闭的眼睑以 及柔和的眉毛,他正沉浸在一本书里一一手指在一本盲文书上像按动琴键。 个多小时以后,我们出来时天就黑了,盲人站在台阶上,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 他身旁的水泥柱子是另一个轮廓。我们刚才吃饭时一直感慨夕阳西下的美丽,人 生相聚的惬意;而他只是一个人,双目失明,只有拐杖和一本书,黑夜降临,他 去哪里呢?他站在黑暗中越来越像一尊雕像。 我朋友问他知不知道几点了,盲人笑了笑说:“几点了都没关系。”他声音节制、 有修养,好像生怕影响了别人。他说话的音量刚够想听他说话的人听见:“这儿 的空气真好。”他只顾抒发内心的恬静和满足,对来临的夜晚毫不恐惧。 “天上有星星吗?” 他问我们三遍。 他从山东来,就想“看看天安门、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明天到里面好好走 走 下了火车,是一个好心人把他引到这儿来的 他一口一个“主”、“好心人”,好像谁都是他可爱的邻居 他还是关心着星星,关心着明天将去的地方多么令人激动;我们执意要可怜他: “你吃什么?去哪里睡觉?
相 与 争 地 而 战 伏 尸 数 万 逐 北旬 有 五 日 而 后 反。” (选自《庄 子• 杂篇》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此地空余黄鹤楼 ”和 “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 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4 分) (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第四联。(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 5 个小题,如超过 5 个,按所答 的前 5 个小题计分)(5 分) (1)五更鼓角声悲壮, ▲ 。 (杜甫《阁夜》)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3)纵一苇之所如, ▲ 。 (苏轼《赤壁赋》) (4) ▲ ,砯崖转石万壑雷。 (李白《蜀道难》) (5) ▲ ,不知西东。 (杜牧《阿房宫赋》) (6) ▲ ,余独好修以为常。 (屈原《离骚》) (7)生乎吾后, ▲ ,吾从而师之。 (韩愈《师说》) (8) ▲ ,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 20 分,共 4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9 题。 怜悯的高度 张爱华 那天,我和朋友到天安门的小吃城吃晚饭,心情都不错。 小吃城的台阶上,靠边坐着一位盲人。天还亮着,我看得见他半睁半闭的眼睑以 及柔和的眉毛,他正沉浸在一本书里——手指在一本盲文书上像按动琴键。 一个多小时以后,我们出来时天就黑了,盲人站在台阶上,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 他身旁的水泥柱子是另一个轮廓。我们刚才吃饭时一直感慨夕阳西下的美丽,人 生相聚的惬意;而他只是一个人,双目失明,只有拐杖和一本书,黑夜降临,他 去哪里呢?他站在黑暗中越来越像一尊雕像。 我朋友问他知不知道几点了,盲人笑了笑说:“几点了都没关系。”他声音节制、 有修养,好像生怕影响了别人。他说话的音量刚够想听他说话的人听见:“这儿 的空气真好。”他只顾抒发内心的恬静和满足,对来临的夜晚毫不恐惧。 “天上有星星吗?” 他问我们三遍。 他从山东来,就想“看看天安门、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明天到里面好好走 走” 。 下了火车,是一个好心人把他引到这儿来的。 他一口一个“主”、“好心人”,好像谁都是他可爱的邻居。 他还是关心着星星,关心着明天将去的地方多么令人激动;我们执意要可怜他: “你吃什么?去哪里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