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博达学校 2010届高三临门一脚考试 语文试题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劲头/劲敌 唾弃/唾手可得 强词夺理/强人所难 B.古刹/刹车 症结/对症下药数见不鲜/寡廉鲜耻 C.诱哄/起哄 巷道/万人空巷前合后偃/偃旗息鼓 D.影片/片断粮囤/囤积居奇横生枝节/老气横秋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拉拉队 铿锵有力 断章取意 牙牙学语 B.美滋滋 常年累月 大展鸿图 谈笑风生 C.笑眯眯 委曲求全 要言不烦 精兵简政 D.喝倒彩 世外桃源 以逸待劳 德高旺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一个不愿接受心智刺激、遇事选择退避三舍的人,在年岁渐长时身心衰退得比较快 而一直保持学习的人,在智力上几乎没有衰退现象 九寨沟仲夏深翠绚丽,深秋缤纷艳丽,隆冬静谧神奇。即使是在春天枯水期,大大 小小的海子开始显山露水时,九寨沟也呈现出妩媚之姿,别有风情。 电力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可谓细致周全,然而,一次次血的教训不断重现,说明对 安全规章制度充耳不闻是酿成生产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D.如果能从袁隆平落选院士之事中吸取教训,积极推进科硏体制和评价机制的改革, 类似的遗憾就会日渐减少。否则,按下葫芦浮起瓢,“遗憾”将会不幸地延续下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气 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 B.对“80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 艺术个性才是他们的发展之路 C.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但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中国 经济出现了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 D.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 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第九届长江韬奋奖的19名获奖者,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勤于学习、善于思考、 勇于创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采编、制作了大量体现现时代精神、 反映人民心声的新闻佳作。 B.不久前,在河南省召开的《全省共青团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暨宣传舆论阵地建设 电视电话会议》上,团舞钢市委就“网络+手机短信”的团建创新做法作了典型发
麻城博达学校 2010 届高三临门一脚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劲.头/劲.敌 唾.弃/唾.手可得 强.词夺理/强.人所难 B.古刹./刹.车 症.结/对症.下药 数见不鲜./寡廉鲜.耻 C.诱哄./起哄. 巷.道/万人空巷. 前合后偃./偃.旗息鼓 D.影片./片.断 粮囤./囤.积居奇 横.生枝节/老气横.秋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拉拉队 铿锵有力 断章取意 牙牙学语 B.美滋滋 常年累月 大展鸿图 谈笑风生 C.笑眯眯 委曲求全 要言不烦 精兵简政 D.喝倒彩 世外桃源 以逸待劳 德高旺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 A.一个不愿接受心智刺激、遇事选择退避三舍 ....的人,在年岁渐长时身心衰退得比较快; 而一直保持学习的人,在智力上几乎没有衰退现象。 B.九寨沟仲夏深翠绚丽,深秋缤纷艳丽,隆冬静谧神奇。即使是在春天枯水期,大大 小小的海子开始显山露水 ....时,九寨沟也呈现出妩媚之姿,别有风情。 C.电力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可谓细致周全,然而,一次次血的教训不断重现,说明对 安全规章制度充耳不闻 ....是酿成生产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D.如果能从袁隆平落选院士之事中吸取教训,积极推进科研体制和评价机制的改革, 类似的遗憾就会日渐减少。否则,按下葫芦浮起瓢 .......,“遗憾”将会不幸地延续下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随着全球气温升高,飓风、洪水、干旱等极端气象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正在增加,气 候变暖已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 B.对“80 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 艺术个性才是他们的发展之路。 C.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但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中国 经济出现了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 D.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 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第九届长江韬奋奖的 19 名获奖者,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勤于学习、善于思考、 勇于创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采编、制作了大量体现现时代精神、 反映人民心声的新闻佳作。 B.不久前,在河南省召开的《全省共青团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暨宣传舆论阵地建设 电视电话会议》上,团舞钢市委就“网络+手机短信”的团建创新做法作了典型发 言
C.人的关系是双重的,既有道德的、人伦的,又有财产的、权势的,谁服从谁呢?这 本是不该问的,自然后者要服从前者 D.为了还原扛枪杆子的1949年,解密威震敌军的常胜军队——“四野”,《枪杆子1949》 的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作家、中共党员张正隆先后走访了100多位在世的老人。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9题。 世博会中国馆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5月1日正式开园,在林林总总约140个场馆中,东道国展馆 倍受瞩目。不同于当前中国城市建筑设计中众多的舶来品”,中国馆完全由广州、北京、上 海三地的中国人规划设计 自从2007年底开工以来,中国馆外观设计方案就处在一个众口评说的漩涡”中,许多 批评其老派守旧以及与上海整体环境不和谐的声音,让人联想起120多年前巴黎埃菲尔 铁塔建造之初的际遇。不过,随着数千名建设者用自己的脊梁托起高69米、总建筑面积16 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的东方之冠”,昔日的批评和怀疑开始被满意和祝福取代。 作为有史以来中国参展世博会最大的展馆,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工程共挖运士方52万立方 米,浇筑混凝土50多万立方米;共向地下钻孔打入约5000根水泥钢筋桩,其深度几乎与中 国馆地面以上的高度相当;焊接吊装钢结构耗用电焊条125吨,焊缝总长18公里;共铺设 安装各类空调、通风、水电等管线总长40多公里 仰望中国馆,“庄严、大气、华美的设计构想以及“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 富庶百姓ˇ的文化理念已不再抽象。而由于在红色斗冠的传统外观内蕴含了一系列当今先进 的节能科技,中国馆相比同等规模的传统楼宇,能耗降低四分之一,这无疑又让其在传统之 外多了几分时尚和现代。 作为整个世博园区最大的展馆之一,中国馆选择红色“外衣”,不仅关系到中国馆和世博 园区的最终美学效果,而且代表、传达了中国人的情感和理念,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中 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宋建明教授从事色彩学研究近30年,他加入了这一“红色追寻之旅”,最 终用7种不同的红色为中国馆调色,其中外衣用了4种红色。这4种红色有民俗、传统
C.人的关系是双重的,既有道德的、人伦的,又有财产的、权势的,谁服从谁呢?这 本是不该问的,自然后者要服从前者。 D.为了还原扛枪杆子的 1949 年,解密威震敌军的常胜军队——“四野”,《枪杆子 1949》 的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作家、中共党员张正隆先后走访了 100 多位在世的老人。 二、(12 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6—9 题。 世博会中国馆 中国 2010 年上海世博会 5 月 1 日正式开园,在林林总总约 140 个场馆中,东道国展馆 倍受瞩目。不同于当前中国城市建筑设计中众多的“舶来品”,中国馆完全由广州、北京、上 海三地的中国人规划设计。 自从 2007 年底开工以来,中国馆外观设计方案就处在一个众口评说的“漩涡”中,许多 批评其“老派”“守旧”以及与上海整体环境不和谐的声音,让人联想起 120 多年前巴黎埃菲尔 铁塔建造之初的际遇。不过,随着数千名建设者用自己的脊梁托起高 69 米、总建筑面积 16 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的“东方之冠”,昔日的批评和怀疑开始被满意和祝福取代。 作为有史以来中国参展世博会最大的展馆,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工程共挖运土方 52 万立方 米,浇筑混凝土 50 多万立方米;共向地下钻孔打入约 5000 根水泥钢筋桩,其深度几乎与中 国馆地面以上的高度相当;焊接吊装钢结构耗用电焊条 125 吨,焊缝总长 18 公里;共铺设 安装各类空调、通风、水电等管线总长 40 多公里。 仰望中国馆,“庄严、大气、华美”的设计构想以及“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 富庶百姓”的文化理念已不再抽象。而由于在红色斗冠的传统外观内蕴含了一系列当今先进 的节能科技,中国馆相比同等规模的传统楼宇,能耗降低四分之一,这无疑又让其在传统之 外多了几分时尚和现代。 作为整个世博园区最大的展馆之一,中国馆选择红色“外衣”,不仅关系到中国馆和世博 园区的最终美学效果,而且代表、传达了中国人的情感和理念,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中 国美术学院副院长宋建明教授从事色彩学研究近 30 年,他加入了这一“红色追寻之旅”,最 终用 7 种不同的红色为中国馆调色,其中“外衣”用了 4 种红色。这 4 种红色有民俗、传统
时尚、现代之分。中国馆外观红色的寻找过程,让世界从中了解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观念 即中国人想以干百年来积淀形成的“心中的红”,向世人传达喜庆、吉祥、欢乐、和谐的情感 而这与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是-致的。中国馆的墙体铝板被赋予类似长 城形状的肌理,这种凹凸不平的“中国红铝板,更具立体感,能在同一种光线下呈现层次 更加丰富的色彩。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夜间灯光投射以及不同视觉高度条件下,中国馆墙 体均能形成统一、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中国馆最终披上的中国红”,象征着中华民 族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可以视为对中国红ˆ概念的经典诠释。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演绎这一主题的最重要平台之一,中 国馆的展示主题确定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中国馆展示有一个明确的中国式思维, 即和世界很多国家一样,中国也处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但中国不会像一些海外机构担心 的,因为人口众多、需求快速增长导致占有越来越多的资源乃至对外扩张,相反,中国悠久 深厚的历史传统有足够的智慧,引导当代中国走出一条以和谐为核心理念的科学发展之路。 长达10年的申博、筹博和办博,正在澘移默化地改变着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面貌。而 承载着13亿中国人期望的中国馆,有望成为上海世博会重要的物质遗产和精神财富。 6.下列关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馆不同于当前中国城市建筑设计中众多的“舶来品”,完全由中国人规划设计 是整个世博园区最大的展馆。 B.作为有史以来中国参展世博会最大的展馆,中国馆工程浩大,整个工程挖运土方和 浇筑混凝土都超过了50万立方米 中国馆共六层,高69米,工程共向地下打入约5000根水泥钢筋桩,其深度与中国 馆地面以上的高度相当 D.中国馆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整个工程焊接吊装钢结构的焊缝总长和铺设安装 各类管线总长共计58公里。 7.下列有关中国馆红色“外衣”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馆选择红色“外衣”,关系到中国馆和世博园区的最终美学效果,因而具有很强 的“象征意义” B.中国馆外观红色与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一致,向世人传达喜庆、 吉祥、欢乐、和谐的情感。 C.无论是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夜间灯光投射下,还是在不同视觉高度条件下,中国 馆墙体都能形成统一、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
时尚、现代之分。中国馆外观红色的寻找过程,让世界从中了解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化观念, 即中国人想以千百年来积淀形成的“心中的红”,向世人传达喜庆、吉祥、欢乐、和谐的情感, 而这与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是一致的。中国馆的墙体铝板被赋予类似“长 城”形状的肌理,这种凹凸不平的“中国红”铝板,更具立体感,能在同一种光线下呈现层次 更加丰富的色彩。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夜间灯光投射以及不同视觉高度条件下,中国馆墙 体均能形成统一、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中国馆最终披上的“中国红”,象征着中华民 族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可以视为对“中国红”概念的经典诠释。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作为演绎这一主题的最重要平台之一,中 国馆的展示主题确定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中国馆展示有一个明确的“中国式”思维, 即和世界很多国家一样,中国也处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但中国不会像一些海外机构担心 的,因为人口众多、需求快速增长导致占有越来越多的资源乃至对外扩张,相反,中国悠久 深厚的历史传统有足够的智慧,引导当代中国走出一条以和谐为核心理念的科学发展之路。 长达 10 年的申博、筹博和办博,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上海这座城市的精神面貌。而 承载着 13 亿中国人期望的中国馆,有望成为上海世博会重要的物质遗产和精神财富。 6.下列关于“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馆不同于当前中国城市建筑设计中众多的“舶来品”,完全由中国人规划设计, 是整个世博园区最大的展馆。 B.作为有史以来中国参展世博会最大的展馆,中国馆工程浩大,整个工程挖运土方和 浇筑混凝土都超过了 50 万立方米。 C.中国馆共六层,高 69 米,工程共向地下打入约 5000 根水泥钢筋桩,其深度与中国 馆地面以上的高度相当。 D.中国馆总建筑面积 16 万平方米,整个工程焊接吊装钢结构的焊缝总长和铺设安装 各类管线总长共计 58 公里。 7.下列有关中国馆红色“外衣”内容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中国馆选择红色“外衣”,关系到中国馆和世博园区的最终美学效果,因而具有很强 的“象征意义”。 B.中国馆外观红色与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一致,向世人传达喜庆、 吉祥、欢乐、和谐的情感。 C.无论是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夜间灯光投射下,还是在不同视觉高度条件下,中国 馆墙体都能形成统一、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
D.中国馆的“外衣”用了4种红色,有民俗、传统、时尚、现代之分,象征着中华民族 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 8.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馆体现了“庄严、大气、华美”的设计构想以及“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 仓,富庶百姓”的文化理念。 B.中国馆相比同等规模的传统楼宇,在传统外观内蕴含了一系列当今先进的节能科技 更加节能,让其在传统之外多了几分时尚和现代 C.中国馆的展示主题“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演绎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 活更美好”。 D.中国馆展示有一个明确的“中国式”思维,即和世界很多国家一样,中国也处在快速 城市化的过程中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馆的外观设计方案让人联想起埃菲尔铁塔,中国馆最终将像埃菲尔铁塔一样成 为它所在城市的标志建筑。 B.中国馆的墙体铝板凹凸不平,被赋予类似“长城”形状的肌理,目的在于凸显更多的 中国元素。 C.从斗冠的造型到“中国红”的外衣无一不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悠久深厚的文化,中国馆 谓东方智慧的多元展现。 D.备受瞩目的“东方之冠”承载着13亿中国人的期望,将成为上海世博会重要的物质 遗产和精神财富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一)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生孝惠帝、女鲁元太后。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 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戚姬幸,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希见上,益疏。如意立 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吕后为人刚毅(毅 残酷),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吕后兄二人,皆为将。长兄周吕侯死事。 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崩长乐宫,太子袭号为帝。 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赵王。使者三反,赵相建平侯周 昌谓使者日:“高帝属臣赵王,赵王年少。窃闻太后怨戚夫人,欲召赵王并诛之,臣不敢遣 王。”吕后大怒,乃使人复召赵王。孝惠亲迎灞上,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孝惠元年十二月, 帝晨出射。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鸩饮之。孝惠还,赵王已死。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 熏耳,饮痦药,使居厕中,命日“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
D.中国馆的“外衣”用了 4 种红色,有民俗、传统、时尚、现代之分,象征着中华民族 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 8.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表述,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馆体现了“庄严、大气、华美”的设计构想以及“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 仓,富庶百姓”的文化理念。 B.中国馆相比同等规模的传统楼宇,在传统外观内蕴含了一系列当今先进的节能科技, 更加节能,让其在传统之外多了几分时尚和现代。 C.中国馆的展示主题 “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演绎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 活更美好”。 D.中国馆展示有一个明确的“中国式”思维,即和世界很多国家一样,中国也处在快速 城市化的过程中。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馆的外观设计方案让人联想起埃菲尔铁塔,中国馆最终将像埃菲尔铁塔一样成 为它所在城市的标志建筑。 B.中国馆的墙体铝板凹凸不平,被赋予类似“长城”形状的肌理,目的在于凸显更多的 中国元素。 C.从斗冠的造型到“中国红”的外衣无一不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悠久深厚的文化,中国馆 可谓东方智慧的多元展现。 D.备受瞩目的“东方之冠”承载着 13 亿中国人的期望,将成为上海世博会重要的物质 遗产和精神财富。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 (一)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生孝惠帝、女鲁元太后。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 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戚姬幸,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希见上,益疏。如意立 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 ,太子得毋废。吕后为人刚毅(毅: 残酷),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吕后兄二人,皆为将。长兄周吕侯死事。 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崩长乐宫,太子袭号为帝。 吕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赵王,乃令永巷囚戚夫人,而召赵王。使者三反,赵相建平侯周 昌谓使者曰:“高帝属.臣赵王,赵王年少。窃闻太后怨戚夫人,欲召赵王并诛之,臣不敢遣 王。”吕后大怒,乃使人复召赵王。孝惠亲迎灞上,自挟与赵王起居饮食。孝惠元年十二月, 帝晨出射。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鸩饮之。孝惠还,赵王已死。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 熏耳,饮瘖药 ,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孝惠见,问,乃知
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余不能起。使人请太后日:“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 能治天下 七年秋八月戊寅,孝惠帝崩。发丧,太后哭,泣不下。留侯子张辟强为侍中,年十五, 谓丞相曰:“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日:“何解?”辟强日:‘帝 毋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 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丞相乃如辟强计。太后说,其哭乃哀. 太后称制,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王陵。王陵日:“高帝刑白马盟日非刘氏而王, 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太后不说。问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勃等对曰:“高 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太后喜。王陵让陈平、绛侯日 始与高帝歃血盟,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欲王吕氏,诸君从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 高帝地下?” 太史公日: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 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选自《史记吕太后本纪》,有删 改) (二)吕后当高帝临危时,问萧相国后孰可代者,是固以安国家为急也。孝惠既立,政 由母氏,其所用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无·非高帝注意安刘之人。是惟恐孝惠之不能 守业也,非如武后以嫌忌而杀太子弘、太子贤也。后所生,惟孝惠及鲁元公主,其他皆诸姬 子。使孝惠而在,则方与孝惠图治计长久。观于高祖欲废太子时,后迫留侯画策,至跪谢周 昌之廷诤,则其母子之间可知也。 自赵翼《廿二史札记》)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微时妃也 微:低贱,卑下 B.高帝属臣赵王 属:托付 C.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殖:生长
其戚夫人,乃大哭,因病,岁余不能起。使人请太后曰:“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 能治天下。” 七年秋八月戊寅,孝惠帝崩。发丧,太后哭,泣不下。留侯子张辟强为侍中,年十五, 谓丞相曰:“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辟强曰:“帝 毋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 ,及诸吕皆入宫, 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丞相乃如辟强计。太后说,其哭乃哀。 太后称制,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王陵。王陵曰:“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 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太后不说。问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勃等对曰:“高 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太后喜。王陵让陈平、绛侯曰: “始与高帝歃血盟,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欲王吕氏,诸君从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 高帝地下?” 太史公曰: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 拱 ,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选自《史记·吕太后本纪》,有删 改) (二)吕后当高帝临危时,问萧相国后孰可代者,是固以安国家为急也。孝惠既立,政 由母氏,其所用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无一非高帝注意安刘之人。是惟恐孝惠之不能 守业也,非如武后以嫌忌而杀太子弘、太子贤也。后所生,惟孝惠及鲁元公主,其他皆诸姬 子。使孝惠而在,则方与孝惠图治计长久。观于高祖欲废太子时,后迫留侯画策,至跪谢.周 昌之廷诤,则其母子之间可知也。 (选自赵翼《廿二史札记》)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高祖微.时妃也 微:低贱,卑下 B.高帝属.臣赵王 属:托付 C.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殖: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