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旅游管理 新系统维护与管理技术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在了解软件质量,度量的基础上,掌握管 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和运行过程中的组织管理技术,并熟悉信息系统 的安全概念和安全防护措施。 基本内容 软件可靠性与软件质量 系统开发的管理技术 管理信息系统运行过程的管理技术
第五章 旅游管理 新系统维护与管理技术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在了解软件质量,度量的基础上,掌握管 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和运行过程中的组织管理技术,并熟悉信息系统 的安全概念和安全防护措施。 基本内容 软件可靠性与软件质量 系统开发的管理技术 管理信息系统运行过程的管理技术
第一节软件可靠性与软件质量 软件可靠性与软件质量 1、软件可靠性 软件可靠性是软件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及给定的环境条件下,按设计要 求,成功地运行程序的概率。定义中包含了四个要素 (1)环境条件:软件开发条件和使用环境。 (2)规定的时间:软件的运行阶段。 (3)规定的功能:不同的功能,软件失效带来的损失也不同 (4)成功运行程序:不仅程序正常运行,在系统遇到意外伤害是能尽快 的恢复。 常用度量软件的可靠性的指标是:平均时效间隔时间 软件的质量 软件的质量就是所有描述计算机软件优秀程度的特性的组合。 软件质量主要反映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软件需是度量软件质量的基础; (2)遵守开发准则; 3)软件隐含的需求的满足
第一节 软件可靠性与软件质量 一、软件可靠性与软件质量 1、软件可靠性 软件可靠性是软件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及给定的环境条件下,按设计要 求,成功地运行程序的概率。定义中包含了四个要素: (1)环境条件:软件开发条件和使用环境。 (2)规定的时间: 软件的运行阶段。 (3)规定的功能:不同的功能,软件失效带来的损失也不同。 (4)成功运行程序:不仅程序正常运行,在系统遇到意外伤害是能尽快 的恢复。 常用度量软件的可靠性的指标是:平均时效间隔时间。 2、软件的质量 软件的质量就是所有描述计算机软件优秀程度的特性的组合。 软件质量主要反映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软件需是度量软件质量的基础; (2)遵守开发准则; (3)软件隐含的需求的满足
、软件质量特性和软件质量的度量 软件质量评价分为两个阶段: 1、将要达到的质量指标建立度量工作表或检查表; 2、根据评分的结果,对照评价指标,检查某个质量特性是否达到了要求的 标准。 质量特性的得分低于规定的质量指标分的有两个可能的原因: 1、该质量特性与其它质量特性的冲突,而哪些质量特性正好很重要; 2、软件存在着该特性相关的质量问题 、质量的保证 1、软件质量保证 软件质量保证实现的主要功能: 质量方针的制定和展开 ②质量保证方针和质量保证标准的制定; 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管理 ④明确各阶段的质量保证工作 ⑤各阶段的质量评审
二、软件质量特性和软件质量的度量 软件质量评价分为两个阶段: 1、将要达到的质量指标建立度量工作表或检查表; 2、根据评分的结果,对照评价指标,检查某个质量特性是否达到了要求的 标准。 质量特性的得分低于规定的质量指标分的有两个可能的原因: 1、该质量特性与其它质量特性的冲突,而哪些质量特性正好很重要; 2、软件存在着该特性相关的质量问题。 三、质量的保证 1、软件质量保证 软件质量保证实现的主要功能: ① 质量方针的制定和展开; ② 质量保证方针和质量保证标准的制定; ③ 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管理; ④ 明确各阶段的质量保证工作; ⑤ 各阶段的质量评审;
⑥重要质量问题的提出和分析; ⑦总结实现阶段的质量保证活动; ⑧整理面向用户的文档、说明书 ⑨产品质量鉴定、质量保证系统鉴定; ⑩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使用。 2、检验和质量保证 从质量保证的角度来讨论检验应注意以下几点:(理解) ①用户要求的是软件所具有的功能,这是软件质量的实质,也是质量 检验的重点; 能靠质量检验的质量特性只是代表软件产品的部分质量特性; 必须在各开发阶段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进行管理,认真检査实施 落实情况,这比事后的检验来保证质量更经济、更有效 当开发阶段出现异常时,要从质量特性方面进行检验,看是否会给 后续阶段带来影响,并判断其好坏程度 可通过检验对软件的工程能力进行考查,判断是否能向用户提供该 软件; ⑥通过对软件开发过程的检验,促进开发工作的规范化;
⑥ 重要质量问题的提出和分析; ⑦ 总结实现阶段的质量保证活动; ⑧ 整理面向用户的文档、说明书; ⑨ 产品质量鉴定、质量保证系统鉴定; ⑩ 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使用。 2、检验和质量保证 从质量保证的角度来讨论检验应注意以下几点:(理解) ① 用户要求的是软件所具有的功能,这是软件质量的实质,也是质量 检验的重点; ② 能靠质量检验的质量特性只是代表软件产品的部分质量特性; ③ 必须在各开发阶段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进行管理,认真检查实施 落实情况,这比事后的检验来保证质量更经济、更有效。 ④ 当开发阶段出现异常时,要从质量特性方面进行检验,看是否会给 后续阶段带来影响,并判断其好坏程度; ⑤ 可通过检验对软件的工程能力进行考查,判断是否能向用户提供该 软件; ⑥ 通过对软件开发过程的检验,促进开发工作的规范化;
在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实施检验的主要内容有: (1)需求分析阶段:检验开发目的和功能要求是否明确,开发过程或 发方法是否正确,开发所需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文档描述是否」 (2)系统设计阶段:检验结构设计是否清晰、是否符合需求分析的报 的要求,数据结构设计是否完整、是否符合规范化技术的要求,过 程设计是否符合结构化的要求、是否考虑到系统的扩展性 (3)系统实施阶段:检验程序设计语言选择是否合理,代码编制的可读 性程度,数据结构设计是否了差错和异常情况的处理,程序流程文 档是否完整; (4)验收阶段:检査各种文档资料是否齐全,开发过程采用的标准程度, 将实现的系统功能和性能同需求分析报告中的内容进行比较 (5)运行维护阶段:检査用户反馈意见及其问题解决情况,检査系统运 行记录情况。 3、软件质量保证体系 (1)制定质量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2)质量保证计划的主要条目: ①管理的具体、质量保证的结构设置、质量保证机构的任务和职责、 质量保证机构的资源需求和配置 ②面向过程的标准化规程;如系统分析标准规程、系统设计标准规程 等
在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实施检验的主要内容有: (1)需求分析阶段:检验开发目的和功能要求是否明确,开发过程或开 发方法是否正确,开发所需资源配置是否合理,文档描述是否完整; (2)系统设计阶段:检验结构设计是否清晰、是否符合需求分析的报告 的要求,数据结构设计是否完整、是否符合规范化技术的要求,过 程设计是否符合结构化的要求、是否考虑到系统的扩展性; (3)系统实施阶段:检验程序设计语言选择是否合理,代码编制的可读 性程度,数据结构设计是否了差错和异常情况的处理,程序流程文 档是否完整; (4)验收阶段:检查各种文档资料是否齐全,开发过程采用的标准程度, 将实现的系统功能和性能同需求分析报告中的内容进行比较; (5)运行维护阶段:检查用户反馈意见及其问题解决情况,检查系统运 行记录情况。 3、软件质量保证体系 (1)制定质量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2)质量保证计划的主要条目: ① 管理的具体、质量保证的结构设置、质量保证机构的任务和职责、 质量保证机构的资源需求和配置; ② 面向过程的标准化规程;如系统分析标准规程、系统设计标准规程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