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第二 六月乙卯,葬东海恭王 秋七月,捕虏将军马武等与烧当羌战,大破之。募士卒戍陇右,赐钱人三万 八月戊子,徙山阳王荆为广陵王,遣就国 是岁,辽东太守祭肜使鲜卑击赤山乌桓,大破之,斩其渠帅。(越寯姑复夷叛,②州郡讨平之。 (赤山在辽东西北数千里 2姑复,县名 二年春正月辛末,宗祀光武皇帝于明堂,帝及公卿列侯始服冠冕、衣裳、 約屦以行事 )礼毕,登灵台。使尚书令持节诏骠骑将军、三公曰:“今令月吉日,宗祀光武皇帝于明堂,以配五 帝。③礼备法物,乐和八音,咏祉福,舞功德,③(其)班时令,口群後。④事毕,升灵台,望元气 吹时律,观物变。③群僚藩辅,宗室子孙,众郡奉计,百蛮贡职,③乌桓、漩貊咸来助祭,单于侍子、 骨都侯亦皆陪位。斯固圣祖功德之所致也。朕以閤陋,奉承大业,亲执珪璧,恭祀天地。仰惟先 帝受命中兴,拨乱反正,以宁天下,(封泰山,建明堂,立辟雍,起灵台,恢弘大道,被之八极; 而胤子无成康之质,群臣无吕旦之谋,∞盥洗进爵,跋躇惟惭。φ素性顽鄙,临事益惧,故‘君子坦 荡荡,小人长戚戚’。ω其令天下自殊死已下,谋反大逆,皆赦除之。百僚师尹,其勉脩厥职,顺行 时令,敬若昊天,以绥兆人。”0 a汉官仪曰:“天子冠通天,诸侯王冠远游,三公、诸侯冠进贤三梁,卿、大夫、尚书 千石、博士冠两梁,(二)千石已下至小吏冠一梁。天子、公、卿、特进、诸侯祀天地 明堂,皆冠平冕,天子十二旒,三公、九卿、诸侯七,其缨各如其绶色,玄衣縹裳。” 周礼曰:“王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三礼图曰:“冕以三十升布 漆而为之,广八寸,长尺六寸,前圜後方,前下後高,有傀伏之形,故谓之冕。欲人之 位弥高而志弥下,故以名焉。”董巴舆服志曰:“显宗初服冕衣裳以祀天地。衣裳以玄 上縹下,乘舆备文日月星辰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九章,卿已下用华虫七章,皆五 色釆。乘舆刺绣,公卿已下皆织成。陈留襄邑献之。”徐广车服注曰:“汉明帝案古礼 备其服章,天子郊庙衣阜上绛下,前三幅,後四幅,衣画而裳绣。”礼记曰:“古之君 子必佩玉,君子于玉比德焉。天子佩白玉,公侯佩山玄玉,大夫佩水苍玉,世子佩瑜玉 周礼屦人“掌王赤舄青絢”。郑玄注云:“赤舄,为上冕服之舄也。絢屦,鼻头以青彩 饰之。”絢音劬。三礼图曰:“屦复下曰舄,其色各随裳色。” ②五经通义曰:“苍帝灵威仰,赤帝赤熛怒,黄帝含枢纽,白帝白招矩,黑帝(汁)[睹]光 纪。牲币及玉,各依方色 ③3祉亦福也。咏谓诗云“降福穰穰”之类。景帝诏曰:“歌者所以发德,舞者所以明功。” (班,布也。时令谓月令也。四时各有令,若有乖舛,必致妖灾,故告之。 5元气,天气也。王者承天心,理礼乐,通上下四时之气也,故望之焉。时律者,即月令 “孟春律中太蔟,仲春律中夹钟”之类。大戴礼曰:“圣人口十二管,察八音之清浊, 谓之律吕。律吕不正则诸气不和。”周礼保章氏:“以五云之色,辨吉凶、水旱、丰荒 之祲象。”郑司农注云:“以二至二分观云色,青为虫,白为丧,赤为兵荒,黑为水 黄为丰。故春秋传曰:‘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杜预注云:“物谓气色 灾变也。” (奉计谓计吏也。诗曰“因时百蛮。”百言众多也。独言蛮,通四夷 周礼曰:“四圭尺有二寸,以祀天。”又曰:“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 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8拨,理也。公羊传曰:“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淮南子曰:“九州之外有八寅,八寅之外有八纮,八纮之外有八极。” ω明帝自谓无[成康之质]。成康之时,刑措不用四十余年 ω郑玄注论语云:“躇,敬恭貌。”盥音管。 第36页
後汉书卷二 显宗孝明帝纪第二 第 36 页 六月乙卯,葬东海恭王。 秋七月,捕虏将军马武等与烧当羌战,大破之。募士卒戍陇右,赐钱人三万。 八月戊子,徙山阳王荆为广陵王,遣就国。 是岁,辽东太守祭肜使鲜卑击赤山乌桓,大破之,斩其渠帅。⑴越巂姑复夷叛,⑵州郡讨平之。 ⑴赤山在辽东西北数千里。 ⑵姑复,县名。 二年春正月辛末,宗祀光武皇帝于明堂,帝及公卿列侯始服冠冕、衣裳、玉佩、絇屦以行事。 ⑴礼毕,登灵台。使尚书令持节诏骠骑将军、三公曰:“今令月吉日,宗祀光武皇帝于明堂,以配五 帝。⑵礼备法物,乐和八音,咏祉福,舞功德,⑶(其)班时令,囗群後。⑷事毕,升灵台,望元气, 吹时律,观物变。⑸群僚藩辅,宗室子孙,众郡奉计,百蛮贡职,⑹乌桓、濊貊咸来助祭,单于侍子、 骨都侯亦皆陪位。斯固圣祖功德之所致也。朕以闇陋,奉承大业,亲执珪璧,恭祀天地。⑺仰惟先 帝受命中兴,拨乱反正,以宁天下,⑻封泰山,建明堂,立辟雍,起灵台,恢弘大道,被之八极;⑼ 而胤子无成康之质,群臣无吕旦之谋,⑽盥洗进爵,踧踖惟惭。⑾素性顽鄙,临事益惧,故‘君子坦 荡荡,小人长戚戚’。⑿其令天下自殊死已下,谋反大逆,皆赦除之。百僚师尹,其勉脩厥职,顺行 时令,敬若昊天,以绥兆人。”⒀ ⑴汉官仪曰:“天子冠通天,诸侯王冠远游,三公、诸侯冠进贤三梁,卿、大夫、尚书、 二千石、博士冠两梁,( 二) 千石已下至小吏冠一梁。天子、公、卿、特进、诸侯祀天地 明堂,皆冠平冕,天子十二旒,三公、九卿、诸侯七,其缨各如其绶色,玄衣纁裳。” 周礼曰:“王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三礼图曰:“冕以三十升布 漆而为之,广八寸,长尺六寸,前圜後方,前下後高,有俛伏之形,故谓之冕。欲人之 位弥高而志弥下,故以名焉。”董巴舆服志曰:“显宗初服冕衣裳以祀天地。衣裳以玄 上纁下,乘舆备文日月星辰十二章,三公、诸侯用山龙九章,卿已下用华虫七章,皆五 色釆。乘舆刺绣,公卿已下皆织成。陈留襄邑献之。”徐广车服注曰:“汉明帝案古礼 备其服章,天子郊庙衣皁上绛下,前三幅,後四幅,衣画而裳绣。”礼记曰:“古之君 子必佩玉,君子于玉比德焉。天子佩白玉,公侯佩山玄玉,大夫佩水苍玉,世子佩瑜玉。” 周礼屦人“掌王赤舄青絇”。郑玄注云:“赤舄,为上冕服之舄也。絇屦,鼻头以青彩 饰之。”絇音劬。三礼图曰:“屦复下曰舄,其色各随裳色。” ⑵五经通义曰:“苍帝灵威仰,赤帝赤熛怒,黄帝含枢纽,白帝白招矩,黑帝( 汁) [ 睰] 光 纪。牲币及玉,各依方色。” ⑶祉亦福也。咏谓诗云“降福穰穰”之类。景帝诏曰:“歌者所以发德,舞者所以明功。” ⑷班,布也。时令谓月令也。四时各有令,若有乖舛,必致妖灾,故告之。 ⑸元气,天气也。王者承天心,理礼乐,通上下四时之气也,故望之焉。时律者,即月令 “孟春律中太蔟,仲春律中夹钟”之类。大戴礼曰:“圣人囗十二管,察八音之清浊, 谓之律吕。律吕不正则诸气不和。”周礼保章氏:“以五云之色,辨吉凶、水旱、丰荒 之祲象。”郑司农注云:“以二至二分观云色,青为虫,白为丧,赤为兵荒,黑为水, 黄为丰。故春秋传曰:‘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杜预注云:“物谓气色 灾变也。” ⑹奉计谓计吏也。诗曰“因时百蛮。”百言众多也。独言蛮,通四夷。 ⑺周礼曰:“四圭尺有二寸,以祀天。”又曰:“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 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⑻拨,理也。公羊传曰:“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⑼淮南子曰:“九州之外有八寅,八寅之外有八纮,八纮之外有八极。” ⑽明帝自谓无[ 成康之质] 。成康之时,刑措不用四十余年。 ⑾郑玄注论语云:“踧踖,敬恭貌。”盥音管
後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第二 坦荡,明达之貌。戚戚,常忧惧也。 Q若,顺也 三月,临辟雍,初行大射礼。( 仪礼(曰)大射之礼,王将祭射宫,择士以助祭也。张虎侯、熊侯、豹侯,其制若今之射 的矣。谓之为侯者,天子射中之,可以服诸侯也。天子侯中一丈八尺,画以云气焉。王 以六耦射三侯,乐以驺虞九节:诸侯以四耦射二侯,乐以狸首七节;孤卿、大夫以三耦 射一侯,乐以釆苹五节:士以二耦射犴侯,乐以釆蘩三节 秋九月,沛王辅、楚王英、济南王康、淮阳王延、东海王政来朝 冬十月壬子,幸辟雍,初行养老礼。诏曰:“光武皇帝建三朝之礼,而未及临飨。①眇眇小子, 属当圣业。②间暮春吉辰,初行大射:令月元日,③复践辟雍。尊事三老,兄事五更,安车探轮,供 绥执授。侯王设酱,公卿馔珍,朕亲袒割,执爵而醑。φ祝哽在前,祝噎在後。③升歌鹿鸣,下管新 宫,⑥八佾具脩,万舞于庭。⑦朕固薄德,何以克当?易陈负乘,诗刺彼己,③永念惭疚,无忘厥心。 三老李躬,年耆学明。五更桓荣,授朕尚书。诗曰:‘无德不报,无言不酬。’③其赐荣爵关内侯, 食邑五千户。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禄养终厥身。其赐天下三老酒人一石,肉四十斤。有司其存耆 口,恤幼孤,惠口寡,称朕意焉。” ()三朝之礼谓中元元年初起明堂、辟雍、灵台也。 2尚书康王曰:“眇眇予末小子。”孔安国注云:“眇眇犹微微也。” (3东观记曰:“十月元日。 ()孝经援神契曰:“尊事三老,父象也。”宋均注曰:“老人知天地之事者。”安车,坐 乘之车:探轮,以蒲裹轮。探音而兖反。三老就车,天子亲执绥授之。说文:“绥,车 中把也。”五更,老人知五行更代事者。汉官仪曰 老、五更,皆取有首妻男女全 具者。”续汉志曰:“养三老、五更,先吉日,司徒上太傅若讲师故三公人名,用其德 行年耆高者,三公一人为三老,次卿一人为五更,皆服締纩大袍单衣,阜缘领袖中衣, 冠进贤,扶(玉)[王]杖。五更亦如之,不杖。皆齐于太学讲堂。其日乘舆先到辟雍礼殿 坐于东厢,遣使者安车迎三老、五更,天子迎于门屏,交拜,导自阼阶。三老自宾阶升 东面。三公设几杖。九卿正履。天子亲袒割俎,执酱而馈,执爵而醑。五更南面,三公 进供,礼亦如之。明日皆诣阙谢,以其于己礼太隆也。”酱,醢也。珍谓肴羞之属,即 周礼“八珍”之类。郑玄注仪礼云:“醑,口也,所以洁口。”音胤 (老人食多哽噎,故置人于前後祝之,令其不哽噎也 ⑥鹿鸣,诗小雅篇名也。新宫,小雅逸篇也。升,登也。登堂而歌,所以重人声也。燕礼 升歌鹿鸣,下管新宫。 佾,列也。谓舞者行列也。左氏传曰:“天子八佾,诸侯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 以节八音而行八风,故自八以下。”万亦舞也。诗云:“公庭万舞。” (8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 子之器,盗思夺之矣。诗曰“彼己之子,不称其服”也 诗大雅也 00礼记曰,六十曰耆,七十曰口。释名曰:“耆,指也,不从力役,指事使人也。耋,口 也,皮肤变黑色如口也。” 中山王焉始就国。 甲子,西巡狩,幸长安,祠高庙,遂有事于十一陵。历览馆邑,会郡县吏,劳赐作乐。十一月 甲申,遣使者以中牢祠萧何、霍光。帝谒陵园,过式其墓。① 进幸河东,所过赐二千石、令长已下至于掾史,各有差。②癸卯,车驾还宫 ()东观汉记曰:“萧何墓在长陵东司马门道北百步。”又云:“霍光墓在茂陵东司马门道 南四里。”式,敬也。礼记曰:“行过墓必式。” 第37页
後汉书卷二 显宗孝明帝纪第二 第 37 页 ⑿坦荡,明达之貌。戚戚,常忧惧也。 ⒀若,顺也。 三月,临辟雍,初行大射礼。⑴ ⑴仪礼( 曰) 大射之礼,王将祭射宫,择士以助祭也。张虎侯、熊侯、豹侯,其制若今之射 的矣。谓之为侯者,天子射中之,可以服诸侯也。天子侯中一丈八尺,画以云气焉。王 以六耦射三侯,乐以驺虞九节;诸侯以四耦射二侯,乐以狸首七节;孤卿、大夫以三耦 射一侯,乐以釆苹五节;士以二耦射豻侯,乐以釆蘩三节。 秋九月,沛王辅、楚王英、济南王康、淮阳王延、东海王政来朝。 冬十月壬子,幸辟雍,初行养老礼。诏曰:“光武皇帝建三朝之礼,而未及临飨。⑴眇眇小子, 属当圣业。⑵间暮春吉辰,初行大射;令月元日,⑶复践辟雍。尊事三老,兄事五更,安车挆轮,供 绥执授。侯王设酱,公卿馔珍,朕亲袒割,执爵而酳。⑷祝哽在前,祝噎在後。⑸升歌鹿鸣,下管新 宫,⑹八佾具脩,万舞于庭。⑺朕固薄德,何以克当?易陈负乘,诗刺彼己,⑻永念惭疚,无忘厥心。 三老李躬,年耆学明。五更桓荣,授朕尚书。诗曰:‘无德不报,无言不酬。’⑼其赐荣爵关内侯, 食邑五千户。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禄养终厥身。其赐天下三老酒人一石,肉四十斤。有司其存耆 囗,⑽恤幼孤,惠囗寡,称朕意焉。” ⑴三朝之礼谓中元元年初起明堂、辟雍、灵台也。 ⑵尚书康王曰:“眇眇予末小子。”孔安国注云:“眇眇犹微微也。” ⑶东观记曰:“十月元日。” ⑷孝经援神契曰:“尊事三老,父象也。”宋均注曰:“老人知天地之事者。”安车,坐 乘之车;挆轮,以蒲裹轮。挆音而兖反。三老就车,天子亲执绥授之。说文:“绥,车 中把也。”五更,老人知五行更代事者。汉官仪曰:“三老、五更,皆取有首妻男女全 具者。”续汉志曰:“养三老、五更,先吉日,司徒上太傅若讲师故三公人名,用其德 行年耆高者,三公一人为三老,次卿一人为五更,皆服絺纻大袍单衣,皁缘领袖中衣, 冠进贤,扶( 玉) [ 王] 杖。五更亦如之,不杖。皆齐于太学讲堂。其日乘舆先到辟雍礼殿, 坐于东厢,遣使者安车迎三老、五更,天子迎于门屏,交拜,导自阼阶。三老自宾阶升, 东面。三公设几杖。九卿正履。天子亲袒割俎,执酱而馈,执爵而酳。五更南面,三公 进供,礼亦如之。明日皆诣阙谢,以其于己礼太隆也。”酱,醢也。珍谓肴羞之属,即 周礼“八珍”之类。郑玄注仪礼云:“酳,囗也,所以洁口。”音胤。 ⑸老人食多哽噎,故置人于前後祝之,令其不哽噎也。 ⑹鹿鸣,诗小雅篇名也。新宫,小雅逸篇也。升,登也。登堂而歌,所以重人声也。燕礼 曰:“升歌鹿鸣,下管新宫。” ⑺佾,列也。谓舞者行列也。左氏传曰:“天子八佾,诸侯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 以节八音而行八风,故自八以下。”万亦舞也。诗云:“公庭万舞。” ⑻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 子之器,盗思夺之矣。诗曰“彼己之子,不称其服”也。 ⑼诗大雅也。 ⑽礼记曰,六十曰耆,七十曰囗。释名曰:“耆,指也,不从力役,指事使人也。耋,囗 也,皮肤变黑色如囗也。” 中山王焉始就国。 甲子,西巡狩,幸长安,祠高庙,遂有事于十一陵。历览馆邑,会郡县吏,劳赐作乐。十一月 甲申,遣使者以中牢祠萧何、霍光。帝谒陵园,过式其墓。⑴ 进幸河东,所过赐二千石、令长已下至于掾史,各有差。⑵癸卯,车驾还宫。 ⑴东观汉记曰:“萧何墓在长陵东司马门道北百步。”又云:“霍光墓在茂陵东司马门道 南四里。”式,敬也。礼记曰:“行过墓必式
後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第二 (2续汉志曰:“郡国及县,诸曹皆置掾史。” 十二月,护羌校尉窦林下狱死 是岁,始迎气于五郊。①少府阴就子丰杀其妻郦邑公主,就坐自杀。2 续汉书曰:“迎气五效之兆。四方之兆各依其位。中央之兆在未,口皆(二)③尺。立春之 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芒,车服皆青,歌青阳,八佾舞云翘之舞。立夏之日,迎夏 于南郊,祭赤帝祝融,车服皆赤,歌朱明,八佾舞云翘之舞,先立秋十八日,迎黄灵于 中兆,祭黄帝后土,车服皆黄,歌朱明,八佾舞云翘、育命之舞。立秋之日,迎秋于西 郊,祭白帝蓐收,车服皆白,歌白藏,八佾舞育命之舞。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祭黑 帝玄冥,车服皆黑,歌玄冥,八佾舞育命之舞 郦,县,属南阳郡。郦音栎。 年春正月癸巳,诏曰:“朕奉郊祀,登灵台,见史官,正仪度。)夫春者,岁之始也。始得其 正,则三时有成。②2比者水旱不节,边人食寡,政失于上,人受其咎。有司其勉顺时气,劝督农桑, 去其螟蜮,以及蝥贼;③详刑慎罚,明察单辞,④夙夜匪懈,以称朕意。” 仪谓浑仪,以铜为之,置于灵台,王者正天文之器也。度谓日月星辰之行度也。史官即 太史,掌天文之官也 2正谓日月五星不失其次也。三时谓春、夏、秋。左传曰:“务其三时。 ③3尔雅曰:“食苗心曰螟,食节曰贼,食根曰蝥。”蜮一名短弧,今之水弩,含沙射人为 灾。言此者,欲令臣下顺时行政,勿侵扰也。 单辞犹偏辞也。 二月甲寅,太尉赵口、司徒李欣免。丙辰,左冯翊郭丹为司徒。己未,南阳太守虞延为太尉 甲子,立贵人马氏为皇后,皇子炟①为皇太子。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人 三级;流人无名数欲占者人一级;口、寡、孤、独、笃口、贫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 (1)音丁达 夏四月辛酉,封皇子建为千乘王,羡为广平王。 ()千乘,国名,今青州县,故城在今淄州高苑北 六月丁卯,有星孛于天船北。① ()天船,星名。续汉志曰:“天船为水,彗出之为大水。是岁,伊、洛水溢到津城门。” 伏侯古今注曰:“彗长三尺所,见三十五日乃去。” 秋八月戊辰,改大乐为大予乐。() (尚书琁机钤曰“有帝汉出,德洽作乐名予”,故据琁机钤改之。汉官仪曰:“大予乐令 人,秩六百石 壬申晦,日有蚀之。诏曰:“朕奉承祖业,无有善政。日月薄蚀,彗孛见天,水旱不节,稼穑不 成,人无宿储,下生愁垫。(虽夙夜勤思,而智能不逮。昔楚庄无灾,以致戒惧:②鲁哀祸大,天不 降谴。③今之动变,傥尚可救。有司勉思厥职,以匡无德。古者卿士献诗,百工箴谏。《其言事者, 靡有所讳。” (储,积也。垫,溺也,音丁念反 说苑曰:“楚庄王见天不见妖而地不出驱,则祷于山川曰:‘天其忘余欤?’此能求过 于天,必不逆谏矣 (3春秋感精符曰:“鲁哀公时,政弥乱绝,不日食。政乱之类,当致日食之变,而不应者, 谴之何益,告之不悟,故哀公之篇绝无日食之异。 国语曰:“天子听政,公卿至于庶士献诗,师箴,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而後 王斟酌事焉。” 冬十月,蒸祭光武庙,φ初奏文始、五行、武德之舞。 ()礼记曰:“冬祭曰蒸。”蒸,众也。冬物毕成,可祭者众。 第38页
後汉书卷二 显宗孝明帝纪第二 第 38 页 ⑵续汉志曰:“郡国及县,诸曹皆置掾史。” 十二月,护羌校尉窦林下狱死。 是岁,始迎气于五郊。⑴少府阴就子丰杀其妻郦邑公主,就坐自杀。⑵ ⑴续汉书曰:“迎气五效之兆。四方之兆各依其位。中央之兆在未,囗皆( 二) ⑶尺。立春之 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芒,车服皆青,歌青阳,八佾舞云翘之舞。立夏之日,迎夏 于南郊,祭赤帝祝融,车服皆赤,歌朱明,八佾舞云翘之舞,先立秋十八日,迎黄灵于 中兆,祭黄帝后土,车服皆黄,歌朱明,八佾舞云翘、育命之舞。立秋之日,迎秋于西 郊,祭白帝蓐收,车服皆白,歌白藏,八佾舞育命之舞。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祭黑 帝玄冥,车服皆黑,歌玄冥,八佾舞育命之舞。” ⑵郦,县,属南阳郡。郦音栎。 三年春正月癸巳,诏曰:“朕奉郊祀,登灵台,见史官,正仪度。⑴夫春者,岁之始也。始得其 正,则三时有成。⑵比者水旱不节,边人食寡,政失于上,人受其咎。有司其勉顺时气,劝督农桑, 去其螟蜮,以及蝥贼;⑶详刑慎罚,明察单辞,⑷夙夜匪懈,以称朕意。” ⑴仪谓浑仪,以铜为之,置于灵台,王者正天文之器也。度谓日月星辰之行度也。史官即 太史,掌天文之官也。 ⑵正谓日月五星不失其次也。三时谓春、夏、秋。左传曰:“务其三时。” ⑶尔雅曰:“食苗心曰螟,食节曰贼,食根曰蝥。”蜮一名短弧,今之水弩,含沙射人为 灾。言此者,欲令臣下顺时行政,勿侵扰也。 ⑷单辞犹偏辞也。 二月甲寅,太尉赵囗、司徒李欣免。丙辰,左冯翊郭丹为司徒。己未,南阳太守虞延为太尉。 甲子,立贵人马氏为皇后,皇子炟⑴为皇太子。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人 三级;流人无名数欲占者人一级;囗、寡、孤、独、笃囗、贫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 ⑴音丁达反。 夏四月辛酉,封皇子建为千乘王,⑴羡为广平王。 ⑴千乘,国名,今青州县,故城在今淄州高苑北。 六月丁卯,有星孛于天船北。⑴ ⑴天船,星名。续汉志曰:“天船为水,彗出之为大水。是岁,伊、洛水溢到津城门。” 伏侯古今注曰:“彗长三尺所,见三十五日乃去。” 秋八月戊辰,改大乐为大予乐。⑴ ⑴尚书琁机钤曰“有帝汉出,德洽作乐名予”,故据琁机钤改之。汉官仪曰:“大予乐令 一人,秩六百石。” 壬申晦,日有蚀之。诏曰:“朕奉承祖业,无有善政。日月薄蚀,彗孛见天,水旱不节,稼穑不 成,人无宿储,下生愁垫。⑴虽夙夜勤思,而智能不逮。昔楚庄无灾,以致戒惧;⑵鲁哀祸大,天不 降谴。⑶今之动变,傥尚可救。有司勉思厥职,以匡无德。古者卿士献诗,百工箴谏。⑷其言事者, 靡有所讳。” ⑴储,积也。垫,溺也,音丁念反。 ⑵说苑曰:“楚庄王见天不见妖而地不出駆,则祷于山川曰:‘天其忘余欤?’此能求过 于天,必不逆谏矣。” ⑶春秋感精符曰:“鲁哀公时,政弥乱绝,不日食。政乱之类,当致日食之变,而不应者, 谴之何益,告之不悟,故哀公之篇绝无日食之异。” ⑷国语曰:“天子听政,公卿至于庶士献诗,师箴,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而後 王斟酌事焉。” 冬十月,蒸祭光武庙,⑴初奏文始、五行、武德之舞。⑵ ⑴礼记曰:“冬祭曰蒸。”蒸,众也。冬物毕成,可祭者众
後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第二 ∞2前书曰,文始舞者,本舜韶舞也,高祖六年更名曰文始,其舞人执羽钥 五行者,本周舞也,秦始皇二十六年更名曰五行,其舞人冠冕衣服法五行色 武德者,高祖四年作,言行武以除乱也,其舞人执干戚。光武草创,礼乐未备,今始奏之,故 云初也 子,车驾从皇太后幸章陵,观旧庐。十二月戊辰,至自章陵 是岁,起北宫及诸官府。京师及郡国七大水 四年春二月辛亥,诏曰:“朕亲耕藉田,以祈农事。①)京师冬无宿雪,春不燠沐,②烦劳群司, 积精祷求。③而比再得时雨,宿麦润泽。其赐公卿半奉。有司勉遵时政,务平刑罚。” (礼记曰:“天子亲耕于东郊,为藉田千亩,冕而朱纮,躬秉耒耜。”五经要义曰:“天 子藉田,以供上帝之粢盛,所以先百姓而致孝敬也。藉,蹈也。言亲自蹈履于田而耕之。” 续汉志云:“正月始耕,既事,告祠先农。”汉旧仪曰:“先农即神农炎帝也。祠以太 牢,百官皆从。皇帝亲执耒耜而耕。天子三推,三公五,孤卿七,大夫十二,士庶人终 亩。乃致藉田仓,置令丞,以给祭天地宗庙,以为粢盛。” 燠奥,暖也,音于六反。沐,润泽也。言无暄润之气也。 3积精犹储积也。说文云:“告事求福曰祷。” 秋九月戊寅,千乘王建薨 冬十月乙卯,司徒郭丹、司空冯鲂免。丙辰,河南尹范迁为司徒,太仆伏恭为司空。 十二月,陵乡侯梁松下狱死。① (1)坐县飞书诽谤。 五年春二月庚戌,骠骑将军东平王苍罢归藩;琅邪王京就国。 冬十月,行幸邺。与赵王栩会邺。常山三老言于帝曰:“上生于元氏,愿蒙优复。” 诏曰:“丰、沛、济阳,受命所由,加恩报德,适其宜也。今永平之政,百姓怨结,而吏人求复, 令人愧笑,重逆此县之拳拳,①其复元氏县田租更赋六岁,劳赐县掾史,及门阑走卒。”2至自邺。 ()重,难也。拳拳犹勤勤也。礼记曰:“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不息 (2续汉志曰:“五伯、铃下、侍合、门阑部署、街里走卒,皆有程品,多少随所典领 十一月,北匈奴寇五原;十二月,寇云中,南单于击却之 是岁,发遣边人在内郡者,赐装钱人二万 六年春正月,沛王辅、楚王英、东平王苍、淮阳王延、琅邪王京、东海王政、赵王盱、北海王 兴、齐王石来朝 月,王雒山出宝鼎,(庐江太守献之。夏四月甲子,诏曰:“昔禹收九牧之金,铸口以象物, 使人知神奸,不逢恶气。(遭德则兴,迁于商、周:周德既衰,口乃沦亡。③祥瑞之降,以应有德。 方今政化多僻,何以致兹?易曰口象三公,(岂公卿奉职得其理邪?太常其以祢祭之日,③陈口于庙 以备器用。赐三公帛五十匹,九卿、二千石半之。先帝诏书,禁人上事言圣,而间者章奏颇多浮词, 自今若有过称虚誉,尚书皆宜抑而不省,示不为谄子蚩也。” ()“雒”或作“雄”。 2夏禹之时,令远方图画山川奇异之物,使九州之牧贡金铸囗以象之,令人知鬼神百物之 形状而备之,故人入山林川泽,魑魅罔两莫能逢之。恶气谓罔两之类。事见左传 (3史记曰,周鼎亡入泗水中,秦始皇过彭城,斋戒,欲出周鼎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 不得。 (4)易曰:“鼎折足,覆公鍊 礼记曰“夏祭曰祢”,音药。祢,薄也。夏物未成,祭尚薄 冬十月,行幸鲁,祠东海恭王陵;会沛王辅、楚王英、济南王康、东平王苍、淮阳王延、琅邪 王京、东海王政。十二月,还,幸阳城,遣使者祠中岳。壬午,车驾还宫。东平王苍、琅邪王京从 驾来朝皇太后。 第39页
後汉书卷二 显宗孝明帝纪第二 第 39 页 ⑵前书曰,文始舞者,本舜韶舞也,高祖六年更名曰文始,其舞人执羽钥。 五行者,本周舞也,秦始皇二十六年更名曰五行,其舞人冠冕衣服法五行色。 武德者,高祖四年作,言行武以除乱也,其舞人执干戚。光武草创,礼乐未备,今始奏之,故 云初也。 甲子,车驾从皇太后幸章陵,观旧庐。十二月戊辰,至自章陵。 是岁,起北宫及诸官府。京师及郡国七大水。 四年春二月辛亥,诏曰:“朕亲耕藉田,以祈农事。⑴京师冬无宿雪,春不燠沐,⑵烦劳群司, 积精祷求。⑶而比再得时雨,宿麦润泽。其赐公卿半奉。有司勉遵时政,务平刑罚。” ⑴礼记曰:“天子亲耕于东郊,为藉田千亩,冕而朱纮,躬秉耒耜。”五经要义曰:“天 子藉田,以供上帝之粢盛,所以先百姓而致孝敬也。藉,蹈也。言亲自蹈履于田而耕之。” 续汉志云:“正月始耕,既事,告祠先农。”汉旧仪曰:“先农即神农炎帝也。祠以太 牢,百官皆从。皇帝亲执耒耜而耕。天子三推,三公五,孤卿七,大夫十二,士庶人终 亩。乃致藉田仓,置令丞,以给祭天地宗庙,以为粢盛。” ⑵燠,暖也,音于六反。沐,润泽也。言无暄润之气也。 ⑶积精犹储积也。说文云:“告事求福曰祷。” 秋九月戊寅,千乘王建薨。 冬十月乙卯,司徒郭丹、司空冯鲂免。丙辰,河南尹范迁为司徒,太仆伏恭为司空。 十二月,陵乡侯梁松下狱死。⑴ ⑴坐县飞书诽谤。 五年春二月庚戌,骠骑将军东平王苍罢归藩;琅邪王京就国。 冬十月,行幸邺。与赵王栩会邺。常山三老言于帝曰:“上生于元氏,愿蒙优复。” 诏曰:“丰、沛、济阳,受命所由,加恩报德,适其宜也。今永平之政,百姓怨结,而吏人求复, 令人愧笑,重逆此县之拳拳,⑴其复元氏县田租更赋六岁,劳赐县掾史,及门阑走卒。”⑵至自邺。 ⑴重,难也。拳拳犹勤勤也。礼记曰:“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不息。” ⑵续汉志曰:“五伯、铃下、侍合、门阑部署、街里走卒,皆有程品,多少随所典领。” 十一月,北匈奴寇五原;十二月,寇云中,南单于击却之。 是岁,发遣边人在内郡者,赐装钱人二万。 六年春正月,沛王辅、楚王英、东平王苍、淮阳王延、琅邪王京、东海王政、赵王盱、北海王 兴、齐王石来朝。 二月,王雒山出宝鼎,⑴庐江太守献之。夏四月甲子,诏曰:“昔禹收九牧之金,铸囗以象物, 使人知神奸,不逢恶气。⑵遭德则兴,迁于商、周;周德既衰,囗乃沦亡。⑶祥瑞之降,以应有德。 方今政化多僻,何以致兹?易曰囗象三公,⑷岂公卿奉职得其理邪?太常其以礿祭之日,⑸陈囗于庙, 以备器用。赐三公帛五十匹,九卿、二千石半之。先帝诏书,禁人上事言圣,而间者章奏颇多浮词, 自今若有过称虚誉,尚书皆宜抑而不省,示不为谄子蚩也。” ⑴“雒”或作“雄”。 ⑵夏禹之时,令远方图画山川奇异之物,使九州之牧贡金铸囗以象之,令人知鬼神百物之 形状而备之,故人入山林川泽,魑魅罔两莫能逢之。恶气谓罔两之类。事见左传。 ⑶史记曰,周鼎亡入泗水中,秦始皇过彭城,斋戒,欲出周鼎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 不得。 ⑷易曰:“鼎折足,覆公餗。” ⑸礼记曰“夏祭曰礿”,音药。礿,薄也。夏物未成,祭尚薄。 冬十月,行幸鲁,祠东海恭王陵;会沛王辅、楚王英、济南王康、东平王苍、淮阳王延、琅邪 王京、东海王政。十二月,还,幸阳城,遣使者祠中岳。壬午,车驾还宫。东平王苍、琅邪王京从 驾来朝皇太后
後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第二 七年春正月癸卯,皇太后阴氏崩。二月庚申,葬光烈皇后。 秋八月戊辰,北海王兴薨 是岁,北匈奴遣使乞和亲 八年春正月己卯,司徒范迁薨。(三月辛卯,太尉虞延为司徒,卫尉赵口行太尉事。 汉官仪曰,迁字子闾,沛人也 遣越骑司马郑众报使北匈奴。初置度辽将军,屯五原曼柏。① (武)[昭]帝拜范明友为度辽将军,至此复置焉。以中郎将吴常行度辽将军。曼柏,县, 在今胜州银城县。 秋,郡国十四雨水 冬十月,北宫成。 丙子,临辟雍,养三老、五更。礼毕,诏三公募郡国中都官死罪系囚,减罪一等,勿笞,诣度 辽将军营,屯朔方、五原之边县;妻子自随,便占著边县; 父母同产欲相代者,恣听之。其大逆无道殊死者,一切募下蚕室。亡命者令赎罪各有差。凡徙 者,赐弓弩衣彻 ()占著谓附名籍 壬寅晦,日有食之,既。①诏曰:“朕以无德,奉承大业,而下贻人怨,上动三光。日食之变 其灾尤大,春秋图谶所为至谴。②永思厥咎,在予一人。群司勉脩职事,极言无讳。”于是在位者皆 上封事,各言得失。③3帝览章,深自引咎,乃以所上班示百官。诏曰:“群僚所言,皆朕之过。人冤 不能理,吏黠不能禁:而轻用人力,缮脩宫宇,出入无节,喜怒过差。昔应门失守,关雎刺世;( 飞蓬随风,微子所叹。⑧永览前戒,竦然兢惧。徒恐薄德,久而致怠耳。” (1既,尽也。 (2春秋感精符曰:“人主含天光,据机衡,齐七政,操八极。”故君明圣,天道得正,则 日月光明,五星有度。日明则道正,不明则政乱,故常戒以自口厉。日食皆象君之进退 为盈缩。当春秋拨乱,日食三十六,故曰至谴也 (3宣帝始令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封有正有副,领尚书者先发副封,所言不善,屏而 不奏;後魏相奏去副封,以防拥蔽。 (春秋说题辞曰:“人主不正,应门失守,故歌关雎以感之。”宋均注曰:“应门,听政 之处也。言不以政事为务,则有宣淫之心。关雎乐而不淫,思得贤人与之共化,脩应门 之政者也。”薛君韩诗章句曰:“诗人言雎鸠贞絜慎匹,以声相求,隐蔽于无人之处 故人君退朝,入于私宫,後口御见有度,应门击柝,鼓人上堂,退反宴处,体安志明。 今时大人内倾于色,贤人见其萌,故咏关雎,说淑女,正容仪,以刺时。” ⑤管子曰:“无仪法程序,飞摇而无所定,谓之飞蓬。飞蓬之间,明王不听。”此言“微 子”,未详 北匈奴寇西河诸郡 九年春三月辛丑,诏郡国死罪囚减罪,与妻子诣五原、朔方占著,所在死者皆赐妻父若男同产 人复终身:其妻无父兄独有母者,赐其母钱六万,又复其口笄。① (口,已见光武纪。 夏四月甲辰,诏郡国以公田赐贫人各有差。令司隶校尉、部刺史岁上墨绶长吏视事三岁已上理 状尤异者各一人,与计偕上。①及尤不政理者,亦以闻 (偕,俱也。所征之人,令与计吏俱上。 是岁,大有年。①为四姓小侯开立学校,置五经师。( (1谷梁传曰:“五谷皆熟,书大有年。” 第40页
後汉书卷二 显宗孝明帝纪第二 第 40 页 七年春正月癸卯,皇太后阴氏崩。二月庚申,葬光烈皇后。 秋八月戊辰,北海王兴薨。 是岁,北匈奴遣使乞和亲。 八年春正月己卯,司徒范迁薨。⑴三月辛卯,太尉虞延为司徒,卫尉赵囗行太尉事。 ⑴汉官仪曰,迁字子闾,沛人也。 遣越骑司马郑众报使北匈奴。初置度辽将军,屯五原曼柏。⑴ ⑴( 武) [ 昭] 帝拜范明友为度辽将军,至此复置焉。以中郎将吴常行度辽将军。曼柏,县, 在今胜州银城县。 秋,郡国十四雨水。 冬十月,北宫成。 丙子,临辟雍,养三老、五更。礼毕,诏三公募郡国中都官死罪系囚,减罪一等,勿笞,诣度 辽将军营,屯朔方、五原之边县;妻子自随,便占著边县;⑴ 父母同产欲相代者,恣听之。其大逆无道殊死者,一切募下蚕室。亡命者令赎罪各有差。凡徙 者,赐弓弩衣彻。 ⑴占著谓附名籍。 壬寅晦,日有食之,既。⑴诏曰:“朕以无德,奉承大业,而下贻人怨,上动三光。日食之变, 其灾尤大,春秋图谶所为至谴。⑵永思厥咎,在予一人。群司勉脩职事,极言无讳。”于是在位者皆 上封事,各言得失。⑶帝览章,深自引咎,乃以所上班示百官。诏曰:“群僚所言,皆朕之过。人冤 不能理,吏黠不能禁;而轻用人力,缮脩宫宇,出入无节,喜怒过差。昔应门失守,关雎刺世;⑷ 飞蓬随风,微子所叹。⑸永览前戒,竦然兢惧。徒恐薄德,久而致怠耳。” ⑴既,尽也。 ⑵春秋感精符曰:“人主含天光,据机衡,齐七政,操八极。”故君明圣,天道得正,则 日月光明,五星有度。日明则道正,不明则政乱,故常戒以自囗厉。日食皆象君之进退 为盈缩。当春秋拨乱,日食三十六,故曰至谴也。 ⑶宣帝始令群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封有正有副,领尚书者先发副封,所言不善,屏而 不奏;後魏相奏去副封,以防拥蔽。 ⑷春秋说题辞曰:“人主不正,应门失守,故歌关雎以感之。”宋均注曰:“应门,听政 之处也。言不以政事为务,则有宣淫之心。关雎乐而不淫,思得贤人与之共化,脩应门 之政者也。”薛君韩诗章句曰:“诗人言雎鸠贞絜慎匹,以声相求,隐蔽于无人之处。 故人君退朝,入于私宫,後囗御见有度,应门击柝,鼓人上堂,退反宴处,体安志明。 今时大人内倾于色,贤人见其萌,故咏关雎,说淑女,正容仪,以刺时。” ⑸管子曰:“无仪法程序,飞摇而无所定,谓之飞蓬。飞蓬之间,明王不听。”此言“微 子”,未详。 北匈奴寇西河诸郡。 九年春三月辛丑,诏郡国死罪囚减罪,与妻子诣五原、朔方占著,所在死者皆赐妻父若男同产 一人复终身;其妻无父兄独有母者,赐其母钱六万,又复其口筭。⑴ ⑴口筭,已见光武纪。 夏四月甲辰,诏郡国以公田赐贫人各有差。令司隶校尉、部刺史岁上墨绶长吏视事三岁已上理 状尤异者各一人,与计偕上。⑴及尤不政理者,亦以闻。 ⑴偕,俱也。所征之人,令与计吏俱上。 是岁,大有年。⑴为四姓小侯开立学校,置五经师。⑵ ⑴谷梁传曰:“五谷皆熟,书大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