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 3太公金匮曰:“黄帝居人上,惴惴若临深渊:舜居人上,矜矜如履薄冰:禹居人上,栗 栗如不满日。敬胜怠则吉,义胜欲则昌,日慎一日,寿终无殃 (续汉志曰:“大鸿胪,卿一人,中二千石,掌诸王入朝及拜诸侯封者。”趣音促 5史记太史公曰:“武王、成、康所封数百,而同姓五十,地不过百里。” (易屯卦震下坎上,震为雷,初九曰“利建侯”,又曰“震惊百里”,故封诸侯地方百里 以法雷也 ⑦前书曰:“谒者,秦官,掌宾赞受事,员七十人,秩比六百石。”中兴但三十人。蔡质[汉] 典职仪曰:“皆选仪容端正,任奉使者。”前书曰:“诸侯王,金玺錾绶。列侯,金印 紫绶。”整音戾,草名也。似艾,可染绿,因以名绶也 (8藩,屏也。言建诸侯所以为国之藩蔽也。诗大雅曰:“四国于藩 壬午,更始复汉将军邓晔、辅汉将军于匡降,皆复爵位。 壬子,起高庙,建社稷于洛阳,立郊兆于城南,始正火德,色尚赤。① (汉礼制度曰:“人君之居,前有朝,後有寝。终则制庙以象朝,後制寝以象寝。光武都 洛阳,乃合高祖以下至平帝为一庙,藏十一帝主于其中。元帝次当第八,光武第九,故 立元帝为祖庙,後遵而不改。”续汉志曰:“立社稷于洛阳,在宗庙之右,皆方坛,四 面及中各依方色,无屋,有墙门而己。”白虎通曰:“天子之坛方五丈,诸侯之坛半天 子之坛。社者,土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也。稷者,五谷之 长,得阴阳中和之气,故祭之也。”续汉书曰:“制郊兆于洛阳城南七里,为坛,八陛 中又为重坛,天地位皆在坛上。其外坛上为五帝位,青帝位在甲寅,赤帝位在丙已,黄 帝位在丁未,白帝位在庚申,黑帝位在壬亥。其外为遗,重营皆紫,以象紫宫。营有信 道以为门,日月在营内南道,日在东,月在西。北斗在北道之西。外营、中营凡千五百 十四神,高皇帝配食焉。北郊在洛阳城北四里,方坛,四陛。地只位南面,西上:高 后配,西面,皆在坛上:地理群後从食,皆在坛下:中岳在末;四岳各依其方, 海俱在东,河在西,济在北,江在南,余山川各如其方。”汉初土德,色尚黄,至 明火德,微帜尚赤,服色于是乃正。 是月,赤眉焚西京宫室,发掘园陵,φ寇掠关中。大司徒邓禹入长安,遣府掾奉十一帝神主 纳于高庙。(2) 园谓茔域,陵谓山坟 2汉官仪曰:“司徒府掾属三十一人,秩千石。”十一帝谓高祖至平帝。神主,以木为之, 方尺二寸,穿中央,达四方。天子主长尺二寸,诸侯主长一尺,虞主用桑。练主用栗。 卫宏旧汉仪曰:“已葬,收主,为木函,藏庙太室中西壁坎中,去地六尺一寸,祭则立 主于坎下。” 真定王杨、临邑侯让谋反,①遣前将军耿纯诛之 (1杨,景帝七代孙。让即杨弟 二月己酉,幸脩武 ()县名,属河内郡,本殷之宁邑。韩诗外传曰:“武王伐纣,勒兵于宁,改曰脩武。”今 怀州县也 大司空王梁免。壬子,以太中大夫宋弘为大司空。 遣骠骑大将军景丹率征虏将军祭遵等二将军击弘农贼,破之,因遣祭遵围蛮中贼张满。Φ 蛮中,聚名,故戎蛮子国,在今汝州西南,俗谓之麻城 渔阳太守彭宠反,攻幽州牧朱浮于蓟 延岑自称武安王于汉中 辛卯,至自脩武 三月乙未,大赦天下,诏曰:“顷狱多冤人,用刑深刻,朕甚愍之。孔子云:‘刑罚不中,则民 第11页
後汉书卷一上 光武帝纪第一上 第 11 页 ⑶太公金匮曰:“黄帝居人上,惴惴若临深渊;舜居人上,矜矜如履薄冰;禹居人上,栗 栗如不满日。敬胜怠则吉,义胜欲则昌,日慎一日,寿终无殃。” ⑷续汉志曰:“大鸿胪,卿一人,中二千石,掌诸王入朝及拜诸侯封者。”趣音促。 ⑸史记太史公曰:“武王、成、康所封数百,而同姓五十,地不过百里。” ⑹易屯卦震下坎上,震为雷,初九曰“利建侯”,又曰“震惊百里”,故封诸侯地方百里, 以法雷也。 ⑺前书曰:“谒者,秦官,掌宾赞受事,员七十人,秩比六百石。”中兴但三十人。蔡质[ 汉] 典职仪曰:“皆选仪容端正,任奉使者。”前书曰:“诸侯王,金玺盭绶。列侯,金印 紫绶。”盭音戾,草名也。似艾,可染绿,因以名绶也。 ⑻藩,屏也。言建诸侯所以为国之藩蔽也。诗大雅曰:“四国于藩。” 壬午,更始复汉将军邓晔、辅汉将军于匡降,皆复爵位。 壬子,起高庙,建社稷于洛阳,立郊兆于城南,始正火德,色尚赤。⑴ ⑴汉礼制度曰:“人君之居,前有朝,後有寝。终则制庙以象朝,後制寝以象寝。光武都 洛阳,乃合高祖以下至平帝为一庙,藏十一帝主于其中。元帝次当第八,光武第九,故 立元帝为祖庙,後遵而不改。”续汉志曰:“立社稷于洛阳,在宗庙之右,皆方坛,四 面及中各依方色,无屋,有墙门而已。”白虎通曰:“天子之坛方五丈,诸侯之坛半天 子之坛。社者,土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也。稷者,五谷之 长,得阴阳中和之气,故祭之也。”续汉书曰:“制郊兆于洛阳城南七里,为坛,八陛, 中又为重坛,天地位皆在坛上。其外坛上为五帝位,青帝位在甲寅,赤帝位在丙巳,黄 帝位在丁未,白帝位在庚申,黑帝位在壬亥。其外为壝,重营皆紫,以象紫宫。营有信 道以为门,日月在营内南道,日在东,月在西。北斗在北道之西。外营、中营凡千五百 一十四神,高皇帝配食焉。北郊在洛阳城北四里,方坛,四陛。地只位南面,西上;高 皇后配,西面,皆在坛上;地理群後从食,皆在坛下;中岳在末;四岳各依其方,淮、 海俱在东,河在西,济在北,江在南,余山川各如其方。”汉初土德,色尚黄,至此始 明火德,幑帜尚赤,服色于是乃正。 是月,赤眉焚西京宫室,发掘园陵,⑴寇掠关中。大司徒邓禹入长安,遣府掾奉十一帝神主, 纳于高庙。⑵ ⑴园谓茔域,陵谓山坟。 ⑵汉官仪曰:“司徒府掾属三十一人,秩千石。”十一帝谓高祖至平帝。神主,以木为之, 方尺二寸,穿中央,达四方。天子主长尺二寸,诸侯主长一尺,虞主用桑。练主用栗。 卫宏旧汉仪曰:“已葬,收主,为木函,藏庙太室中西壁坎中,去地六尺一寸,祭则立 主于坎下。” 真定王杨、临邑侯让谋反,⑴遣前将军耿纯诛之。 ⑴杨,景帝七代孙。让即杨弟。 二月己酉,幸脩武。⑴ ⑴县名,属河内郡,本殷之宁邑。韩诗外传曰:“武王伐纣,勒兵于宁,改曰脩武。”今 怀州县也。 大司空王梁免。壬子,以太中大夫宋弘为大司空。 遣骠骑大将军景丹率征虏将军祭遵等二将军击弘农贼,破之,因遣祭遵围蛮中贼张满。⑴ ⑴蛮中,聚名,故戎蛮子国,在今汝州西南,俗谓之麻城。 渔阳太守彭宠反,攻幽州牧朱浮于蓟。 延岑自称武安王于汉中。 辛卯,至自脩武。 三月乙未,大赦天下,诏曰:“顷狱多冤人,用刑深刻,朕甚愍之。孔子云:‘刑罚不中,则民
後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 无所措手足。其与中二千石、诸大夫、博土、议郎议省刑法。” 论语之文 遣执金吾贾复率二将军击更始郾王尹遵,破降之。( ()“遵”或作“尊 骁骑将军刘植击密贼,战殁。 密,县,属河南郡,今洛州县 遣虎牙大将军盖延率四将军伐刘永。夏四月,围永于睢阳。更始将苏茂杀淮阳太守潘蹇而附刘 甲午,封叔父良为广阳王,兄子章为太原王,章弟兴为鲁王,舂陵侯嫡子祉为城阳王。 ()城阳,国,故城在今沂州临沂县南 五月庚辰,封更始元氏王歙为泗水王,φ故真定王杨子得为真定王,周後姬常为周承休公。(2 泗水,国,今兑州县也 2武帝封周後姬嘉为周子南君,成帝封姬延为周承休公,常即延之後。承休所封,故城在 今汝州东北 癸未,诏曰:“民有嫁妻卖子欲归父母者,恣听之。敢拘执,论如律。” 六月戊戌,立贵人郭氏为皇后,子强为皇太子,大赦天下。增郎、谒者、从官秩各 午,封宗子刘终为淄川王。(2 (1)前书曰:“郎官掌守门户,出充车骑。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秩六百石已下。 2淄川,国,今淄州县 秋八月,帝自将征五校。丙辰,幸内黄,()大破五校于弟阳,降之。(2) ()县名属魏郡,今相州县 2第阳,聚名,属魏郡,故城在今相州尧城县东。诸本有作“茀”者,误也。左传云:“晋 荀盈如齐逆女,还,卒于戏阳。”杜预注云:“内黄县北有戏阳城。”戏与弟同,音许 宜反。 遣游击将军邓隆救朱浮,与彭宠战于潞,隆军败绩。 盖延拔睢阳,刘永奔谯。() ()今亳州县 破虏将军邓奉据淯阳反。 九月壬戌,至自内黄 骠骑大将军景丹薨。 延岑大破赤眉于杜陵。( )县名,属京兆,周之杜伯国,在今万年县东南。 关中饥,民相食。 冬十一月,以廷尉岑彭为征南大将军,率八将军讨邓奉于堵乡。① (水经注曰:“堵水南经小堵乡。”在今唐州方城县。堵音者。 铜马、青犊、尤来余贼共立孙登为天子于上郡。()登将乐玄杀登,以其众五万余人降 春秋保干图曰:“贼臣起,名孙登,巧用法,多技方。”盖立以应之。上郡故城在今泾 州上县东南 遣偏将军冯异代邓禹伐赤眉。 使太中大夫伏隆持节安辑青徐二州,招张步降之。① ()尔雅曰:“辑,和也。”音集。 十二月戊午,诏曰:“惟宗室列侯为王莽所废,先灵无所依归,朕甚愍之。其并复故国。若侯身 已殁,属所上其子孙见名尚书,封拜。”( (属所谓侯子孙所属之郡县也。录其见名上于尚书,封拜之。 第12页
後汉书卷一上 光武帝纪第一上 第 12 页 无所措手足。’⑴其与中二千石、诸大夫、博士、议郎议省刑法。” ⑴论语之文。 遣执金吾贾复率二将军击更始郾王尹遵,破降之。⑴ ⑴“遵”或作“尊”。 骁骑将军刘植击密贼,战殁。⑴ ⑴密,县,属河南郡,今洛州县。 遣虎牙大将军盖延率四将军伐刘永。夏四月,围永于睢阳。更始将苏茂杀淮阳太守潘蹇而附刘 永。 甲午,封叔父良为广阳王,兄子章为太原王,章弟兴为鲁王,舂陵侯嫡子祉为城阳王。⑴ ⑴城阳,国,故城在今沂州临沂县南。 五月庚辰,封更始元氏王歙为泗水王,⑴故真定王杨子得为真定王,周後姬常为周承休公。⑵ ⑴泗水,国,今兑州县也。 ⑵武帝封周後姬嘉为周子南君,成帝封姬延为周承休公,常即延之後。承休所封,故城在 今汝州东北。 癸未,诏曰:“民有嫁妻卖子欲归父母者,恣听之。敢拘执,论如律。” 六月戊戌,立贵人郭氏为皇后,子强为皇太子,大赦天下。增郎、谒者、从官秩各一等。⑴丙 午,封宗子刘终为淄川王。⑵ ⑴前书曰:“郎官掌守门户,出充车骑。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秩六百石已下。” ⑵淄川,国,今淄州县。 秋八月,帝自将征五校。丙辰,幸内黄,⑴大破五校于羛阳,降之。⑵ ⑴县名属魏郡,今相州县。 ⑵羛阳,聚名,属魏郡,故城在今相州尧城县东。诸本有作“茀”者,误也。左传云:“晋 荀盈如齐逆女,还,卒于戏阳。”杜预注云:“内黄县北有戏阳城。”戏与羛同,音许 宜反。 遣游击将军邓隆救朱浮,与彭宠战于潞,隆军败绩。 盖延拔睢阳,刘永奔谯。⑴ ⑴今亳州县。 破虏将军邓奉据淯阳反。 九月壬戌,至自内黄。 骠骑大将军景丹薨。 延岑大破赤眉于杜陵。⑴ ⑴县名,属京兆,周之杜伯国,在今万年县东南。 关中饥,民相食。 冬十一月,以廷尉岑彭为征南大将军,率八将军讨邓奉于堵乡。⑴ ⑴水经注曰:“堵水南经小堵乡。”在今唐州方城县。堵音者。 铜马、青犊、尤来余贼共立孙登为天子于上郡。⑴登将乐玄杀登,以其众五万余人降。 ⑴春秋保干图曰:“贼臣起,名孙登,巧用法,多技方。”盖立以应之。上郡故城在今泾 州上县东南。 遣偏将军冯异代邓禹伐赤眉。 使太中大夫伏隆持节安辑青徐二州,招张步降之。⑴ ⑴尔雅曰:“辑,和也。”音集。 十二月戊午,诏曰:“惟宗室列侯为王莽所废,先灵无所依归,朕甚愍之。其并复故国。若侯身 已殁,属所上其子孙见名尚书,封拜。”⑴ ⑴属所谓侯子孙所属之郡县也。录其见名上于尚书,封拜之
後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 是岁,盖延等大破刘永于沛西。①初,王莽末,天下旱蝗,黄金一斤易粟一斛;至是野谷旅生, (2麻口尤盛,野蚕成茧,被于山阜,人收其利焉。 (1沛,今徐州县也 2旅,寄也。不因播种而生,故曰旅。今字书作“稆”,音吕,古字通 年春正月甲子,以偏将军冯异为征西大将军,杜茂为骠骑大将军,大司徒邓禹及冯异与赤眉 战于回溪,(禹、异败绩。 (1溪名也,俗名回坑,在今洛州永宁县东 征虏将军祭遵破蛮中,斩张满 辛已,立皇考南顿君已上四庙。 壬午,大赦天下。 闰月乙巳,大司徒邓禹免 冯异与赤眉战于崤底,大破之,①余众南向宜阳,②帝自将征之。己亥,幸宜阳。甲辰,亲勒六 军,大陈戎马,大司马吴汉精卒当前,中军次之,骁骑、武卫分陈左右。赤眉望见震怖,遣使乞降。 丙午,赤眉君臣面缚,③3奉高皇帝玺绶,《诏以属城门校尉。③戊申,至自宜阳,己酉,诏曰:“群盗 纵横,贼害元元,盆子窃尊号,乱惑天下。朕奋兵讨击,应时崩解,十余万众束手降服,先帝玺绶 归之王府。斯皆祖宗之灵,士人之力,朕曷足以享斯哉!其择吉日祠高庙,赐天下长子当为父後 者爵,人一级。” (1崤,山名;底,阪也。一名嵚岑山,在今洛州永宁县西北 (2县名,属弘农郡,韩国都也,故城在今洛州福昌县东韩城是也 (3面,俏也。谓反倩而缚之 ()蔡邕独断曰:“皇帝六玺,皆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 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皆以武都紫泥封之。”玉玺谱曰: “传国玺是秦始皇初定天下所刻,其玉出蓝田山,丞相李斯所书,其文曰‘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高祖至霸上,秦王子婴献之。至王莽篡位,就元后求玺,不与,以威逼之 乃出玺投地。玺上螭一角缺。及莽败,李松持玺诣宛上更始:更始败,玺入赤眉:刘盆 子既败,以奉光武。 ⑤前书曰“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屯兵,秩比二千石”也 6享,当也。 二月己未,祠高庙,受传国玺。 刘永立董宪为海西王,(张步为齐王。步杀光禄大夫伏隆而反 1海西,县,属琅邪郡 幸怀。遣吴汉率二将军击青犊于轵西,大破降之。① 轵,县,属河内郡,故城在今洛州济源县东南 三月壬寅,以大司徒司直伏湛为大司徒。() (续汉志曰:“光武即位,依武帝故事置司徒司直,建武十一年省。” 彭宠陷蓟城,宠自立为燕王。 帝自将征邓奉,幸堵阳。夏四月,大破邓奉于小长安,斩之 冯异与延岑战于上林,破之。① ()关中上林苑也 吴汉率七将军与刘永将苏茂战于广乐,大破之。①虎牙大将军盖延围刘永于睢阳。 (广乐地阙,今宋州虞城县有长乐故城,盖避隋炀帝讳 五月己酉,车驾还宫 乙卯晦,日有食之。 续汉志曰:“日在柳十四度。柳,河南也。时樊崇谋作乱,其七月伏诛。” 第13页
後汉书卷一上 光武帝纪第一上 第 13 页 是岁,盖延等大破刘永于沛西。⑴初,王莽末,天下旱蝗,黄金一斤易粟一斛;至是野谷旅生, ⑵麻囗尤盛,野蚕成茧,被于山阜,人收其利焉。 ⑴沛,今徐州县也。 ⑵旅,寄也。不因播种而生,故曰旅。今字书作“稆”,音吕,古字通。 三年春正月甲子,以偏将军冯异为征西大将军,杜茂为骠骑大将军,大司徒邓禹及冯异与赤眉 战于回溪,⑴禹、异败绩。 ⑴溪名也,俗名回坑,在今洛州永宁县东。 征虏将军祭遵破蛮中,斩张满。 辛巳,立皇考南顿君已上四庙。 壬午,大赦天下。 闰月乙巳,大司徒邓禹免。 冯异与赤眉战于崤底,大破之,⑴余众南向宜阳,⑵帝自将征之。己亥,幸宜阳。甲辰,亲勒六 军,大陈戎马,大司马吴汉精卒当前,中军次之,骁骑、武卫分陈左右。赤眉望见震怖,遣使乞降。 丙午,赤眉君臣面缚,⑶奉高皇帝玺绶,⑷诏以属城门校尉。⑸戊申,至自宜阳,己酉,诏曰:“群盗 纵横,贼害元元,盆子窃尊号,乱惑天下。朕奋兵讨击,应时崩解,十余万众束手降服,先帝玺绶 归之王府。斯皆祖宗之灵,士人之力,朕曷足以享斯哉!⑹其择吉日祠高庙,赐天下长子当为父後 者爵,人一级。” ⑴崤,山名;底,阪也。一名嵚岑山,在今洛州永宁县西北。 ⑵县名,属弘农郡,韩国都也,故城在今洛州福昌县东韩城是也。 ⑶面,偝也。谓反偝而缚之。 ⑷蔡邕独断曰:“皇帝六玺,皆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 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皆以武都紫泥封之。”玉玺谱曰: “传国玺是秦始皇初定天下所刻,其玉出蓝田山,丞相李斯所书,其文曰‘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高祖至霸上,秦王子婴献之。至王莽篡位,就元后求玺,不与,以威逼之, 乃出玺投地。玺上螭一角缺。及莽败,李松持玺诣宛上更始;更始败,玺入赤眉;刘盆 子既败,以奉光武。” ⑸前书曰“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屯兵,秩比二千石”也。 ⑹享,当也。 二月己未,祠高庙,受传国玺。 刘永立董宪为海西王,⑴张步为齐王。步杀光禄大夫伏隆而反。 ⑴海西,县,属琅邪郡。 幸怀。遣吴汉率二将军击青犊于轵西,大破降之。⑴ ⑴轵,县,属河内郡,故城在今洛州济源县东南。 三月壬寅,以大司徒司直伏湛为大司徒。⑴ ⑴续汉志曰:“光武即位,依武帝故事置司徒司直,建武十一年省。” 彭宠陷蓟城,宠自立为燕王。 帝自将征邓奉,幸堵阳。夏四月,大破邓奉于小长安,斩之。 冯异与延岑战于上林,破之。⑴ ⑴关中上林苑也。 吴汉率七将军与刘永将苏茂战于广乐,大破之。⑴虎牙大将军盖延围刘永于睢阳。 ⑴广乐地阙,今宋州虞城县有长乐故城,盖避隋炀帝讳。 五月己酉,车驾还宫。 乙卯晦,日有食之。⑴ ⑴续汉志曰:“日在柳十四度。柳,河南也。时樊崇谋作乱,其七月伏诛
後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 六月壬戌,大赦天下。 耿弇与延岑战于穰,大破之。() 穰,县,属南阳郡,今邓州县 秋七月,征南大将军岑彭率三将军伐秦丰,战于黎丘,大破之,获其将蔡宏 庚辰,诏曰:“吏不满六百石,下至墨绶长、相,有罪先请。①男子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妇 人从坐者,自非不道,诏所名捕,皆不得系。②当验问者即就验。女徒雇山归家。” 续汉志曰:“县大者置令一人,千石;其次置长,四百石;小者三百石。侯国之相亦如 之。皆掌理人,并秦制。” (2诏书有名而特捕者 (3前书音义曰:“令甲:女子犯徒遣归家,每月出钱雇人于山伐木,名曰雇山 盖延拔睢阳,获刘永,而苏茂、周建立永子纡为梁王 冬十月壬申,幸舂陵,祠园庙,因置酒旧宅,大会故人父老。()十一月乙未,至自舂陵。 (光武旧宅在今随州枣阳县东南。宅南二里有白水焉,即张衡所谓“龙飞白水”也 涿郡太守张丰反。①) (涿郡故城在今幽州范阳县 是岁,李宪自称天子。西州大将军隗嚣奉奏。①建义大将军朱祐率祭遵与延岑战于东阳,斩其 将张成。(2) (1时邓禹承制命嚣为西州大将军,专制凉州、朔方事 东阳,聚名也,故城在今邓州南。临淮郡复有东阳县,非此地也 四年春正月甲申,大赦天下。 二月壬子,幸怀。壬申,至自怀。 遣右将军邓禹率二将军与延岑战于武当,破之。() (武当,县,属南阳郡,有武当山,今均州县也。 夏四月丁巳,幸邺。己巳,进幸临平。① )县名,属钜鹿郡,故城在今定州鼓城县东南 遣大司马吴汉击五校贼于箕山,大破之。() 吴汉传曰东郡箕山。 五月,进幸元氏。辛巳,进幸卢奴 遣征虏将军祭遵率四将军讨张丰于涿郡,斩丰。 六月辛亥,车驾还宫。 七月丁亥,幸谯。遣捕虏将军马武、偏将军王霸围刘纡于垂惠。() (垂惠,聚名,在今毫州山桑县西北,一名礼城 董宪将贲休以兰陵城降,宪围之。Φ虎牙大将军盖延率平狄将军庞萌救贲休,不克,兰陵为宪 所陷 前书曰贲赫。贲音肥,今姓作(贲)[奔]音(奔)。兰陵,县,属东海郡,故城在今沂州丞 县东。 秋八月戊午,进幸寿春。 (今寿州县 太中大夫徐恽囗杀临淮太守刘度,恽坐诛 遣扬武将军马成率三将军伐李宪。九月,围宪于舒。 ()县名,故城在今庐州庐江县西。 冬十月甲寅,车驾还宫 太傅卓茂薨。 十一月丙申,幸宛。遣建义大将军朱祐率二将军围秦丰于黎丘。十二月丙寅,进幸黎丘 第14页
後汉书卷一上 光武帝纪第一上 第 14 页 六月壬戌,大赦天下。 耿弇与延岑战于穰,大破之。⑴ ⑴穰,县,属南阳郡,今邓州县。 秋七月,征南大将军岑彭率三将军伐秦丰,战于黎丘,大破之,获其将蔡宏。 庚辰,诏曰:“吏不满六百石,下至墨绶长、相,有罪先请。⑴男子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妇 人从坐者,自非不道,诏所名捕,皆不得系。⑵当验问者即就验。女徒雇山归家。”⑶ ⑴续汉志曰:“县大者置令一人,千石;其次置长,四百石;小者三百石。侯国之相亦如 之。皆掌理人,并秦制。” ⑵诏书有名而特捕者。 ⑶前书音义曰:“令甲:女子犯徒遣归家,每月出钱雇人于山伐木,名曰雇山。” 盖延拔睢阳,获刘永,而苏茂、周建立永子纡为梁王。 冬十月壬申,幸舂陵,祠园庙,因置酒旧宅,大会故人父老。⑴十一月乙未,至自舂陵。 ⑴光武旧宅在今随州枣阳县东南。宅南二里有白水焉,即张衡所谓“龙飞白水”也。 涿郡太守张丰反。⑴ ⑴涿郡故城在今幽州范阳县。 是岁,李宪自称天子。西州大将军隗嚣奉奏。⑴建义大将军朱祐率祭遵与延岑战于东阳,斩其 将张成。⑵ ⑴时邓禹承制命嚣为西州大将军,专制凉州、朔方事。 ⑵东阳,聚名也,故城在今邓州南。临淮郡复有东阳县,非此地也。 四年春正月甲申,大赦天下。 二月壬子,幸怀。壬申,至自怀。 遣右将军邓禹率二将军与延岑战于武当,破之。⑴ ⑴武当,县,属南阳郡,有武当山,今均州县也。 夏四月丁巳,幸邺。己巳,进幸临平。⑴ ⑴县名,属钜鹿郡,故城在今定州鼓城县东南。 遣大司马吴汉击五校贼于箕山,大破之。⑴ ⑴吴汉传曰东郡箕山。 五月,进幸元氏。辛巳,进幸卢奴。 遣征虏将军祭遵率四将军讨张丰于涿郡,斩丰。 六月辛亥,车驾还宫。 七月丁亥,幸谯。遣捕虏将军马武、偏将军王霸围刘纡于垂惠。⑴ ⑴垂惠,聚名,在今亳州山桑县西北,一名礼城。 董宪将贲休以兰陵城降,宪围之。⑴虎牙大将军盖延率平狄将军庞萌救贲休,不克,兰陵为宪 所陷。 ⑴前书曰贲赫。贲音肥,今姓作( 贲) [ 奔] 音( 奔) 。兰陵,县,属东海郡,故城在今沂州丞 县东。 秋八月戊午,进幸寿春。⑴ ⑴今寿州县。 太中大夫徐恽囗杀临淮太守刘度,恽坐诛。 遣扬武将军马成率三将军伐李宪。九月,围宪于舒。⑴ ⑴县名,故城在今庐州庐江县西。 冬十月甲寅,车驾还宫。 太傅卓茂薨。 十一月丙申,幸宛。遣建义大将军朱祐率二将军围秦丰于黎丘。十二月丙寅,进幸黎丘
後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一上 是岁,征西大将军冯异与公孙述将程焉战于陈仓,破之。 五年春正月癸巳,车驾还宫。 月丙午,大赦天下。 捕虏将军马武、偏将军王霸拔垂惠。 乙丑,幸魏郡。() 今相州也 壬申,封殷後孔安为殷绍嘉公。( (成帝封孔吉为殷绍嘉公,安即吉之裔也。 彭宠为其苍头所杀,渔阳平 (1)秦呼人为黔首。谓奴为苍头者,以别于良人也。 大司马吴汉率建威大将军耿弇击富平、获索贼于平原,大破降之。复遣耿弇率二将军讨张步。 平原,郡,今德州县也 月癸未,徙广阳王良为赵王,始就国 平狄将军庞萌反,杀楚郡太守孙萌而东附董宪。 遣征南大将军岑彭率二将军伐田戎于津乡,大破之。() 南郡有津乡,故城在今荆州江陵县东 夏四月,旱,蝗 河西大将军窦融始遣使贡献。 五月丙子,诏曰:“久旱伤麦,秋种未下,朕甚忧之。将残吏未胜,狱多冤结,元元愁恨,感动 天气乎?其令中都官、三辅、郡、国出系囚,()罪非犯殊死一切勿案,②见徒免为庶人。务进柔良, 退贪酷,各正厥事焉 前书音义曰:“中都官谓京师诸官府也。国谓诸侯王国也。” (2殊死谓斩刑。殊,绝也。左传曰:“斩其木而弗殊。”一切谓权时,非久制也。并见前 书音义 ③3臣贤案:范晔序例云“帝纪略依春秋,唯孛彗、日食、地震书,余悉备于志”。流俗本 于此下多有“甲申,白虹见,南北竟天”者,误。它皆放此 六月,建义大将军朱祐拔黎丘,获秦丰;而庞萌、苏茂围桃城。Φ帝时幸蒙,¢因自将征之。先 理兵任城,乃进救桃城,大破萌等 (任城国有桃聚,故城在今兖州任城县北。 2)县名,属梁国,故城在今宋州北 秋七月丁丑,幸沛,祠高原庙。)诏脩复西京园陵。进幸湖陵,征董宪。(又幸蕃,③遂攻董宪 于昌虑,大破之。( (前书音义曰:“原,再也。”谓已立庙,更立者为原 2湖陵,县,属山阳郡,故城在今兖州方与县东,一名湖陆 (3)县名,属鲁国,故城在今徐州滕县。蕃音皮 昌虑,县,属东海郡,故城在今徐州滕县东南。古邾国之滥邑也。左传曰“邾庶其以滥 来奔”,即此地 八月己酉,进幸郯,ω留吴汉攻刘纡、董宪等,车驾转徇彭城、下邳。吴汉拔郯,获刘纡,汉 进围董宪、庞萌于朐。( ()县名,属东海郡,故城在今泗州下邳县东北。郯音谈。 2县名,属东海郡,故城在今海州朐山县西。音其于反。 冬十月,还,幸鲁,使大司空祠孔子 耿弇等与张步战于临淄,大破之。(帝幸临淄,进幸剧。张步斩苏茂以降,齐地平。 1临淄,今青州县 第15页
後汉书卷一上 光武帝纪第一上 第 15 页 是岁,征西大将军冯异与公孙述将程焉战于陈仓,破之。 五年春正月癸巳,车驾还宫。 二月丙午,大赦天下。 捕虏将军马武、偏将军王霸拔垂惠。 乙丑,幸魏郡。⑴ ⑴今相州也。 壬申,封殷後孔安为殷绍嘉公。⑴ ⑴成帝封孔吉为殷绍嘉公,安即吉之裔也。 彭宠为其苍头所杀,渔阳平。⑴ ⑴秦呼人为黔首。谓奴为苍头者,以别于良人也。 大司马吴汉率建威大将军耿弇击富平、获索贼于平原,大破降之。⑴复遣耿弇率二将军讨张步。 ⑴平原,郡,今德州县也。 三月癸未,徙广阳王良为赵王,始就国。 平狄将军庞萌反,杀楚郡太守孙萌而东附董宪。 遣征南大将军岑彭率二将军伐田戎于津乡,大破之。⑴ ⑴南郡有津乡,故城在今荆州江陵县东。 夏四月,旱,蝗。 河西大将军窦融始遣使贡献。 五月丙子,诏曰:“久旱伤麦,秋种未下,朕甚忧之。将残吏未胜,狱多冤结,元元愁恨,感动 天气乎?其令中都官、三辅、郡、国出系囚,⑴罪非犯殊死一切勿案,⑵见徒免为庶人。务进柔良, 退贪酷,各正厥事焉。”⑶ ⑴前书音义曰:“中都官谓京师诸官府也。国谓诸侯王国也。” ⑵殊死谓斩刑。殊,绝也。左传曰:“斩其木而弗殊。”一切谓权时,非久制也。并见前 书音义。 ⑶臣贤案:范晔序例云“帝纪略依春秋,唯孛彗、日食、地震书,余悉备于志”。流俗本 于此下多有“甲申,白虹见,南北竟天”者,误。它皆放此。 六月,建义大将军朱祐拔黎丘,获秦丰;而庞萌、苏茂围桃城。⑴帝时幸蒙,⑵因自将征之。先 理兵任城,乃进救桃城,大破萌等。 ⑴任城国有桃聚,故城在今兖州任城县北。 ⑵县名,属梁国,故城在今宋州北。 秋七月丁丑,幸沛,祠高原庙。⑴诏脩复西京园陵。进幸湖陵,征董宪。⑵又幸蕃,⑶遂攻董宪 于昌虑,大破之。⑷ ⑴前书音义曰:“原,再也。”谓已立庙,更立者为原。 ⑵湖陵,县,属山阳郡,故城在今兖州方与县东,一名湖陆。 ⑶县名,属鲁国,故城在今徐州滕县。蕃音皮。 ⑷昌虑,县,属东海郡,故城在今徐州滕县东南。古邾国之滥邑也。左传曰“邾庶其以滥 来奔”,即此地。 八月己酉,进幸郯,⑴留吴汉攻刘纡、董宪等,车驾转徇彭城、下邳。吴汉拔郯,获刘纡,汉 进围董宪、庞萌于朐。⑵ ⑴县名,属东海郡,故城在今泗州下邳县东北。郯音谈。 ⑵县名,属东海郡,故城在今海州朐山县西。音其于反。 冬十月,还,幸鲁,使大司空祠孔子。 耿弇等与张步战于临淄,大破之。⑴帝幸临淄,进幸剧。⑵张步斩苏茂以降,齐地平。 ⑴临淄,今青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