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综合练习(二) 语文试卷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本大题共5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1-5题 材料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中医药学在对待人体、药物及两者的关系时,强调治疗的个 体差异。对感冒发热,中医可能根据望、闻、问、切这四诊归结为不同的症型,采用不同的治疗 而西医常常用同一种药。例如,对持续高热的病人,中医认为,此类病人虽然体温高,有的属于假 热真寒,应用甘温去大热的方法治疗,有的属于实热,要用苦寒药物清热泻火;而西医一律用多种 抗生素来治疗 所以说,中医药学诊治疾病是把诊治“病的人”放在第一位,西医药学诊治疾病是把诊治“人 的病”放在第一位 材料二 在中医理论当中,大家比较熟悉的一句话就是“以毒攻毒”,例如,古人曾把毒蛇晒干制药来 治疗毒疮。其实,“毒”是什么?以“毒”能不能攻“毒”,中医实施“以毒攻毒”能不能保证生 命安全,这些在中医界至今还是十分模糊的。其实,中医所攻的“毒”,如“痈疮肿毒”之类,早 在19世纪70年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就为我们解释清楚了,那不是什么“毒”,而是“细 菌感染”。30多年以后,意大利医生艾利奇发现了细菌的“可染色性”和“化学亲和性”,并用抗 生素治疗因此引发的高热。抗生素就是利用细菌的“可染色性”和“化学亲和性”杀死或抑制细菌 以达到拯救患者的生命的目的。这才是科学意义上的“以毒攻毒”,它为我们“以毒攻毒”奠定了 科学基础,也为安全使用抗生素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中医的“以毒攻毒”则是非常盲目的 最近,听说有人试图依据中医的“以毒攻毒”研究利用砒霜治疗白血病。那可能是非常危险的。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证明,癌细胞对砒霜具有独特的化学亲和性或可染色性。在这种条件下 使用砒霜杀伤癌细胞,必定是盲目的,它会把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同时杀死。 1.对文中加点字字音及画线字笔顺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瑰宝gui“医”字第二笔是“丿”B.瑰宝gui“医”字第二笔是“L C.瑰宝gui“医”字第二笔是“丿”D.瑰宝gu“医”字第二笔是“L” 2.学校举办红五月文艺汇演,郝老师突感身体不适,带着舞台妆便匆匆赶到附近的中医院,却被医 生告知无法准确判断病情。影响医生对病情做出准确判断的一种诊疗方法是(2分) A.望诊 B.闻诊 C.问诊D.切诊 3.郝老师病愈后,为感谢医生,特意请一位书法家写了一幅书法作品《悬壶济世》赠与医院。对下 面这幅作品的欣赏,恰当的一项是() 参安亟 A.采用隶书书体,方正典雅,赞医德高尚,救死扶伤。 B.采用楷书书体,端庄大气,赞大医精诚,舍己为人 C.采用草书书体,飘逸潇洒,赞医者仁心,普济众生 D.采用行书书体,浑厚圆润,赞医术高明,手到病除
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综合练习(二) 语 文 试 卷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2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 1-5 题。 材料一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中医药学在对待人体、药物及两者的关系时,强调治疗的个 体差异。对感冒发热,中医可能根据望、闻、问、切这四诊归结为不同的症型,采用不同的治疗, 而西医常常用同一种药。例如,对持续高热的病人,中医认为,此类病人虽然体温高,有的属于假 热真寒,应用甘温去大热的方法治疗,有的属于实热,要用苦寒药物清热泻火;而西医一律用多种 抗生素来治疗。 所以说,中医药学诊治疾病是把诊治“病的人”放在第一位,西医药学诊治疾病是把诊治“人 的病”放在第一位。 材料二 在中医理论当中,大家比较熟悉的一句话就是“以毒攻毒”,例如,古人曾把毒蛇晒干制药来 治疗毒疮。其实,“毒”是什么?以“毒”能不能攻“毒”,中医实施“以毒攻毒”能不能保证生 命安全,这些在中医界至今还是十分模糊的。其实,中医所攻的“毒”,如“痈疮肿毒”之类,早 在 19 世纪 70 年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巴斯德就为我们解释清楚了,那不是什么“毒”,而是“细 菌感染”。30 多年以后,意大利医生艾利奇发现了细菌的“可染色性”和“化学亲和性”,并用抗 生素治疗因此引发的高热。抗生素就是利用细菌的“可染色性”和“化学亲和性”杀死或抑制细菌, 以达到拯救患者的生命的目的。这才是科学意义上的“以毒攻毒”,它为我们“以毒攻毒”奠定了 科学基础,也为安全使用抗生素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中医的“以毒攻毒”则是非常盲目的。 最近,听说有人试图依据中医的“以毒攻毒”研究利用砒霜治疗白血病。那可能是非常危险的。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证明,癌细胞对砒霜具有独特的化学亲和性或可染色性。在这种条件下, 使用砒霜杀伤癌细胞,必定是盲目的,它会把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同时杀死。 1.对文中加点字字音及画线字笔顺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瑰宝 guì “医”字第二笔是“丿” B.瑰宝 guī “医”字第二笔是“ ” C.瑰宝 guī “医”字第二笔是“丿” D.瑰宝 guì “医”字第二笔是“ ” 2.学校举办红五月文艺汇演,郝老师突感身体不适,带着舞台妆便匆匆赶到附近的中医院,却被医 生告知无法准确判断病情。影响医生对病情做出准确判断的一种诊疗方法是(2 分) A.望诊 B.闻诊 C.问诊 D.切诊 3.郝老师病愈后,为感谢医生,特意请一位书法家写了一幅书法作品《悬壶济世》赠与医院。对下 面这幅作品的欣赏,恰当的一项是( ) A.采用隶书书体,方正典雅,赞医德高尚,救死扶伤。 B.采用楷书书体,端庄大气,赞大医精诚,舍己为人。 C.采用草书书体,飘逸潇洒,赞医者仁心,普济众生。 D.采用行书书体,浑厚圆润,赞医术高明,手到病除
4.阅读材料二,用自己的话说说中医理论中的“以毒攻毒”指的是什么。(2分) 答 5.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提出一个问题,并做出解答。(4分) 问题 解答: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 (一)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第6-9题。 x 1.鲁达记挂金老父女,赶到客2.金老父女走后 3.鲁达来到状元桥,找到郑屠 店时,正赶上店小二拦阻父女 开的那家肉铺,只见那郑屠正 人。鲁达一掌打来,店 端坐在柜台里面,看那十来个 抱着头跑进店里了。 刀手卖肉 郑屠看见是鲁提辖慌忙出5郑屠整弄了一早辰,把切好6.郑屠按捺不住火气,顶了 柜身来唱喏。鲁达在肉铺外坐的肥的、瘦的臊子都用荷叶包句。鲁达抓起两个荷叶包朝郑 下,招呼郑屠亲自动手切肉。了。鲁达却说还要十斤软骨也屠打去,登时一阵肉雨,抛得 郑屠不敢不依 要切成馅 郑屠满脸满身
4.阅读材料二,用自己的话说说中医理论中的“以毒攻毒”指的是什么。(2 分) 答: 5.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提出一个问题,并做出解答。(4 分) 问题: 解答: 二、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5 分。 (一)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第 6—9 题。 1.鲁达记挂金老父女,赶到客 店时,正赶上店小二拦阻父女 二人。鲁达一掌打来,店小二 抱着头跑进店里了。 2.金老父女走后, 。 3.鲁达来到状元桥,找到郑屠 开的那家肉铺,只见那郑屠正 端坐在柜台里面,看那十来个 刀手卖肉。 2. 郑屠看见是鲁提辖,慌忙出 柜身来唱喏。鲁达在肉铺外坐 下,招呼郑屠亲自动手切肉。 郑屠不敢不依。 5.郑屠整弄了一早辰,把切好 的肥的、瘦的臊子都用荷叶包 了。鲁达却说还要十斤软骨也 要切成馅。 6.郑屠按捺不住火气,顶了一 句。鲁达抓起两个荷叶包朝郑 屠打去,登时一阵肉雨,抛得 郑屠满脸满身
7郑屠大怒,拿起剔骨刀跳了8.鲁达三拳打过,没想到郑屠9.鲁达回到寓所,急忙卷了些 出来,却被鲁达一脚踢翻在直挺挺躺在地上,没有进的气衣服和盘缠,细软银两,提了 地,又踏上他的胸脯,一面打了。鲁达寻思须吃官司,又没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 面喝骂 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道烟出了渭州城。 6.第2幅画集中表现了鲁达做事思虑周密。结合前后连环画的内容,为这幅画补写一段文字。(2 分) 7.从《水浒传》及连环画的内容来看,鲁达为帮助金老父女解困,三拳打死郑屠,表现他_①的 性格特点,同样能表现鲁达这种性格特点的故事在《水浒传》中还有很多,比如②。(2分) 8.《论语》有言:“见义不为,无勇也。”请结合连环画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和感受。(4分) 答 9.中华武术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风貌,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运动。从连环画和 下面的链接材料中可以看出,鲁达所用的拳术最可能是拳。(2分) 【链接材料】 拳术是中华武术中徒手技法的总称,流派众多,运动风格各异:象形拳以模拟各种动物和人 物的形态为主,缺少或很少有技击的动作;短拳简明快速,拳法密集,猛起硬落,一气呵成;太极 拳动作舒展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题 10.依据语境,选择恰当的选项。(只填序号)(4分) 经典名著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让我们过目不忘:赤壁之战中,东吴都督周瑜巧施连环计, 令_①_(A.黄盖B.黄忠)诈降,火烧曹营;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武艺超群,因_②_(A 醉打蒋门神B.误入白虎堂)被刺配沧州;孙悟空神通广大,却因③(A.大闹天宫B.偷吃人参 果)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在仙台学医的鲁迅,因受④_(A.询问裹脚B.看电影)事件的影 响,毅然决定弃医从文 个个生动传神的故事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1分。 根据要求,完成第11-14题 11.经综合治理,北京基本形成了“山区绿屏,平原绿海、城市绿景”的大的生态格局,城市宜居 环境显著改善。人们期望中的北京的自然环境是(2分)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C.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2.下列古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蒹葭苍苍,白露未霜 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3.古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思是说优秀的诗画作品,诗中有画的意境 中有诗的意味。请你从下面三幅作品中选出实现了“诗画合一”的一幅,并简要说出诗配画 恰当的理由。(3分)
7.郑屠大怒,拿起剔骨刀跳了 出来,却被鲁达一脚踢翻在 地,又踏上他的胸脯,一面打 一面喝骂。 8.鲁达三拳打过,没想到郑屠 直挺挺躺在地上,没有进的气 了。鲁达寻思须吃官司,又没 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 9.鲁达回到寓所,急忙卷了些 衣服和盘缠,细软银两,提了 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 道烟出了渭州城。 6. 第 2 幅画集中表现了鲁达做事思虑周密。结合前后连环画的内容,为这幅画补写一段文字。(2 分) 答: 7. 从《水浒传》及连环画的内容来看,鲁达为帮助金老父女解困,三拳打死郑屠,表现他 ① 的 性格特点,同样能表现鲁达这种性格特点的故事在《水浒传》中还有很多,比如 ② 。(2 分) 8.《论语》有言:“见义不为,无勇也。”请结合连环画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和感受。(4 分) 答: 9. 中华武术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风貌,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运动。从连环画和 下面的链接材料中可以看出,鲁达所用的拳术最可能是 拳。(2 分) 【链接材料】 拳术是中华武术中徒手技法的总称,流派众多,运动风格各异:象形拳以模拟各种动物和人 物的形态为主,缺少或很少有技击的动作;短拳简明快速,拳法密集,猛起硬落,一气呵成;太极 拳动作舒展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0 题。 10.依据语境,选择恰当的选项。(只填序号)(4 分) 经典名著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让我们过目不忘:赤壁之战中,东吴都督周瑜巧施连环计, 令 ① (A.黄盖 B.黄忠)诈降,火烧曹营;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武艺超群,因 ② (A. 醉打蒋门神 B.误入白虎堂)被刺配沧州;孙悟空神通广大,却因 ③ (A.大闹天宫 B.偷吃人参 果)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在仙台学医的鲁迅,因受 ④ (A.询问裹脚 B.看电影)事件的影 响,毅然决定弃医从文……一个个生动传神的故事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1 分。 根据要求,完成第 11—14 题。 11. 经综合治理,北京基本形成了“山区绿屏,平原绿海、城市绿景”的大的生态格局,城市宜居 环境显著改善。人们期望中的北京的自然环境是(2 分)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C.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D.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2. 下列古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 蒹葭苍苍,白露未霜。 B.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3.古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思是说优秀的诗画作品,诗中有画的意境, 画中有诗的意味。请你从下面三幅作品中选出实现了“诗画合一”的一幅,并简要说出诗配画 恰当的理由。(3 分)
尊 A.不畏浮云遮望眼 B.乡书何处达?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自缘身在最高层 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归雁洛阳边。 答 14.依据语境,填写恰当的诗句。(3分) 某保障房住宅小区即将交付使用,小区居委会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到几栋楼的名称,获奖征名均 符合楼内居住者的身份。2号楼的居住者是卫国戍边多年的退伍军人,征集到的楼名是“燕然楼” 它源自诗句“①”:8号楼内居住者是中科院的年轻科学家,征集到的楼名是“凌云楼”,它出 自诗句“②,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12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第15-19题。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 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举世 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酶?”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 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史记·屈原列传》(节选) 【注】①[三闾大夫]指屈原。②[见]表被动,译为“被”。③[糟]酒渣。④[酶]薄酒。⑤[察察 洁白的样子。⑥[汶汶]浑浊的样子 15.下列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分) A.行吟泽畔 目十行 B.颜色憔悴 声色俱厉 C.形容枯槁 花容月貌 D.何故而至此 无缘无故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屈原至于江滨 翻译: (2)是以见放 翻译: 17.本文记叙了屈原与渔父之间的对话,从中我们得知屈原因为“①,_②”而“见放 又因不愿_③而最终怀石投江,以身殉国。(3分) 18.本文中有不少流传至今仍为人们所使用的成语,请你任选其一,用规范的正楷字书写在下面的田 字格中。(2分) 答 19.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将他投江自沉的农历五月初五定名为 “①”,并通过_② ③等一系列活动来纪念、歌颂屈原。(3分 五、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 (一)阅读《腹有诗书气自华》,完成第20-22题。(共8分) 腹有诗书气自华
A.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B.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答:__ ______ 14.依据语境,填写恰当的诗句。(3 分) 某保障房住宅小区即将交付使用,小区居委会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到几栋楼的名称,获奖征名均 符合楼内居住者的身份。2 号楼的居住者是卫国戍边多年的退伍军人,征集到的楼名是“燕然楼”, 它源自诗句“ ① ”;8 号楼内居住者是中科院的年轻科学家,征集到的楼名是“凌云楼”,它出 自诗句“ ② , ③ ”。 四、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2 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第 15—19 题。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①欤? 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②放。”渔父曰:“举世 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③而啜其醨④?”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 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⑤,受物之汶汶⑥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史记·屈原列传》(节选) 【注】①[三闾大夫]指屈原。②[见]表被动,译为“被”。③[糟]酒渣。④[醨]薄酒。⑤[察察] 洁白的样子。⑥[汶汶]浑浊的样子。 15. 下列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 分) A.行.吟泽畔 一目十行. B.颜色.憔悴 声色.俱厉 C .形容.枯槁 花容.月貌 D.何故.而至此 无缘无故. 1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1)屈原至于江滨 翻译: (2)是以见放 翻译: 17.本文记叙了屈原与渔父之间的对话,从中我们得知屈原因为“ ① , ② ”而“见放”, 又因不愿 ③ 而最终怀石投江,以身殉国。(3 分) 18.本文中有不少流传至今仍为人们所使用的成语,请你任选其一,用规范的正楷字书写在下面的田 字格中。(2 分) 答: 19.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将他投江自沉的农历五月初五定名为 “ ① ”,并通过 ② 、 ③ 等一系列活动来纪念、歌颂屈原。(3 分) 五、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0 分。 (一)阅读《腹有诗书气自华》,完成第 20-22 题。(共 8 分) 腹有诗书气自华
①据说,在美国历史上,曾有过这样两个家族:一个是爱德华家族,其始祖爱德华是位满腹经 纶的哲学家,他8代子孙中出了13位大学校长,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20多位议员和1位 副总统;而另一个家族的始祖叫珠克,是个缺乏文化修养的赌徒和酒鬼,他8代子孙中有300多名 乞丐,7个杀人犯和60多个盗窃犯。可见,读书对人是多么重要!所以说,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 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可以启发智慧、锤炼理性,可以立德修身。 ②读历史使人明智。历史的每一页都储蓄着极为丰富的经验教训,它于个人有教化之功效,于 国家有资政之作用,所以人们常说,学习历史可以吸取智慧,借鉴历史能够获取力量。历史像一面 镜子,记录着人类的成败兴衰和时代的交替更新。学习历史,可以知往鉴今,帮助我们慎思明辨, 判断是非,决定行止。只有掌握了历史常识及其蕴涵的深厚底蕴,才能增进对历史乃至现实的解读 与把握,才能充分借鉴和运用历史中的有益经验,才能开阔眼界和胸襟,在认识、判断、分析问题 时有历史眼光,看得高远。 ③读哲学可以提升人们言行的条理性。因为哲学用概念对事物进行概括,然后进行逻辑分析 概念能够让人对纷纭复杂的现象进行归纳,而推理则让人以合乎理性的方式进行思考,这就能够提 升人们言行的条理化。读哲学还可以提升人们的人文素养。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往往集中体现在哲 学里。晢学是以凝练的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你看懂了德国哲学,你就基本理解了德国文化 的真谛;你读懂了法国哲学,你也就搞清了法国文化的实质。实际上,中国哲学也反映了中国文化 的基因。正因为哲学是文化的灵魂,作为对根本性智慧的追求,哲学可以帮助人们摆脱许多无谓的 烦恼 ④读诗书之类的文学经典,则让人锦绣内生。历史上一个个伟大的人物,他们“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用作品中动人心扉的诗句警言陶冶着我们的情操,滋养着我们的灵魂。人生不得 志时,李白以“①”的清高,刘禹锡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高洁……留给我们一个个 傲岸不屈的背影;富贵通达的时候,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诸葛亮“_②”……让我们感 受到他们于国于君的忠诚大爱。更有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这些对于我们做人、做事都大有裨益, 20.下列对文章中出现的词语和句子,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载体”的“载”读音是“zdi” B.“修身立德”中“修”的意思是“长”。 C.“慎思明辨”中的“辨”也可以写成“辩” D.“看得高远”可替换为成语“高瞻远瞩” 21.作者是如何论证“腹有诗书自华”的?(4分) 答: 22.将下列诗句或警言依次填入第④段中横线①②处,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B.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C.①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D.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二)阅读《换脸时代》,完成第23-25题。(共12分)
①据说,在美国历史上,曾有过这样两个家族:一个是爱德华家族,其始祖爱德华是位满腹经 纶的哲学家,他 8 代子孙中出了 13 位大学校长,100 多位教授,80 多位文学家,20 多位议员和 1位 副总统;而另一个家族的始祖叫珠克,是个缺乏文化修养的赌徒和酒鬼,他 8 代子孙中有 300 多名 乞丐,7 个杀人犯和 60 多个盗窃犯。可见,读书对人是多么重要!所以说,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 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可以启发智慧、锤炼理性,可以立德修身。 ②读历史使人明智。历史的每一页都储蓄着极为丰富的经验教训,它于个人有教化之功效,于 国家有资政之作用,所以人们常说,学习历史可以吸取智慧,借鉴历史能够获取力量。历史像一面 镜子,记录着人类的成败兴衰和时代的交替更新。学习历史,可以知往鉴今,帮助我们慎思明辨, 判断是非,决定行止。只有掌握了历史常识及其蕴涵的深厚底蕴,才能增进对历史乃至现实的解读 与把握,才能充分借鉴和运用历史中的有益经验,才能开阔眼界和胸襟,在认识、判断、分析问题 时有历史眼光,看得高远。 ③读哲学可以提升人们言行的条理性。因为哲学用概念对事物进行概括, 然后进行逻辑分析, 概念能够让人对纷纭复杂的现象进行归纳,而推理则让人以合乎理性的方式进行思考,这就能够提 升人们言行的条理化。读哲学还可以提升人们的人文素养。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往往集中体现在哲 学里。哲学是以凝练的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你看懂了德国哲学,你就基本理解了德国文化 的真谛;你读懂了法国哲学,你也就搞清了法国文化的实质。实际上,中国哲学也反映了中国文化 的基因。正因为哲学是文化的灵魂,作为对根本性智慧的追求,哲学可以帮助人们摆脱许多无谓的 烦恼。 ④读诗书之类的文学经典,则让人锦绣内生。历史上一个个伟大的人物,他们“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用作品中动人心扉的诗句警言陶冶着我们的情操,滋养着我们的灵魂。人生不得 志时,李白以“ ① ”的清高,刘禹锡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高洁…… 留给我们一个个 傲岸不屈的背影;富贵通达的时候,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诸葛亮“ ② ”…… 让我们感 受到他们于国于君的忠诚大爱。更有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这些对于我们做人、做事都大有裨益。 20. 下列对文章中出现的词语和句子,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载体”的“载”读音是“zǎi”。 B.“修身立德”中“修”的意思是“长”。 C.“慎思明辨”中的“辨”也可以写成“辩”。 D.“看得高远”可替换为成语“高瞻远瞩”。 21.作者是如何论证“腹有诗书自华”的?(4 分) 答: 22.将下列诗句或警言依次填入第④段中横线①②处,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①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B.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C.①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D.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二)阅读《换脸时代》,完成第 23-25 题。(共 1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