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2013年九年级统一练习白 语文 l.本试卷共8页,共六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认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 考生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须知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 答。] 5.考试结束,请将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 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伫立(chu) 恣意(zi) 惩恶扬善( cheng) B.鸟瞰(kan) 解剖(pao) 脍炙人口(kuai) C.奠定(dian) 隔阂(he) 谆谆教诲(hui) D.絮语(xi) 闲暇(xia) 自给自足(j) 2.对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作(振赈) 判断:“振”有“兴起、奋起”的意思,而“赈”有“救济”的意思, 所以横线处应填“振” B.精 (至致) 判断:“至”有“极、最”的意思,而“致”有“细密”的意思,所以横线 处应填“致”。 C.异曲同 (功工) 解释:“功”有“成效、效能”的意思,而“工”有“精巧、细致”的意思, 所以横线处应填“功” D.声色俱(历厉 判断:“历”有“经历”的意思,而“厉”有“严肃、猛烈”的意思,所以 横线处应填“厉”。 3.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 ,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 略任务,并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作为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 ②民主监督与大众传媒相结合,可以更加具有广泛性和群众性;舆论监督与民 主监督相结合,可以更加具有可信性和深刻性,更加具有导向上的正确性和严肃 性。事实也证明,只要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彼此协调配合,就能实现优势互 不仅显示整个监督体制的巨大力量,而且确保民主监督和舆论 监督都能正确有效地发挥各自的作用。 A.①高屋建瓴 ②相辅相成 B.①高瞻远 瞩C瓴 ②相得益彰 ①高瞻远瞩 ②相辅相成 D.①高屋建 ②相得益彰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这是遭遇,而“回也不改其乐,”这是活法
房山区 2013 年九年级统一练习㈡ 语 文 考生 须知 1.本试卷共 8 页,共六道大题,23 道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认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 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 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 答。] 5.考试结束,请将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 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 12 分。每小题 2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伫立(chù) 恣意(zì) 惩恶扬善(chénɡ) B.鸟瞰(kàn) 解剖(pāo) 脍炙人口(kuài) C.奠定(diàn) 隔阂(hé) 谆谆教诲(huǐ) D.絮语(xù) 闲暇(xiá) 自给自足(jǐ) 2. 对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作(振 赈) 判断:“振”有“兴起、奋起”的意思,而“赈”有“救济”的意思, 所以横线处应填“振”。 B.精 (至 致) 判断:“至”有“极、最”的意思,而“致”有“细密”的意思,所以横线 处应填“致”。 C.异曲同 (功 工) 解释:“功”有“成效、效能”的意思,而“工”有“精巧、细致”的意思, 所以横线处应填“功”。 D.声色俱 (历 厉) 判断:“历”有“经历”的意思,而“厉”有“严肃、猛烈”的意思,所以 横线处应填“厉”。 3. 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 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 ,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 略任务,并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作为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 ② 民主监督与大众传媒相结合,可以更加具有广泛性和群众性;舆论监督与民 主监督相结合,可以更加具有可信性和深刻性,更加具有导向上的正确性和严肃 性。事实也证明,只要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彼此协调配合,就能实现优势互 补, ,不仅显示整个监督体制的巨大力量,而且确保民主监督和舆论 监督都能正确有效地发挥各自的作用。 A. ①高屋建瓴 ②相辅相成 B. ①高瞻远 瞩 ②相得益彰 C. ①高瞻远瞩 ②相辅相成 D. ①高屋建 瓴 ②相得益彰 4.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这是遭遇,而“回也不改其乐,”这是活法
B.会争的人,无意中失去了很多朋友;不争的人,却常获得友谊。 C.“雷锋精神”永远不会离开他的家乡一一中国 D.从《泰囧》、《十二生肖》到《西游降魔篇》,国产片票房破纪录越来越快 5.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 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 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 ,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 理想信念。 ①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 ②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 ③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②③① 6.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冬天里,阳光以一种最温暖最明亮的姿态涂抹大地。①树上尚没有凋零的叶片, 它们金黄黄的,兴奋的直打哆嗦。②地上,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懒洋洋 的,像是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或是一堆让太阳烤干的牛粪。③老人们开始打捞着泯 灭的往事,交头接耳:谁家的猪养得最肥,谁家今年收成最好,谁家的闺女腊月 里要出嫁…④他们大口大口饱食着阳光的盛宴,咀嚼阳光,毕毕剥剥,满嘴流 油。通常,他们都以为这儿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人间天堂。 A.第①句中的“哆嗦”一词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仅描绘了叶子的动态,更形 象地表现出其沐浴在阳光下的兴奋的程度。 B.第②句以“皮球”、“牛粪”的比喻描画了狗舒服自在的神态,烘托出老人们 幸福陶醉的心境。 C.第③句反复使用“谁家的……”,强调了老人们“交头接耳”的内容,表现出 了他们道人长短的缺点。 D.第④句主要运用夸张手法,生动地展示了老人们充分享受阳光的满足感与幸福 感 二、语文积累(共8分) 7.默写(5分) (1) 思而不学则 (《论语》)(1分) (2)海内存知 (王勃《送 杜少府之任蜀州》)(1分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 沙秋思》)(1分) (4)《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人幸福生活的语句是: (2分) 8.名著阅读(3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 三部分。其中 部分,大都是民间诗歌,内容丰富,对当时的社会生活、 人情风物和婚姻恋爱等都有真实的描写。《诗经》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 如《蒹葭》,全诗是起而后再用赋法,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写景
B.会争的人,无意中失去了很多朋友;不争的人,却常获得友谊。 C.“雷锋精神”永远不会离开他的家乡——中国。 D.从《泰囧》、《十二生肖》到《西游降魔篇》,国产片票房破纪录越来越快。 5. 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华民族具有 5000 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 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 我国 56 个民族、13 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 , , ,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 理想信念。 ① 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 ② 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 ③ 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②③① 6.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冬天里,阳光以一种最温暖最明亮的姿态涂抹大地。①树上尚没有凋零的叶片, 它们金黄黄的,兴奋的直打哆嗦。②地上,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懒洋洋 的,像是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或是一堆让太阳烤干的牛粪。③老人们开始打捞着泯 灭的往事,交头接耳:谁家的猪养得最肥,谁家今年收成最好,谁家的闺女腊月 里要出嫁……④他们大口大口饱食着阳光的盛宴,咀嚼阳光,毕毕剥剥,满嘴流 油。通常,他们都以为这儿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人间天堂。 A.第①句中的“哆嗦”一词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仅描绘了叶子的动态,更形 象地表现出其沐浴在阳光下的兴奋的程度。 B.第②句以“皮球”、“牛粪”的比喻描画了狗舒服自在的神态,烘托出老人们 幸福陶醉的心境。 C.第③句反复使用“谁家的……”,强调了老人们“交头接耳”的内容,表现出 了他们道人长短的缺点。 D.第④句主要运用夸张手法,生动地展示了老人们充分享受阳光的满足感与幸福 感。 二、语文积累(共 8 分) 7. 默写(5 分) ⑴ ,思而不学则 殆。 (《论语》)(1 分) ⑵ 海内存知 己, 。 (王勃《送 杜少府之任蜀州》)(1 分) ⑶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 沙 秋思》)(1 分) ⑷ 《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人幸福生活的语句是: , 。 (2 分) 8. 名著阅读(3 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 三部分。其中 部分,大都是民间诗歌,内容丰富,对当时的社会生活、 人情风物和婚姻恋爱等都有真实的描写。《诗经》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 如《蒹葭》,全诗是起 而后再用赋法,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写景
发端,描绘出一幅秋苇清苍、露重霜浓的景色,这样的景色触动了主人 公 之情。 三、综合性学习(11分) 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祖国十年来的变化,学校组织了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 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综合分析下面两个图表,请你提取一条主要信息,并写出你从中得到的结论。 (4分)。 【图表一】 2003年-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统计(单位:亿元) 519322 401202 314045.4 216314.4 822.8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年 【图表二】 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 222 3 66444 2007 2009 2010 2011 2012 主要信息: 结论
发端,描绘出一幅秋苇清苍、露重霜浓的景色,这样的景色触动了主人 公 之情。 三、综合性学习(11 分) 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祖国十年来的变化,学校组织了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 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 综合分析下面两个图表,请你提取一条主要信息,并写出你从中得到的结论。 (4 分)。 【图表一】 【图表二】 主要信息: 结论:
10.小明准备通过走访社区居民了解祖国变化。下面是他拟写的访谈提纲,(1)(2) 两处提问有不妥之处,请你帮忙改正过来。(4分) 采访对象:社区居民 访谈主题: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水平 访谈提纲: (1)你现在的住房情况是不是还很差? (2)在这个社区生活的十年间,你对周围环境有过哪些不满? (3)十年间搬过几次家?每次搬家体现了什么? 【修改】 11.活动结束后,学校就这次主题活动收集“感言”。下面是某同学写下的一句 话。请你再续写一句。(3分) 世上最美丽的画卷,描绘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 答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祖逖》,完成12~14题 ①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 “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②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键,言于睿曰:“晋室之 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 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 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 给铠仗,使自招募。 ③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 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 为 (2)大王诚能命将出 师 (3)遂屯淮 阴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因起舞 翻 译 (2)击楫而誓 翻 译 14.阅读第②段,概括出祖逖进言的两方面内容。(2分)
10.小明准备通过走访社区居民了解祖国变化。下面是他拟写的访谈提纲,⑴⑵ 两处提问有不妥之处,请你帮忙改正过来。(4 分) 采访对象:社区居民 访谈主题: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水平 访谈提纲: ⑴你现在的住房情况是不是还很差? ⑵在这个社区生活的十年间,你对周围环境有过哪些不满? ⑶十年间搬过几次家?每次搬家体现了什么? 【修改】 ⑴ ⑵ 11.活动结束后,学校就这次主题活动收集“感言”。下面是某同学写下的一句 话。请你再续写一句。(3 分) 世上最美丽的画卷,描绘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 答: 。 四、文言文阅读(共 9 分) 阅读《祖逖》,完成 12~14 题。 ①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 “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②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键,言于睿曰:“晋室之 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 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 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 给铠仗,使自招募。 ③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 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1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 分) ⑴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 以 为: ⑵大王诚能命将出 师 诚: ⑶遂屯淮 阴 屯: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 分) ⑴ 因起舞 翻 译: ⑵ 击楫而誓 翻 译: 14. 阅读第②段,概括出祖逖进言的两方面内容。(2 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共30分) ()阅读下文,完成15~17题。(15分) 种菊小记 陈忠实 ①朋友在一家公园供职,前年送我几盆花色各异的菊花,我大为惊讶,人工竟然 能培养出这样争奇斗妍的花色品种来。 ②花谢之后,我便将盆栽菊花送回乡下老家,移栽到小院里。一来是偷懒,免得 时时操心旱涝,也少去了天天或隔天浇水的麻烦,土地里毕竟要比花盆耐得伏旱 二来是出于性情,我更喜欢那些自发自然自由生长的原生形态的草木,向来不大 欣赏那种裁剪得太规整的东西,包括盆栽花木,尤其不忍心观赏那些被人为扭曲 到奇形怪状的盆景,总是产生欣赏女人小脚的错觉。这样,这几盆菊花一旦移栽 到小院的泥土里,便被迫还原为野生形态,任由其发芽、长茎,任由其倒伏在地 上。秋来时花儿开了,白色的更显白,紫色的更显紫,抽丝带钩的花瓣更显得生 动。只是比原先的花要小许多了。小点就小点吧,少了修饰的痕迹,看起来我倒 觉得更顺眼。 ③今年清明前,妻子去了一回城乡交界处死灰复燃了的古庙会,买了几团菊花的 根,同样栽在小院里,一视同仁,一任其自由发展,只是不知道这几种菊花是何 品种,开什么形状的花。一团团的花根埋到地下,也就埋下了一团团的花谜,看 着蓬勃起来的叶子和茎秆,常常就有解开谜底的期待。我在这些菊花旱得叶子发 蔫时,便用井水浇个透湿浇个痛快,便可耐得多日高温。入秋后一场阴雨,原有 的、新栽的菊花秆茎全都匍匐到地上,扑倒在院中的路径边沿,我也不想扶起它。 有乡友来,建议并出主意,弄几根竹棍或树枝,把菊花枝秆儿绑扶起来。我口头 应诺,却仍未实施,心里想着,它自己长得太疯太软,它自己撑持不住要扑倒在 地,何必要我扶绑。再说铺地的菊花开了,当会是另一种风情,也许呢 ④前不久有一次时日不长的外出。回到原下的小院时,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惹人 的金黄,黄得那么灿烂,黄得那么鲜嫩,又黄得那么沉静,令我抑止不住心颤。 记得离家时,这一从丛古庙会上买回来的菊花已呈现出繁密的骨朵花苞,我以为 花期尚早,因为暑气沤热还在,起码也应在野菊花之后,不料,它率先开了,这 丛菊花的谜就这样揭开,金色铺地,花团锦簇,一团一团的金黄的花朵任性开 放,直叫我左看右看立着看蹲下看不忍离去。 ⑤看到这一丛铺地盛开的菊花,金黄金黄的颜色,脑海里便浮出黄巢那首广为流 传的《咏菊》的诗来。说真话,我记着这首诗,却不喜欢这首诗。从表征意义上, 我不赞同“我花开罢百花杀”的狭隘小气。如果真应了黄巢的心愿,百花杀尽, 只存留菊花,这世界就太单调太孤清了。不光在我不能忍受,恐怕任何正常的人 都会不堪的。黄巢的咒语自己未能实现,却在千余年后的“文化大革命”中发生 了,中国文坛百花煞尽,只准存活八个样板戏。搞到一花独放独尊,肯定会出麻 烦,肯定长久不了的。这首诗的深层说,黄巢不过是以菊花自喻,隐含着称王称 霸的政治抱负。联想到刚刚做了皇帝的李自成的胡来,以及尚未完全称帝的洪秀 全和他的诸王们的胡整,黄巢即使做了皇帝,肯定也强不到哪儿去。只有菊花是 无辜的,向来被有风骨的文人学士暗喻明恋地作为傲霜独立品行的一种花,无端 地被称帝当王心切的黄巢拉出来称了一回霸,连柔嫩可人的花瓣也被拟化为黄金 盔甲 ⑥昨日傍晚,阴霾初开,夕阳在云缝中乍泄乍收。我走出小院,走上村后的原坡, 野花凄迷,蚱蜢起落,已分明是秋的景致了。山沟里,坡坎上,一簇簇一丛丛野
五、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㈠ 阅读下文,完成 15~17 题。(15 分) 种菊小记 陈忠实 ①朋友在一家公园供职,前年送我几盆花色各异的菊花,我大为惊讶,人工竟然 能培养出这样争奇斗妍的花色品种来。 ②花谢之后,我便将盆栽菊花送回乡下老家,移栽到小院里。一来是偷懒,免得 时时操心旱涝,也少去了天天或隔天浇水的麻烦,土地里毕竟要比花盆耐得伏旱。 二来是出于性情,我更喜欢那些自发自然自由生长的原生形态的草木,向来不大 欣赏那种裁剪得太规整的东西,包括盆栽花木,尤其不忍心观赏那些被人为扭曲 到奇形怪状的盆景,总是产生欣赏女人小脚的错觉。这样,这几盆菊花一旦移栽 到小院的泥土里,便被迫还原为野生形态,任由其发芽、长茎,任由其倒伏在地 上。秋来时花儿开了,白色的更显白,紫色的更显紫,抽丝带钩的花瓣更显得生 动。只是比原先的花要小许多了。小点就小点吧,少了修饰的痕迹,看起来我倒 觉得更顺眼。 ③今年清明前,妻子去了一回城乡交界处死灰复燃了的古庙会,买了几团菊花的 根,同样栽在小院里,一视同仁,一任其自由发展,只是不知道这几种菊花是何 品种,开什么形状的花。一团团的花根埋到地下,也就埋下了一团团的花谜,看 着蓬勃起来的叶子和茎秆,常常就有解开谜底的期待。我在这些菊花旱得叶子发 蔫时,便用井水浇个透湿浇个痛快,便可耐得多日高温。入秋后一场阴雨,原有 的、新栽的菊花秆茎全都匍匐到地上,扑倒在院中的路径边沿,我也不想扶起它。 有乡友来,建议并出主意,弄几根竹棍或树枝,把菊花枝秆儿绑扶起来。我口头 应诺,却仍未实施,心里想着,它自己长得太疯太软,它自己撑持不住要扑倒在 地,何必要我扶绑。再说铺地的菊花开了,当会是另一种风情,也许呢。 ④前不久有一次时日不长的外出。回到原下的小院时,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惹人 的金黄,黄得那么灿烂,黄得那么鲜嫩,又黄得那么沉静,令我抑止不住心颤。 记得离家时,这一丛丛古庙会上买回来的菊花已呈现出繁密的骨朵花苞,我以为 花期尚早,因为暑气沤热还在,起码也应在野菊花之后,不料,它率先开了,这 一丛菊花的谜就这样揭开,金色铺地,花团锦簇,一团一团的金黄的花朵任性开 放,直叫我左看右看立着看蹲下看不忍离去。 ⑤看到这一丛铺地盛开的菊花,金黄金黄的颜色,脑海里便浮出黄巢那首广为流 传的《咏菊》的诗来。说真话,我记着这首诗,却不喜欢这首诗。从表征意义上, 我不赞同“我花开罢百花杀”的狭隘小气。如果真应了黄巢的心愿,百花杀尽, 只存留菊花,这世界就太单调太孤清了。不光在我不能忍受,恐怕任何正常的人 都会不堪的。黄巢的咒语自己未能实现,却在千余年后的“文化大革命”中发生 了,中国文坛百花煞尽,只准存活八个样板戏。搞到一花独放独尊,肯定会出麻 烦,肯定长久不了的。这首诗的深层说,黄巢不过是以菊花自喻,隐含着称王称 霸的政治抱负。联想到刚刚做了皇帝的李自成的胡来,以及尚未完全称帝的洪秀 全和他的诸王们的胡整,黄巢即使做了皇帝,肯定也强不到哪儿去。只有菊花是 无辜的,向来被有风骨的文人学士暗喻明恋地作为傲霜独立品行的一种花,无端 地被称帝当王心切的黄巢拉出来称了一回霸,连柔嫩可人的花瓣也被拟化为黄金 盔甲。 ⑥昨日傍晚,阴霾初开,夕阳在云缝中乍泄乍收。我走出小院,走上村后的原坡, 野花凄迷,蚱蜢起落,已分明是秋的景致了。山沟里,坡坎上,一簇簇一丛丛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