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oub.com 下 存货和销售成本<第8章 此要点的案例 确定存货注销的数额是否重要与职业判断有关。例如苹果电脑公司最近注销了一笔 6.16亿美元的 Macintosh电脑的生产线,这一金额直接记入销售成本账户使公司本年的 毛利和净利润急剧下降。考虑到这一注销数额巨大,有人可能会认为它应该记入单独的 存货损失账户。 成本与市价孰低(LCM)法资产是一项经济资源,毫无疑问,任何经济资源的价值都不 可能高于在公开市场上重置该资源的成本。为此,会计人员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历来以成本或市 价中低者作为存货的计价基础。在这里,市价是指现行重置成本。因此,存货以其历史成本 现行重置成本中低者计价。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可以同任何流转假设或个别认定法结合使用。如果期末存货的现行重置 成本大大低于会计记录中显示的成本,存货就要注销至反映其重置成本,抵销的借项可以是销 售成本账户或存货注销损失账户,取决于注销的金额是否足够大 许多企业的财务报表都注明存货以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然而在经济一再通货膨胀的今 天,两个金额中通常成本较低,尤其是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田 823业务的年末取舍 业务的适当取舍是编制可靠财务报表很关键的一步,这里的取舍是指将年末的交易记入恰 当的会计期间 适当取舍一方面是确保年末这一时期的商品采购都记入存货记录,并且都包括在年末商品 的实地盘点中:另一方面也同样重要,即确保年末这一时期已售商品的成本从存货账户转出 转入销售成本。并且不包括在年末的实地盘点中 如果不记录年末的销售,那么存货记录中显示的商品数量就会大于实际的数量,核对实地 盘点的结果和存货记录时,未记录的销售很容易被误认为存货短缺 如果商品盘点时销售持续进行,做适当的取舍就比较困难,为此,许多企业都在非营业时 间进行存货实地盘点,即使为盘点需要停止营业一天 将收入和销售成本配比会计人员必须确保年末取得的销售收入和与这笔销售相关的销售 成本都记录在同一会计期间,否则企业损益表上收入和与这些收入有关的费用就不能很好地配 在途货物销售业务在商品所有权转移给买方时记录,在做年末业务取舍时就产生这样 个问题:在运输途中的货物到底属于买方还是卖方?答案与货运的术语有关。如果是F.OB装 船点,货物一装船所有权就转移,在途货物归属买方:如果是FO.B.目的港,货物运到目的地所 有权才转移,在途货物归属卖方 许多企业并不做这种区分,因为在途货物通常在一两天内就会到达。这种情况下,在途货 物的金额通常不大,企业采取最方便的会计处理方法。更为简便的方法是所有的采购都在运输 船到达时记录,所有的销售都在商品运送至客户处时记录 然而,某些行业的在途货物金额巨大。例如,石油公司常常有价值几百万美元的存货在输 油管和超级油轮的运输途中,这种情况下记录每笔采购和销售业务时企业都必须考虑合同中运 输术语的运用。 []一个显著的例外就是石油行业,该行业的存货重置成本上下波动很快,规模大的石油公司有时一年报告 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调整就达几亿美元 281
确定存货注销的数额是否重要与职业判断有关。例如苹果电脑公司最近注销了一笔 6 . 1 6亿美元的M a c i n t o s h电脑的生产线,这一金额直接记入销售成本账户使公司本年的 毛利和净利润急剧下降。考虑到这一注销数额巨大,有人可能会认为它应该记入单独的 存货损失账户。 成本与市价孰低( L C M)法 资产是一项经济资源,毫无疑问,任何经济资源的价值都不 可能高于在公开市场上重置该资源的成本。为此,会计人员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历来以成本或市 价中低者作为存货的计价基础。在这里,市价是指现行重置成本。因此,存货以其历史成本和 现行重置成本中低者计价。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可以同任何流转假设或个别认定法结合使用。如果期末存货的现行重置 成本大大低于会计记录中显示的成本,存货就要注销至反映其重置成本,抵销的借项可以是销 售成本账户或存货注销损失账户,取决于注销的金额是否足够大。 许多企业的财务报表都注明存货以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然而在经济一再通货膨胀的今 天,两个金额中通常成本较低,尤其是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 [ 1 ] 8.2.3 业务的年末取舍 业务的适当取舍是编制可靠财务报表很关键的一步,这里的取舍是指将年末的交易记入恰 当的会计期间。 适当取舍一方面是确保年末这一时期的商品采购都记入存货记录,并且都包括在年末商品 的实地盘点中;另一方面也同样重要,即确保年末这一时期已售商品的成本从存货账户转出, 转入销售成本。并且不包括在年末的实地盘点中。 如果不记录年末的销售,那么存货记录中显示的商品数量就会大于实际的数量,核对实地 盘点的结果和存货记录时,未记录的销售很容易被误认为存货短缺。 如果商品盘点时销售持续进行,做适当的取舍就比较困难,为此,许多企业都在非营业时 间进行存货实地盘点,即使为盘点需要停止营业一天。 将收入和销售成本配比 会计人员必须确保年末取得的销售收入和与这笔销售相关的销售 成本都记录在同一会计期间,否则企业损益表上收入和与这些收入有关的费用就不能很好地配 比。 在途货物 销售业务在商品所有权转移给买方时记录,在做年末业务取舍时就产生这样一 个问题:在运输途中的货物到底属于买方还是卖方?答案与货运的术语有关。如果是 F. O.B.装 船点,货物一装船所有权就转移,在途货物归属买方;如果是 F. O . B .目的港,货物运到目的地所 有权才转移,在途货物归属卖方。 许多企业并不做这种区分,因为在途货物通常在一两天内就会到达。这种情况下,在途货 物的金额通常不大,企业采取最方便的会计处理方法。更为简便的方法是所有的采购都在运输 船到达时记录,所有的销售都在商品运送至客户处时记录。 然而,某些行业的在途货物金额巨大。例如,石油公司常常有价值几百万美元的存货在输 油管和超级油轮的运输途中,这种情况下记录每笔采购和销售业务时企业都必须考虑合同中运 输术语的运用。 存货和销售成本表 第8章 281 下载 此要点的案例 [1] 一个显著的例外就是石油行业,该行业的存货重置成本上下波动很快,规模大的石油公司有时一年报告 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调整就达几亿美元
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 China-sub.com 下载 824定期盘存制 在上面的讨论中,我们提到了永续盘存制,即持续更新存货记录。基本上所有规模较大的 企业都采用永续盘存制。 然而,仍有一些小企业采用定期盘存制。定期盘存制下,年内商品的采购成本借记采购账 户,而不是记入存货账户:商品出售给客户时,只做确认销售收入的分录,不做减少存货或确 认销售成本的分录。 剩余的存货和销售成本在年底才确认。年末盘点所有的商品并以成本计价,然后用分配给 期末存货的成本计算销售成本,如表8-6所示(金额是为完成例示假设的)。 8-6分配期末存货成本计算销售成本 年初存货 s10000 加:本年采购 本年可供出售商品的成本 9000 减:年末存货 销售成本 83000 这种计算方法中惟一一个记录持续更新的账户是采购账户,而年初和年末的存货数量是通 过每年的实地盘点确定的 确定年末存货成本分两步:清点商品数量和存货计价,即确定剩余单位的成本。这些步骤 结合起来就能正确地计量存货和销售成本 成本流转假设运用于定期盘存制前面讨论永续盘存制时,我们强调的是由存货转入销售 成本的成本:而在定期盘存制下,重点转向期末存货成本的确定 举例,假设厨房柜台零售商店采用定期盘存制。年末存货实地盘点显示现有某一品种的食 品加工机12台,本年该商品的采购情况如下 表8-7厨房柜台零售商店采购表 单位数量 单位成本 总成本 期初存货 s80 第一次采购(3月1日) 第二次采购(7月1日) 第三次采购(10月1日) 第四次采购(12月1日) 总计可供销售 s3000 期末存货包括的单位数 已出售的单位数 表8-7显示一年中可供出售的食品加工机共有30台,年末还有12台,显然出售了18台。叫我 们借用这些数据分别用个别认定法、平均成本法、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的成本流转假设确 定年末存货成本和本年销售成本 个别认定法采用个别认定法,企业必须认定年末的12台食品加工机,根据购货发票确定 其实际采购成本。假定12台食品加工机的实际总成本为1240,销售成本就是可供出售商品总成 本减去年末存货成本的差。 ]定期盘存制不区分已售商品和短缺损失,因此,短缺损失就自动进入了销售成本 282
8.2.4 定期盘存制 在上面的讨论中,我们提到了永续盘存制,即持续更新存货记录。基本上所有规模较大的 企业都采用永续盘存制。 然而,仍有一些小企业采用定期盘存制。定期盘存制下,年内商品的采购成本借记采购账 户,而不是记入存货账户;商品出售给客户时,只做确认销售收入的分录,不做减少存货或确 认销售成本的分录。 剩余的存货和销售成本在年底才确认。年末盘点所有的商品并以成本计价,然后用分配给 期末存货的成本计算销售成本,如表 8 - 6所示(金额是为完成例示假设的)。 表8-6 分配期末存货成本计算销售成本 年初存货 $10 000 加:本年采购 80 000 本年可供出售商品的成本 $90 000 减:年末存货 7 000 销售成本 $83 000 这种计算方法中惟一一个记录持续更新的账户是采购账户,而年初和年末的存货数量是通 过每年的实地盘点确定的。 确定年末存货成本分两步:清点商品数量和存货计价,即确定剩余单位的成本。这些步骤 结合起来就能正确地计量存货和销售成本。 成本流转假设运用于定期盘存制 前面讨论永续盘存制时,我们强调的是由存货转入销售 成本的成本;而在定期盘存制下,重点转向期末存货成本的确定。 举例,假设厨房柜台零售商店采用定期盘存制。年末存货实地盘点显示现有某一品种的食 品加工机1 2台,本年该商品的采购情况如下。 表8-7 厨房柜台零售商店采购表 单位数量 单位成本 总成本 期初存货 1 0 $ 8 0 $ 8 0 0 第一次采购( 3月1日) 5 9 0 4 5 0 第二次采购( 7月1日) 5 1 0 0 5 0 0 第三次采购( 1 0月1日) 5 1 2 0 6 0 0 第四次采购( 1 2月1日) 5 1 3 0 6 5 0 总计可供销售 3 0 $3 000 期末存货包括的单位数 1 2 已出售的单位数 1 8 表8 - 7显示一年中可供出售的食品加工机共有 3 0台,年末还有1 2台,显然出售了1 8台。[1] 我 们借用这些数据分别用个别认定法、平均成本法、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的成本流转假设确 定年末存货成本和本年销售成本。 个别认定法 采用个别认定法,企业必须认定年末的 1 2台食品加工机,根据购货发票确定 其实际采购成本。假定 1 2台食品加工机的实际总成本为 1 240,销售成本就是可供出售商品总成 本减去年末存货成本的差。 282 会计学:企业决策的基础 下载 [1] 定期盘存制不区分已售商品和短缺损失,因此,短缺损失就自动进入了销售成本
China-oub.com 下奉 存货和销售成本<第8章 可供销售商品的成本 3000 减:期末存货(个别认定法) 销售成本 平均成本法平均成本由本年可供出售的商品总成本除以可供出售商品的总数求得,所以 每台的平均成本就是100美元($300030台),根据平均成本法期末存货成本就是1200美元(12 台×s100)每台,由此得销售成本1800美元(可供销售商品的总成本3000美元减期末存货成 本1200美元) 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假设最先购入的单位最先出售,因此,我们认为期末存货由最近 购入的商品组成(请记住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仍然是存货商品,而不是已售出的商品)。12台食品 加工机以下列成本计价: 12月1日采购的5个单位×s130 10月1日采购的5个单位×s120 7月1日采购的2个单位×s100 期末存货(12个单位先进先出法成本) s1450 销售成本是1550美元($3000-S1450)。 请注意先进先出法使存货以相对较近的采购成本计价,而销售成本则以较早的采购成本为 基础 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假设最近购入的商品最先出售,因此期末存货包括的是最早采购 的商品。存货中的12台食品加工机计价如下 期初存货中的10个单位×$80 3月1日采购的2个单位×$90 期末存货(12个单位,后进先出法成本) s980 后进先出法下的销售成本是2020美元(S3000-$980)。 请注意:后进先出法下的销售成本高于先进先出法下的成本(后进先出法下2020美元,先 进先出法下1550美元)。采购成本上升时,后进先出法总产生较高的销售成本,使报告的净利 润和所得税最小。 请注意后进先出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总是大大低于其现行重置成本。 用后进先出法使税收利益最大化许多采用永续盘存制下后进先出法的企业在年末用定期 盘存制下后进先出法的成本计算程序来重估其期末存货,重估后编制分录借记或贷记存货账户, 另一项则记入销售成本账户。 这种情况下,用定期盘存制的成本计算程序重估的期末存货通常比永续盘存制下存货会计 记录的单位成本要低,分配给期末存货的成本较低,那么销售成本就较高,销售成本越高,应 税利润就越少 让我们简要解释一下为什么年末采用后进先出法的存货价值要比永续制下后进先出法的要 低。想一下上例中的最后一次采购,5台食品加工机是在12月31日以相对较高的单位成本130美 元购入的,假设这些单位在年末前尚未出售,它们就包括在永续盘存制的存货记录中,即使记 录采用的是后进先出法:而如果期末存货采用的是定期盘存制下的后进先出法,最后一次的采 购就不包括在存货中,而是列入的销售成本 后进先出法和平均成本法分别用永续盘存制和定期盘存制,各自的成本计算程序计算期末 存货价值都是不同的。但只有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才能根据定期制成本计算程序的单位成 本来重估调整其永续制的存货记录。采用先进先出法时,无论是用定期制还是永续制的成本计 算程序,期末存货的计价都是相同的。 283
可供销售商品的成本 $3 000 减: 期末存货(个别认定法) 1 240 销售成本 $1 760 平均成本法 平均成本由本年可供出售的商品总成本除以可供出售商品的总数求得,所以 每台的平均成本就是 1 0 0美元( $ 3 0 0 0 / 3 0台),根据平均成本法期末存货成本就是 1 200美元( 1 2 台×$ 1 0 0 )每台,由此得销售成本 1 800美元(可供销售商品的总成本 3 000美元减期末存货成 本1 200美元)。 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假设最先购入的单位最先出售,因此,我们认为期末存货由最近 购入的商品组成(请记住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仍然是存货商品,而不是已售出的商品)。1 2台食品 加工机以下列成本计价: 1 2月1日采购的5个单位×$ 1 3 0 $ 6 5 0 1 0月1日采购的5个单位×$ 1 2 0 6 0 0 7月1日采购的2个单位×$ 1 0 0 2 0 0 期末存货( 1 2个单位,先进先出法成本) $1 450 销售成本是1 550美元($3 000-$1 450)。 请注意先进先出法使存货以相对较近的采购成本计价,而销售成本则以较早的采购成本为 基础。 后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假设最近购入的商品最先出售,因此期末存货包括的是最早采购 的商品。存货中的1 2台食品加工机计价如下。 期初存货中的1 0个单位×$ 8 0 $ 8 0 0 3月1日采购的2个单位×$ 9 0 1 8 0 期末存货( 1 2个单位,后进先出法成本) $ 9 8 0 后进先出法下的销售成本是 2 020美元($3 000-$ 9 8 0 )。 请注意:后进先出法下的销售成本高于先进先出法下的成本(后进先出法下 2 020美元,先 进先出法下1 550美元)。采购成本上升时,后进先出法总产生较高的销售成本,使报告的净利 润和所得税最小。 请注意后进先出法下的期末存货成本总是大大低于其现行重置成本。 用后进先出法使税收利益最大化 许多采用永续盘存制下后进先出法的企业在年末用定期 盘存制下后进先出法的成本计算程序来重估其期末存货,重估后编制分录借记或贷记存货账户, 另一项则记入销售成本账户。 这种情况下,用定期盘存制的成本计算程序重估的期末存货通常比永续盘存制下存货会计 记录的单位成本要低,分配给期末存货的成本较低,那么销售成本就较高,销售成本越高,应 税利润就越少。 让我们简要解释一下为什么年末采用后进先出法的存货价值要比永续制下后进先出法的要 低。想一下上例中的最后一次采购, 5台食品加工机是在 1 2月3 1日以相对较高的单位成本 1 3 0美 元购入的,假设这些单位在年末前尚未出售,它们就包括在永续盘存制的存货记录中,即使记 录采用的是后进先出法;而如果期末存货采用的是定期盘存制下的后进先出法,最后一次的采 购就不包括在存货中,而是列入的销售成本。 后进先出法和平均成本法分别用永续盘存制和定期盘存制,各自的成本计算程序计算期末 存货价值都是不同的。但只有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才能根据定期制成本计算程序的单位成 本来重估调整其永续制的存货记录。采用先进先出法时,无论是用定期制还是永续制的成本计 算程序,期末存货的计价都是相同的。 存货和销售成本表 第8章 283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