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燕山2015年初中毕业考试 语文试卷 1.本试卷共8页,共四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须 知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基础·运用(共26分) (一)选择。(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8分) 《朱子治家格言》又称《治家格言》、《朱孑家训》。作者朱用纯(1617-1688),字致一,自号柏庐 江苏省昆山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其父朱集璜是明末学者。朱氏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 才志于仕途。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 名。康熙曾多次征召,均为先生所拒绝。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劝言》、《耻耕堂诗文集》 和《愧纳集》。《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讲中国几干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 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 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 《朱子家训》仅522字,却以警句、箴言的形式讲述了许多为人处世、修身治家的道理,精辟地阐明 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勤俭持家、邻里 和睦、公平厚道、与人为善,力戒色欲和浮华,反对见利忘义、谄媚权贵等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当然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迷信报应、自得守旧等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我们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1.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征召(zhao)报应(ying) 为人处世( wei chu) B.苛求(ke) 报应(ying) 为人处世( wei ch) C.潜心(qian) 报应(ying) 为人处世( wei chi)
北京市燕山 2015 年初中毕业考试 语 文 试 卷 201504 考 生 须 知[来源:学#科# 网 Z#X# X#K] 1.本试卷共 8 页,共四道大题,24 道小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 26 分) (一)选择。(共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 题。(8 分) 《朱子治家格言》又称《治家格言》、《朱子家训》。作者朱用纯(1617-1688),字致一,自号柏庐, 江苏省昆山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其父朱集璜是明末学者。朱氏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 才志于仕途。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 名。康熙曾多次征召,均为先生所拒绝。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劝言》、《耻耕堂诗文集》 和《愧纳集》。《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讲中国几千 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 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 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 。 《朱子家训》仅 522 字,却以警句、箴言的形式讲述了许多为人处世、修身治家的道理,精辟地阐明 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勤俭持家、邻里 和睦、公平厚道、与人为善,力戒色欲和浮华,反对见利忘义、谄媚权贵等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当然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迷信报应、自得守旧等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我们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1.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征召.(zhāo) 报应.(yīng) 为.人处.世(wéi chǔ) B.苛求(kē) 报应.(yìng) 为.人处.世(wèi chù) C.潜.心(qián) 报应.(yīng) 为.人处.世(wèi chù)
D.箴言(zhen) 报应(ying) 为人处世( wei chi) 2.在第一段横线处补充句子,次序比较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很为土绅、官宦和书香门第乐道 ②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 ③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 ④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C.①③④ D.④③②① 3.某大户人家新筑大屋,拟将《朱子家训》中的一个句子挂在厅堂里训示子孙勤俭持家。①下面句子比较 适合的一句是()(2分) A.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B.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C.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D.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 ②将你选定的句子按照习俗要求抄在下面中堂两侧相应位置。(2分) 俭克勤克 果京 4.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字体的不同,汉字书法在整体风格上可以分为“静态”与“动态”两种形态 书法创作的 “静”与“动”却是相对的、兼容的,,在用笔造型中对动静关系的处理更可以体现书法家的精神 气度与艺术功力。 A.由于但是因此 B.由于所以因此 C.虽然但是但是 D.因为所以但是
D.箴言(zhēn) 报应.(yìng) 为.人处.世(wéi chǔ) 2.在第一段横线处补充句子,次序比较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①很为士绅、官宦和书香门第乐道 ②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 ③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 ④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③④ D.④③②① 3.某大户人家新筑大屋,拟将《朱子家训》中的一个句子挂在厅堂里训示子孙勤俭持家。①下面句子比较 适合的一句是( )(2分) A.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B.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C.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D.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 ②将你选定的句子按照习俗要求抄在下面中堂两侧相应位置。 (2分) 俭 克 勤 克 4.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字体的不同,汉字书法在整体风格上可以分为“静态”与“动态”两种形态, 书法创作的 “静”与“动”却是相对的、兼容的, ,在用笔造型中对动静关系的处理更可以体现书法家的精神 气度与艺术功力。 A.由于 但是 因此 B.由于 所以 因此 C.虽然 但是 但是 D.因为 所以 但是[来源:学#科#网]
5.根据成语分析,在横线处选填汉字不正确的是()(2分) A 竽充数 分析:这个成语说的是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没本领的冒充有本领,以次充好。 横线处应填“滥” B.破沉舟 析:这个成语说的是项羽与秦军打仗,过河后砸锅沉船,表示与秦军决一死战的故事。后用来比喻下最 大的决心,一拼到底。横线处应填“斧”。 C闻鸡起 分析:这个成语讲的是晋人祖逖立志为国效力,与刘琨互相勉励,半夜听到鸡叫就起床练剑,刻苦练功。 横线处应填“舞”。 D.门 若市 分析:这个成语说的是邹忌讽谏齐王后,门前和院子里向齐王进谏的人很多,像市场一样。现在形容非常 热闹。横线处应填“庭”。 6.下列作家均为同一朝代的一项是()(2分) ①杜甫②苏轼③欧阳修④吴敬梓⑤刘禹锡⑥白居易 A.①⑤⑥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⑥ (二)填空(共12分) 7.默写(6分) (1)所以动心忍性,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分) (2)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分) (3)杜甫在《望岳》诗中抒发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2分) (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苏轼希望能够获得朝廷重用的意愿的句子是“ (2分) 8.名著阅读填空。(6分) 根据你的名著阅读积累,在下面几个作品中任选其一,按照要求完成作答。 A.《战国策》B.《三国演义》C.《西游记》D.《骆驼祥子》E.《红岩》 ①你选的作品是 (1分) ②写出该作品中的三个经典人物: (2分) ③写出一个和上面所写人物(一个或多个)有关的故事情节。然后对这一情节做一个概要介绍。(字数100 字左右)(3分) 、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9-12题。(12分) 【甲】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 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日:“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 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日:少却,吾恶紫臭。′”公日:“诺。”于是日,郎 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乙】一日:齐王好衣紫,齐人皆好也。齐国五素不得一紫。齐王患紫贵。傅说王日:“《诗》云:不 躬不亲,庶民不信。今王欲民无衣紫者,王以自解紫衣而朝。群臣有紫衣进者,日:益远!寡人恶臭。” 是日也,郎中莫衣紫;是月也,国中莫衣紫;是岁也,境内莫衣紫
5.根据成语分析,在横线处选填汉字不正确的是( )(2 分) A. 竽充数 分析:这个成语说的是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 比喻没本领的冒充有本领,以次充好。 横线处应填“滥”。 B.破 沉舟 分析:这个成语说的是项羽与秦军打仗,过河后砸锅沉船,表示与秦军决一死战的故事。后用来比喻下最 大的决心,一拼到底。横线处应填“斧”。 C.闻鸡起 分析:这个成语讲的是晋人祖逖立志为国效力,与刘琨互相勉励,半夜听到 鸡叫就起床练剑,刻苦练功。 横线处应填“舞”。 D.门 若市 分析:这个成语说的是邹忌讽谏齐王后,门前和院子里向齐王进谏的人很多,像市场一样。现在形容非常 热闹。横线处应填“庭”。 6.下列作家均为同一朝代的一项是( )(2 分) ①杜甫 ②苏轼 ③欧阳修 ④吴敬梓 ⑤刘禹锡 ⑥白居易 A.①⑤⑥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⑥ (二)填空(共 12 分) 7.默写(6 分) (1)所以动心忍性,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 分) (2)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 分) (3)杜甫在《望岳》诗中抒发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2 分) (4)《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苏轼希望能够获得朝廷重用的意愿的句子是“ , ” (2 分) 8.名著阅读填空。(6 分) 根据你的名著阅读积累,在下面几个作品中任选其一,按照要求完成作答。 A.《战国策》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骆驼祥子》 E.《红岩》 ①你选的作品是: (1 分) ②写出该作品中的三个经典人物: (2 分) ③写出一个和上面所写人物(一个或多个)有关的故事情节。然后对这一情节做一个概要介绍。(字数 100 字左右)(3 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 12 分)[来源:学科网]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 9-12 题。(12 分) 【甲】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 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 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于是日,郎 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乙】一曰:齐王好衣紫,齐人皆好也。齐国五素不得一紫。齐王患紫贵。傅说王曰:“《诗》云:‘不 躬不亲,庶民不信。’今王欲民无衣紫者,王以自解紫衣而朝。群臣有紫衣进者,曰:‘益远!寡人恶臭。’” 是日也,郎中莫衣紫;是月也,国中莫衣紫;是岁也,境内莫衣紫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9.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分) 齐桓公好服紫 服: 王以自解紫衣而朝 朝 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左右: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国中莫衣紫 齐王患紫贵 11.阅读文段甲,管仲的建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12.阅读文段乙,齐王好衣紫导致的结果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2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3-16题。(共15分) 追忆杨人楩先生 ①最近因为写一篇短文的需要,查过一些世界史前辈的行迹,感到很有必要怀念一下杨人楩先生。杨 先生和别的同代学者不同的是,一生讲授、研究世界史,为发展、提高我国世界史地位作出不懈努力,而 他的同代学者在讲授世界历史时,因为国内硏究条件不好,往往同时研究中国史。可惜我和杨先生专业不 同,接触不多,不能充分表述杨先生的学问人品,只能回忆一些点滴往事,寄托对杨先生的尊敬感念之情。 ②我大学三年级时听杨先生讲授世界近代史前半段,共计一学期。那时我们比较幼稚,认为从旧社会 来的知识分子就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而系里杨先生最具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神气。他上课往往还穿着 西装,神采飞扬,讲到得意处时,脱去上衣,只穿着西装背心,把两个大拇指插在背心口袋中,更显得意 气风发。他不像一般老师上课时写有讲义,而是只有提纲,提纲也不太好懂,依稀记得有些短句,“不为 荣誉花一分钱”,“拿破仑的刺刀一刺”,“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等,大概都是出自马克思的著作,但 断断续续,听了他的讲授才能连起来,了解其中的意思,所以老给他反映问题。我那时是课代表,记得还 开过一次会,给杨先生提意见。我毕业后留系工作时,他见了我就说:“你们班就是爱提意见。”可能我 们惹他老人家不高兴了 ③我毕业后留在世界史教研室当助教,教研室主任是杨先生。此后逐渐知道他生性耿直,有话就说 爱提意见。他不大管教硏室的事,似乎在外边活动较多。有一次他曾经对我们说:“现在没有条件研究世 界史,你们最多就是搞点中外关系史。”这可真是当头一棒,其实他说的是实话。那时正值“向科学进军 的号召发出,知识分孑的“早春天气”到来。学校也大力改善对知识分子的待遇,在未名湖边专门为教授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9.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3 分) 齐桓公好服紫 服: 王以自解紫衣而朝 朝: 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 左右: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国中莫衣紫 齐王患紫贵 11.阅读文段甲,管仲的建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 分) 12.阅读文段乙,齐王好衣紫导致的结果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 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 32 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 13-16 题。(共 15 分) 追忆杨人楩先生 ①最近因为写一篇短文的需要,查过一些世界史前辈的行迹,感到很有必要怀念一下杨人楩先生。杨 先生和别的同代学者不同的是,一生讲授、研究世界史,为发展、提高我国世界史地位作出不懈努力,而 他的同代学者在讲授世界历史时,因为国内研究条件不好,往往同时研究中国史。可惜我和杨先生专业不 同,接触不多,不能充分表述杨先生的学问人品,只能回忆一些点滴往事,寄托对杨先生的尊敬感念之情。 ②我大学三年级时听杨先生讲授世界近代史前半段,共计一学期。那时我们比较幼稚,认为从旧社会 来的知识分子就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而系里杨先生最具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神气。他上课往往还穿着 西装,神采飞扬,讲到得意处时,脱去上衣,只穿着西装背心,把两个大拇指插在背心口袋中,更显得意 气风发。他不像一般老师上课时写有讲义,而是只有提纲,提纲也不太好懂,依稀记得有些短句,“不为 荣誉花一分钱”,“拿破仑的刺刀一刺”,“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等,大概都是出自马克思的著作,但 断断续续,听了他的讲授才能连起来,了解其中的意思,所以老给他反映问题。我那时是课代表,记得还 开过一次会,给杨先生提意见。我毕业后留系工作时,他见了我就说:“你们班就是爱提意见。”可能我 们惹他老人家不高兴了。 ③我毕业后留在世界史教研室当助教,教研室主任是杨先生。此后逐渐知道他生性耿直,有话就说, 爱提意见。他不大管教研室的事,似乎在外边活动较多。有一次他曾经对我们说:“现在没有条件研究世 界史,你们最多就是搞点中外关系史。”这可真是当头一棒,其实他说的是实话。那时正值“向科学进军” 的号召发出,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到来。学校也大力改善对知识分子的待遇,在未名湖边专门为教授
开了小食堂、理发馆,星期天学校派专车接送教授进城,甚至文史楼还为教授修了专用厕所。杨先生就更 加意气风发,他到处呼吁,要设立世界历史研究所。因为那时中科院有历史一所、二所、近代史所,就是 没有世界历史所。要求建立世界历史研究所以推进世界史的发展,杨先生是我国第一人。他还奔走要组织 世界史学会,创办世界史杂志,编辑世界史资料丛刊等。他的专著《圣鞠思特》这时也再版发行,先生还 送我册。可惜好景不长,早春天气转瞬即逝。杨先生也因为要设立世界史所等言论“获罪”,在全北京 史学界和我们本系的会上都受过批判。批判的结果,没有给杨先生戴右派分孑的帽子,叫做帽子拿在群众 手里。即如果你以后不老实,随时可以给你戴上。他的那些呼吁、要求也都一风吹,不再提起。只有编辑 世界史资料丛刊的工作已经开头,以后还一直继续下来,为世界史资料做了奠基的工作。 ④-九五八年我下放斋堂劳动,回系后世界史分为古代、近现代两个教研室,我到古代史教研室随齐 思和先生学习中世纪史,和杨先生的接触很少,情况更不甚了了。只知道那时提岀研究亚非拉美等第三世 界的历史,杨先生毅然改行,不再搞他硏究多年的法国史特别是法国革命史,而开辟非洲史全新领域,筚 路蓝缕,奋勇前行。他开设非洲史课程,带领助教、研究生,一方面为国家编写《非洲手册》,一方面着 手编写非洲史纲要。不久,史无前例的日子来临,杨先生作为“漏网大右派ˆ自然首当其冲,被抄家批斗 关牛棚,我们历史系的黑班还被放到昌平校区劳动改造。一九六九年秋,学校不少老师被下放到江西鄱阳 湖边鲤鱼洲劳动,我自然在下放之列,奇怪的是,工宣队让杨先生的夫人张蓉初先生也下放,却把杨先生 留在学校。记得那时杨先生年老力衰,行走已不方便,先生坐了三轮车到我家,为的是替张先生从我们这 里花一元二角钱买一个装行李的袋子。我妻子耿引曾随我一同下放,他们机关中国历史博物馆处理给下放 人员一些装文物的袋子,我们不用所以转让 ⑤-九七一年,我们从鲤鱼洲返校,世界史的全体老师在一块政治学习,杨先生也来参加。他虽然身 处逆境,仍然直言不讳。那时响应“学一点世界史”的号召,全系世界史教师编写一部新的世界史,即后 来出版的《简明世界史》。编写新世界史当然贯穿“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并且强调第三世界的历 史作用,所以大纲充满了阶级斗争的内容。在讨论大纲时,杨先生就说,这大纲把一八四八年革命和伊朗 巴布教徒起义放在同样的地位,从历史意义和作用上两个都是不能比的。表示了对我们所拟大纲的不同意
开了小食堂、理发馆,星期天学校派专车接送教授进城,甚至文史楼还为教授修了专用厕所。杨先生就更 加意气风发,他到处呼吁,要设立世界历史研究所。因为那时中科院有历史一所、二所、近代史所,就是 没有世界历史所。要求建立世界历史研究所以推进世界史的发展,杨先生是我国第一人。他还奔走要组织 世界史学会,创办世界史杂志,编辑世界史资料丛刊等。他的专著《圣鞠思特》这时也再版发行,先生还 送我一册。可惜好景不长,早春天气转瞬即逝。杨先生也因为要设立世界史所等言论“获罪”,在全北京 史学界和我们本系的会上都受过批判。批判的结果,没有给杨先生戴右派分子的帽子,叫做帽子拿在群众 手里。即如果你以后不老实,随时可以给你戴上。他的那些呼吁、要求也都一风吹,不再提起。只有编辑 世界史资料丛刊的工作已经开头,以后还一直继续下来,为世界史资料做了奠基的工作。 ④一九五八年我下放斋堂劳动,回系后世界史分为古代、近现代两个教研室,我到古代史教研室随齐 思和先生学习中世纪史,和杨先生的接触很少,情况更不甚了了。只知道那时提出研究亚非拉美等第三世 界的历史,杨先生毅然改行,不再搞他研究多年的法国史特别是法国革命史,而开辟非洲史全新领域,筚 路蓝缕,奋勇前行。他开设非洲史课程,带领助教、研究生,一方面为国家编写《非洲手册》,一方面着 手编写非洲史纲要。不久,史无前例的日子来临,杨先生作为“漏网大右派”自然首当其冲,被抄家批斗, 关牛棚,我们历史系的黑班还被放到昌平校区劳动改造。一九六九年秋,学校不少老师被下放到江西鄱阳 湖边鲤鱼洲劳动,我自然在下放之列,奇怪的是,工宣队让杨先生的夫人张蓉初先生也下放,却把杨先生 留在学校。记得那时杨先生年老力衰,行走已不方便,先生坐了三轮车到我家,为的是替张先生从我们这 里花一元二角钱买一个装行李的袋子。我妻子耿引曾随我一同下放,他们机关中国历史博物馆处理给下放 人员一些装文物的袋子,我们不用所以转让。 ⑤一九七一年,我们从鲤鱼洲返校,世界史的全体老师在一块政治学习,杨先生也来参加。他虽然身 处逆境,仍然直言不讳。那时响应“学一点世界史”的号召,全系世界史教师编写一部新的世界史,即后 来出版的《简明世界史》。编写新世界史当然贯穿“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并且强调第三世界的历 史作用,所以大纲充满了阶级斗争的内容。在讨论大纲时,杨先生就说,这大纲把一八四八年革命和伊朗 巴布教徒起义放在同样的地位,从历史意义和作用上两个都是不能比的。表示了对我们所拟大纲的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