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2011年初三第二次统练习 语文试卷 考1.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Ⅱ卷,全卷共8页,包括六道大题,23道小题 生2.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须|3.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填写准考证号、学校、姓名,然后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 知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共70分) 、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是: A.①诘责拮据 ②倔强自强不息 B.①翘首翘起 ②刊载满载而归 C.①懊悔教诲 ②涨红水涨船高 D.①伫立贮藏 ②薄弱厚此薄彼 2.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A.①读史使人明智,读书使人渊博。 ②国学大师季羡林学识渊博,德高望重。 解说:两个“渊博”意思相同,都有“深而且广”的意思 B.①这个人有三十岁模样 ②看你打扮成这模样,我几乎认不出来了 解说:两个“模样”意思不同。①句中的“模样”指人的长相或装束打扮的样子, ②句中的“模样”表示约略的情况。 C.①天空中变幻莫测的白云,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②面对变幻莫测的外贸形势,很多企业不得不采取新的出口策略。 解说:两个“变幻莫测”意思相同,都有“变化多端,难以揣测”的意思 D.①漫步在曲曲折折的山间小路上,常常会有峰回路转的惊喜 ②人生的征途中,有艰难困苦的逆境,也有峰回路转的机遇 解说:两个“峰回路转″意思不同。①句中的“峰回路转″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
北京市石景山区 2011 年初三第二次统一练习 语 文 试 卷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分为第 I 卷和第 II 卷,全卷共 8 页,包括六道大题,23 道小题。 2.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3.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填写准考证号、学校、姓名,然后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 I 卷 (共 70 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一项。(共 12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是: A.①诘.责 拮.据 ②倔强. 自强.不息 B.①翘.首 翘.起 ②刊载. 满载.而归 C.①懊悔. 教诲. ②涨.红 水涨.船高 D.①伫.立 贮.藏 ②薄.弱 厚此薄.彼 2.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是:[ 来源:学科网 ZXX K] A.①读史使人明智,读书使人渊博..。 ②国学大师季羡林学识渊博..,德高望重。 解说:两个“渊博”意思相同,都有“深而且广”的意思。 B.①这个人有三十岁模样..。 ②看你打扮成这模样..,我几乎认不出来了。 解说:两个“模样”意思不同。①句中的“模样”指人的长相或装束打扮的样子, ②句中的“模样”表示约略的情况。 C.①天空中变幻莫测 ....的白云,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②面对变幻莫测 ....的外贸形势,很多企业不得不采取新的出口策略。 解说:两个“变幻莫测”意思相同,都有“变化多端,难以揣测”的意思。 D.①漫步在曲曲折折的山间小路上,常常会有峰回路转 ....的惊喜。 ②人生的征途中,有艰难困苦的逆境,也有峰回路转 ....的机遇。 解说:两个“峰回路转”意思不同。①句中的“峰回路转”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
折,②句中的“峰回路转”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 3.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是 ①2月下旬以来,长期困扰利比亚的国内社会矛盾终于演化为一场全国性骚乱,正 所谓 ②这一阶段,我们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先进班集体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 我们还需要 A.①句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②句填“再接再厉” B.①句填“滴水穿石 ②句填“再接再厉” C.①句填“滴水穿石” ②句填“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D.①句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②句填“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4.下列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最恰当的是: 漫长清冷的冬夜在晨曦中隐去了身影,吵醒了晨梦的麻雀在窗外叽叽喳喳地雀跃 着 。开窗问候早晨,好生纳闷,居然有几只麻雀迎着寒风蜷 缩在梧桐树冠的最高处 ?看着它们被风吹得零乱的羽毛,我 更加怜惜这些冬的忠实守候者。 A.给寂寥的冬晨增添了不少生机莫非它们也懂得“高处不胜寒”的道理 B.给美丽的冬晨增添了不少乐趣莫非它们也懂得“高处不胜寒”的道理 C.给寂寥的冬晨增添了不少生机莫非它们不懂得“高处不胜寒”的道理 D.给美丽的冬晨增添了不少乐趣莫非它们不懂得“高处不胜寒”的道理 对下列公益广告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说好普通话,走遍神州都不怕。(“推广普通话”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学好普通话的益处 B.别踩,我怕疼。(“爱护草坪”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小草的娇嫩柔弱、惹人喜爱 C.为何血浓于水?因为爱在其中。(“无偿献血”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引发思考,强调献血这一善举的意义。 D.欲望就像气球,极度膨胀的结局只有一个一一自我毁灭。(“反腐倡廉”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警示人们如不廉洁自律,就会自取灭亡
折,②句中的“峰回路转”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 3.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是: ①2 月下旬以来,长期困扰利比亚的国内社会矛盾终于演化为一场全国性骚乱,正 所谓 。 ②这一阶段,我们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先进班集体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 我们还需要 。 A.①句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②句填“再接再厉” B.①句填“滴水穿石” ②句填“再接再厉” C.①句填“滴水穿石” ②句填“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D.①句填“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②句填“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4.下列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最恰当的是: 漫长清冷的冬夜在晨曦中隐去了身影,吵醒了晨梦的麻雀在窗外叽叽喳喳地雀跃 着, 。开窗问候早晨,好生纳闷,居然有几只麻雀迎着寒风蜷 缩在梧桐树冠的最高处, ?看着它们被风吹得零乱的羽毛,我 更加怜惜这些冬的忠实守候者。 A.给寂寥的冬晨增添了不少生机 莫非它们也懂得“高处不胜寒”的道理 B.给美丽的冬晨增添了不少乐趣 莫非它们也懂得“高处不胜寒”的道理 C.给寂寥的冬晨增添了不少生机 莫非它们不懂得“高处不胜寒”的道理 D.给美丽的冬晨增添了不少乐趣 莫非它们不懂得“高处不胜寒”的道理 5.对下列公益广告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说好普通话,走遍神州都不怕。(“推广普通话”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学好普通话的益处。 B.别踩,我怕疼。(“爱护草坪”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小草的娇嫩柔弱、惹人喜爱。 C.为何血浓于水?因为爱在其中。(“无偿献血”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引发思考,强调献血这一善举的意义。 D.欲望就像气球,极度膨胀的结局只有一个——自我毁灭。(“反腐倡廉”公益广告) 理解: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警示人们如不廉洁自律,就会自取灭亡
6.下列标点符号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正确的是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风情藏族的赛马 会傣族的泼水节;塞北的腰鼓,江南的社戏轻柔婉转的越剧,高亢嘹亮的秦腔 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让人心驰神往 B 二、填空题(共8分) 7.默写(5分) 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分) (2)至若春和景明 上下天光 (范仲淹《岳阳楼记》)(2分) (3)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现心情闲适、心志高远的诗句是 ”。(2分) 8.名著阅读(3分) ①所著的《水浒传》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为主线,通过宋江、②等英 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深刻反映了北宋末年的社会状况,揭示了③这一封建时 代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11年1月13日,首钢石景山钢铁主流程全面停产,意味着这座有91年历史的 十里钢城”在北京正式谢幕。为回顾首钢的过去、祝福首钢的明天,我校将举办“首 钢文化展”。作为筹备小组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按照首钢的发展历程,展览分为三个部分。请根据下面的首钢大事纪,将每部分的标题 补充完整(每空4个字)。(4分) 首钢大纪 1919年,作为首钢前身的“龙烟铁矿公司石景山铁厂”建设工程启动,中国最早的一 座炼铁炉诞生。 1958年,建起我国第一座侧吹转炉,结束了钢铁厂有铁无钢的历史。 1964年,建成我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北京的工业基础由此奠定。 1979年,首钢率先实行企业承包制,竖起改革的一面旗帜。 1994年,首钢的钢产量达824万吨,成为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
6.下列标点符号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正确的是: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 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风情 藏族的赛马 会 傣族的泼水节;塞北的腰鼓,江南的社戏 轻柔婉转的越剧,高亢嘹亮的秦腔 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让人心驰神往。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二、填空题(共 8 分) 7.默写(5 分) ⑴ ,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 分) ⑵至若春和景明, ,上下天光, 。(范仲淹《岳阳楼记》)(2 分) ⑶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现心情闲适、心志高远的诗句是 “ ? ”。(2 分) 8.名著阅读(3 分) ① 所著的《水浒传》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为主线,通过宋江、 ② 等英 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深刻反映了北宋末年的社会状况,揭示了 ③ 这一封建时 代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三、综合性学习(共 11 分) 2011 年 1 月 13 日,首钢石景山钢铁主流程全面停产,意味着这座有 91 年历史的 “十里钢城”在北京正式谢幕。为回顾首钢的过去、祝福首钢的明天,我校将举办“首 钢文化展”。作为筹备小组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按照首钢的发展历程,展览分为三个部分。请根据下面的首钢大事纪,将每部分的标题 补充完整(每空 4 个字)。(4 分) 首钢大事纪 1919 年,作为首 钢前身的“龙烟铁矿公司石景山铁厂”建设工程启动,中国最早的一 座炼铁炉诞生。 1958 年,建起我国第一座侧吹转炉,结束了钢铁厂有铁无钢的历史。 1964 年,建成我国第一座 30 吨氧气顶吹转炉,北京的工业基础由此奠定。 1979 年,首钢率先实行企业承包制,竖起改革的一面旗帜。 1994 年,首钢的钢产量达 824 万吨,成为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
2005年,发改委正式批复首钢搬迁方案,在河北唐山曹妃甸建设新首钢。 2007年,首钢的钢产量1540万吨,在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第36位。 2010年,首钢新厂钢产量达到2500万吨 第一部分(1919年-1978年)艰苦创业, 第二部分(1979年-2004年) 2,探索发展 第三部分(2005年-现在) 10.为了弘扬首钢精神,学校小记者对一些首钢工人进行了采访。请根据采访记录,与参观 者谈谈首钢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4分) 杨师傅∶解放初期,首钢高炉不冒烟,厂区内长满荒草。我们用大锤、扁担和箩筐,半 年时间,就让高炉流出铁水。 张师傅:我进厂30多年,陪伴它的时间比陪伴妻子还多,当年我们每天工作16个小 时,白天黑夜不闲着。 李师傅:虽然我们许多人会因为首钢搬迁而离开工作岗位,但为了北京的蓝天,为了企 业的未来,我们支持。 11.在活动结束前,学生会主席代表全体同学对首钢的未来表达美好的祝愿。请结合下面的 材料,将发言稿补充完整。(3分) 【材料】 搬迁调整后,首钢科学规划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在北京地区大力发展高端金属材 料等五大产业,争取2015年实现北京地区销售收入1000亿元。搬迁调整后,在河北 曹妃甸,一个现代化的钢铁基地正在崛起。至2010年底,新钢厂已集中了目前我国最 大、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大型焦炉、烧结机、高炉、转炉等设备,如亚洲最大的4座7.63 米特大型焦炉,世界领先的5500立方米高炉等,代表了21世纪钢铁企业的水平。同 时,新钢厂还以再利用为原则,对余热、余压、余气、废水、含铁物质和固体废弃物充 分循环利用,基本实现零污染、零排放 【发言稿】
2005 年,发改委正式批复首钢搬迁方案,在河北唐山曹妃甸建设新首钢。 2007 年,首钢的钢产量 1540 万吨,在中国企业 500 强中名列第 36 位。 2010 年,首钢新厂钢产量达到 2500 万吨。 第一部分(1919 年-1978 年) 艰苦创业, ① 第二部分(1979 年-2004 年) ② ,探索发展 第三部分(2005 年-现在) ③ , ④ 10.为了弘扬首钢精神,学校小记者对一些首钢工人进行了采访。请根据采访记录,与参观 者谈谈首钢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4 分) 杨师傅:解放初期,首钢高炉不冒烟,厂区内长满荒草。我们用大锤、扁担和箩筐,半 年时间,就让高炉流出铁水。 张师傅:我进厂 30 多年,陪伴它的时间比陪伴妻子还多,当年我们每天工作 16 个小 时,白天黑夜不闲着。 李师傅:虽然我们许多人会因为首钢搬迁而离开工作岗位,但为了北京的蓝天,为了企 业的未来,我们支持。 11.在活动结束前,学生会主席代表全体同学对首钢的未来表达美好的祝愿。请结合下面的 材料,将发言稿补充完整。(3 分) 【材料】 搬迁调整后,首钢科学规划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在北京地区大力发展高端金属材 料等五大产业,争取 2015 年实现北京地区销售收入 1000 亿元。搬迁调整后,在河北 曹妃甸,一个现代化的钢铁基地正在崛起。至 2010 年底,新钢厂已集中了目前我国最 大、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大型焦炉、烧结机、高炉、转炉等设备,如亚洲最大的 4 座 7.63 米特大型焦炉,世界领先的 5500 立方米高炉等,代表了 21 世纪钢铁企业的水平。同 时,新钢厂还以再利用为原则,对余热、余压、余气、废水、含铁物质和固体废弃物充 分循环利用,基本实现零污染、零排放。 【发言稿】
首钢人用智慧和汘水谱写了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辉煌史诗。随着国家工业战略的转 移,首钢又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衷心祝愿首钢凭借① ③的优势,在新的征程上再展雄风,书写更绚烂的篇章! 四、文盲文阅读(共8分) 阅读《陋室铭》,完成12-14小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斯是陋室 (2)苔痕上阶绿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3分) (1)草色入帘青 (2)谈笑有鸿儒 (3)无案牍之劳形 1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的“德馨”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阅读《寒冷的味道》,完成15-17小题。(共15分) 寒冷的味道 黄明山 ①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②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热了。还有人说,这是厄尔尼诺现象。对此,我说不 出个子丑寅卯来。我只感觉到,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现在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 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③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是的,我仅仅接触过南方的寒冷。说得具体 点,是在过去,是在江汉平原
首钢人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辉煌史诗。随着国家工业战略的转 移,首钢又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衷心祝愿首钢凭借 ① 、 ② 、 ③ 的优势,在新的征程上再展雄风,书写更绚烂的篇章! 四、文言文阅读(共 8 分) 阅读《陋室铭》,完成 12-14 小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 分)[来源:学科网] ⑴斯.是陋室 ⑵苔痕上.阶绿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3 分) ⑴草色入帘青 ⑵谈笑有鸿儒 ⑶无案牍之劳形 1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的“德馨”表现在哪些方面。(3 分) 五、现代文阅读(共 31 分) (一)阅读《寒冷的味道》,完成 15-17 小题。(共 15 分) 寒冷的味道 黄明山 ①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②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热了。还有人说,这是厄尔尼诺现象。对此,我说不 出个子丑寅卯来。我只感觉到,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现在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 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③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是的,我仅仅接触过南方的寒冷。说得具体一 点,是在过去,是在江汉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