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中考文言文 、(安徽课改) 《论语》四则 ①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②孔子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 柔③,友便佞④,损矣。“(《季氏》)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④子夏日:“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 【注释】友谅]与诚信的人交朋友。谅,诚信。②[便辟]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 邪恶不正。③[善柔]善 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④[便佞]善于花言巧语,而言不符实。⑤[所亡自己所没 有的知识、技能,所不懂的道理等。亡,同“无”。⑥[所能]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 已懂的道理等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择其善者而从之(2)学而不思则罔(3)可谓好学也已矣 15,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2)思而不学则殆。 16.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 17.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第④则内容的理解。(4分) 14.(3分)(1)从:听从或:采纳、听从(答“学习、跟从”也可) (2)罔:迷惑或:迷惑不解、迷惑而无所得 (3)好:喜爱或:喜好、喜欢(每小题1分) 15.(4分)(1)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 有好处的 (2)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殆”翻译为“有害”或“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均可) 每小题2分) 16.(4分)第①则: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第②则:择友之道 (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7.(4分)要点:好学就是勤奋学习,学习新知,巩固旧知’。 (答出要点得2分,扣住要点又能联系实际可得满分) 二、(安徵非课改)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06 中考文言文 一、(安徽课改) 《论语》四则 ①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②孔子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②,友善 柔③,友便佞④,损矣。”(《季氏》)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④子夏日:“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张》) 【注释】①[友谅]与诚信的人交朋友。谅,诚信。②[便辟]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 邪恶不正。③[善柔]善 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④[便佞]善于花言巧语,而言不符实。⑤[所亡]自己所没 有的知识、技能,所不懂的道理等。亡,同“无”。⑥[所能]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 已懂的道理等。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 分) (1)择其善者而从.之 (2)学而不思则罔. (3)可谓好.学也已矣 15,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 (1)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2)思而不学则殆。 16.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 (4 分) 17.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第④则内容的理解。 (4 分) 答案: 14.(3 分)(1)从:听从 或:采纳、听从(答“学习、跟从”也可) (2)罔:迷惑 或:迷惑不解、迷惑而无所得 (3)好:喜爱 或:喜好、喜欢 (每小题 1 分) 15.(4 分)(1)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 有好处的。 (2)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殆”翻译为“有害”或“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均可) (每小题 2 分) 16.(4 分)第①则: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 第②则:择友之道 (每空 2 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7.(4 分)要点:好学就是勤奋学习,学习新知,巩固旧知’。 (答出要点得 2 分,扣住要点又能联系实际可得满分) 二、(安徽非课改)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 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 食。停数日,辞去。(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 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 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 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1)悉如外人悉: (2)无论魏晋无论: (3)临溪而渔渔 17.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18.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4分)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19.【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 共同之处。(4分) 答案 16.(3分)(1)“全”或“都”(2)“不要说”或“更不必说”(3)钓鱼(每 小题1分 7.(4分)(1)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2)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每小题2分) 18.(4分)世外桃源与民同乐(各2分) 19.(4分)共同之处:①人民生活安逸。②民风淳朴。③人与人和乐相处。(答出两 点就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三、(北京课标A)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19-23小题。(共11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 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 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 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 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 食。停数日,辞去。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 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 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 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 分) (1)悉如外人 悉: (2)无论魏晋 无论: (3)临溪而渔 渔: 17.翻译下面句子。(4 分) (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18.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4 分)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19.【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 共同之处。(4 分) 答案: 16.(3 分)(1)“全”或 “都” (2)“不要说”或“更不必说” (3)钓鱼 (每 小题 1 分) 17.(4 分)(1)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2)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每小题 2 分) 18.(4 分)世外桃源 与民同乐 (各 2 分) 19.(4 分)共同之处:①人民生活安逸。②民风淳朴。③人与人和乐相处。(答出两 点就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三、(北京课标 A)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 19-23 小题。(共 11 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 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 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 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 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
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 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 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申 2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足 22、选段划线处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2分) 23、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 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3分) 答案 19.(1)逃亡(2)去、往 20.扶苏因为屡次劝戒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21.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22.答案要点:(1)士兵陈胜的敬畏(2)起义爆发前夕人心躁动、紧张而兴奋〔3)陈胜善于 斗争和他的组织领导才干 23.答案要点:(1)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2)做事周密细致(3)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 四、(北京课标B)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第11-15题 ①若夫淫雨露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圆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 悲者矣 ⑦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 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僧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 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l.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樯倾楫摧倾家荡产 B.馋谗畏讥乐以忘忧 C.去国怀乡触目伤怀
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 丹书帛曰“大楚兴,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申 2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 分: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 分) 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一—————, 根本原因足———一 22、选段划线处细致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这些反应说明了什么?(2 分) 23、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 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3 分) 答案: 19.(1)逃亡(2)去、往 20.扶苏因为屡次劝戒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21.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22.答案要点:(1)士兵陈胜的敬畏 (2)起义爆发前夕人心躁动、紧张而兴奋〔3)陈胜善于 斗争和他的组织领导才干 23.答案要点:(1)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2)做事周密细致(3)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 能 四、(北京课标 B)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第 11—15 题。 ①若夫淫雨露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圆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 悲者矣。 ⑦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 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僧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 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1.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樯倾楫摧 倾家荡产 B.馋谗畏讥 乐以忘忧 C.去国怀乡 触目伤怀
D.或异二者之为神情异常 1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山岳潜形潜: (2)薄暮冥冥薄: (3)把酒临风把: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微斯人,吾谁与归? 14.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退”指的是;“古仁人”能够 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15.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 请结合选文回答。(2分) 答案 12.(1)隐没(2)迫近(3)持、执(4)曾经 13.(1)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4.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5.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思 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五、(长春) (甲)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10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D.或异二者之为 神情异常 1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2 分) (1)山岳潜形 潜:—— (2)薄暮冥冥 薄:—— (3)把酒临风 把:——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 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 微斯人,吾谁与归? 14.用原文语句填空。(2 分) 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 , “退”指的是 ;“古仁人”能够 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 15.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 什么? 请结合选文回答。(2 分) .‘ 答案: 11.D 12.(1)隐没 (2)迫近 (3)持、执 (4)曾经 13.(1)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4.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15.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 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五、(长春) (甲)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10 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l.《桃花源记》的作者是(朝代)著名诗人。(1分) 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芳草鲜美()②屋舍俨然( ③便扶向路()④寻病终() 13.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就是浓缩本文的故事而来,意 思是。(2分) 14.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 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2分) 15.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3 (乙)阅读李肇的《王积薪闻棋》,回答问题。(5分) 王积薪①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 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几道②下子矣。”妇曰:“第几道 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③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④,意思 皆所不及也 注释]⑩王积薪:围棋高手。②道:本文指围棋布子的位置,唐代围棋棋盘纵横各十九 道线,双方均在横竖线交叉点布子。这里,婆媳分居两室,都是心中虚设一盘,攻战过程 全凭记忆。③伏局:认输。④复其势:复验那盘棋的局势。意思是按自己暗中记忆的,把 那盘棋重新布子走一遍。 1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宿于逆旅()②良宵难遣() 17.从本文结尾“意思皆所不及也”,可见媪妇二人棋艺之高,你认为她们技艺高明具体 表现在何处?2分) 18.选文短小精粹,趣中寓理,从王积薪最初“自谓天下无敌”,到自叹棋艺不及媪妇 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2分) 案 11.晋代(东晋).陶渊明 12.①鲜艳美丽②整齐的样子③沿、顺着④随即,不久 13.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脱离现实的美好场所或境地。或 环境幽美的地方 14.只要所选之句为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并能对此句作简要分析即可。示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内容文中都没有具体体现,但 读者结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叹惋”的是桃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 15.此题只要能围绕作者的矛盾思想来答,语言表述淸晰流畅即可。示例:寄寓了作者 对美好的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理想无法实现的矛盾思想。“桃源”即代 表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文中的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源并不 存在,这样的理想无法实现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朝代)著名诗人 。(1 分) 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 分) ①芳草鲜美( ) ②屋舍俨然( ) ③便扶向路( ) ④寻病终( ) 13.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 ,就是浓缩本文的故事而来,意 思是 。(2 分) 14.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 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2 分) 15.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3 分) (乙)阅读李肇的《王积薪闻棋》,回答问题。(5 分) 王积薪①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将游京师,宿于逆旅。既灭烛,闻主人媪隔壁呼其 妇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媪曰:“第几道②下子矣。”妇曰:“第几道 下子矣。”各言数十。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③积薪暗记,明日复其势④,意思 皆所不及也。 [注释]①王积薪:围棋高手。②道:本文指围棋布子的位置,唐代围棋棋盘纵横各十九 道线,双方均在横竖线交叉点布子。这里,婆媳分居两室,都是心中虚设一盘,攻战过程 全凭记忆。③伏局:认输。④复其势:复验那盘棋的局势。意思是按自己暗中记忆的,把 那盘棋重新布子走一遍。 1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 分) ①宿于逆旅( ) ②良宵难遣( ) 17.从本文结尾“意思皆所不及也”,可见媪妇二人棋艺之高,你认为她们技艺高明具体 表现在何处?(2 分) 18.选文短小精粹,趣中寓理,从王积薪最初“自谓天下无敌”,到自叹棋艺不及媪妇, 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2 分) 答案: 11.晋代(东晋).陶渊明 12.①鲜艳美丽②整齐的样子③沿、顺着④随即,不久 13.世外桃源 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脱离现实的美好场所或境地。或 环境幽美的地方。 14.只要所选之句为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并能对此句作简要分析即可。示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内容文中都没有具体体现,但 读者结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叹惋”的是桃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 15.此题只要能围绕作者的矛盾思想来答,语言表述清晰流畅即可。示例:寄寓了作者 对美好的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理想无法实现的矛盾思想。“桃源”即代 表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文中的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源并不 存在,这样的理想无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