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200.4) 命题人:第八中学兰莹 审核人:第八中学何鹏明 (本卷满分12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补 友情提示: 请同学们认真审题,正常发挥,以充足的自信和真实的成绩迎接美好的未 来!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汉字。(4分) ①秀(q1)②狭 渎④充pei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他们找出来后在原文中标示出来,然后改正在 下方的方格内。(4分,书写不工整、不规范扣1分) ①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练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底。 ②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经力集中到这件事上头,一点不旁鹜,边是敬。 中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篇名。(12分) ①②③ ,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 》) ,相伴过年华。( ,《迎燕》)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_ 扇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⑥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不以千里称也。(《马说》) ⑦刘禹锡《陋室铭》中表现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4.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说出“和谐社会”的含义。(3分) 建设和谐社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我们大家也 都希望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人人享有充分的民主和权利,法治的确不仅是一种遵循、一种 追求,更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行为准则,一切都依法行事:社会公平和正义成为人 们秉持的一个基本原则;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互帮互助、诚实守信;每个人 的知识、劳动、创造和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挥;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良好;富 足的生活与优美的环境相得益彰。建设这样的社会,就是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初二语文第1页
初二语文 第1页 2006—2007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2007.4) 命题人:第八中学 兰莹 审核人:第八中学 何鹏明 (本卷满分 125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友情提示: 请同学们认真审题,正常发挥,以充足的自信和真实的成绩迎接美好的未 来!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 26 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汉字。(4 分) ①秀 (qí) ②狭 (ài) ③xiè 渎 ④充 pèi 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他们找出来后在原文中标示出来,然后改正在 下方的方格内。(4 分,书写不工整、不规范扣 1 分) ①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练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底。 ②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经力集中到这件事上头,一点不旁鹜,边是敬。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篇名。(12 分) ① ,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② ,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 》) ③ ,相伴过年华。( ,《迎燕》) ④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 》) ⑤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⑥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不以千里称也。( 《马说》) ⑦刘禹锡《陋室铭》中表现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 4. 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说出“和谐社会”的含义。(3 分) 建设和谐社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我们大家也 都希望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人人享有充分的民主和权利,法治的确不仅是一种遵循、一种 追求,更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行为准则,一切都依法行事;社会公平和正义成为人 们秉持的一个基本原则;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互帮互助、诚实守信;每个人 的知识、劳动、创造和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挥;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良好;富 足的生活与优美的环境相得益彰。建设这样的社会,就是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班级 考试号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5.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用简明的语言说明两幅图画的共同之处。(3分) 为 2008 cyn2。g New Beijing. Great Olympics 新北京,新奥运 第二部分阅读(44分) 阅读《活板》片断,完成6~9题(13分)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 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 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著止印三 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 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 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 沾污。 6.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2)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3)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4)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7.这段文字说明的顺序是( (1分) 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D程序顺序 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①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9.这段文字中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个步骤,给A、B、C、D、拟个名称填在符号后 横线上,并按先后顺序正确排列把其代号填在数字后横线上:(6分) 初二语文第2页
初二语文 第2页 5.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用简明的语言说明两幅图画的共同之处。(3 分) 第二部分 阅读(44 分) 阅读《活板》片断,完成 6~9 题(13 分)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 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 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 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 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 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 沾污。 6.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2 分)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 (2)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 ) (3)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 )(4)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 ) 7.这段文字说明的顺序是( ) (1 分) A 时间顺序 B 空间顺序 C 逻辑顺序 D 程序顺序 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 分) ①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段文字中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个步骤,给 A、B、C、D、拟个名称填在符号后 横线上,并按先后顺序正确排列把其代号填在数字后横线上:(6 分)
A (1) (2)F用药物蒙铁板(3) (4) (A) (B) (C) (D) (E、用火烧) 阅读理解《敬业与乐业》片段,完成10~14题。(8分) 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 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 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 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比较骈进,好 像賽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感;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 无限闲烦闷。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人生 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 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0.补全横线上的语句: 分) 11.“倘能身入其中”一句中“倘”的意思是 ,“其中”的“其”指的是 (2分) 12.写出选段的中心句 。(1分) 13.发挥想象,将“这种生活,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中“理想的生活”描写出来 (2分) 联系自己的学习,谈谈选文给你什么启示。(2分) 初二语文第3页
初二语文 第3页 A、 B、 C、 D、 (1) (2)F 用药物蒙铁板(3) (4) (5) E (6) ( A ) ( B ) ( C ) ( D ) (E、用火烧) 阅读理解《敬业与乐业》片段,完成 10~14 题。(8 分) 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 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 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 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比较骈进,好 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感;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 无限闲烦闷。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 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 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0.补全横线上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分) 11.“倘能身入其中”一句中“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的“其”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 12.写出选段的中心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分) 13.发挥想象,将“这种生活,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中“理想的生活”描写出来。 (2 分) 14.联系自己的学习,谈谈选文给你什么启示。(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段,回答15~20题。(14分) 吊在井桶里的苹果 (1)有一句话讲,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说的是做女儿的,特别亲父亲,而做父亲的 特别疼女儿。那讲的应该是女儿家小时候的事 (2)我小时,也亲父亲。不但亲,还瞎崇拜。把父亲当举世无双的英雄一样崇拜着。那 个时候的口头禅是“我爸怎样怎样”。因拥有了那个爸,一下子就很了不得似的 3母亲还曾嫉妒过我对父亲的那种亲。一日,下雨,一家人坐着,父亲在修整二胡, 母亲在纳鞋底。就闲聊到我长大后的事。母亲问,长大了有钱了买好东西给谁吃?我几乎 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给爸吃。母亲又问,那妈妈呢?我指着在一旁玩的小弟弟对母亲说 让他给你买去。哪知小弟弟是跟着我走的,也嚷着说要买给爸吃。母亲的脸就挂不住了, 继而竟抹起泪来,说白养了我这个女儿。父亲在一边突]说孩子懂啥。语气里却透着说 不出的得意。 (4)待得我真的长大了,却与父亲疏远了。每次回家,跟母亲有唠不完的家长里短, 些私密的话,也只愿跟母亲说。而跟父亲,却是三言两语就冷了场。他不善于表达,我亦 不耐烦去问他什么。什么事情,问问母亲就可以了 (5)也有礼物带回,都是买给母亲的,衣服或者吃的,却少有父亲的。感觉上,父亲是 不要装扮的,永远的一身灰色的或白色的衬衫,蓝色的裤子。偶尔有那么一次,我的学校 里开运动会,每个老师发一件白色T恤。因我极少穿T恤,就挑一件男式的,本想给爱人 穿的,但爱人嫌大,也不喜欢那质地。回母亲家时,我就随手把它塞进包里面,带给父亲。 (6)我永远忘不了父亲接衣时的惊喜,那是猝然间遭遇的意外啊。他脸上先是惊愕,而 后拿着衣的手开始颤抖,不知怎样摆弄才好,傻笑半天才平静下来,问,怎么想到给爸买 衣裳的? (7)、原来父亲一真是落寞的啊我们却忽略他太久太久 (8)这之后,父亲的话明显多起来,乐呵呵的,穿着我带给他的那件T恤。三天两头打 电话给我,闲闲地说些话,然后好像是不经意地说一句,有空多回家看看啊。 9暑假到来时,又接到父亲的电话,父亲在电话里很兴奋地说,家里的苹果树结很多 苹果了,你最喜欢吃苹果的,回家吃吧,保你吃个够。我当时正接了一批杂志约稿在手上 写,心不在焉地回他,好啊,有空我会回去的。父亲“哦”一声,兴奋的语调立即低了下 去,是失望了。父亲说,那,记得早点回来啊。我“嗯啊”地答应着,把电话挂了 0一晃近半个月过去了,我完全忘了答应父亲回家的事。一日深夜,姐姐突然来电话。 聊两句,姐姐问,爸说你回家的,怎么一直没回来?我问,有什么事吗?姐姐说,也没什 么事,就是爸一直在等你回家吃苹果呢。我在电话里就笑了,我说爸也真是的,街上不是 有苹果卖吗?姐姐说,那不一样,爸特地挑了几十个大苹果,留给你;怕坏掉,就用井桶 吊着,天天放井里面给凉着呢。 DB我的心被什么地攘击了一下,只重复说,爸也真是的,就再也说不出其他话 来。井桶里吊着的何止是苹果?那是一个老父亲对女儿沉甸甸的爱啊。 15.文中写“我”小时候“最亲父亲”的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初二语文第4页
初二语文 第4页 阅读文段,回答 15~20 题。(14 分) 吊在井桶里的苹果 ⑴有一句话讲,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说的是做女儿的,特别亲父亲,而做父亲的, 特别疼女儿。那讲的应该是女儿家小时候的事。 ⑵我小时,也亲父亲。不但亲,还瞎崇拜。把父亲当举世无双的英雄一样崇拜着。那 个时候的口头禅是“我爸怎样怎样”。因拥有了那个爸,一下子就很了不得似的。 ⑶母亲还曾嫉妒过我对父亲的那种亲。一日,下雨,一家人坐着,父亲在修整二胡, 母亲在纳鞋底。就闲聊到我长大后的事。母亲问,长大了有钱了买好东西给谁吃?我几乎 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给爸吃。母亲又问,那妈妈呢?我指着在一旁玩的小弟弟对母亲说, 让他给你买去。哪知小弟弟是跟着我走的,也嚷着说要买给爸吃。母亲的脸就挂不住了, 继而竟抹起泪来,说白养了我这个女儿。父亲在一边讪笑,说孩子懂啥。语气里却透着说 不出的得意。 ⑷待得我真的长大了,却与父亲疏远了。每次回家,跟母亲有唠不完的家长里短,一 些私密的话,也只愿跟母亲说。而跟父亲,却是三言两语就冷了场。他不善于表达,我亦 不耐烦去问他什么。什么事情,问问母亲就可以了。 ⑸也有礼物带回,都是买给母亲的,衣服或者吃的,却少有父亲的。感觉上,父亲是 不要装扮的,永远的一身灰色的或白色的衬衫,蓝色的裤子。偶尔有那么一次,我的学校 里开运动会,每个老师发一件白色 T 恤。因我极少穿 T 恤,就挑一件男式的,本想给爱人 穿的,但爱人嫌大,也不喜欢那质地。回母亲家时,我就随手把它塞进包里面,带给父亲。 ⑹我永远忘不了父亲接衣时的惊喜,那是猝然间遭遇的意外啊。他脸上先是惊愕,而 后拿着衣的手开始颤抖,不知怎样摆弄才好,傻笑半天才平静下来,问,怎么想到给爸买 衣裳的? ⑺A、原来父亲一直是落寞的啊,我们却忽略..他太久太久。 ⑻这之后,父亲的话明显多起来,乐呵呵的,穿着我带给他的那件 T 恤。三天两头打 电话给我,闲闲地说些话,然后好像是不经意地说一句,有空多回家看看啊。 ⑼暑假到来时,又接到父亲的电话,父亲在电话里很兴奋地说,家里的苹果树结很多 苹果了,你最喜欢吃苹果的,回家吃吧,保你吃个够。我当时正接了一批杂志约稿在手上 写,心不在焉地回他,好啊,有空我会回去的。父亲“哦”一声,兴奋的语调立即低了下 去,是失望了。父亲说,那,记得早点回来啊。我“嗯啊”地答应着,把电话挂了。 ⑽一晃近半个月过去了,我完全忘了答应父亲回家的事。一日深夜,姐姐突然来电话。 聊两句,姐姐问,爸说你回家的,怎么一直没回来?我问,有什么事吗?姐姐说,也没什 么事,就是爸一直在等你回家吃苹果呢。我在电话里就笑了,我说爸也真是的,街上不是 有苹果卖吗?姐姐说,那不一样,爸特地挑了几十个大苹果,留给你;怕坏掉,就用井桶 吊着,天天放井里面给凉着呢。 ⑾B、我的心被什么..猛地撞击了一下,只重复说,爸也真是的,就再也说不出其他话 来。井桶里吊着的何止是苹果?那是一个老父亲对女儿沉甸甸的爱啊。 15.文中写“我”小时候“最亲父亲”的内容能否删去?为什么?(2 分)
16.文中写了父亲两次不同的笑(见方框中)。结合具体的情境,说说:父亲“讪笑”的 是是 ,“傻笑”的 (4分) 17.揣摩文中画浪线的A、B句和其中加点的词,回答下列问题。(2分) (1)A句中“忽略”的含义是 (2)B句中,你认为“什么”指的是 18.本文十分感人。当读到什么情节(或细节)时你最为感动?为什么?(2分) 19.当“我”听到“姐姐”说“父亲”将苹果放在井里凉着盼“我”回来吃时,请你以 个旁观者的身份用第三人称“她”补写“我”当时的表情、动作、神态等文字。(2分) 20.你是否也感受过你父爱(或母爱),说说你当时的感受。(2分)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21~25题。(9分) 还是要提倡说真话 ①不知何时何因,“提倡说真话”成了一个引人关注的课题,而谁能讲真话谁也就有 了值得大家称道的美德。可见讲真话之难。如果不难,也就用不着“提倡”了,也算不上 什么“美德”了。 ②古今中外从未听说过谁以讲假话为荣,也从未听说过有人公开去赞美一个天天讲假 话的骗子。因为大家都知道讲假话违背天理正义,只有讲真话才是做人的本分。一个人 生讲真话,即使没有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辉煌业绩,但他可以毫无愧疚地说自己达到了 做“人”的起码标准。相反,如果一个“伟人”说假话连篇累牍,习以为常,则距离做“人” 的标准也就非常之遥远了。我看,说真话假话也是道德范畴美与丑的分野。 ③楚楚风范,甚至有些假话比真话还悦耳动听,所以孰真孰假还需要人们动一番脑子。 有些假话,可能永远不被说破,而有些假话则很容易被戳穿。如过去说亩产能达到几千斤 几万斤粮食,有实践经验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但为什么那假话能风靡全中国呢?可见 鉴别假话还不算太难,最难的是敢于揭露那些说假话者。所以就有了“提倡说真话”这个 课题。讲真话必然要涉及讲假话者和爱听假话者,就要冒一点风险。如果你讲的真话是诸 如夏天太热冬天太冷之类,当然不会有人找岔子。如果是说个别单位假报成绩:他那里学 雷锋仅在嘴上说说就吹嘘成已经“扎扎实实”、“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了;他那里仅订出 条廉政措施公之于众就夸耀成绩如何辉煌,而实际上贪污受贿、请客送礼、行业不正之 风依然如故。当人们都在兴高采烈为那些虚假的东西拍手叫好的时候,你在那里揭老底岂 不讨人嫌?!轻则说你不识时务,重则说你戴着有色眼镜专看阴暗面。所以讲真话需要勇 初二语文第5页
初二语文 第5页 16.文中写了父亲两次不同的笑(见方框中)。结合具体的情境,说说:父亲“讪笑”的 是 ,“傻笑”的 是 。(4 分) 17.揣摩文中画浪线的 A、B 句和其中加点的词,回答下列问题。(2 分) (1)A 句中“忽略”的含义是 (2)B 句中,你认为“什么”指的是 18.本文十分感人。当读到什么情节(或细节)时你最为感动?为什么?(2 分) 答: 19.当“我”听到“姐姐”说“父亲”将苹果放在井里凉着盼“我”回来吃时,请你以一 个旁观者的身份用第三人称“她”补写“我”当时的表情、动作、神态等文字。(2 分) 20.你是否也感受过你父爱(或母爱),说说你当时的感受。(2 分)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 21~25 题。(9 分) 还是要提倡说真话 ①不知何时何因,“提倡说真话”成了一个引人关注的课题,而谁能讲真话谁也就有 了值得大家称道的美德。可见讲真话之难。如果不难,也就用不着“提倡”了,也算不上 什么“美德”了。 ②古今中外从未听说过谁以讲假话为荣,也从未听说过有人公开去赞美一个天天讲假 话的骗子。因为大家都知道讲假话违背天理正义,只有讲真话才是做人的本分。一个人一 生讲真话,即使没有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辉煌业绩,但他可以毫无愧疚地说自己达到了 做“人”的起码标准。相反,如果一个“伟人”说假话连篇累牍,习以为常,则距离做“人” 的标准也就非常之遥远了。我看,说真话假话也是道德范畴美与丑的分野。 ③楚楚风范,甚至有些假话比真话还悦耳动听,所以孰真孰假还需要人们动一番脑子。 有些假话,可能永远不被说破,而有些假话则很容易被戳穿。如过去说亩产能达到几千斤 几万斤粮食,有实践经验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但为什么那假话能风靡全中国呢?可见, 鉴别假话还不算太难,最难的是敢于揭露那些说假话者。所以就有了“提倡说真话”这个 课题。讲真话必然要涉及讲假话者和爱听假话者,就要冒一点风险。如果你讲的真话是诸 如夏天太热冬天太冷之类,当然不会有人找岔子。如果是说个别单位假报成绩:他那里学 雷锋仅在嘴上说说就吹嘘成已经“扎扎实实”、“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了;他那里仅订出 几条廉政措施公之于众就夸耀成绩如何辉煌,而实际上贪污受贿、请客送礼、行业不正之 风依然如故。当人们都在兴高采烈为那些虚假的东西拍手叫好的时候,你在那里揭老底岂 不讨人嫌?!轻则说你不识时务,重则说你戴着有色眼镜专看阴暗面。所以讲真话需要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