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下)中学阶段检测试卷(三) 八年级语文 导语:亲爱的同学,在如歌的岁月里,我们曾学海泛舟,漫步语文世界;我们曾走上辩 论台,漫步古诗苑;我们曾乘着音乐的翅膀,去寻觅文学的春天……愿你在这张试卷上,尽 情挥洒,展示你的靓丽风采,谱写你青春的华章! 基础知识积累与语言运用(含1—7题,共17分) 1.将下列拼音所示句子书写在答题卡的生字框内,要求书写正确、规范。(2分 shao zhuang bu nu li, ldo da tu shang bei 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1分) A.触目伤怀(心)令人发指(伸出手指)岿然不动(高大、独立的样子) B.肆无忌惮(怕)义愤填膺(胸) 衣衫褴褛(破烂) C.记忆犹新(还)惨绝人寰(人世) 骇人听闻(惊吓、震惊) D.望九之年(接近)变卖典质(抵押) 不知所措(安排、处置) 3.下列句子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1分) A.是否有坚强的意志,是一个合格党员的关键参考要素。 B.通过这次测验,使我们明白了学习要精益求精的道理 C.我们全校的学生将来都希望考上理想的大学。 D.“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句话,写诗的适用,为文的也适用。 4.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一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给我次困难,让我懂得克服;让我经受磨练淪我一次失败 给我一次耻辱,让我学会振作:我感谢每一次带我走向成功的经历 5.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幅对联,请将中小学生都很熟悉的一首古诗中的有关诗句填入上联,使 之对仗工整。(1分) 上联是 ,弃之可惜; 下联是: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6.将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用一句话表述出来,字数在20字以内(含标点符号)(2分) 北京时间6月5日凌晨中国奥运会冠军刘翔在美国俄勒冈尤金举行的普雷方丹世界田 径精英赛中,击败7个美国跨栏高手,以13秒06的今年世界最佳成绩夺得男子110米跨
2006——2007 学年(下)中学阶段检测试卷(三) 八年级语文 导语:亲爱的同学,在如歌的岁月里,我们曾学海泛舟,漫步语文世界;我们曾走上辩 论台,漫步古诗苑;我们曾乘着音乐的翅膀,去寻觅文学的春天……愿你在这张试卷上,尽 情挥洒,展示你的靓丽风采,谱写你青春的华章! 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语言运用(含 1——7 题,共 17 分) 1.将下列拼音所示句子书写在答题卡的生字框内,要求书写正确、规范。(2 分) shǎo zhuànɡ bú nǔ lì ,lǎo dà tú shānɡ bēi ! 2.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1分) A.触目伤怀.(心) 令人发指..(伸出手指) 岿.然不动(高大、独立的样子) B.肆无忌惮.(怕) 义愤填膺.(胸) 衣衫褴褛..(破烂) C.记忆犹.新(还) 惨绝人寰..(人世) 骇.人听闻(惊吓、震惊) D.望.九之年(接近) 变卖典质.(抵押) 不知所措.(安排、处置) 3.下列句子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1 分) A.是否有坚强的意志,是一个合格党员的关键参考要素。 B.通过这次测验,使我们明白了学习要精益求精的道理。 C.我们全校的学生将来都希望考上理想的大学。 D.“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句话,写诗的适用,为文的也适用。 4.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一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 分) 给我一次困难,让我懂得克服; ,让我经受磨练;给我一次失败, ; 给我一次耻辱,让我学会振作:我感谢每一次带我走向成功的经历! 5.某餐馆门口贴着一幅对联,请将中小学生都很熟悉的一首古诗中的有关诗句填入上联,使 之对仗工整。(1 分) 上联是: ,弃 之 可 惜; 下联是:杯 中 酒 口 口 都 香 甜,量 力 而 行。 6.将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用一句话表述出来,字数在 20 字以内(含标点符号)(2 分) 北京时间 6 月 5 日凌晨,中国奥运会冠军刘翔在美国俄勒冈尤金举行的普雷方丹世界田 径精英赛中,击败 7 个美国跨栏高手,以 13 秒 06 的今年世界最佳成绩夺得男子 110 米跨
栏冠军并将约翰逊和韦德1998年创造的普雷方丹田径精英赛13秒12的赛会记录提高了 0.06秒 7.根据提示或要求用原文填空。(8分) (1)将军日:“军中闻将军令 (《细柳营》) (2)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3)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中,被王国维誉为“干古壮观”的一句词是 (4X清平乐·村居》中,写一对老年夫妇和谐温馨的生活乐趣的句子是: (5)《朝天子咏喇叭》一曲中比喻民穷财尽、家破人亡的句子是 (6鱷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博大气势的句是 综合性学习(含8—9题,共7分) 8.老师确定将《孙权劝学》改编为课本剧,请把你的构思按要求写出来。(4分) (1)剧中的矛盾冲突在哪两人身上展开?剧中的矛盾焦点是什么?(2分) (2)你认为根据课文内容,还应增加什么内容?(2分) 9.你喜欢唱歌吗?请写岀你最喜欢唱的歌曲名,并把它推荐给你的同学,向他谈谈你喜欢 的理由。(3分) 三、阅读(含10—27题,共36分) (一)《桃花源记》(含9—16题,共15分)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3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 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2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懸,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3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栏冠军,并将约翰逊和韦德 1998 年创造的普雷方丹田径精英赛 13 秒 12 的赛会记录提高了 0.06 秒。 7. 根据提示或要求用原文填空。(8分) (1)将军曰:“军中闻将军令, 。”(《细柳营》) (2)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 (《岳阳楼记》) (3)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中,被王国维誉为“千古壮观”的一句词是“ ”。 (4)《清平乐·村居》中,写一对老年夫妇和谐温馨的生活乐趣的句子是: , 。 (5)《朝天子 咏喇叭》一曲中比喻民穷财尽、家破人亡的句子是 。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博大气势的句是 , 。 二、综合性学习(含8——9题,共7分) 8. 老师确定将《孙权劝学》改编为课本剧,请把你的构思按要求写出来。(4 分) (1)剧中的矛盾冲突在哪两人身上展开?剧中的矛盾焦点是什么?(2 分) (2)你认为根据课文内容,还应增加什么内容?(2 分) 9. 你喜欢唱歌吗?请写出你最喜欢唱的歌曲名,并把它推荐给你的同学,向他谈谈你喜欢 的理由。(3 分) 三、阅读(含 10——27 题,共 36 分) (一)《桃花源记》(含 9——16 题,共 15 分)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 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2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3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 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 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0.选文的作者是 (朝代)著名诗人 。(1分)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缘: ②俨然 ③便要还家④率妻子邑 人来此绝境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2分)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 乐: 13.填空。(4分) (1)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是 (2)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文中的 (3)由文中的“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一句你联想到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是 14.文中“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 )(1分) A.比喻 B.夸张 C.借代 D.对比 15.请根据提示归纳本文的叙事线索。(2分) 发现桃花林一一()一一()一一再寻桃花源 16.选文从哪几方面表现了桃花源是“理想的境界”?(3分)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各题(含17--20题,共7分) ①我们都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②我们还要和全国 大多数人走这一条路。③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 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④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 提高我们的勇气。⑤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⑥要奋斗 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⑦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的痛苦 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⑧不过,我们应当尽量的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⑨我们 的干部要关心每—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里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17.上文所说的“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1分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 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 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0.选文的作者是 (朝代)著名诗人 。(1 分)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 分) ○1 缘: ○2 俨然..: ○3 便要.还家 ○4 率妻子..邑 人来此绝境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2 分)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 乐: 13.填空。(4 分) (1)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是 ;(2)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文中的 一句。 (3)由文中的“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一句你联想到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是 , 。 14.文中“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 )(1 分) A.比喻 B. 夸张 C. 借代 D. 对比 15.请根据提示归纳本文的叙事线索。(2分) 发现桃花林——( )——( )——再寻桃花源 16.选文从哪几方面表现了桃花源是“理想的境界”?(3 分)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各题(含 17——20 题,共 7 分) ①我们都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②我们还要和全国 大多数人走这一条路。③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 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④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 提高我们的勇气。⑤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⑥要奋斗 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⑦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的痛苦, 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⑧不过,我们应当尽量的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⑨我们 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里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17.上文所说的“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1 分)
18.这段文字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请用“/”线在下面划分层次,并归纳层意。(3分)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19.、结合全文来看,第⑧句中“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是指什么?(1分) 20.在中国的历史上,为人民的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数不胜数,请你举出一个来,并谈 谈自己的感受。(2分) (三)、父亲(含21—27题,共14分) 再也见不到父亲了!我羨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亲一般年纪的老人… 母亲病故,父亲不到四十岁,怕我们姐弟受气,没有续弦。我记不得母亲的音容,懂事 起就在父亲爱抚下,父亲也是母亲。抱我串门,背我看病;冬夜,屋破被薄,父亲搂着我入 睡。父亲盼我长大,问我长大干什么?我说:“我长大当官,挣老鼻子老鼻子钱,给爹打酒 喝『父亲高兴地从头抚摸到我脚趾。父亲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我们常挨饿,我们毎天像小 鸟等着父亲回家。遇到下雨,我站在门槛上,透过被雨淋坏的门纸看地上的雨泡,我遍一 遍念叨:“天老爷,别下雨,包子馒头都给你。”心里酸酸的,直到父亲湿淋淋回来。父亲说 我孝顺,我自己也以为孝顺。 我长大了,结了婚,有一双儿女。渐渐我和父亲没话说了,父亲把(1)给了他 的孙子孙女。春天缺菜,一家人顿顿捧着咸菜酱碗,父亲就去钓鱼,有就揣张煎饼,没有就 饿着,一钓—天。看着孙子孙女围着鱼盆欢喜的样子,父亲就捋着胡须很开心 有一年我得了中毒性痢疾,父亲焦急地坐在我身旁,这时,只有这时我忽然想到了童年 父亲在我家不多,加起来也就一年。这年父亲80岁,耳不聋眼不花,腰板很硬朗。闲 着也闷人,不如挣个酒钱,于是在附近一家工厂打更。愈近年关,酒也喝得甚多,一日三顿 夜里还要喝几口。不久,父亲中风了。人老了就怕得这病。我连夜乘车买抢救药。也曾给上 海一位医生去信,他用毛笔楷书回了信。他的母亲也得过脑血栓,经他穴位按摩,终于站立 起来,87岁还能上街买菜。他告诉我要有信心,有耐心,有孝心。我试着给父亲按摩过几 次,开头几天父亲不断呻吟:“疼死我了!“疼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你喝那么多酒!父亲不
18.这段文字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请用“/”线在下面划分层次,并归纳层意。(3 分)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 19.、结合全文来看,第⑧句中“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是指什么?(1 分) 20.在中国的历史上,为人民的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数不胜数,请你举出一个来,并谈 谈自己的感受。(2 分) (三)、父 亲(含 21——27 题,共 14 分) 再也见不到父亲了!我羡慕那些父母尚在的同事,常常呆望和父亲一般年纪的老人…… 母亲病故,父亲不到四十岁,怕我们姐弟受气,没有续弦。我记不得母亲的音容,懂事 起就在父亲爱抚下,父亲也是母亲。抱我串门,背我看病;冬夜,屋破被薄,父亲搂着我入 睡。父亲盼我长大,问我长大干什么?我说:“我长大当官,挣老鼻子老鼻子钱,给爹打酒 喝!”父亲高兴地从头抚摸到我脚趾。父亲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我们常挨饿,我们每天像小 鸟等着父亲回家。遇到下雨,我站在门槛上,透过被雨淋坏的门纸看地上的雨泡,我一遍一 遍念叨:“天老爷,别下雨,包子馒头都给你。”心里酸酸的,直到父亲湿淋淋回来。父亲说 我孝顺,我自己也以为孝顺。 我长大了,结了婚,有一双儿女。渐渐我和父亲没话说了,父亲把( 1 )给了他 的孙子孙女。春天缺菜,一家人顿顿捧着咸菜酱碗,父亲就去钓鱼,有就揣张煎饼,没有就 饿着,一钓一天。看着孙子孙女围着鱼盆欢喜的样子,父亲就捋着胡须很开心。 有一年我得了中毒性痢疾,父亲焦急地坐在我身旁,这时,只有这时我忽然想到了童年。 父亲在我家不多,加起来也就一年。这年父亲 80 岁,耳不聋眼不花,腰板很硬朗。闲 着也闷人,不如挣个酒钱,于是在附近一家工厂打更。愈近年关,酒也喝得甚多,一日三顿, 夜里还要喝几口。不久,父亲中风了。人老了就怕得这病。我连夜乘车买抢救药。也曾给上 海一位医生去信,他用毛笔楷书回了信。他的母亲也得过脑血栓,经他穴位按摩,终于站立 起来,87 岁还能上街买菜。他告诉我要有信心,有耐心,有孝心。我试着给父亲按摩过几 次,开头几天父亲不断呻吟:“疼死我了!”“疼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你喝那么多酒!”父亲不
再呻吟,不认识似地看我,然后转过头去 1985年暑期,我离开故乡,调到150公里外的林区。行前我去看望父亲。那天很热, 满街西瓜,四角一斤。我在瓜摊前犹豫片刻,终于空着手进了哥家。父亲瘦得只剩下一把骨 头,话也说不清了,口舌起泡,嘴唇干裂。我给父亲喂水,父亲只呷了一小口,不喝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父亲!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 半个月后,我像平常那样,备完课回到单身宿舍躺下了。(2)中突然听到一声“崇 昌——”,那声音、那语调分明是父亲!我激灵坐起,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一看表,刚 好10点。第二天中午,我收到哥哥发的电报:父亲昨晚七点去世了!我赶回县城,跪在父 亲灵前,我托起父亲瘫痪的左臂,把手贴在我的脸土… 不少人都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在父亲最需要的时候,我既没有在衣食住行上 尽人子之责,也没有从精神上赡养父亲,让他带着缺憾走了! 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 21.在文中相应的横线上填入的恰当词语的序号是(1分) A.慈祥B.慈善C.慈爱D.慈悲E.朦胧F.矇昽G.依稀H.模糊 22.作者说“父亲也是母亲,”第二段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一点?(2分) 23.“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句中的“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分) 24.“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而“我”“分明听到父亲的呼唤”,这表明了作者怎样一种 心理?(2分) 25.“不少人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请举出文中的两个事例概括说明“孝子”的表 现。(4分) 26.文章结尾处写到:“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说说作者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是什么?表达 了怎样的情感?(2分) 27.本文与朱自清的《背影》很相似,在内容上它们同是写回忆父亲的往事,所表达的思想 感情也是一致的。不同的是《背影》处处紧扣父亲的背影,写出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而本 文则侧重写 体现了父恩难忘。(1分) 四.作文(共40分) 27.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就会发现生活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如从一件寻常小
再呻吟,不认识似地看我,然后转过头去。 1985 年暑期,我离开故乡,调到 150 公里外的林区。行前我去看望父亲。那天很热, 满街西瓜,四角一斤。我在瓜摊前犹豫片刻,终于空着手进了哥家。父亲瘦得只剩下一把骨 头,话也说不清了,口舌起泡,嘴唇干裂。我给父亲喂水,父亲只呷了一小口,不喝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父亲!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 半个月后,我像平常那样,备完课回到单身宿舍躺下了。( 2 )中突然听到一声“崇 昌——”,那声音、那语调分明是父亲!我激灵坐起,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一看表,刚 好 10 点。第二天中午,我收到哥哥发的电报:父亲昨晚七点去世了!我赶回县城,跪在父 亲灵前,我托起父亲瘫痪的左臂,把手贴在我的脸土…… 不少人都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在父亲最需要的时候,我既没有在衣食住行上 尽人子之责,也没有从精神上赡养父亲,让他带着缺憾走了! 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 21.在文中相应的横线上填入的恰当词语的序号是(1 分) A.慈祥 B.慈善 C.慈爱 D.慈悲 E.朦胧 F.矇眬 G.依稀 H.模糊 22.作者说“父亲也是母亲,”第二段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一点?(2 分) 23.“我就这样最后一次见父亲,”句中的“这样”指代的内容是什么?(2 分) 24.“夜静静的,没有任何响动,”而“我”“分明听到父亲的呼唤”,这表明了作者怎样一种 心理?(2 分) 25.“不少人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请举出文中的两个事例概括说明“孝子”的表 现。(4 分) 26.文章结尾处写到:“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说说作者不能原谅自己的原因是什么?表达 了怎样的情感?(2 分) 27.本文与朱自清的《背影》很相似,在内容上它们同是写回忆父亲的往事,所表达的思想 感情也是一致的。不同的是《背影》处处紧扣父亲的背影,写出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而本 文则侧重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父恩难忘。(1 分) 四.作文(共 40 分) 27.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就会发现生活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如从一件寻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