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BotanicalExperiment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编号: 1020110B 适用专业 生物科学 先修课程: 植物学 总学时 39 学 分: 实 践: 39 授 讲 o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性质 植物学实验是四年制生物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作为研究植物形态结构、 功能及分类和鉴定的一门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本课程以习近平教育思想为指导,担负 着巩固植物学知识、训练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任务,为后续植物生理 学、生态学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是学生今后从事中学生物教学工作、开展植物学研究所 必经的培养环节。 (二)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实验(思政)教学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 1.掌握植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步骤和方法,熟练操作光学显微镜,制作临时切片, 绘制植物显微图;了解植物主要科属特征,能够查阅植物标本工具书或电子资源鉴别常见植 物种类。 2.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良好的实验习惯,能够正确观察、记录、分析、总结、 归纳实验现象,合理处理试验数据,规范撰写实验报告,查阅文献资料;具备利用植物学实 验原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能够设计、改进植物学实验;能够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 反思,具备生物教学与研究的能力。 4.参与实验协作与讨论,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与团队精神,并提高其沟通合作与共同解 决问题的能力
《植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Botanical Experiment 课程类别 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编号: 1020110B 适用专业 生物科学 先修课程: 植物学 总 学 时 39 学 分: 1 讲 授 0 实 践: 39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性质 植物学实验是四年制生物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作为研究植物形态结构、 功能及分类和鉴定的一门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本课程以习近平教育思想为指导,担负 着巩固植物学知识、训练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任务,为后续植物生理 学、生态学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是学生今后从事中学生物教学工作、开展植物学研究所 必经的培养环节。 (二)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实验(思政)教学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 1. 掌握植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步骤和方法,熟练操作光学显微镜,制作临时切片, 绘制植物显微图;了解植物主要科属特征,能够查阅植物标本工具书或电子资源鉴别常见植 物种类。 2. 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良好的实验习惯,能够正确观察、记录、分析、总结、 归纳实验现象,合理处理试验数据,规范撰写实验报告,查阅文献资料;具备利用植物学实 验原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能够设计、改进植物学实验;能够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 反思,具备生物教学与研究的能力。 4. 参与实验协作与讨论,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与团队精神,并提高其沟通合作与共同解 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通过植物学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植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操作技 能和生物绘图技术,能够区分植物不同组织的形态与结构,鉴别常见的植物种类。(支撑毕 业要求指标点3.1) 课程目标2:通过植物学实验讲解与演示,使学生具备求真务实的实验态度和严谨的实 验操作能力,掌握植物发育规律,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命现象与实际问题,更好 地为教育教学、生产实践服务。(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3.2) 课程目标3:通过植物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探索与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具备主动学习 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能够根据要求进行植物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能够分析实验中存 在的问题并进行反思,具有生物教学与研究能力。(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7.2) 课程目标4:通过设置实验协作与讨论小组,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团队协作能 力,能够以小组为单元完成各项实验内容。(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8.1)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3.1[学科基础]具有系统扎实的生物科学理论基础知识及基 学科素养 本技能,熟悉生物专业知识体系和架构,能综合运用生物学科 课程目标1 (H) 知识和技能解释生命现象,科学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服务社 会。 3.2[知识整合]关注生物学科发展前沿,掌握生物学科的思 学科素养 课程目标2 维和方法,了解生物科学与数学,化学,物理等学科之间的关 (H) 联,具有环境保护与生态优先意识。 7.2[反思创新]系统进行批判性思维方法和反思技能的训练, 学会反思 学会独立思考,掌握基本的反思方法与技能,创新性地解决专 课程目标3 (M) 业学习及中学生物教育教学等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具有积 极的教学反思体验。 8.1[团队协作]理解学习共同体在中学生物教育教学工作中 沟通合作 的重要作用,明白团队至上、互敬互助的道理,具备团队合作 课程目标4 (H) 意识,掌握团队协作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 精神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通过植物学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植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操作技 能和生物绘图技术,能够区分植物不同组织的形态与结构,鉴别常见的植物种类。(支撑毕 业要求指标点 3.1) 课程目标 2:通过植物学实验讲解与演示,使学生具备求真务实的实验态度和严谨的实 验操作能力,掌握植物发育规律,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命现象与实际问题,更好 地为教育教学、生产实践服务。(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3.2) 课程目标 3:通过植物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探索与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具备主动学习 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能够根据要求进行植物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能够分析实验中存 在的问题并进行反思,具有生物教学与研究能力。(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7.2) 课程目标 4:通过设置实验协作与讨论小组,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团队协作能 力,能够以小组为单元完成各项实验内容。(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8.1)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 学科素养 (H) 3.1 [学科基础] 具有系统扎实的生物科学理论基础知识及基 本技能,熟悉生物专业知识体系和架构,能综合运用生物学科 知识和技能解释生命现象,科学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服务社 会。 课程目标 2 学科素养 (H) 3.2 [知识整合] 关注生物学科发展前沿,掌握生物学科的思 维和方法,了解生物科学与数学,化学,物理等学科之间的关 联,具有环境保护与生态优先意识。 课程目标 3 学会反思 (M) 7.2 [反思创新] 系统进行批判性思维方法和反思技能的训练, 学会独立思考,掌握基本的反思方法与技能,创新性地解决专 业学习及中学生物教育教学等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具有积 极的教学反思体验。 课程目标 4 沟通合作 (H) 8.1 [团队协作] 理解学习共同体在中学生物教育教学工作中 的重要作用,明白团队至上、互敬互助的道理,具备团队合作 意识,掌握团队协作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 精神
四、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应关系 序号 教学方法 类型 要求 支撑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课程目标 讲授法、 显微镜的使用与 讨论法、 验证性 必做 课程目标1、3、4 2 生物绘图 演示法 讲授法、 植物细胞的结构 讨论法、 验证性 必做 课程目标1、2、3、4 2 2 观察 演示法 讲授法、 植物各组织的观 讨论法、 综合性 必做 课程目标1、2、3、4 4 3 察 演示法 讲授法、 种子的结构观察 讨论法、 验证性 必做 课程目标1、2、3、4 2 4 演示法 讲授法、 根的初生结构和 讨论法、 综合性 必做 课程目标1、2、3、4 4 5 次生结构观察 演示法 讲授法、 茎的初生结构和 讨论法、 综合性 必做 课程目标1、2、3、4 4 6 次生结构观察 演示法 讲授法、 叶的形态和结构 综合性 必做 课程目标1、2、3、4 4 讨论法、 观察 演示法 讲授法、 讨论法、 验证性 必做 课程目标1、2、3、4 花的结构观察 8 2 演示法 讲授法、 营养器官的变态 讨论法、 2 验证性 选做 课程目标1、2、3、4 及果实类型 演示法 9 讲授法、 藻类植物观察 讨论法、 验证性 必做 课程目标1、2、3、4 2 10 演示法 讲授法、 菌类和地衣植物 讨论法、 综合性 课程目标1、2、3、4 必做 11 观察 4 演示法 讲授法、 苔藓植物和蕨类 讨论法、 验证性 课程目标1、2、3、4 必做 12 植物的观察 4 演示法 讲授法、 裸子植物观察 讨论法、 验证性 必做 课程目标1、2、3、4 2 13 演示法
四、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应关系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教学方法 学时 类型 要求 支撑 课程目标 1 显微镜的使用与 生物绘图 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2 验证性 必做 课程目标 1、3、4 2 植物细胞的结构 观察 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2 验证性 必做 课程目标 1、2、3、4 3 植物各组织的观 察 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4 综合性 必做 课程目标 1、2、3、4 4 种子的结构观察 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2 验证性 必做 课程目标 1、2、3、4 5 根的初生结构和 次生结构观察 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4 综合性 必做 课程目标 1、2、3、4 6 茎的初生结构和 次生结构观察 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4 综合性 必做 课程目标 1、2、3、4 7 叶的形态和结构 观察 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4 综合性 必做 课程目标 1、2、3、4 8 花的结构观察 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2 验证性 必做 课程目标 1、2、3、4 9 营养器官的变态 及果实类型 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2 验证性 选做 课程目标 1、2、3、4 10 藻类植物观察 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2 验证性 必做 课程目标 1、2、3、4 11 菌类和地衣植物 观察 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4 综合性 必做 课程目标 1、2、3、4 12 苔藓植物和蕨类 植物的观察 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4 验证性 必做 课程目标 1、2、3、4 13 裸子植物观察 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2 验证性 必做 课程目标 1、2、3、4
支撑 序号 学时 类型 教学方法 实验项目名称 要求 课程目标 校园被子植物 讲授法、 14 综合性 必做 课程目标2、3、4 4 调查 讨论法、 讲授法、 植物标本的采集 讨论法、 综合性 选做 课程目标2、3、4 4 15 与制作 演示法 学习内容: 实验1.显微镜的使用与生物绘图 实验目的:了解和掌握显微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及使用方法:掌握显微镜操作要领,初 步练习生物绘图。 实验原理:显微镜和放大镜起着同样的作用,就是把近处的微小物体成一放大的像,以 供人眼观察。显微镜的结构由:光学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实验仪器:显微镜。 实验安排:回顾上周实验;讲授本周实验的目的要求、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学生 按要求规范操作,教师随时指导;通过中国大学慕课相关内容加深巩固:作业及答疑。 实验场所:显微互动实验室。 实验报告要求:简述实验原理并手绘所观察到得到显微图,记录实验步骤:写出实验的 注意事项,认真完成布置的思考题。 实验2.植物细胞的结构观察 实验目的:掌握光学显微镜下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初步掌握临时水装片的制作方法。 实验原理:植物细胞一般很小,高等植物中,其直径通常为10-100um。植物细胞的形 态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圆形、椭圆形、多面体、圆柱状和纺锤状。通过染色我们可以借助显 微镜观察到植物的细胞壁、细胞核和液泡等。 实验仪器:显微镜。 实验安排:回顾上周实验;讲授本周实验的目的要求、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学生 按要求规范操作,教师随时指导;通过中国大学慕课相关内容加深巩固:作业及答疑。 实验场所:显微互动实验室。 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包括实验题目、目的、原理、仪器及材料、方法和步骤、结果记录、 注意事项及思考题。尤其需认真绘制所观察的植物组织的图片,并表明各部分发结构名称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教学方法 学时 类型 要求 支撑 课程目标 14 校园被子植物 调查 讲授法、 讨论法、 4 综合性 必做 课程目标 2、3、4 15 植物标本的采集 与制作 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4 综合性 选做 课程目标 2、3、4 学习内容: 实验 1. 显微镜的使用与生物绘图 实验目的:了解和掌握显微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及使用方法;掌握显微镜操作要领,初 步练习生物绘图。 实验原理:显微镜和放大镜起着同样的作用,就是把近处的微小物体成一放大的像,以 供人眼观察。显微镜的结构由:光学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实验仪器:显微镜。 实验安排:回顾上周实验;讲授本周实验的目的要求、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学生 按要求规范操作,教师随时指导;通过中国大学慕课相关内容加深巩固;作业及答疑。 实验场所:显微互动实验室。 实验报告要求:简述实验原理并手绘所观察到得到显微图,记录实验步骤;写出实验的 注意事项,认真完成布置的思考题。 实验 2. 植物细胞的结构观察 实验目的:掌握光学显微镜下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初步掌握临时水装片的制作方法。 实验原理:植物细胞一般很小,高等植物中,其直径通常为 10-100μm。 植物细胞的形 态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圆形、椭圆形、多面体、圆柱状和纺锤状。通过染色我们可以借助显 微镜观察到植物的细胞壁、细胞核和液泡等。 实验仪器:显微镜。 实验安排:回顾上周实验;讲授本周实验的目的要求、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学生 按要求规范操作,教师随时指导;通过中国大学慕课相关内容加深巩固;作业及答疑。 实验场所:显微互动实验室。 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包括实验题目、目的、原理、仪器及材料、方法和步骤、结果记录、 注意事项及思考题。尤其需认真绘制所观察的植物组织的图片,并表明各部分发结构名称
实验3.植物各组织的观察 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组织的类型;掌握各类组织的结构特征、功能及其在植物体内的分 布:掌握保护、机械、薄壁、输导和机械组织的细胞形态和结构特征,能够辨认各种植物组 织。 实验原理:植物组织由来源相同和执行同一功能的一种或多种类型细胞集合而成的结构 单位。植物组织包括五大基本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 实验仪器:显微镜。 实验安排:回顾上周实验;讲授本周实验的目的要求、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学生 按要求规范操作,教师随时指导;通过中国大学慕课相关内容加深巩固;作业及答疑。 实验场所:显微互动实验室。 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包括实验题目、目的、原理、仪器及材料、方法和步骤、结果记录、 注意事项及思考题。尤其需认真绘制所观察的植物组织的图片,并表明各部分发结构名称。 实验4.种子的结构观察 实验目的:掌握不同类型种子的形态和结构;观察了解种子的萌发过程;学会用简单的 显微化学方法鉴定植物细胞的贮藏物质。 实验原理: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大部分是无胚乳种子,单子 叶植物的种子大部分是有胚乳种子。胚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组成。 实验仪器:显微镜。 实验安排:回顾上周实验;讲授本周实验的目的要求、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学生 按要求规范操作,教师随时指导;通过中国大学慕课相关内容加深巩固;作业及答疑。 实验场所:显微互动实验室。 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包括实验题目、目的、原理、仪器及材料、方法和步骤、结果记录、 注意事项及思考题。尤其需认真绘制所观察的种子结构的图片,并表明各部分发结构名称。 实验5.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观察 实验目的:掌握根尖的形态、分区及各区细胞特征;详细观察根的初生结构,掌握各部 分结构的特点;了解侧根的形成。掌握根的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及其次生结构, 了解根的变态类型及根瘤。 实验原理:根尖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组成;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从外 向内由:表皮、皮层(包括:外皮层、中皮层和内皮层)、维管柱(包括:中柱鞘、初生木
实验 3. 植物各组织的观察 实验目的:了解植物组织的类型;掌握各类组织的结构特征、功能及其在植物体内的分 布;掌握保护、机械、薄壁、输导和机械组织的细胞形态和结构特征,能够辨认各种植物组 织。 实验原理:植物组织由来源相同和执行同一功能的一种或多种类型细胞集合而成的结构 单位。植物组织包括五大基本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 实验仪器:显微镜。 实验安排:回顾上周实验;讲授本周实验的目的要求、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学生 按要求规范操作,教师随时指导;通过中国大学慕课相关内容加深巩固;作业及答疑。 实验场所:显微互动实验室。 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包括实验题目、目的、原理、仪器及材料、方法和步骤、结果记录、 注意事项及思考题。尤其需认真绘制所观察的植物组织的图片,并表明各部分发结构名称。 实验 4. 种子的结构观察 实验目的:掌握不同类型种子的形态和结构;观察了解种子的萌发过程;学会用简单的 显微化学方法鉴定植物细胞的贮藏物质。 实验原理: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大部分是无胚乳种子,单子 叶植物的种子大部分是有胚乳种子。胚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组成。 实验仪器:显微镜。 实验安排:回顾上周实验;讲授本周实验的目的要求、原理、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学生 按要求规范操作,教师随时指导;通过中国大学慕课相关内容加深巩固;作业及答疑。 实验场所:显微互动实验室。 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包括实验题目、目的、原理、仪器及材料、方法和步骤、结果记录、 注意事项及思考题。尤其需认真绘制所观察的种子结构的图片,并表明各部分发结构名称。 实验 5. 根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观察 实验目的:掌握根尖的形态、分区及各区细胞特征;详细观察根的初生结构,掌握各部 分结构的特点;了解侧根的形成。掌握根的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及其次生结构, 了解根的变态类型及根瘤。 实验原理:根尖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组成;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从外 向内由:表皮、皮层(包括:外皮层、中皮层和内皮层)、维管柱(包括:中柱鞘、初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