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问题研究 点的异同更是一个大问题,值得研究。因此,要能正确地驾 驭、处理、使用资料,没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不行 的。这就需要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做指导。只有 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创造性的成就来 当然,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做指导,不能教 条主义地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一些论述,也不 能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只言片语当标签使用;而是要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具体分析史料,揭示历史实际,从 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来。 学习马克思主义,有一个改造旧思想旧观点的问题,也 就是有一个改造阶级立场的问题。就是要改变地主、资产阶 级乃至小资产阶级的立场、观点,逐步确立无产阶级的立场、 观点。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当承认在自己的身上,一定或 多或少的存在着旧的立场、观点的影响,为改造自己具备主 观上的要求。其次,要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要学习基 本原理,如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史、政治经济学等。进 而选读专著,包括基本理论和史学名著。如恩格斯的《反杜 林论》、斯大林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毛泽 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等,都是重要的基本理论著作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及《资本论》、《家庭、私 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列宁 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 党》等,都是属于解剖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或一种时代思想 的著作。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 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德国农民战争》、《德国的革命和反革
点 的 异 同 更 是 一 个 大 问 题 , 值 得 研 究 。 因 此 , 要 能 正 确 地 驾 驭 、 处 理 、 使 用 资 料 , 没 有 正 确 的 立 场 、 观 点 和 方 法 是 不 行 的 。 这 就 需 要 有 马 克 思 列 宁 主 义 、 毛 泽 东 思 想 做 指 导 。 只 有 这 样 , 才 能 做 出 正 确 的 、 创 造 性 的 成 就 来 。 当 然 , 用 马 克 思 列 宁 主 义 、 毛 泽 东 思 想 做 指 导 , 不 能 教 条 主 义 地 生 搬 硬 套 马 克 思 主 义 经 典 著 作 中 的 一 些 论 述 , 也 不 能 把 马 克 思 主 义 经 典 著 作 中 的 只 言 片 语 当 标 签 使 用 ; 而 是 要 以 马 克 思 主 义 理 论 为 指 导 , 具 体 分 析 史 料 , 揭 示 历 史 实 际 , 从 而 得 出 正 确 的 结 论 来 。 学 习 马 克 思 主 义 , 有 一 个 改 造 旧 思 想 旧 观 点 的 问 题 , 也 就 是 有 一 个 改 造 阶 级 立 场 的 问 题 。 就 是 要 改 变 地 主 、 资 产 阶 级 乃 至 小 资 产 阶 级 的 立 场 、 观 点 , 逐 步 确 立 无 产 阶 级 的 立 场 、 观 点 。 要 做 到 这 一 点 , 首 先 应 当 承 认 在 自 己 的 身 上 , 一 定 或 多 或 少 的 存 在 着 旧 的 立 场 、 观 点 的 影 响 , 为 改 造 自 己 具 备 主 观 上 的 要 求 。 其 次 , 要 认 真 阅 读 马 克 思 主 义 著 作 , 要 学 习 基 本 原 理 , 如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 社 会 发 展 史 、 政 治 经 济 学 等 。 进 而 选 读 专 著 , 包 括 基 本 理 论 和 史 学 名 著 。 如 恩 格 斯 的 《 反 杜 林 论 》 、 斯 大 林 的 《 论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和 历 史 唯 物 主 义 》 、 毛 泽 东 的 《 矛 盾 论 》 和 《 实 践 论 》 等 , 都 是 重 要 的 基 本 理 论 著 作 。 马 克 思 和 恩 格 斯 的 《 共 产 党 宣 言 》 及 《 资 本 论 》 、 《 家 庭 、 私 有 制 和 国 家 的 起 源 》 、 《 社 会 主 义 从 空 想 到 科 学 的 发 展 》 , 列 宁 的 《 俄 国 资 本 主 义 的 发 展 》 , 毛 泽 东 的 《 中 国 革 命 和 中 国 共 产 党 》 等 , 都 是 属 于 解 剖 一 个 时 代 、 一 个 社 会 或 一 种 时 代 思 想 的 著 作 。 马 克 思 和 恩 格 斯 的 《 法 兰 西 阶 级 斗 争 》 、 《 路 易 · 波 拿 巴 的 雾 月 十 八 日 》 、 《 德 国 农 民 战 争 》 、 《 德 国 的 革 命 和 反 革 1 2 秦 汉 问 题 研 究
秦汉问题研究 13 命》等。则是着重于剖析一个事件或评价一个人物。读了这 些著作,不仅可使我们提高理论修养,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 更重要的是从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如何运用正确的立 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历史,对有关事件和人物,做出正 确的论述或评价。 五按照计划进行学习研究 读书要有一个比较科学的计划,按照计划进行学习研究。 书要分出主要次要,所谓主要次要,对史料来说,是以史料 价值的高低为标准。主要的书应当先读。读书不要单打一,要 精读”与“浏览”相结合。如“四史”,必须精读,而且要 “熟读”,通过这一方法掌握住有关秦汉史的基本史料。翦伯 赞同志“八读《汉书》”一事,在燕园(北京大学校园)传为 佳话。容易阅读或史料价值不很高、但必须要读的著作,可 以“浏览”,以求在较短的时间内,或用一些零散的时间,涉 猎较多的书籍。这样做,可以了解有关问题的硏究情况,扩 大知识范围,或为进一步精读做准备。如清人钱大昕的《廿 二史考异》、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赵翼的《廿二史劉 记》等,都可浏览。学习理论也可采用这样的方法。 进行科学研究也要有计划,选题就要慎重,题目要有意 义、有价值,大小得宜。对秦汉史来说,研究任何具体问题, 都要最大限度的占有资料,甚至应当穷尽已有的资料,包括 文献和考古资料;还要尽可能多的查阅一下前人已发表的有 关文章或专著,要尊重前人的劳动,虚心接受前人已有的成
命 》 等 。 则 是 着 重 于 剖 析 一 个 事 件 或 评 价 一 个 人 物 。 读 了 这 些 著 作 , 不 仅 可 使 我 们 提 高 理 论 修 养 , 获 得 丰 富 的 历 史 知 识 , 更 重 要 的 是 从 中 学 习 马 克 思 主 义 经 典 作 家 如 何 运 用 正 确 的 立 场 、 观 点 和 方 法 , 对 社 会 历 史 , 对 有 关 事 件 和 人 物 , 做 出 正 确 的 论 述 或 评 价 。 五 按 照 计 划 进 行 学 习 研 究 读 书 要 有 一 个 比 较 科 学 的 计 划 , 按 照 计 划 进 行 学 习 研 究 。 书 要 分 出 主 要 次 要 , 所 谓 主 要 次 要 , 对 史 料 来 说 , 是 以 史 料 价 值 的 高 低 为 标 准 。 主 要 的 书 应 当 先 读 。 读 书 不 要 单 打 一 , 要 “ 精 读 ” 与 “ 浏 览 ” 相 结 合 。 如 “ 四 史 ” , 必 须 精 读 , 而 且 要 “ 熟 读 ” , 通 过 这 一 方 法 掌 握 住 有 关 秦 汉 史 的 基 本 史 料 。 翦 伯 赞 同 志 “ 八 读 《 汉 书 》 ” 一 事 , 在 燕 园 ( 北 京 大 学 校 园 ) 传 为 佳 话 。 容 易 阅 读 或 史 料 价 值 不 很 高 、 但 必 须 要 读 的 著 作 , 可 以 “ 浏 览 ” , 以 求 在 较 短 的 时 间 内 , 或 用 一 些 零 散 的 时 间 , 涉 猎 较 多 的 书 籍 。 这 样 做 , 可 以 了 解 有 关 问 题 的 研 究 情 况 , 扩 大 知 识 范 围 , 或 为 进 一 步 精 读 做 准 备 。 如 清 人 钱 大 昕 的 《 廿 二 史 考 异 》 、 王 鸣 盛 的 《 十 七 史 商 榷 》 、 赵 翼 的 《 廿 二 史 劄 记 》 等 , 都 可 浏 览 。 学 习 理 论 也 可 采 用 这 样 的 方 法 。 进 行 科 学 研 究 也 要 有 计 划 , 选 题 就 要 慎 重 , 题 目 要 有 意 义 、 有 价 值 , 大 小 得 宜 。 对 秦 汉 史 来 说 , 研 究 任 何 具 体 问 题 , 都 要 最 大 限 度 的 占 有 资 料 , 甚 至 应 当 穷 尽 已 有 的 资 料 , 包 括 文 献 和 考 古 资 料 ; 还 要 尽 可 能 多 的 查 阅 一 下 前 人 已 发 表 的 有 关 文 章 或 专 著 , 要 尊 重 前 人 的 劳 动 , 虚 心 接 受 前 人 已 有 的 成 秦 汉 问 题 研 究 1 3
14 秦汉问题研究 果,在前人已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再提高一步。 1982年5月4日初稿,1984年6月28日修改稿
果 , 在 前 人 已 取 得 的 成 就 的 基 础 上 再 提 高 一 步 。 1 9 8 2 年 5 月 4 日 初 稿 , 1 9 8 4 年 6 月 2 8 日 修 改 稿 1 4 秦 汉 问 题 研 究
秦汉问题研究 15 翦伯赞著《秦汉史》校定本序 本书是翦伯赞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撰写的,原题《中国 史纲》第二卷《秦汉史》,1946年7月、1947年6月,先后 由重庆大呼出版公司和上海大孚出版公司出版。当时,翦老 计划写一部八卷本的中国通史,第一卷,《史前史、殷周史》; 第三卷,《魏晋南北朝史》:第四卷,《隋唐五代史》;第五卷, 《宋辽金元史》:;第六卷,《明清史》(到鸦片战争前);第七、 八卷,《近代史》。第一卷在1944年4月,由重庆五十年代出 版社出版。第三卷自抗战胜利后开始写作,至解放初,虽已 写成二十余万字,但未做进一步的加工,亦未出版。其他各 卷当然更只是一个计划了。我们这次对第二卷进行整理校订, 考虑到《史纲》写作的实际情况,接受了同志们的建议,决 定以原本的副题《秦汉史》为校定本的书名 翦老决定写一部中国通史,是在1933年。可是那时“中 国社会史问题论战”方炽,日本军国主义者又已侵占了我国 的领土东北,他需要参加这两个方面的斗争。后来又用了相 当的时间和精力,撰写名著《历史哲学教程》一书。致使通 史工作长期处于收集资料的阶段。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 发,翦老又投身于伟大的“救亡”运动中。这年九月,他由 南京回到长沙,和吕振羽等同志创立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
翦 伯 赞 著 《 秦 汉 史 》 校 定 本 序 本 书 是 翦 伯 赞 同 志 在 抗 日 战 争 时 期 撰 写 的 , 原 题 《 中 国 史 纲 》 第 二 卷 《 秦 汉 史 》 , 1 9 4 6 年 7 月 、 1 9 4 7 年 6 月 , 先 后 由 重 庆 大 呼 出 版 公 司 和 上 海 大 孚 出 版 公 司 出 版 。 当 时 , 翦 老 计 划 写 一 部 八 卷 本 的 中 国 通 史 , 第 一 卷 , 《 史 前 史 、 殷 周 史 》 ; 第 三 卷 , 《 魏 晋 南 北 朝 史 》 ; 第 四 卷 , 《 隋 唐 五 代 史 》 ; 第 五 卷 , 《 宋 辽 金 元 史 》 ; 第 六 卷 , 《 明 清 史 》 ( 到 鸦 片 战 争 前 ) ; 第 七 、 八 卷 , 《 近 代 史 》 。 第 一 卷 在 1 9 4 4 年 4 月 , 由 重 庆 五 十 年 代 出 版 社 出 版 。 第 三 卷 自 抗 战 胜 利 后 开 始 写 作 , 至 解 放 初 , 虽 已 写 成 二 十 余 万 字 , 但 未 做 进 一 步 的 加 工 , 亦 未 出 版 。 其 他 各 卷 当 然 更 只 是 一 个 计 划 了 。 我 们 这 次 对 第 二 卷 进 行 整 理 校 订 , 考 虑 到 《 史 纲 》 写 作 的 实 际 情 况 , 接 受 了 同 志 们 的 建 议 , 决 定 以 原 本 的 副 题 《 秦 汉 史 》 为 校 定 本 的 书 名 。 翦 老 决 定 写 一 部 中 国 通 史 , 是 在 1 9 3 3 年 。 可 是 那 时 “ 中 国 社 会 史 问 题 论 战 ” 方 炽 , 日 本 军 国 主 义 者 又 已 侵 占 了 我 国 的 领 土 东 北 , 他 需 要 参 加 这 两 个 方 面 的 斗 争 。 后 来 又 用 了 相 当 的 时 间 和 精 力 , 撰 写 名 著 《 历 史 哲 学 教 程 》 一 书 。 致 使 通 史 工 作 长 期 处 于 收 集 资 料 的 阶 段 。 1 9 3 7 年 7 月 , 抗 日 战 争 爆 发 , 翦 老 又 投 身 于 伟 大 的 “ 救 亡 ” 运 动 中 。 这 年 九 月 , 他 由 南 京 回 到 长 沙 , 和 吕 振 羽 等 同 志 创 立 中 苏 文 化 协 会 湖 南 分 会 , 秦 汉 问 题 研 究 1 5
秦汉问题研究 开办俄语补习学校,主编《中苏》半月刊。他又与吕振羽、谭 丕模、李仲融等同志发起组织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及政治 训练班、讲演会等,还在南迁的北平民国大学教书,宣传、动 员抗战。此时他的通史工作完全停顿。1938年冬至1939年 冬,翦老为了斗争的需要,由长沙先后转移到沅陵、淑浦。1940 年2月,又到重庆,住在巴县的歇马场。几经辗转,多年搜 求的图书大半丢失,只剩笔记数箧相随。这年10月,国民党 反动派发动了第二次反共高潮;次年1月,又阴谋制造了震 惊中外的“皖南事件”。此时的国民党统治区是一片白色恐怖, 重庆更是特务横行,摇手触禁。周恩来同志为了保存干部,为 将来的新的战斗做好准备,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制定了 勤”方针,部署在重庆的党员和文化界进步人士,“勤业,勤 学,勤交友”,就是“闭门”读书,开展业务活动,深入学术 研究,做好统一战线工作。翦老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开 始了撰写中国通史的工作。1942年12月3日,翦老在重庆 《新华日报》上发表的《关于〈孔雀胆)》一文说:“在今年夏 天,当寒暑表升到九十度以上的时候,我接到沫若先生的来 信。他告诉我,他‘将在这火热的天气中,写一部火热的剧 本’。而我在当时,却正在研究冰河时代的中国史。”从这段 话中,我们可以领会出当年老一代的文化战士在穷凶极恶的 敌人的刺刀下,不畏强暴,智斗、巧斗、狠斗的情况。翦老 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写完了第一卷。他于这年11月17日将 这一情况函告郭沫若同志,郭老十分高兴,立即复信说:“十 七日来信奉到,读后甚感兴奋。您的《中国史纲》将要脱稿, 这断然是1942年的一件大事,为兄贺,亦为同人贺。我们极
开 办 俄 语 补 习 学 校 , 主 编 《 中 苏 》 半 月 刊 。 他 又 与 吕 振 羽 、 谭 丕 模 、 李 仲 融 等 同 志 发 起 组 织 湖 南 文 化 界 抗 敌 后 援 会 及 政 治 训 练 班 、 讲 演 会 等 , 还 在 南 迁 的 北 平 民 国 大 学 教 书 , 宣 传 、 动 员 抗 战 。 此 时 他 的 通 史 工 作 完 全 停 顿 。 1 9 3 8 年 冬 至 1 9 3 9 年 冬 , 翦 老 为 了 斗 争 的 需 要 , 由 长 沙 先 后 转 移 到 沅 陵 、 淑 浦 。 1 9 4 0 年 2 月 , 又 到 重 庆 , 住 在 巴 县 的 歇 马 场 。 几 经 辗 转 , 多 年 搜 求 的 图 书 大 半 丢 失 , 只 剩 笔 记 数 箧 相 随 。 这 年 1 0 月 , 国 民 党 反 动 派 发 动 了 第 二 次 反 共 高 潮 ; 次 年 1 月 , 又 阴 谋 制 造 了 震 惊 中 外 的 “ 皖 南 事 件 ” 。 此 时 的 国 民 党 统 治 区 是 一 片 白 色 恐 怖 , 重 庆 更 是 特 务 横 行 , 摇 手 触 禁 。 周 恩 来 同 志 为 了 保 存 干 部 , 为 将 来 的 新 的 战 斗 做 好 准 备 , 根 据 党 中 央 的 指 示 , 制 定 了 “ 三 勤 ” 方 针 , 部 署 在 重 庆 的 党 员 和 文 化 界 进 步 人 士 , “ 勤 业 , 勤 学 , 勤 交 友 ” , 就 是 “ 闭 门 ” 读 书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 深 入 学 术 研 究 , 做 好 统 一 战 线 工 作 。 翦 老 是 在 这 样 的 历 史 背 景 下 , 开 始 了 撰 写 中 国 通 史 的 工 作 。 1 9 4 2 年 1 2 月 3 日 , 翦 老 在 重 庆 《 新 华 日 报 》 上 发 表 的 《 关 于 〈 孔 雀 胆 〉 》 一 文 说 : “ 在 今 年 夏 天 , 当 寒 暑 表 升 到 九 十 度 以 上 的 时 候 , 我 接 到 沫 若 先 生 的 来 信 。 他 告 诉 我 , 他 ‘ 将 在 这 火 热 的 天 气 中 , 写 一 部 火 热 的 剧 本 ’ 。 而 我 在 当 时 , 却 正 在 研 究 冰 河 时 代 的 中 国 史 。 ” 从 这 段 话 中 , 我 们 可 以 领 会 出 当 年 老 一 代 的 文 化 战 士 在 穷 凶 极 恶 的 敌 人 的 刺 刀 下 , 不 畏 强 暴 , 智 斗 、 巧 斗 、 狠 斗 的 情 况 。 翦 老 用 了 近 一 年 的 时 间 , 写 完 了 第 一 卷 。 他 于 这 年 1 1 月 1 7 日 将 这 一 情 况 函 告 郭 沫 若 同 志 , 郭 老 十 分 高 兴 , 立 即 复 信 说 : “ 十 七 日 来 信 奉 到 , 读 后 甚 感 兴 奋 。 您 的 《 中 国 史 纲 》 将 要 脱 稿 , 这 断 然 是 1 9 4 2 年 的 一 件 大 事 , 为 兄 贺 , 亦 为 同 人 贺 。 我 们 极 1 6 秦 汉 问 题 研 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