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之历史 释
中国古典精华文库 史通通释 (唐)刘知几著
中国古典精华文库 史通通释 (唐)刘知几 著
且录 目录 原序…… 六家第 003 二体第 018 载言第三… ……023 本纪第四… 025 世家第五………………… …029 列传第六………………… 表历第七 书志第八 039 论赞第九· 序例第十 057 题目第十 断限第十二………… 编次第 称谓第十四…… ………………………073 采撰第十五 078 载文第十六 补注第十七…… 091 因习第十八 邑里第十九
目 录 ·1· 目录 原序……………………………………………………………001 六家第一………………………………………………………003 二体第二………………………………………………………018 载言第三………………………………………………………023 本纪第四………………………………………………………025 世家第五………………………………………………………029 列传第六………………………………………………………032 表历第七………………………………………………………036 书志第八………………………………………………………039 论赞第九………………………………………………………053 序例第十………………………………………………………057 题目第十一……………………………………………………061 断限第十二……………………………………………………064 编次第十三……………………………………………………069 称谓第十四……………………………………………………073 采撰第十五……………………………………………………078 载文第十六……………………………………………………085 补注第十七……………………………………………………091 因习第十八……………………………………………………095 邑里第十九……………………………………………………100
且录 言语第二十……… ………103 浮词第二十-……… ………109 叙事第二十二…… 品藻第二十三… …127 直书第二十四…… 曲笔第二十五…… 鉴识第二十六…… ………142 探赜第二十七 …………146 摸拟第二十八…… 书事第二十九… 人物第三十……… ………167 才第第三十 …175 序传第三十二… 烦省第三十三………… …………185 杂述第三十四……… 辨职第三十五… 197 自叙第三十六… ……202
目 录 ·2· 言语第二十……………………………………………………103 浮词第二十一…………………………………………………109 叙事第二十二…………………………………………………114 品藻第二十三…………………………………………………127 直书第二十四…………………………………………………133 曲笔第二十五…………………………………………………136 鉴识第二十六…………………………………………………142 探赜第二十七…………………………………………………146 摸拟第二十八…………………………………………………152 书事第二十九…………………………………………………160 人物第三十……………………………………………………167 才第第三十一…………………………………………………175 序传第三十二…………………………………………………180 烦省第三十三…………………………………………………185 杂述第三十四…………………………………………………190 辨职第三十五…………………………………………………197 自叙第三十六…………………………………………………202
史通通释 原序 长安二年,余以著作佐郎兼修国史,寻迁左史,于门下撰 起居注。会转中书舍人,暂停史任,俄兼领其职。今上即位, 除著作郎、太子中允、率更令,其兼。修史皆如故。又属大驾 还京,以留后在东都。无几,驿征入京,专知史事,仍迁秘书 少监。自惟历事二主,从宦两京,遍居司籍之曹,久处载言之 职。昔马融三入东观,汉代称荣;张华再典史官,晋朝称美 嗟予小子,兼而有之。是用职思。其忧,不遑启处。尝以载削 余暇,商榷史篇,下笔不休,遂盈筐箧。于是区分类聚,编而 次之。 昔汉世诸儒,集论经传,定之于白虎阁,因名曰《白虎通 》。予既在史馆而成此书,故便以《史通》为目。且汉求司马 迁后,封为史通子,是知史之称通,其来自久。博采众议,爱 定兹名。凡为廿卷,列之如左,合若干言。于时岁次庚戌,景 龙四年仲春之月也。 大驾还京注详集终《忤时》篇。 马融三入东观《后汉书》本传:永初四年,应召,拜为校 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忤太后旨,禁锢。安帝亲政,召还 郎署,后在讲部拜议郎。桓帝时,忤大将军梁冀,免官。得赦 还,复拜议郎,重在东观著述。 张华再典史官《晋书》本传:华学业优博,朗赡多通。虚
史通通释 ·1· 原序 长安二年,余以著作佐郎兼修国史,寻迁左史,于门下撰 起居注。会转中书舍人,暂停史任,俄兼领其职。今上即位, 除著作郎、太子中允、率更令,其兼。修史皆如故。又属大驾 还京,以留后在东都。无几,驿征入京,专知史事,仍迁秘书 少监。自惟历事二主,从宦两京,遍居司籍之曹,久处载言之 职。昔马融三入东观,汉代称荣;张华再典史官,晋朝称美。 嗟予小子,兼而有之。是用职思。其忧,不遑启处。尝以载削 余暇,商榷史篇,下笔不休,遂盈筐箧。于是区分类聚,编而 次之。 昔汉世诸儒,集论经传,定之于白虎阁,因名曰《白虎通 》。予既在史馆而成此书,故便以《史通》为目。且汉求司马 迁后,封为史通子,是知史之称通,其来自久。博采众议,爰 定兹名。凡为廿卷,列之如左,合若干言。于时岁次庚戌,景 龙四年仲春之月也。 大驾还京注详集终《忤时》篇。 马融三入东观《后汉书》本传:永初四年,应召,拜为校 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忤太后旨,禁锢。安帝亲政,召还 郎署,后在讲部拜议郎。桓帝时,忤大将军梁冀,免官。得赦 还,复拜议郎,重在东观著述。 张华再典史官《晋书》本传:华学业优博,朗赡多通。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