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学喜 张广智张广勇著 现代英国史学 现代法国史学 现代德国史学 现意大利等国的史学 现代美国史学 历史的文化说 历史的哲学观 历史的新领域 历史的世界性 现代西方史学在中国
现代西方史学 张广智张广勇著
现 代 西 方 史 学 张 广 智 张 广 勇 著
前言 前言 中国史学的更新,既需要改造传统史学,也需要以科学 的眼光与求真的精神,重新审视并借鉴域外史学的一切优秀 的遗产。从新时期域外史学的引入及其对我国史学的实际影 响来看,这里的“域外”主要指的是西方史学。 在世界史学发展的长河中,西方史学与中国史学一样,也 以其丰富的遗产与源远流长的传统而独树一帜,对后世的世 界史学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此说来,西方史学之引进, 不仅为更新中国的传统史学增添了一种活力,而且也有可供 我们吸取有价值的学术成果,这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历史学 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对建设中的我国马克思主义新史 学都是不无裨益的。 考察本世纪以来的西方史学输入的过程,可以看到对西 方史学或一概排斥、或盲目崇拜的倾向存在,究其因,除了 有指导思想方面的原因外,更多的恐怕还在于对西方史学自 身的发展与变化的情况不甚了了,从而在引进中出现了某种 盲目性与片面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西方史学的吸 收与借鉴。因此,我们需要对西方史学的发展史加深了解、加 强研究。晚近以来,中国当代学者已出版了若干种的西方史 学史,对西方史学的源流与现状作过一些介绍与评述。但对 现代西方史学及其流派的了解与研究却显得十分薄弱。与现
前 言 中 国 史 学 的 更 新 , 既 需 要 改 造 传 统 史 学 , 也 需 要 以 科 学 的 眼 光 与 求 真 的 精 神 , 重 新 审 视 并 借 鉴 域 外 史 学 的 一 切 优 秀 的 遗 产 。 从 新 时 期 域 外 史 学 的 引 入 及 其 对 我 国 史 学 的 实 际 影 响 来 看 , 这 里 的 “ 域 外 ” 主 要 指 的 是 西 方 史 学 。 在 世 界 史 学 发 展 的 长 河 中 , 西 方 史 学 与 中 国 史 学 一 样 , 也 以 其 丰 富 的 遗 产 与 源 远 流 长 的 传 统 而 独 树 一 帜 , 对 后 世 的 世 界 史 学 文 化 产 生 了 重 大 的 影 响 。 如 此 说 来 , 西 方 史 学 之 引 进 , 不 仅 为 更 新 中 国 的 传 统 史 学 增 添 了 一 种 活 力 , 而 且 也 有 可 供 我 们 吸 取 有 价 值 的 学 术 成 果 , 这 于 我 们 进 一 步 加 深 对 历 史 学 发 展 的 客 观 规 律 性 的 认 识 , 对 建 设 中 的 我 国 马 克 思 主 义 新 史 学 都 是 不 无 裨 益 的 。 考 察 本 世 纪 以 来 的 西 方 史 学 输 入 的 过 程 , 可 以 看 到 对 西 方 史 学 或 一 概 排 斥 、 或 盲 目 崇 拜 的 倾 向 存 在 , 究 其 因 , 除 了 有 指 导 思 想 方 面 的 原 因 外 , 更 多 的 恐 怕 还 在 于 对 西 方 史 学 自 身 的 发 展 与 变 化 的 情 况 不 甚 了 了 , 从 而 在 引 进 中 出 现 了 某 种 盲 目 性 与 片 面 性 , 这 就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影 响 了 对 西 方 史 学 的 吸 收 与 借 鉴 。 因 此 , 我 们 需 要 对 西 方 史 学 的 发 展 史 加 深 了 解 、 加 强 研 究 。 晚 近 以 来 , 中 国 当 代 学 者 已 出 版 了 若 干 种 的 西 方 史 学 史 , 对 西 方 史 学 的 源 流 与 现 状 作 过 一 些 介 绍 与 评 述 。 但 对 现 代 西 方 史 学 及 其 流 派 的 了 解 与 研 究 却 显 得 十 分 薄 弱 。 与 现 前 言 — 1 —
前言 代西方文学、哲学、经济学、美学乃至心理学等著作不断见 世的兴盛情况比较起来,以“现代西方史学”为书题的著作 却长期阙如。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当代中国研究者大多只致力于从西 方社会历史的客观进程去探究西方社会的历史传统,而往往 忽略从历史学自身这一视角去作观察与认识。要了解与认识 现代西方社会,倘离开了现代西方的史学文化,这终究是 种遗憾。我们有意为改变这种情况而略尽绵薄之力。如今,呈 现于读者面前的这本书,是我们为此而作出的一种尝试。 关于本书的写作,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它缘起且得益于 我所承担的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 ⑦∞世纪西方史学主要流派评析”。3年前,自该项目获准后, 即着手广泛搜集资料,寻求突破口。在我看来,2世纪的西 方史学呈现出一种蕃衍不绝与纷纭复杂的景观,这在现代西 方史学流派的嬗变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因此,把20世纪西方 史学流派的研究作为切入点,并以此铺陈开来,正可显示出 西方史学在本世纪的发展轨迹与总体面貌。遵循这一宗旨,本 书对法国年鉴史学派、美国社会科学史学派与英国马克思主 义史学派作了重点介绍与评析,并也涉及到公0世纪西方新史 学运动中的其他史学新流派。而这些,也正是该课题预计要 完成的基本内容与既定目标。在这基础上,经増补,使之更 系统,即定名为《现代西方史学》一书出版,以作为这一重 点课题的研究成果奉献给广大读者。 在此,另须指出的一点是,国家教委主管部门要求我们 把“八五”规划项目的研究成果尽快地付诸实践,推向社会
代 西 方 文 学 、 哲 学 、 经 济 学 、 美 学 乃 至 心 理 学 等 著 作 不 断 见 世 的 兴 盛 情 况 比 较 起 来 , 以 “ 现 代 西 方 史 学 ” 为 书 题 的 著 作 却 长 期 阙 如 。 此 外 , 我 们 还 注 意 到 当 代 中 国 研 究 者 大 多 只 致 力 于 从 西 方 社 会 历 史 的 客 观 进 程 去 探 究 西 方 社 会 的 历 史 传 统 , 而 往 往 忽 略 从 历 史 学 自 身 这 一 视 角 去 作 观 察 与 认 识 。 要 了 解 与 认 识 现 代 西 方 社 会 , 倘 离 开 了 现 代 西 方 的 史 学 文 化 , 这 终 究 是 一 种 遗 憾 。 我 们 有 意 为 改 变 这 种 情 况 而 略 尽 绵 薄 之 力 。 如 今 , 呈 现 于 读 者 面 前 的 这 本 书 , 是 我 们 为 此 而 作 出 的 一 种 尝 试 。 关 于 本 书 的 写 作 , 首 先 需 要 指 出 的 是 , 它 缘 起 且 得 益 于 我 所 承 担 的 国 家 教 委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 八 五 ” 规 划 重 点 项 目 “ 2 0 世 纪 西 方 史 学 主 要 流 派 评 析 ” 。 3 年 前 , 自 该 项 目 获 准 后 , 即 着 手 广 泛 搜 集 资 料 , 寻 求 突 破 口 。 在 我 看 来 , 2 0 世 纪 的 西 方 史 学 呈 现 出 一 种 蕃 衍 不 绝 与 纷 纭 复 杂 的 景 观 , 这 在 现 代 西 方 史 学 流 派 的 嬗 变 中 表 现 得 最 为 充 分 。 因 此 , 把 2 0 世 纪 西 方 史 学 流 派 的 研 究 作 为 切 入 点 , 并 以 此 铺 陈 开 来 , 正 可 显 示 出 西 方 史 学 在 本 世 纪 的 发 展 轨 迹 与 总 体 面 貌 。 遵 循 这 一 宗 旨 , 本 书 对 法 国 年 鉴 史 学 派 、 美 国 社 会 科 学 史 学 派 与 英 国 马 克 思 主 义 史 学 派 作 了 重 点 介 绍 与 评 析 , 并 也 涉 及 到 2 0 世 纪 西 方 新 史 学 运 动 中 的 其 他 史 学 新 流 派 。 而 这 些 , 也 正 是 该 课 题 预 计 要 完 成 的 基 本 内 容 与 既 定 目 标 。 在 这 基 础 上 , 经 增 补 , 使 之 更 系 统 , 即 定 名 为 《 现 代 西 方 史 学 》 一 书 出 版 , 以 作 为 这 一 重 点 课 题 的 研 究 成 果 奉 献 给 广 大 读 者 。 在 此 , 另 须 指 出 的 一 点 是 , 国 家 教 委 主 管 部 门 要 求 我 们 把 “ 八 五 ” 规 划 项 目 的 研 究 成 果 尽 快 地 付 诸 实 践 , 推 向 社 会 , — 2 — 前 言
前言 为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服务。我校社科与教学管理部门为我 们创造了条件,复旦大学出版社将它列入了出版计划,并迅 速地使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见之于世。在此书即将问世之际, 我们对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基金的支持与复旦大学出 版社的支持均深表谢忱。 关于本书的体系结构,也需要作些说明。这里所讲的 现代西方史学”,主要指加世纪初以来的西方资产阶级史 学。从总体上看,不管是近代西方的传统史学,还是本书所 要陈述的现代西方新史学,一般说来都属于资产阶级史学的 范畴,虽则在现当代西方一些国家(如英、法等国)也有马 克思主义史学,其影响不可低估,但本书除了在“现代英国 史学”这一章中对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作一些陈述外,其 余均不加评论;而英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也不是那种传统 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总之,我们大致是把现代西方史 学等同于世纪初以来的西方资产阶级史学的发展与演变 史。宏观地说来,世纪的西方资产阶级史学是新史学不断 成长壮大并与西方资产阶级传统史学相抗衡且又不断取得胜 利的历史过程。 从内容来看,本书是讲“新”现代西方新史学派)而不 讲“旧”(自近代延伸至现代的西方传统史学派)。首章“西 方史学的演化与转折”属于导论性质,让读者在接触现代西 方史学之前,对西方史学的新陈代谢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以 便与正文“接轨”。第二至第六章,基本按国别论述,为现代 欧美诸国新史学流派之发展概览。第七至第十章,则以专题 立论,涉及现代西方史学在新史学潮流推动下的各个方面:新
为 高 等 院 校 的 学 科 建 设 服 务 。 我 校 社 科 与 教 学 管 理 部 门 为 我 们 创 造 了 条 件 , 复 旦 大 学 出 版 社 将 它 列 入 了 出 版 计 划 , 并 迅 速 地 使 这 一 课 题 的 研 究 成 果 见 之 于 世 。 在 此 书 即 将 问 世 之 际 , 我 们 对 国 家 教 委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课 题 基 金 的 支 持 与 复 旦 大 学 出 版 社 的 支 持 均 深 表 谢 忱 。 关 于 本 书 的 体 系 结 构 , 也 需 要 作 些 说 明 。 这 里 所 讲 的 “ 现 代 西 方 史 学 ” , 主 要 指 2 0 世 纪 初 以 来 的 西 方 资 产 阶 级 史 学 。 从 总 体 上 看 , 不 管 是 近 代 西 方 的 传 统 史 学 , 还 是 本 书 所 要 陈 述 的 现 代 西 方 新 史 学 , 一 般 说 来 都 属 于 资 产 阶 级 史 学 的 范 畴 , 虽 则 在 现 当 代 西 方 一 些 国 家 ( 如 英 、 法 等 国 ) 也 有 马 克 思 主 义 史 学 , 其 影 响 不 可 低 估 , 但 本 书 除 了 在 “ 现 代 英 国 史 学 ” 这 一 章 中 对 当 代 英 国 马 克 思 主 义 史 学 作 一 些 陈 述 外 , 其 余 均 不 加 评 论 ; 而 英 国 的 马 克 思 主 义 史 学 , 也 不 是 那 种 传 统 意 义 上 的 马 克 思 主 义 史 学 。 总 之 , 我 们 大 致 是 把 现 代 西 方 史 学 等 同 于 2 0 世 纪 初 以 来 的 西 方 资 产 阶 级 史 学 的 发 展 与 演 变 史 。 宏 观 地 说 来 , 2 0 世 纪 的 西 方 资 产 阶 级 史 学 是 新 史 学 不 断 成 长 壮 大 并 与 西 方 资 产 阶 级 传 统 史 学 相 抗 衡 且 又 不 断 取 得 胜 利 的 历 史 过 程 。 从 内 容 来 看 , 本 书 是 讲 “ 新 ” ( 现 代 西 方 新 史 学 派 ) 而 不 讲 “ 旧 ” ( 自 近 代 延 伸 至 现 代 的 西 方 传 统 史 学 派 ) 。 首 章 “ 西 方 史 学 的 演 化 与 转 折 ” 属 于 导 论 性 质 , 让 读 者 在 接 触 现 代 西 方 史 学 之 前 , 对 西 方 史 学 的 新 陈 代 谢 有 一 个 概 括 的 了 解 , 以 便 与 正 文 “ 接 轨 ” 。 第 二 至 第 六 章 , 基 本 按 国 别 论 述 , 为 现 代 欧 美 诸 国 新 史 学 流 派 之 发 展 概 览 。 第 七 至 第 十 章 , 则 以 专 题 立 论 , 涉 及 现 代 西 方 史 学 在 新 史 学 潮 流 推 动 下 的 各 个 方 面 : 新 前 言 — 3 —